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学敏;黎海娟;黄茜;黎丽芳;覃卿;赵爽;张胜昌
目的:已知低氧可以激活巨噬细胞,进而参与低氧导致的炎症反应。 RhoB是小G蛋白Rho家族的成员,其表达能被基因毒应激等诱导,但是RhoB是否参与低氧诱导的炎症反应还不清楚。本研究探讨了低氧对巨噬细胞RhoB表达的影响及在炎症反应中可能的作用。方法: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研究基因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用Boyden小室检测细胞的迁移;用报告基因的方法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低氧可在原代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RAW264.7巨噬细胞中上调RhoB的表达。低氧诱导因子1(HIF-1)和激活的JNK和ERK与低氧上调RhoB有关。干扰RhoB的表达可以明显抑制低氧时RAW264.7细胞NF-κB的转录活性和促炎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的产生,并可抑制细胞黏附和增加细胞迁移,表明低氧上调RhoB参与了低氧增加巨噬细胞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促进其黏附和抑制其迁移的作用。结论:Rho-NF-κB通路在低氧激活巨噬细胞及低氧诱导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黄高翔;张明焯;王燕;苏杰;卢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挤压综合征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液流变性及血浆PGI2/TXA2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复制挤压综合征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 CS)组和模型干预组( CS+NS398组),每组8只。 FITC标记红细胞活体微循环技术观察肠系膜微循环,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放免法检测血清PGI2、TXA2的稳定代谢产物6-keto-PGF1α和TXB2并计算其比值。结果:模型组肠系膜微动、静脉管径减小,血流速度明显减慢,白细胞黏附聚集、白微栓及管周出血增多,血液流变性明显异常(P<0.05);血浆6-keto-PGF1α和TXB2含量升高,6-keto-PGF1α/TXB2比值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干预组肠系膜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异常有所改善,血浆6-keto-PGF1α和TXB2降低明显(P<0.05),6-keto-PGF1α/TXB2下降程度缩小( P<0.05)。结论:挤压综合征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性异常可能与血浆PGI2/TXA2下降有关。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嗅觉受体是生物体感知外界气味的第一级反应元件。本课题组之前发现铜离子参与的小鼠嗅觉受体MOR244-3的活化反应,报导了嗅觉受体是金属蛋白的假设。然而,嗅觉受体的金属效应是否在哺乳动物中具有普遍意义以及在人类中是否也存在具有金属离子效应相关的嗅觉受体,目前还尚未获得证实。本课题组利用嗅觉受体的异源表达系统筛选获得人类嗅觉受体ORXXX为叔丁基硫醇( TBM;IUPAC:2-methyl-2-propanethiol)的特异性受体,且在ORXXX与TBM的反应体系中加入铜离子会大大地提高ORXXX对TBM的反应。接着,通过检测各含硫化合物在ORXXX上的反应,我们发现只有短链硫醇类化合物在铜离子参与的情况下可以活化ORXXX。为了进一步比较金属离子参与ORXXX与MOR244-3活化的异同,我们在MOR244-3上检测了上述短链单硫醇类化合物的反应,发现MOR244-3与ORXXX具有明显的反应图谱差异,表明由铜离子介导的气味分子活化MOR244-3与ORXXX的反应机理是截然不同的。这一研究首次证实了金属离子在人类嗅觉感知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李生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化程度的人食管鳞癌细胞( ESCC)上清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iDC)内皮样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KYSE450(高分化)和KYSE70(低分化)细胞上清,并诱导iDC;镜下观察诱导后iDC形态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内皮细胞标志物vWF、CD144以及JAK、STAT3磷酸化水平的变化;Q-PCR在mRNA水平上检测内皮细胞标志物vWF和CD144的变化,以及JAK、STAT3、VEGF-A和IL-6表达水平的变化;DiI-Ac-LDL摄取实验检测诱导后iDC摄取能力的变化;用JAK的阻断剂AG490阻断JAK/STAT3通路后,检测内皮细胞标志物vWF和CD144的变化以及iDC摄取DiI-Ac-LDL能力的改变。结果:(1) KYSE450和KYSE70细胞上清诱导后,iDC高表达内皮细胞标志物vWF和CD144,同时JAK/STAT3信号转导通路被激活,且KYSE70组变化显著。(2)AG490阻断JAK/STAT3信号通路抑制了iDC内皮样分化。结论:(1)JAK/STAT3信号转导通路介导了人食管鳞癌微环境下iDC的内皮样分化。(2)与高分化组相比,低分化的人食管鳞癌细胞上清能显著促进iDC的内皮样分化。
