卢江虹;罗明菊;何仰云
目的:为了对比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在郑州某医院治疗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共计54例用药资料。结果:莫西沙星组肺结核耐药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治疗显效者23例,治疗有效者3例,治疗失败者1例,总有效率(包括显效者与有效者之和)结果为92.6%,明显高于左氧氟沙星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为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方面具有更优秀的临床效果。
作者:管翊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X线检查技术应用至早期胃癌患者中的有效性进行观察。方法:筛选53例于2014年7月-2015年12月因出现胃癌疑似症状进入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检查的患者,后期均已确诊,施以X线检查技术,并对所选对象检查结果、X线征象深入分析。结果:经X线检查后,45例患者被检出,检出率86.54%(45/52)(P>0.05)。入选对象X线特征表明:患者胃壁呈现出局限性的伸展不良症状,不仅有浅凹陷面出现,而且粘膜组织呈现出皱襞改变征象。讨论:选择X线方案对早期胃癌患者进行诊断,不仅检出率高,而且还能清晰显示出患者病灶组织的方位以及直径等信息,可推荐。
作者:阚建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以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以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任远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急腹症患者中误诊诱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急救措施。方法:筛选50例于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因急腹症在阜宁县医院接受诊断并出现误诊的患者,在对其临床资料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寻找误诊原因,再总结适合患者的急救方案。结果:本院急腹症诊断中出现误诊的诱发因素较多,落实急救措施后,治愈患者有49例(98.00%),多于死亡病例数1例(2.00%),(P<0.05)。结论:对于急腹症患者,由于其诊断难度大,因此误诊几率高,为提升诊断工作效率,建议医师深入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及其疾病史等信息,对于已经出现误诊的患者,则需及时进行急救处理,从而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戴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3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名,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LVEDD、LVESD、LVEF)和血脂变化(TC、TG、HDL-C、LDL-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情况和血脂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血脂情况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血脂情况,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淑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于孕产妇助产效果和预防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12月收治的96例孕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采取传统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助产效果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产程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产后出血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孕产妇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方式,能有效减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国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点阵co2激光治疗痤疮疤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在临床上选取50例痤疮疤痕的患者,对这50例痤疮疤痕患者进行点阵co2激光治疗,同时在点阵co2激光治疗的前后7天、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这四个时间段分别进行数码照相,并记录恢复过程和其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利用前后对比的分析方法,对这50例进行了点阵co2激光治疗后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估。结果:在进行点阵co2激光治疗的3个月后,有6例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100.0%,29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0%到100.0%之间,11例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60.0%到80.0%之间,4例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在60.0%以下。进行点阵co2激光治疗术后,患者出现一定的疼痛感,但很快缓解,还有部分患者出现红肿、脱屑的症状,在1个星期内好转,有5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痤疮样皮疹,1个月内都治愈,此外无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临床上运用点阵co2激光治疗痤疮疤痕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它的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实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微;马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尿Smad1的排泄水平,探讨尿Smad1对糖尿病肾病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和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1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他们按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U)、低值白蛋白尿组(LAU)、高值白蛋白尿组(HAU)、极高值白蛋白尿组(VHAU)。其中,LAU、 HAU和VHAU作为糖尿病肾病组,NAU作为糖尿病非肾病组,并以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标本中Smad1浓度,并以尿Smad1与肌酐比值(SCR)作为标准数值,SCR取对数值。结果1.糖尿病肾病组SCR较糖尿病非肾病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非肾病组SCR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LAU组SCR与NAU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3.VHAU组SCR较HAU组和LAU组高,HAU组较LAU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尿Smad1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新型指标,但不能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
作者:李巧;李佳萦;朱章志;冯烈;万晓刚;黄开颜;张创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应用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专科临床医学专业4个教学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两种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冯向功;亓水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强化整理护理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接收宫颈癌放疗患者4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强化整体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现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进行强化整体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放射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倪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M2非剥脱光纤点阵激光针对80例女性面部皮肤松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80名患面部松驰、静止性皱纹的女性患者为案例。应用美国波士顿帕罗玛激光科技公司生产的超脉冲-非剥脱光纤点阵激光治疗。治疗应用的消毒液为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配制的点而康碘伏皮肤消毒液。结果:即时检测的结果总有效率的案例为80例,总有效比率为100%;1个月后的结果总有效率的案例为80例,总有效比率为100%;3个月后的结果总有效率的案例为18例,总有效比率为97.5%;6个月后检测结果总有效率的案例为75例,总有效比率为93.35%。两名医师盲测评估的结果与VISIA评测结果相符度为93.71%。数据统计结果精确度p<0.05。过随访了解,治疗以后不良反应未曾复发,患者感觉舒适。结论:经过本次的研究,M2非剥脱光纤点阵激光针治疗法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它的治疗功效可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作者:党辉;马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输卵管堵塞介入治疗中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的价值。方法:于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输卵管堵塞患者中选取1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输卵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妊娠成功率。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P<0.05);研究组输卵管再通率达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51.90%(P<0.05);研究组妊娠成功率43.64%明显高于对照组16.36%(P<0.05)。结论:针对介入治疗的输卵管堵塞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效果较常规护理效果更显著,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白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收治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疾病诊断、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结果:通过对15例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实施B超、CT检查发现,B超检查确诊率为86.7%(13/15),CT检查确诊率为93.3%(14/15),两组检查方法的确诊率统计无区别,P>0.05。10例患者实施保守疗法,4例患者囊肿消失,1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预后随访半年病症未复发。结论: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借助B超、CT联合的方式检查,可提高疾病诊断率。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病发时间、囊肿大小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疾病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陈云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血细胞形态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发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对两组患者血细胞形态阳性比例、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等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各方面的比较结果都具有明显差异,而且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异常血细胞形态阳性结果比较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血细胞形态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和发热疾病是有直接关系的,并且血细胞可以反映患者发热情况。可以利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方式来检查患者血细胞形态以及患者的血细胞数量等,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兰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应用护理健康处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冠心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开出护理健康处方。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知识知晓率、治疗配合度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护理健康处方操作简单,能够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配合度,大程度保障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海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传染科护理应用护患沟通技巧的分析进行探讨,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我院传染科科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根据其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沟通模式,实验组给予护患沟通模式。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传染科当中运用护患沟通的模式,能够有助于促进护患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患之间的矛盾。
作者:肖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的方式将全部孕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15例。给予对照组孕妇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融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以及药物方面的治疗护理。结果:经过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血糖控制以及对该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孕妇对该疾病知识的了解,提高护理效果,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患有慢阻肺疾病的患者的合理的营养护理方案与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医院于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治疗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病人共300例,分析病人采用的营养护理方案,并研究营养护理的效果。结果病人在营养护理后,营养情况显著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对于慢阻肺的营养护理优势明显,能够在该病的早期护理治疗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的提高的高效措施。
作者:徐燕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讨临床路径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临床价值,提高急救质量。方法:选取120例因重型颅脑损伤入我科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实行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死亡率进行对比,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2.0%,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6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可有效改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宇;陈亚玲;岳中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合理的防控对于降低 H7N9禽流感的发生率以及防止其传播的功效。方法向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卫生单位的工作人员宣传 H7N9禽流感的相关知识以及防治办法,加强对于疫情的监测力度,指导人们注意发病的源头、重视消毒与感冒的治疗等。结果通过实施 H7N9禽流感的合理预防与控制的措施,该地区的人群中没有产生 H7N9禽流感的病例,在卫生单位以及禽类养殖场所中也没有发现禽流感H7N9病毒的感染情况。结论合理的防控措施能够降低 H7N9禽流感的发生率以及防止该病的广泛传播。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