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汉防己甲素对食管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Caspase-3表达的影响

伍义文;童健;张福伟;廖国平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 食管癌, Eca-109, survivin, Caspase-3
摘要: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食管癌细胞株Eca-109,设立汉防己甲素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给药组设10、20、30、40、50、60 μmol/L汉防己甲素6个浓度,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测定Survivin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汉防己甲素能诱导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的凋亡,且其诱导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汉防己甲素浓度的增加,Survivin蛋白的表达逐渐下调(P<0.01),而Caspase-3的表达随其浓度的增加逐渐上调(P<0.05或P<0.01).结论:汉防己甲素能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上调Caspase-3蛋白有关.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小儿胃宝口服液中熊果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小儿胃宝口服液中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C18(250 mm× 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5%的磷酸水溶液=75∶25,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 μL.结果:熊果酸在0.7245 ~ 14.49 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 =0.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林茵;覃逢超;邓丽华;伍俊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利用RSLC建立地骨皮药材的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地骨皮药材的超快速液相色谱(RSLC)特征指纹图谱,检验地骨皮来源品种的成分区别,控制地骨皮商品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C1s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0.1%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315 nm.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特征图谱相似度分析3种方法对不同产地的地骨皮药材进行评价.结果:建立了地骨皮药材的RSLC特征指纹图谱,标定了14个共有峰.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地骨皮药材2个来源品种枸杞和宁夏枸杞之间仅在含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所含化合物的种类差别不大.结论:本研究建立地骨皮药材的特征指纹图谱,特征性和专属性强,且方法快速、简便、可靠,有助于深入评价地骨皮药材质量.

    作者:赵晓玲;姚霞;张鑫瑶;马培;何春年;彭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双柏膏防治粉碎性Colles骨折手法整复术后早期手部肿胀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双柏膏外敷防治粉碎性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后早期手部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Colles粉碎性骨折患者经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每天应用双柏膏外敷患肢手部8小时,持续7天.肿胀疗效评定:分别于骨折复位固定后的前7天按局部肿胀分级标准进行评级.结果:复位后第1、2天两组患手肿胀无差异,第3天至第7天治疗组比对照组的手部肿胀程度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未见有皮肤过敏者.结论:双柏膏有助于防治粉碎性Colles骨折后早期患手肿胀,不影响骨折固定效果,有利于手指关节的功能早期锻炼.

    作者:陈民;高彦平;王寰;李腾辉;李嘉;刘向前;黄广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PLC测定舒肝宁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建立HPLC测定舒肝宁注射液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WELCHROM C18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10∶90),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7 nm.结果:绿原酸在0.01035~0.1035 mg/mL(r =0.9999)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3%,RSD为1.27%(n=9);舒肝宁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含量范围为0.031~0.061 mg/mL.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性、重现性好,可为进一步探究其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不同批号舒肝宁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含量有差异.

    作者:曲彩红;孟小斌;罗宇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三维培养成骨细胞系统在骨康方含药血清体外干预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骨康方含药血清对三维培养成骨细胞系统生长繁殖、矿化能力和ER-β 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成骨细胞三维培养体系在体外中药干预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体外分离成骨细胞,进行二维培养和三维培养,分别用不同浓度阴性血清培养基和药物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使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生长情况,茜素红染色法观察成骨细胞矿化能力,RT-PCR法检测ER-β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二维培养体系比较,骨康含药血清对三维体系下培养的成骨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更加明显;细胞ER-beta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提高;矿化能力更强.结论:三维培养系统比二维培养系统更有利于细胞功能的保持和发挥,更适合于体外中药干预研究中的作用.

    作者:赵可伟;唐菊英;肖林;潘旭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当归具有治病、防病、保健等多种用途.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当归含有苯酞类及其二聚体、酚酸类、多糖、黄酮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当归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对机体的造血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具有药理作用;其主要生物活性包括造血、抗血小板聚集、抗心律失常、抗辐射、抗肿瘤、镇痛、调节平滑肌以及对脏器的保护作用.本文对当归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当归的临床应用和人们日常生活保健、药品及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李曦;张丽宏;王晓晓;杨雯;金玉青;吕光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一种新的人工结香沉香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目的:针对“白木香通体造香技术”所结沉香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挥发油提取法提取不同批次沉香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成分分析.结果:从沉香样品中共检测出56个化学成分,其中有36个化学成分是前人没有报道的;三批沉香样品化学成分构成略有差异,但都以倍半萜、芳香族类成分为主,且都含有沉香特征性有效成分沉香螺旋醇、苄基丙酮,并随着结香时间的延长其含量有增加趋势.结论:通过对沉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说明新方法所结沉香化学成分与天然沉香相似,且在较短时间内即可产生相对含量较高的沉香特征性有效成分.