作者:晋果果;赵继敏;杨艺;刘康栋;刘行凡;江亚南;黄幼田;路静;董子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Bax对黄芪注射液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组、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Bax抑制剂(抑制肽V5)组、Bax激动剂(BAM7)组、Bax抑制剂+黄芪注射液组和Bax激动剂+黄芪注射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进行缺氧缺糖0.5 h,再分别于复氧复糖后0、0.5、2、6、24、72和120 h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海马神经元caspase-3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黄芪注射液组、Bax抑制剂组、Bax抑制剂+黄芪注射液组和Bax激动剂+黄芪注射液组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5),而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和Bax激动剂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通过减少Bax的表达发挥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抑制作用。
作者:董雅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线粒体活性氧( ROS )导致的内皮功能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解偶联蛋白2(UCP2)具有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的血管内皮氧化应激的作用。辣椒素激活TRPV1上调UCP2可以改善代谢相关的血管功能损害。但其是否能通过改善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拮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还不清楚。方法:ApoE-/-、TRPV1-/-/ApoE-/-和UCP2-/-/ApoE-/-小鼠给予普食、高脂和高脂加辣椒素饮食。观察小鼠生存情况,干预结束后检测冠状动脉功能和形态,分析内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测定PKA、UCP2和eNOS等蛋白的表达。结果:(1)膳食辣椒素减少高脂饮食介导的 ApoE-/-小鼠血管内膜 ROS 的生成,改善血管功能和预后, TRPV1-/-/ApoE-/-和 UCP2-/-/ApoE-/-小鼠无效。(2)辣椒素激活TRPV1促进PKA磷酸化并上调UCP2表达。(3)激活内皮细胞TRPV1显著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减少线粒体ROS生成并与PKA/UCP2通路相关。结论:(1)膳食辣椒素激活内皮细胞TRPV1上调UCP2表达,通过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2)血管内皮TRPV1可以作为干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线粒体功能的靶点。
作者:熊诗强;马丽群;王沛坚;高鹏;黎黎;杨涛;路宗师;崔元廷;刘道燕;祝之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ghrelin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修复过程中对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其功能网络联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离体脑片;采用氧糖剥夺/复氧复糖( OGD/R)模型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OGD/R损伤后给予ghrelin,连续观察7 d其对神经修复过程的作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数量、形态及生长状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PCR检测mRNA表达。结果:OGD/R损伤及正常条件下ghrelin均加快轴突修复。损伤后第1天, ghrelin促进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分子GFAP及nestin表达增加,第7天则减少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增加。结论:Ghrelin能够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修复,并影响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神经生长因子表达;ghrelin促进神经修复的机制可能与综合调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neuregulin-1及BDNF表达相关。
作者:刘晶;陈曼;董瑞瑞;王璇;祝世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溶酶体参与了自噬介导卵巢癌顺铂耐药性机制研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免疫荧光检测自噬相关蛋白p62和LC3变化,再通过LysoTracker染色观察溶酶体变化;cathepsin D试剂盒检测酶活性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课:对于不同浓度的顺铂,SKOV3/DDP细胞比SKOV3细胞的生存率高;6 mg/L的顺铂作用下,与SKOV3细胞相比,在6 h、12 h和24 h,SKOV3/DDP细胞LC3的表达增高,p62逐渐下降,LysoTrakcer着色增强,cathepsin D活性增高;与自噬抑制剂3-MA相比,CQ更加明显地增加顺铂诱导SKOV3/DDP细胞的凋亡率(P<0.05),Ly-soTracker着色明显减弱,cathepsin D活性降低,细胞色素C、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降低( P<0.05)。结论:溶酶体的功能活化促进了卵巢癌细胞的顺铂耐受。
