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丽;陈蓉;王巍;秦少容;余佳文;唐卓;邓赟
目的:研究延龄草根及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反相硅胶C18、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对其85%甲醇洗脱部位进行分离纯化.用MS、1D-NMR及2D-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延龄草的85%甲醇洗脱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0个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薯蓣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 →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1)、trikamsteroside E(2)、deoxytrikamsteroside E(3)、(23S,24S,25S)-螺甾-5-烯-1β,3β,21,23,24-五羟基-1β-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吡喃木糖基(1→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4)、trikamsteroside B(5)、27-hydroxy-trikamstemside B(6)、3-乙酰基-偏诺皂苷元(7)、dioscoreanoside I(8)、sileneoside G(9)、intergristerone B(10).结论:其中,化合物8~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左月明;刘电航;张忠立;蔡妙婷;徐元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制定银柴胡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分别测定34份不同来源银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千粒重、净度、含水量和生活力等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以平均数加减标准差法为依据,制定银柴胡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结果:通过分析得到以发芽率和生活力为主要标准,千粒重为次级指标,净度和含水量为辅助指标的银柴胡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结论:该种子质量分级标准,可为银柴胡种子质量评价及指导种子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于凯强;焦连魁;彭励;马伟宝;李梦雪;马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优选黄马缓释喷雾膜剂的基质组成,测定体外释放度及透皮性能,考察其释药规律.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聚乙烯醇(PVA17-88)、乙醇和甘油的用量为因素,以成膜性能、士的宁和盐酸小檗碱在8h内的累积释放率为指标,确定优基质处方组成;用Franz扩散池法测定体外释放度及体外透皮渗透率.结果:优选得到的优基质处方为PVA17-88 5%,乙醇15%,甘油6%;黄马缓释喷雾膜剂的成膜性能较好,8h内的体外释放良好,具有一级动力学特征.结论:该喷雾膜剂处方和制备工艺可行;制剂可以喷涂均匀,药物释放缓慢,成膜后对溃疡面具保护作用,对创面刺激性小;药膜的黏附性、柔韧性均较好.
作者:高倩;刘新;杨敏;刘梅;陈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GC-MS法研究东北刺人参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装置提取东北刺人参根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东北刺人参根挥发油提取率为0.83%,从挥发油中分离出了105种组分,鉴定出了78个组分,占分离物质的94.0%.主要成分包括α-蒎烯(8.78%)、β-蒎烯(8.94%)、反式-β-罗勒烯(2.82%)、乙酸龙脑酯(1.04%)、γ-衣兰油烯(5.11%)、反式橙花叔醇(17.85%)、毕澄茄油烯醇(3.60%)、愈创木醇(3.32%)、桉油烯醇(4.58%)、τ-杜松醇(13.10%)、布黎醇(4.37%)等.结论:采用极性色谱柱分离挥发油可以获得更多的组分信息.
作者:陈萍;张吉波;王建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贝母瓜蒌散加减辅助治疗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期间脱落5例)参照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给予抗生素治疗,并给予退热、止咳祛痰和解痉平喘等对症处理.观察组(58例,期间脱落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加用贝母瓜蒌散加减内服,1剂/天.疗程均为10 ~ 14天.记录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和WHOQOL-BREF简表评分;记录住院并发病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记录病情稳定时间和住院时间;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WHOQOL-BREF简表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情稳定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病症发生率为8.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82% (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和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a02和Sa0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抗生素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母瓜蒌散加减辅助治疗CAP痰热壅肺证患者,能减轻症状、体征,稳定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病症的发生率,提高综合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林玉洁;于长志;罗懿明;侯祥平;陈克芳;陶彦谷;张诗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前列安栓水提粉HPLC指纹图谱系统,研究水提粉不同工序的成分损失及不同容量设备、不同工艺参数对质量波动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以Agilent HC-C18(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0.25%冰醋酸溶液(pH 3.0)为流动相,25℃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对两种提取温度的产品进行对比;对水提、醇沉、干燥工序的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工序损失率;对两种容量的提取设备进行对比.结果:建立有26个共有特征峰的对照图谱对A、B工艺样品进行分析,相似度均大于0.95;对A、B工艺不同工序进行含量分析,考察工序损失率,干燥工序>醇沉工序,A工艺优于B工艺,3M3罐优于2M3罐.