    作者:赵艳艳;房志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壮药扁担藤的性状及显微鉴别

    目的:对扁担藤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扁担藤的显微特征明显,根有10余层木栓细胞,排列整齐,皮部薄壁细胞内含有众多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茎的皮层有黏液细胞散在.叶主脉有8个外韧型维管束.结论:以上特征可为壮药扁担藤的鉴别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甄汉深;梁晓乐;丘琴;陈露;韦家福;蒋兰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青皮本草考证

    青皮是临床常用理气药,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抗氧化等药理活性.查阅历代本草著作发现,历代本草学家均认为陈皮、青皮两种药材属同一品种来源,由于成熟度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药效.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结合现代研究进展,分别从青皮品种、青皮炮制及经方配伍等方面加以考证,对青皮品种来源进行脉络疏理,对古籍中炮制方法进行考查,并通过经方配伍考证对其药效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

    作者:许茹;钟凤林;吴德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大黄素脂质纳米微泡对机械牵张引发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MAPK信号通路和炎性介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黄素脂质纳米微泡对机械牵张引发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MAPK信号通路和炎性介质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以卵磷脂和PVP为载体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膜,填充全氟丙烷,通过自组装技术形成大黄素脂质纳米微泡.分离纯化原代大鼠AT-Ⅱ细胞,应用Western-Blot和ELISA方法观察AT-Ⅱ细胞在20%机械牵张应力的4、8、16、24、48 h刺激作用下,p-P38/P38、p-ERK/ERK、p-JNK/JNK蛋白表达和TNF-α、IL-1β、IL-6分泌水平的动态变化;及进一步将大黄素脂质纳米微泡加入AT-Ⅱ细胞对VILI进行干预,并检测干预效果.结果:牵张刺激后,AT-Ⅱ细胞p-P38、p-ERK、p-JNK蛋白表达的水平显著升高,并在4~16h范围内表达水平持续升高,但p38、ERK、JNK蛋白表达无变化;AT-Ⅱ细胞TNF-α、IL-1β、IL-6分泌水平在8h内均无变化,而在随后16h的牵张刺激逐渐显著升高.在VILI刺激下,加人大黄素脂质纳米微泡进行干预,均可以不同程度下调p-P38、p-ERK、p-JNK蛋白表达和抑制TNF-α、IL-1β、IL-6的释放水平.结论:大黄素脂质纳米微泡对机械所致肺损伤(VILI)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来调节炎性介质释放有关.

    作者:江永南;莫红缨;任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茶叶预防肺癌药效物质研究

    目的: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研究6种茶叶预防肺癌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以UPLC对各茶叶中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MTT法检测CSE诱导的NHBE细胞的存活率,5,5-二硫二硝基苯甲酸(DTNB)比色法测定GSH/GSSG(还原型/氧化型谷胱甘肽)的比例,采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共有峰面积的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确定其具有预防肺癌的化学成分.结果:6种茶叶中龙井保护NHBE细胞损伤的作用强,其IC50为0.2559mg/mL,使GSH/GSSG的比例由0.142恢复至0.858,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主成分分析得出GCG预防肺癌的贡献率为79.602%,GA的贡献率为11.307%,两者之和为90.909%.结论:不同品种茶叶对NHBE细胞的保护作用不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GCG和GA是茶叶中预防肺癌的主要活性成分.

    作者:金苹;朱粉霞;谭晓斌;刘文博;金鑫;封亮;贾晓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重庆后山栀子的性状与显微鉴别

    目的:为重庆后山所产栀子的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原植物形态、生药性状、横切面与粉末显微特征等方面对重庆后山栀子进行鉴别研究.结果:重庆后山栀子与中国药典所载栀子显微特征没有区别,仅在性状大小方面有一定差异.结论:建议新版中国药典对栀子性状大小的规定适当调整.

    作者:陈绍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知母皂苷BⅡ的提取及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知母药材中知母皂苷BⅡ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知母皂苷BⅡ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知母皂苷BⅡ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8种大孔树脂对知母皂苷BⅡ的吸附和解析性能,选出优树脂,确定佳纯化工艺条件.结果:正交试验表明,知母皂苷BⅡ的佳提取工艺为: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h,溶剂用量分别为8.5倍、6倍、6倍.通过对树脂的考察,优选出对知母皂苷BⅡ吸附率和解析率都很高的HPD100树脂,上样浓度为0.23 g/mL,大上样量为4/5 BV,以3 BV水和6 BV的20%乙醇洗脱杂质后,用5BV的50%乙醇洗脱得到质量分数为50%左右的知母皂苷BⅡ.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合知母皂苷BⅡ的工业化提取生产.