作者:马丽伟;孙连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汉族人群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P技术检测脑梗死组(55例)和对照组(48例) TGF-β1869T/C基因多态性。结果:脑梗死组TT型13例(27.1%),TC型25例(52.1%),CC型10例(20.8%),T等位基因频率53.12%,C等位基因频率46.88%;对照组TT型16例(29.1%),TC型31例(56.4%),CC型8例(14.6%),T等位基因频率57.27%,C等位基因频率42.7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蒙古汉族人群急性脑梗死发病与TGF-β1869T/C多态性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曾庆鑫;张坤;韩丽莎;胡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Seipin突变或缺失可导致患者肥厚性心肌病和心衰,但机制不明。本课题研究seipin基因缺失( seipin-/-)对小鼠心肌重塑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2月龄的雄性seipin-/-及野生型(WT)小鼠主动脉缩窄手术(TAC)后12周(n=8)研究seipin缺失对心肌重塑的影响及机制。同时体外检测 seipin-/-及WT 小鼠心肌细胞钙流。结果:和 WT TAC 组相比, seipin-/-TAC组出现了更加严重的心腔扩大、心肌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心肌胶原沉积,炎症细胞浸润和凋亡小体增加;有更为明显的心肌细胞内质网扩张,微管和线粒体变形病变;心肌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心衰和心肌肥厚因子及炎症基因表达增加,钙流相关基因(SERCA2a、RyR和NCX)下降。 Seipin-/-小鼠和WT小鼠相比,心肌细胞出现慢钙瞬变衰减和肌浆网钙离子含量增加。结论:Seipin缺陷加重小鼠TAC术后心肌肥厚和舒张性心力衰竭,可能与心肌钙离子通道的受损并促进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炎症和细胞凋亡相关。
作者:刘雪静;吴晓月;王欢;杨诚志;李子健;张幼怡;刘国庆;杨宏远;黄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NF-κB在脑缺血预处理( CIP)上调GLT-1表达和诱导脑缺血耐受中是否发挥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 blot观察GLT-1和NF-κB p50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观察NF-κB p50/p65二聚体复合物的表达;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 EMSA)观察NF-κB DNA结合活性的变化;硫堇染色进行神经病理学评价。结果:在CIP诱导脑缺血耐受过程中,GLT-1表达上调。同时,NF-κB被激活,表现为NF-κB p50蛋白表达上调;NF-κB发生二聚体化,并由胞浆转位至胞核;NF-κB的DNA结合活性增强。 NF-κB的特异性抑制剂BAY 11-7082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来阻断CIP所诱导的脑缺血耐受及GLT-1表达上调。结论:NF-κB在脑缺血预处理上调GLT-1表达和诱导脑缺血耐受中发挥作用。
作者:孙雅薇;张敏;唐蕊;王红梅;齐杰;张玲燕;庞超;胡玉燕;李文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能否早期发现和诊断异丙基肾上腺素( ISO)引起的心脏功能异常。方法:将成年C57雄性小鼠分为对照、ISO给药后3 d和ISO给药后7 d组。 ISO组为一次性给予ISO 5 mg/kg皮下注射,分别于给药后3 d和7 d应用传统超声心动图及斑点追踪评价小鼠心脏功能。结果:(1)应用传统超声心动图方法测得ISO给药后3 d组FS和E/Em均无明显差异,给药后7 d FS仍无明显差异,而E/Em显著增加(P<0.05)。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方法在给药后3 d即观测到心脏径向应变( radial strain,RS)和纵向应变( longitudinal strain,LS)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5);给药后7 d组的RS和LS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超声心动图方法,斑点追踪方法能够早期诊断ISO引起的心脏功能异常。
作者:安祥博;张幼怡;宋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对快速心房起搏家兔房颤心房ANP分泌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快速心房起搏家兔在体模型和离体跳动心房灌流模型进行实验,同时记录体表肢体导联心电图;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快速起搏2 h后心房肌内质网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ERS标志蛋白GRP78的表达,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和灌流液中ANP浓度。结果:(1)透射电镜下可见起搏2 h心房肌肌浆网扩张,大量空泡形成,糖原颗粒聚集明显,缝隙连接增宽,肌丝溶解;(2)起搏2 h组心房组织GRP78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3)起搏2 h组血中ANP浓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衣霉素对心房搏出量和房内压无显著性变化,但是明显增加离体跳动灌流心房ANP分泌。结论:内质网应激对心房ANP分泌起调节作用,而快速心房起搏引起心肌ERS,进而参与房颤心房ANP分泌增多。
