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热、照射及其联合应用对人大肠癌HT-29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

赵立;宋廷惠;王德文;刘明东;尉承泽

关键词:温热, 放射:肿瘤
摘要:目的研究经过温热、放射及热放联合处理后人大肠癌HT-29细胞系生长增殖的变化情况.方法温热、放射及热放联合处理后,观察不同处理方法对体外培养人大肠癌TH-29细胞系在电镜下的形态改变.结果与单纯温热或照射相比,联合处理后的HT-29细胞生长和增殖能力受到更明显的抑制,同时明显增加了HT-29细胞的凋亡比例;温热对HT-29细胞杀伤作用以胞浆损伤尤为明显,照射对HT-29细胞杀伤作用表现在以细胞凋亡形式为主的细胞核损伤,经联合处理造成胞浆与核的共同损伤.结论与单纯温热或照射处理相比,联合处理能够更明显抑制HT-29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加重细胞损伤:温热、照射联合杀伤效应机制可能在于两种处理侧重于不同的靶结构.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对氧磷酶1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基因家族有PON1、PON2和PON3三个成员.PON1是一种与HDL相关的酯酶,它能够水解有机磷;能够阻止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抑制LDL及HDL的氧化;PON1的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呈负相关;PON1的遗传多态性可能是AS的独立危险因素:PON1可能通过其内酯酶活性及类磷脂酶A2的活性影响AS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莫中成;唐朝克;易光辉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提高门诊挂号效率的措施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挂号处是门诊的窗口,是病人首诊就医的第一窗口,也是展示医院形象与综合实力的重要场所.患者对医院的第一印象,是从门诊部挂号大厅的环境卫生和咨询接诊及挂号人员的态度开始形成的.所以挂号处的工作事关医院的整体形象.

    作者:张文;董娟;张学梅;赵辉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NO在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一氧化氮(nitic oxide,NO)作为一种内源性血管扩张剂、神经递质、血小板聚集因子及炎性介质,已涉及到医学各个领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御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NO的研究不仅有可能阐明许多未能解释的生理现象,深化和拓宽对某些疾病的认识,而且有可能对防治许多疾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手段.本文综述了NO的基本性质及功能,特别是NO在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总的作用及NO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机制中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

    作者:王浩;汪正清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肠内营养制剂--能全素治疗老年患者低蛋白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使用能全素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患者低蛋白血症观察.方法选择住院病人不能正常进食,营养不良的低蛋白血症老年患者40例.结果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体重,血清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副作用.40例老年患者提供全面的营养要素,可使老年患者肠道充分消化吸收,达到促进健康,提高免疫力,控制原发病的治疗目的.

    作者:丁燕;魏萍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病毒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于病人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减少、质量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分急性和慢性两型.其急性型多见于2-6岁儿童,慢性型常见于20-40岁成年女性.

    作者:付倍蓓;范莹;张锦华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妊娠早期自发性子宫破裂1例

    患者,30岁,停经9周,右下腹疼痛13h,阴道不规则流血2天,2天前阴道流血,量少,伴有腰腹胀痛.今日零时突感右下腹剧烈疼痛,后转至满腹.呈阵发性疼痛,伴头昏,呕吐.婚后6年未孕.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药物流产前B超检查的必要性

    临床诊断为早孕,在药物流产前,一般检查尿HCG,但很少做B超检查.笔者认为药物流前除了查尿HCG及妇科检查外,必须做B超检查.其原因如下.

    作者:古丽娜孜;祖力莆努尔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1例格林巴利行气管切开术的护理体会

    格林巴利是神经内科常见的重危症,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格林巴利的治愈率在逐年提高,护理质量在此类患者中尤为重要,现将我院1例格林巴利行气管切开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宜昕;张金华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老年肝硬化临床特征47例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临床特征.方法比较60岁以上老年人(老年组)与小于60岁非老年人(对照组)间不同的临床特征.结果肝炎病毒感染是老年肝硬化的主要病因;老年组黄疸、感染、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肝硬化症状较重,并发症多,应引起重视.

    作者:邱军梅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院内感染与肿瘤病房的自我防护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贯彻预防为主,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保障,也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医院感染即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并出现的症状.院内感染的发生与所患疾病的种类有直接关系.尤其是肿瘤患者,如化疗和晚期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的低下,易导致院内感染,所以控制院内感染是肿瘤病房一大重要因素.