    作者:刘艳平;丁越;张彤;王冰;蔡贞贞;陶建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PLC测定血脂灵片中8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脂灵片中橙黄决明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黄决明素、决明素、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4.6 mm × 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4 nm.结果:橙黄决明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黄决明素、决明素、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在99.1% ~ 101.2%之间,RSD均小于2.2%.结论:该方法可更好的对血脂灵片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郑艳超;李先宽;米宝丽;蔡珊珊;张振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清肺抑火丸中黄芩苷、栀子苷、芒果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清肺抑火丸中黄芩苷、栀子苷、芒果苷含量的毛细管电泳法.方法:以对硝基苯甲酸为内标;采用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67 cm×75 μm ID,有效长度60 cm;以5 mmol/L硼砂溶液+30%乙醇(pH9.28)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26 kV;重力进样10s(高度15 cm);检测波长238 nm.结果:黄芩苷、栀子苷、芒果苷分别31.3 ~ 100.3μg/mL、18.2 ~ 118.3 μg/mL、10.2~38.3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99.2%、98.8%,RSD均小于1.33%.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清肺抑火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青;谭晓梅;李媛;王晓可;杨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益气活血法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药对黄芪丹参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尿蛋白、肾功能、肾小管重吸收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单次大剂量(55 mg/kg)腹腔注射,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DN),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模型组、益气活血组(黄芪和丹参注射液给药组)、格列喹酮组,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于给药第6周尾静脉注射FITC-BSA,取各组大鼠的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量,血液测定血糖、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血清甘油三酯及血清总胆固醇;取肾脏制成组织匀浆测定LPO、SOD、GSH-Px和高级糖基化终产物(AGEs),肾脏石蜡切片用于PAS、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血糖、24 h尿蛋白量、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均显著增加,肾组织中LPO和AGEs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GSH-Px和SOD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益气活血药对可显著降低DN大鼠24 h尿蛋白量(P<0.01),显著降低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血清甘油三酯和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P<0.05),并可以降低DN大鼠肾组织中LPO和AGEs的含量(P<0.05),升高GSH-Px的活性(P<0.05).肾脏切片染色结果显示益气活血药对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肾脏肾小管的病变,并提高肾小管对FITC-BSA的重吸收能力.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黄苠丹参合用可以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megalin表达.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的病变,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肾脏组织的抗氧化活性,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megalin表达有关.

    作者:尹娟娟;杨晔;王庆保;李云;尹登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加倍体半夏与八倍体半夏中鸟苷和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目的:测定加倍体(十六倍体)半夏和八倍体半夏中鸟苷和有机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加倍体半夏和八倍体半夏中鸟苷的含量,采用电位滴定法对加倍体半夏和八倍体半夏中总游离有机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加倍体半夏原球茎中鸟苷含量为0.0078%±0.0004%,有机酸含量为0.926%±0.070%(以琥珀酸计);八倍体半夏原球茎中鸟苷含量为0.0087% ±0.0002%,有机酸含量为0.749%±0.071%;加倍体半夏块茎中鸟苷含量为0.0079%±0.0002%,有机酸含量为0.786%±0.077%;八倍体半夏块茎中鸟苷含量为0.0048%±0.0003%,有机酸含量为0.593%±0.071%.结论:加倍体半夏块茎中鸟苷含量和有机酸含量明显高于八倍体半夏块茎,说明加倍体半夏在染色体加倍后,可以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加倍体半夏值得开发利用.

    作者:王冰洁;李伟平;鲁光耀;陈建真;熊明星;蒋福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红背叶根体外抑制HCV亚基因复制子RNA表达活性部位筛选研究

    目的:筛选红背叶根体外抑制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的活性部位.方法:以HCV亚基因复制子体外培养体系CBRH7919(Jneo3-5 B)为HCV复制模型,选用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不同浓度红背叶根总提取物、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的抗HCV作用.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CV亚基因复制子RNA拷贝数,通过Western blot检测HCV功能蛋白NS3的表达,采用CCK-8法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红背叶根4种提取物中,乙酸乙酯部位对HCV RNA复制的抑制活性强,对NS3蛋白表达有明显干预作用,对HCV RNA表达表现出剂量依赖的抑制作用(P<0.05).其比活较初始总提取物提高5.71倍,对HCV RNA半数抑制浓度为14.60 mg/L,对CBRH7919 (Jneo3-5B)细胞半数细胞毒性浓度为40.30 mg/L,治疗指数为2.76.结论:红背叶根乙酸乙酯部位可抑制HCV的复制,为抗HCV RNA表达的活性部位,在抗HCV方面有着潜在的用途.

    作者:王启瑞;陶华明;邬刚;范钦;黄少慧;宏峰;吕志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规格三七挥发性成分研究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规格三七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研究不同规格三七挥发性成分.结果:三七虽然规格不同,但萜烯类化合物所占比重较大,且以α-愈创木烯含量为高,不同规格三七所含的化合物因种类、含量和数量而异.结论:萜烯类化合物是三七挥发油中起主要药效作用的物质,其中成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丽明;任斌;郭洁文;邓志军;刘若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酒石酸长春瑞滨相关杂质分离与鉴定

    目的:对酒石酸长春瑞滨粗品中杂质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得到粗品中所含杂质的单体,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酒石酸长春瑞滨粗品中3个未知杂质分离后,由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等手段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4’-环氧长春瑞滨(1)、3’,4’-环氧-17-溴代长春瑞滨(2)、6’-N-甲基-17溴代长春瑞滨(3).结论:化合物2、3为首次从酒石酸长春瑞滨的杂质中分离得到.

    作者:黄建军;陈洪亮;黄广宇;李咏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