结论:以HPLC指纹图谱法对中成药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进行分析和定量研究,对优化工艺参数和提高工艺质量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锐;郭国领;彭维;刘东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汤对胃癌术后患者血清重组穿透素-3(Pentraxin-3)、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人附睾蛋白4(HE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附子理中汤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化疗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血清Pentraxin-3、CYFRA21-1、TTF-1、HE4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59.52%)(P<0.05),不良反应率(23.81%)显著低于对照组(52.38%),CD4+ Th17细胞比例及Pentraxin-3、CYFRA21-1、TTT-1、HE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h17/Treg、CD4+ CD25+ Tre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附子理中汤能有效降低胃癌术后患者血清Pentraxin-3、CYFRA21-1、TTF-1、HE4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作者:张书俊;王耿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虎眼万年青总皂苷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虎眼万年青总皂苷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Cyt-C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酶标仪检测细胞内Caspase-3活性.结果:虎眼万年青总皂苷对HepG-2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IC50为(79.80±0.18) μg/mL;虎眼万年青总皂苷作用细胞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变圆,折光性减弱,悬浮细胞增多;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随着虎眼万年青总皂苷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细胞内Cyt-C表达水平及Caspase-3的活性均显著升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虎眼万年青总皂苷可显著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并可通过启动线粒体途径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曲中原;石鑫;邹翔;季宇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白花前胡、紫花前胡和华中前胡的根、茎、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Kovats保留指数对比法分析鉴定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从白花前胡、紫花前胡和华中前胡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8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甲基-环己烷和p-薄荷脑-1-醇等.结论:白花前胡、紫花前胡和华中前胡挥发油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相似性,但也存在差异.
作者:雷华平;邹书怡;张辉;葛发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优选薏苡附子败酱散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薏苡仁油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优选薏苡仁的醇提工艺;以原儿茶酸、绿原酸、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优选附子和败酱草的水提工艺.结果:薏苡仁佳提取工艺为:加4倍量无水乙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20 min.附子和败酱草佳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即第1次附子加10倍量水煎煮1.0h,然后加入败酱草,共同煎煮45 min;第2次药渣加8倍量水,再煎煮30 min.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薏苡附子败酱散的制剂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周政;刘丽萍;刘海涛;雷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太子参两种类型花繁殖特性.方法:采用盆栽方式,设计了开放花异交与自交及去除开放花(简称异交组、自交组和去花组)3组实验,调查各组的花数、果数和种子数量,统计开放花和闭锁花的坐果率和结实率.结果:开放花异交坐果率和结实率为55%和43%,自交坐果率和结实率为53%和44%;3组闭锁花的坐果率和结实率,异交组为84%和58%,自交组为86%和60%,去花组为77%和52%,去花组与异交组、自交组存在较大差异;去花组闭锁花的花数比异交组和自交组多59 ~ 68朵,果数多28 ~ 32个.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太子参生产栽培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胜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绣线菊属植物是蔷薇科绣线菊亚科多年生落叶灌木.其化学成分复杂,含有生物碱、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挥发油类、甾体类等多种类型,这些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氧化、抗疲劳等多种生物活性,该文系统综述绣线菊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状况,旨在为绣线菊属植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姚争争;李斌;杜文鹏;陈笑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僵蚕作为一种常用动物类中药,其人工养殖方面存在优质蚕种及菌种缺乏、蚕饲料未实现产业化、GAP基地未建立等问题.笔者在对僵蚕的人工养殖及产地加工研究进展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思考与建议,旨在为僵蚕的规范化人工养殖及产地加工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提高僵蚕的质量与产量.
作者:胡美变;刘玉杰;肖禾;吴纯洁;张俊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为建立野鸡尾药材的质量标准,对其进行生药鉴定研究,并与易混品乌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生药学传统方法对药材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定性鉴别,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孢子的形态.结果:确定野鸡尾根茎的性状鉴别特征、根茎与叶柄基部横切面的显微结构特征、粉末主要显微鉴别特征、薄层定性鉴别特征以及孢子在扫描电镜下的形态特征,并明确了野鸡尾与易混品乌蕨的主要区别是野鸡尾根茎与叶柄基部横切面中分体中柱为2个,乌蕨叶柄基部横切面维管束为1个;野鸡尾的孢子为四面体形,并可见三叉状裂隙,乌蕨的孢子正面观呈内凹形,背面观为椭圆形.结论:野鸡尾与乌蕨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定性鉴别以及扫描电镜下的孢子形态方面均不同,本研究为鉴别2种药材以及野鸡尾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方玉;程佩佩;夏叶;张明高;张秀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俄色黄酮分子胶囊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冷冻干燥法,通过Box-Behnken试验,以包合物收率和包合率为指标,优选俄色黄酮分子胶囊的制备工艺;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法(TG)、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及溶解度试验对其性质进行表征.结果:俄色黄酮分子胶囊佳工艺为:包合时间3.3h,包合温度81℃,β-环糊精(β-CD)与俄色黄酮的投料比1.9∶1.俄色黄酮分子胶囊的溶解度是俄色黄酮的15倍.结论:饱和水溶液-冷冻干燥法可用于制备俄色黄酮分子胶囊,该制备工艺方法简单易行,且β-CD明显提高了俄色黄酮在水中的溶解度.
