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昌太
作者对11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患者及22例正常人的MRI进行观察,并对桥脑前后径、第四脑室宽度、桥前池宽度及小脑半球横沟宽度进行测量及比较,发现二者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认为MRI对OPCA的诊断可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田同德 刊期: 2003年第14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和胸廓或肺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右心室肥厚、扩大、后导致右心衰竭的一种疾病.本病为中老年人常见病,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病程长,呈进行性加重,目前尚无法治愈,只能临床缓解,其死亡率很高.通过对老年肺心病采取适当有效和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可以避免或预防肺心病急性加重,从而达到减少肺心病病人住院次数和时间,延缓肺心病的进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希;梁雁 刊期: 2003年第14期
我院自1998年12月-2002年12月联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4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广海;杜浩;江彬 刊期: 2003年第14期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能减少操作步骤和出血,具有腹部无切口,术后疼痛轻,腹腔干扰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天数短等优点.自2001年6月起我们对30例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病人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有效的促进术后恢复和减少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邢玲;李金凤;赵金荣 刊期: 2003年第14期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包括前房消失)是常见的并发症,常引起术眼角膜内皮损伤,虹膜周边前粘连、后粘连,促使白内障进展快及恶性青光眼等,致手术失败,正确掌握好处理浅前房的时间,不仅关系到抗青光眼手术的成败,而且对保护视功能极为重要.
作者:张代中;王其涛 刊期: 2003年第14期
下颌角是下颌骨的薄弱部位,下颌角骨折在颌面部外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由于下颌第三磨牙位于下颌角处,与下颌角骨折密切相关,故本文探讨下颌角骨折与下颌第三磨牙之关系.
作者:陈梅 刊期: 200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泻患者圆孢子虫感染情况.方法:采集腹泻患者新鲜粪便,制片、固定后用金胺-酚染色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复染,光镜下检查圆孢子虫卵囊.结果:腹泻患者圆孢子虫卵囊检出率为7.08%(16/226).男女腹泻患者圆孢子虫卵囊检出率分别为7.58%(10/132)、6.38%(6/94),差异无显著性(P>0.05);城乡腹泻患者圆孢子虫卵囊检出率分别为4.17%(5/120)、10.38%(11/106),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圆孢子虫是引起腹泻的又一种病原体,对一些不明原因的、顽固性或免疫功能低下的腹泻患者更应注意此病原体的检测.
作者:许礼发 刊期: 2003年第14期
在基层医院工作多年,针对肩周炎的治疗总结出一定的经验,分析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楚新岳;陈新志;董维亮 刊期: 2003年第14期
全程陪产是指一个助产士(有经验的)陪伴一个产妇(规律宫缩、宫口开10m开始),直到分娩后2h,使产妇的产程得到完整性、连续性观察.
作者:赵金荣 刊期: 2003年第14期
总结2001年1月至2002年10月在我院收住高危孕妇685例,其中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而受孕26例.通过对其心理状态分析,了解高危妊娠妇女的心理状态,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母儿并发症,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
作者:王建华;郭晓玲 刊期: 2003年第14期
我科自1987年-2002年15年间收治老年人(>60岁)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135例,病例均经B超及手术证实.就其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华;贾小春;朱宏升;吴发庆 刊期: 2003年第14期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名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非细菌感染性特殊类型的炎症样乳腺疾病,好发于30-40岁经产、非哺乳期妇女,另一高发年龄为绝经后老年妇女[1].
作者:李占平;李定纲 刊期: 2003年第14期
护士是医院中一个庞大的队伍,在病人整个救治过程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所以护士的素质、专业知识在整个护理工作中很重要.
作者:徐海英;汤亚梅 刊期: 2003年第14期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治疗原则是迅速查找鼻出血部位和快速有效地终止鼻内出血.采用传统的纱条填塞方法进行止血,患者十分痛苦,一方面止血比较盲目,另一方面会引起一些合并症,近年来我科采用鼻内窥镜下治疗鼻出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浦新;白新珍;商少华 刊期: 200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产科DIC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及时抢救的方法.方法:回顾我院4例产科DIC患者的诱发原因、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及早作出诊断,去除病因,高压给氧,抗过敏、抗休克,小剂量应用肝素25-50mg,在此基础上输新鲜血,补充凝血因子及抗纤溶药物治疗,尽快结束分娩,对经治疗仍不能控制的阴道出血,尽快行子宫切除术.同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结果:4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新生儿成活3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及早去除病因,尽快结束分娩,必要时切除子宫.慎用肝素,及时、足量地输入新鲜血,以补充血容量和多种凝血因子.DIC患者在去除病因后只要能及时、足量地输入新鲜血,都有可能治愈.
作者:高东霞;张杰;李春梅;余静;李燕华;李欣 刊期: 2003年第14期
白血病是骨髓造血细胞中某类型白血病细胞过度增生的恶性疾病.近年来,我国的白血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亦是临床常见的恶性疾病.本文将1991年元月-1996年12月,我院门诊、住院就诊血液病患者,经骨髓细胞学检查及临床诊断为白血病之150例进行分型并作流行病学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兰;程晖;张晓群 刊期: 200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无偿献血者中开展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检测的可能性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强生(ORTHO)公司HCV核心抗原酶联免疫(ELISA)检测试剂,对无偿献血者血样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阳性者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HCV检测,并将抗体检测、抗原检测、NAT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献血者合格血样903份(抗-HCV检测阴性)中未发现HCVC抗原阳性者,不合格血样(n=197)共发现6份阳性(6/197);HBsAg(+)中有1份阳性(1/43),抗-HCV(+)中有4份阳性(4/56),ALT(+)中有1份阳性(1/128);抗-HIV(+)12、抗-PT(+)3中未检出阳性.结论:现行的抗-HCV检测方法有可能出现HCV感染的漏检,HCV C抗原检测方法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在献血者中开展该项检测是可行的.
作者:张伯伟;邢培清;郭如华;赵磊;方建华 刊期: 2003年第14期
四肢大血管损伤在外伤中是较为常见,如果抢救不当,观察护理不及时,常可危及病人的肢体,甚至生命.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院自1982年-2001年共收治四肢大血管损伤126例经积极抢救和周密护理配合,无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璨 刊期: 2003年第14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21岁,本人述从小每天排尿早期有下腹部疼痛、尿急感,排尿到中末期时加重,将尿憋住则缓解,待二次排尿时疼痛明显缓解而至今,曾多次在本地及上级医院查B超、X线、CT等均未见异常,多方就医服药无效,本次发病呈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但以转移性右下腹痛较典型,并伴有发热、恶心、呕吐,查体:右下腹压痛强阳性,反跳痛阳性,结肠充气试验阳性,血液分析:WBC: 29.5×109/1,LY%:8.2%,GR%:91.8%,RBC:5.8×1012/L,HGB:137g/L,PLT:279×109/L.
作者:阿不力克木·卡地 刊期: 2003年第14期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世人瞩目的人类基因组织计划已提前完成.但是,由于基因的表达方式错综复杂,从DNA→mRNA→蛋白质,存在转录水平调控、翻译水平调控、翻译后水平调控.
作者:刘静;何莉芳;胡维新 刊期: 200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