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缝合法在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应用

张安平;黄维坤;孙新平;顾琦;朱宗迅;赵文鹏

关键词:
摘要:我院自1997年8月开始对于包皮环切术患者,采用不拆线改良缝合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天窗穴注药行颈丛神经阻滞

    颈神经丛由颈1-4脊神经的前支组成,除第1颈神经主要是运动神经外,其它几对颈神经均为感觉神经[1].甲状腺及前颈部手术具有颈丛神经阻滞的强烈指征,临床上多采用颈深丛、颈浅丛、颈深浅丛同时阻滞法.

    作者:丁红彬;赵兵;陈鹏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肝癌的基因治疗现状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放疗化疗为辅,但疗效不理想.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人类基因组学等学科的发展,基因治疗可望成为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王春毅;杨祖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的临床及护理特点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临床常用的术式之一.随着腹腔镜器械的不断改进和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已经成为子宫切除的新手术方式.

    作者:石伟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米索前列醇在人流术前的应用

    米索是一种前列腺制剂,其作用主要是增强子宫平滑肌张力,收缩子宫,干扰宫颈胶原纤维合成而起到软化和扩张宫颈的作用.

    作者:吴文英;苏宝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应用亚甲蓝合剂减少肛门小手术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亚甲蓝合剂减少肛门外小手术并发症的作用.方法:101例肛门手术术毕在切口周围及基底注射亚甲蓝合剂,观察病人术后常见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1例术后疼痛轻,无需止痛剂,无术后出血,无尿潴留及捧大便困难.结论:在肛门小手术中应用亚甲蓝合剂可明显减少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

    作者:刘凯忠;卢永洪;刘坚基;李德文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理想的肝硬化模型的复制方法.方法:采用四氯化碳和食用白酒诱导80只雄性SD大鼠.实验期间四氯化碳和食用白酒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逐步增加.观察所有大鼠在经四氯化碳等处理9周后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采用上述方法诱导9周后大鼠死亡率为6.3%,病理检查显示假小叶形成率为92.5%.结论:适度地提高四氯化碳的浓度并采用食用白酒替代医用乙醇溶液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死亡率低、成功率高.

    作者:金峰;张捷;张志坚;余英豪;薛建设;林富界;袁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先天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儿童少见,只占儿童期白血病的2%-5%,新生儿尤为罕见,近日我院诊治1例报道如下:患儿,男,44天,以发热腹胀4天为主诉入院.

    作者:王乐;王卫东;柯三林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插入式腹部反搏术在心肺复苏术中的应用体会

    1976年ohomto及同事提出新的心肺复苏(COR)方法称为反相按压技术,即插入式腹部反搏术(IAC-CPR技术).这个方法是在标准化的胸壁按压的同时加上上腹部按压(IAC).

    作者:张军勇;沈密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开展整体护理易出现的误区及纠正误区的对策

    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行为的指导思想或称护理观念,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

    作者:骆晶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细胞外基质蛋白代谢异常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外基质的合成过程增强而降解过程被抑制是其主要机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是细胞外基质降解过程中主要的蛋白酶系统.本文重点综述了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糖尿病肾病进展恶化中的作用及其调控.

    作者:刘楠梅;袁伟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产科中心理护理的实施与探讨

    根据临床观察,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其中除难产有剖宫产指征外,另一主要原因是产妇害怕分娩疼痛而行无指征剖宫产.针对这个原因,我们选择50例产妇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罗润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23例脑囊虫病合并癫痫的观察及护理

    脑囊虫病是猪肉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人体脑组织引起的疾病,是囊虫病中危害为严重的一种.由于颅内囊虫数目多少、侵犯部位和范围的不同,以及囊虫的发育、死亡过程不一,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但癫痫发作表现者多见.

    作者:陈少琴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人工通气、床旁超滤、抗蛇毒血清抢救重症眼镜王蛇咬伤成功1例

    患者,男,18岁,傣族,因被眼镜蛇王咬伤左踝关节内侧1天,呼吸困难3h,不能言语1h于2002年10月5日14时急诊入院.

    作者:梁兵;李佳;黄礼斌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浅述系统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

    系统化整体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专业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近代外科手术范围不断扩大,手术疗效也日益提高,同时护理工作在促进病人康复的整个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向叶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突发性聋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聋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及预后.方法:对5年内收治50例(54耳)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病年龄越小、发病时间越短、听力损失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P<0.05).听阈曲线形态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结论:影响突发性聋治疗效果的因素较多,发病年龄有下降趋势.基本治疗原则是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改善内耳微循环、促进细胞代谢和神经营养类.

    作者:李莲娜;梁健新;张学辉;黄健男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老年人部分可摘义齿修复时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老年人牙周组织条件差、牙周炎、食物嵌塞、牙龈退缩、 (牙合)磨损大、牙齿过敏、缺牙数目多而造成多间隙,松动牙多,残冠残根多,余留牙移位或伸长.

    作者:刘智芹;徐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免疫滴金技术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特异性抗体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附200例超声声像图检测分析

    目的:为探索一种更为简便、快速、特异、灵敏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抗体的检测方法及更为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和超声检测的意义.方法:426例HFRS病人血清同时采用免疫滴金法(CGID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LISA)对比检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抗HFRS-IgM)、免疫荧光法(IFAT)对比检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抗HFRS-IgG)并以20例发热待查、48例病毒性肝炎血清作对照.101例HFRS病人分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用苦黄、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汤,对照组用利巴韦林联合甘利欣注射液.对其中收治的200例HFRS在入院时、恢复期分别做腹部超声声像图检测,同时设立以发热为主的感染性疾病204例作对照.结果:426例HFRS病人血清,以CGIDA法检测抗HFRS-IgM,阳性328例,与ELLISA法作结果评价时,CGIDA灵敏度78.9%,特异度100%;以CGIDA法检测抗HFRS-IgM,阳性387例,与IFAT法作结果评价时,CGIDA灵敏度90.8%,特异度100%.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1例用药后退热天数、主要症状缓解天数相似(P>0.05),尿蛋白消失及肾功能恢复天数,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在越期方面,越休克期及从发热期直接进入多尿期,两组情况相似(P>0.05).超声声像图检测对HFRS的早期诊断有较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也可以作为HFRS恢复期的判断指标.结论:CGIDA法检测HFRS特异性抗体分别与ELLISA法及IFAT法对照,均有简便、快速、特异、灵敏之优点,检测抗HFRS-IgM,CGIDA法敏感性差于ELLISA法,但是无假阳性;检测抗HFRS-IgG,CGIDA法的灵敏度高于IFAT法.苦黄、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汤HFRS与利巴韦林联合甘利欣注射液相比,疗效无明显差别,但前者优于改善休克情况,后者强于改善肾功能.HFRS超声声像图检测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对照组无1例发现异常,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作者:储峰;李仲平;裴彬;季青;王霞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酚妥拉明加多巴胺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80例

    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的治疗较为棘手,喘憋严重者有时虽用皮质激素及氨茶碱等治疗,但效果不满意.近几年来,我们应用酚妥拉明加多巴胺静滴为主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8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雪萍;刘志荣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高科技与护理教育改革

    随着人类科学的迅速发展,医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无疑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迫使护理工作者必须以发展高科技护理为己任.

    作者:林志芳;徐冬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导尿引起嵌顿性包茎的护理

    由导尿引起的并发症以逆行感染、尿道粘膜损伤为多见,由于临床工作经验不足或其它因素发生疏忽,常给患者增添不必要的痛苦.我科发生1例因导尿引起嵌顿性包茎,后经及时复位和精心护理,患者治愈出院.

    作者:翟文莉;杨毅欣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