作者:沈睿娟;毛羽;舒莎;林灵敏;徐作军;雷敏;杨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比较葛根素及复方葛根桂枝汤中葛根素的药动学特点,评价该复方中其他药物对葛根素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予葛根素对照品及复方葛根桂枝汤提取物,眼眶后静脉丛采血,分离血浆,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内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测定血浆中葛根素的浓度,采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灌胃葛根素与复方桂枝葛根汤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具有明显差异.复方葛根桂枝汤中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消除半衰期(t1/2)平均驻留时间(MRT)延长,提示葛根桂枝汤中葛根素在体内停留时间比葛根素对照品长,达峰时间稍微缩短,吸收加快.结论:复方桂枝葛根汤中复杂成分的存在能影响其有效成分葛根素的体内药动学行为.
作者:吴惠妃;邓继锋;杨雄健;刘志立;全世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玄参及其拆分组分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发大鼠实验性心室重构的药理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背部皮下注射ISO,连续2d以递减剂量10、5 mg/kg进行,3 mg/kg的剂量维持注射7d,制备心室重构模型.经药干预21 d后,检测大鼠左心室(LVMI)及全心室质量指数(HMI);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心房利钠肽(ANP)、内皮素-1(ET-1)及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同时进行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玄参全成分、小极性环烯醚萜苷组分可改善模型大鼠LVMI、HMI,降低血清ANP、ET-1及心肌组织AgnⅡ含量;多糖组分仅能降低AngⅡ、ET-1的含量.结论:玄参抑制心室重构的药理作用与小极性环烯醚萜组分和多糖组分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过度激活的神经体液因子,抑制ANP、ET-1、AngⅡ的释放有关.
作者:卢芳;于卉;李自辉;张宁;董婉茹;刘树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基于PCR的半夏水煎液中半夏药材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通过PCR技术,对半夏水煎液中半夏ITS区进行扩增,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扩增产物,建立半夏药材质量百分比和PCR扩增产物量的对应关系:另外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普通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定量法进行了比较.结果:两种方法都能够实现对半夏药材含量的准确定量,但使用普通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定量法的标准曲线线性更好(r=0.9943).结论:使用普通PCR技术可以实现半夏水煎液中半夏药材的定量检测,该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该研究首次实现了基于PCR技术的水煎液中原药材的定量检测.
作者:吴成丽;陈蓉;王巍;秦少容;余佳文;唐卓;邓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亚麻叶中绿原酸、荭草素、异荭草素、牡荆素、异牡荆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InertSustain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5μL;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绿原酸、荭草素、异荭草素、牡荆素、异牡荆素分别在4.00 ~40.02 μg/mL(r1 =0.9998)、3.44 ~34.44 μg/mL(r2=0.9999)、3.53 ~35.34 μg/mL(r3 =0.9999)、2.55~ 25.50 μg/mL(r4 =0.9999)、4.33 ~43.32 μg/mL(r5 =0.9998)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1%(RSD为0.64%)、98.85%(RSD为1.13%)、98.65%(RSD为2.62%)、98.29%(RSD为2.34%)、103.06%(RSD为3.38%).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亚麻叶中这5种成分的含量.
作者:赵爱萍;王振宇;魏晓慧;辛敏;鲁安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消炎利胆片对α-萘异硫氰酸酯(α-naphthylisothioc,ANIT)致胆汁淤积大鼠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70 mg/kg)组及消炎利胆片低(85 mg/kg)、中(175 mg/kg)、高(350 mg/kg)剂量组,连续给药7d,给药第5天给予ANIT(80 mg/kg)复制胆汁淤积大鼠模型.末次给药后lh开始收集胆汁,计算胆汁流量;采血制备血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鳞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水平.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胆汁流量显著减少,血清AST、ALT、ALP、TBIL、LDH、MDA、TNF-α及ICAM-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胆汁流量显著增加,血清AST、ALT、ALP、TBIL、LDH、MDA、TNF-α和ICAM-1水平均显著降低,组织病理学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结论:消炎利胆片能显著降低ANIT致大鼠胆汁淤积的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作者:刘方乐;林朝展;赵威;祝晨蔯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