作者:玄春花;王程瑜;李香丹;吴锋;许东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可调节细胞的生长、生存和自噬。本研究观察mTOR在人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明确其对喉癌发生与发展的关系;以mTOR抑制剂AZD8055处理人喉癌细胞系Hep-2,观察其抑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喉癌组织中mTOR的表达;分别以0.8、2.6、8、26和80μg/L的AZD8055处理Hep-2细胞24、48或72 h,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 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罗丹明123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蛋白表达。结果:人喉癌组织中mTOR表达上调,并且其分化程度越低,mTOR表达水平越高。以AZD8055处理后, Hep-2细胞增殖减少,凋亡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caspase-3表达上调, Bcl-2表达下调, BH3-only蛋白如Bim、Bid和Bad表达上调。结论:mTOR表达上调可参与喉癌的发生与发展,抑制mTOR活性可抑制喉癌细胞增殖,促进喉癌细胞凋亡,mTOR可作为喉癌治疗的潜在靶标。
作者:滕博;王贺彬;黄迪;李俊玮;赵丽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心力衰竭是严重危害国人健康与生命的重大疾病,目前有效治疗手段缺乏,因此对心衰病理机制进行研究,发现新的诊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支链氨基酸代谢异常与心衰的发生和发展紧密相关。在野生型小鼠心衰过程中,支链氨基酸代谢酶的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导致支链氨基酸代谢缺陷,代谢中间产物支链酮酸累积。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现象也在人的衰竭心脏中得到证实。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支链氨基酸代谢酶的基因表达抑制受到转录因子KLF15调控。在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中,支链氨基酸代谢缺陷损伤心脏的收缩功能并促进了心衰的发展。支链酮酸可以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在心脏中诱发氧化应激并干扰糖脂代谢。因此病理状态下心脏中的支链氨基酸代谢异常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心衰的发生和发展,形成一个正向恶性反馈环。这一研究发现了心衰发生发展的新机制,为心衰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作者:孙海鹏;周美佚;刘云霞;黄莹;王义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型氧化石墨烯纳米粒子运载Stat3-siRNA质粒靶向治疗肝癌的作用。方法:Western blot和半定量RT-PCR检测H22细胞中Stat3的蛋白以及下游基因表达水平。 HE染色观察GO-PEI-PEG-FA的安全性;TUNEL法检测原位肝癌的凋亡情况。结果:经叶酸修饰石墨烯基因载体成功将Stat3-siRNA质粒转染进细胞内;实验组Stat3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CNA阳性表达明显下调;原位肝癌的凋亡上调。结论:经叶酸修饰氧化石墨烯纳米粒子是安全并且有效的靶向基因运载工具,可携带Stat3特异性siRNA质粒靶向进入肝癌细胞内,从而发挥抑制肝癌生长的作用。
作者:王晓琴;闻乃妍;杜艳伟;梁航;田勇;许丽波;张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AS)中的作用。方法:(1)Hcy处理人巨噬细胞,检测NLRP3炎症小体表达及培养上清IL-1β浓度;通过 NLRP3 siRNA 干扰,观察 Hcy 的作用是否被阻断。(2) apoE-/-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高脂组(HF)、高脂高蛋氨酸组(HFHM)、高脂高蛋氨酸+control siRNA组和高脂高蛋氨酸+NLRP3 siRNA组。检测AS面积、NLRP3炎症小体表达以及血脂、Hcy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Hcy可激活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并促进IL-1β分泌,NLRP3 siRNA干扰能阻断Hcy的作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高脂可诱导AS形成;HFHM组AS面积进一步增加,AS斑块处NLRP3炎症小体各成分表达增强,血浆Hcy和IL-1β水平较HF组显著增高;NLRP3 siRNA 干扰能阻断HFHM的作用。结论:Hcy能通过激活NLRP3炎症小体促进AS的发生发展。
作者:谭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新型气体信号分子二氧化硫( SO2)对老年ALI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分泌和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只20~24月龄,体重758±47 g的老年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LI组和SO2治疗组。 SO2治疗组和ALI大鼠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每只200μg)后,分别立即腹腔注射SO2供体Na2SO3(0.54 mmol/kg)/NaHSO3(0.18 mmol/kg)和等体积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气管内滴注等体积无热原生理盐水。各组大鼠气管内滴注LPS或生理盐水6 h后,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用于分离和培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AM)。 ELISA测定AM培养上清炎症因子IL-1β、IL-6和IL-10的含量,并观察AM对白色念珠菌吞噬功能的变化。结果:气管内滴注LPS可使AM分泌IL-1β、IL-6和IL-10增多,同时使其对白色念珠菌的吞噬率降低。与ALI组相比,给予SO2溶液后可抑制IL-1β、IL-6的分泌而促进IL-10的分泌,同时使AM对曲霉孢子的吞噬率增加。结论:外源性给予SO2可调节老年大鼠急性肺损伤时AM分泌及吞噬功能的变化。
作者:黄新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