    作者:孙建欣;张燕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小儿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救治

    氟乙酰胺为无色无味的针状结晶状体,为内吸性,有机氟杀虫剂,小儿误食致急性中毒多有发生,严重损害小儿身体健康甚至致命,我科自1999年至今已有4年,共收治中毒患儿(均小于6岁)18例,现将诊治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张嵘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诊治进展

    尽管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有了明显改善[1],但是,在过去的20年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仍无明显变化,约为7%-10%.心源性休克仍然是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赵玉生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以防治消化性溃疡、治疗低度胃恶性MALT淋巴瘤及预防胃癌等已成共识.我院使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RAC及RCM两个组方,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尹晶瑜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胰岛素信号转导与2型糖尿病

    当前糖尿病(DM)尤其2型DM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重要因素,King等[1]预测其患病率在2025年将达到5.4%,约3亿人.英国DM前瞻性研究(UKPDS)和美国DM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均显示:控制高血糖可防止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并延缓其进展[2].

    作者:李瑛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溶栓术后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受到重视是由于其严重的并发症-肺栓塞,以及遗留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综合征[1].

    作者:李伟;文春玉;向代群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乳腺少见恶性肿瘤1例报告

    患者,女,46岁,右乳轻度闭合性碰伤后觉右乳胀痛1月余入院,受伤前无自觉体征.查体:右乳明显饱满,触痛明显,经穿刺为陈旧性血液,即行手术治疗.于右乳上限中线切开,见右乳内为陈旧性鱼肉状物及陈旧性血液,约300ml,于彻底清除后置橡皮引流管一根.

    作者:李眉清;王明发;王天明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脐绕颈与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的关系

    随着围产医学的进展,引起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所变化,新生儿窒息,已成为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因素,而脐带绕颈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处理不当将引起围产儿不良后果.

    作者:刘慧萍;魏芸;宋辉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常规化疗药物对儿童急性白血病血液学指标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联合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以VDLP方案化疗过程中的血液分析指标的变化规律,采用DC检测法进行血球计数,三项指标均于血液分析仪器上测定.结果化疗前血细胞分析WBC、RBC、PLT分别为(41.53±10.89)×109/L、(2.28±1.23)×1012/L、(44.25±25.67)×109/L.所有病例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化疗后1周WBC降至10×1009/L以下,于用药后15天达低谷(3.2±1.58)×109/L,此后逐渐上升,于用药的第25天升至(5.28±2.11)×109/L;RBC于用药后15天达低谷(1.80±0.85)×1012/L,此后逐渐上升,于用药的第25天为(2.48±1.24)×1012/L;化疗前多数病人血小板低于50×109/L,给予化疗药后1周降至低谷,为(32.41±12.57)×109/L,此后逐渐上升,于用药的第20天均数为(103.82±28.69)×109/L.结论采用VDLP方案联合化疗,对血液分析的各项指标影响不一.白细胞先降低,血小板先恢复正常,对红细胞影响小.

    作者:陆玲玲;苏庸春;徐酉华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大肠癌外周静脉、肠系膜静脉、腹腔、盆腔血中CEA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静脉血、肿瘤部位的肠系膜静脉血及腹、盆腔血中CEA水平的差异,判断肿瘤细胞浸润程度.方法采用外周静脉血与肿瘤部位的肠系膜静脉血及腹、盆腔内血各5ml,用化学发光法测定CEA值.结果外周静脉血均数82±166ng/L,肠系膜静脉血组161±236ng/L,腹、盆腔血142±184ng/L,外周静脉血组与肠系膜静脉组及腹、盆腔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肠系膜静脉血及腹、盆腔血检测比外周血CEA检测更准确.

    作者:尹燕平;王琦;王宇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CRRT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重症急性肾衰(ARF)患者治疗中应用逐渐增多,对那些无法应用传统透析方法透析的患者更具独特优点(自限性,低流量,高通透,持续性及稳定性),非其它透析方法所能比拟.我室从2002年10月-2003年1月应用CRRT治疗重症急性肾衰68例,疗效显著,现将CRRT治疗的操作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丁琳;苏红;孙克珍;袁伟杰 刊期: 2003年第23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