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冉;杨羊;徐晨;李二敏;陆超;孙宁;钱睿哲
目的:观察CTRP3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采用马松三色法评价心肌纤维化程度;培养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采用real-time PCR与免疫印迹法检测纤维化相关指标。结果:心肌梗死大鼠心脏CTRP3表达水平降低;心肌注射腺病毒过表达CTRP3可以减轻心肌梗死引起心肌肥大,抑制间质纤维化,减少肌成纤维细胞数量。 CTRP3孵育心肌成纤维细胞可以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SMA表达,减少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胶原I和胶原III的生成。 siRNA敲低CTRP3的表达进一步增加TGF-β1诱导的SMA和胶原分子的表达。 CTRP3激活大鼠心脏和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AMPK的磷酸化;AMPK抑制剂AraA预孵育可消除CTRP3抑制TGF-β1诱导的Smad3磷酸化、核转位以及与p300结合的作用,逆转CTRP3的抗纤维化作用。结论:CTRP3通过激活AMPK抑制TGF-β1诱导的Smad3核转位和与p300的结合,抑制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从而抑制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纤维化。
作者:冯寒;张城林;吴丹;雷虹;王瑾瑜;符凤英;李丽;吴立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激活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 mAChR )能否经调控紧密连接而促进下颌下腺的分泌。方法:跨上皮细胞电阻( TER)和旁细胞通透性实验评价紧密连接的功能;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紧密连接的表达和分布;转染claudin-4 shRNA或cDNA观察claudin-4对紧密连接功能的影响。免疫共沉淀检测相关信号通路。结果:mAChR激动剂卡巴胆碱可降低下颌下腺细胞TER值,并增加旁细胞途径通透性。卡巴胆碱可下调claudin-4的表达和分布,但不影响其它紧密连接分子。敲低claudin-4可使卡巴胆碱降低TER值的作用消失;而在过表达claudin-4细胞中,卡巴胆碱仍能降低TER值和claudin-4表达。卡巴胆碱可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促进claudin-4丝氨酸磷酸化。磷酸化的claudin-4可与β-arrestin2结合,招募clathrin引起claudin-4发生内化,并进一步在胞浆中被泛素化降解。结论:激活mAChR通过ERK1/2/β-arrestin2/clathrin/泛素化途径下调claudin-4的表达,进而增加旁细胞途径的通透性。
作者:丛馨;张艳;吴立玲;俞光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DNA甲基化修饰酶TET2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CSE/H2S体系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25、50、75、100 mg/L) ox-LDL处理HUVEC不同时间(0、12、24、48 h),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TET2和CSE表达变化,改良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液中H2 S含量;用TET2过表达和TET2干扰质粒分别转染HUVEC,再用75 mg/L ox-LDL处理24 h,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TET2和CSE表达,改良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液中H2 S含量。结果:ox-LDL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下调HUVEC中TET2和CSE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培养液中H2 S含量,以75 mg/L ox-LDL 处理24 h效果为明显;TET2过表达可逆转ox-LDL引起的HUVEC中TET2和CSE表达下调以及培养液中H2 S含量的降低,TET2干扰则作用相反。结论:DNA甲基化修饰酶TET2可上调HUVEC的CSE/H2 S体系,有望成为CSE/H2 S体系一个新的内源性调控靶点。
作者:彭娟;唐志晗;任重;刘录山;危当恒;姜志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甘氨酸对NAFLD大鼠脂联素及CMKLR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36只大鼠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和甘氨酸组。8、12周末测量大鼠体重、肝重,血浆ALT、 AST、TG及脂联素水平;取肝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采用RT-PCR检测肝脏脂联素及CMKLR1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1)高脂组大鼠体重及肝指数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和甘氨酸组(P<0.05)。(2)高脂组大鼠ALT、AST及TG高于同期对照组及甘氨酸组(P<0.05)。(3)高脂组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及甘氨酸组(P<0.05)。(4)肝组织HE染色结果示:高脂组8周呈单纯性脂肪肝表现,12周呈脂肪性肝炎改变,甘氨酸组病变较同期高脂组轻。(5)肝组织RT-PCR结果示:甘氨酸组脂联素基因表达高于高脂组(P<0.05),CMKLR1表达低于高脂组(P<0.05)。结论:(1)在NAFLD形成中CMKLR1水平逐渐升高,可能起到加重炎症程度的作用。(2)甘氨酸可下调CMKLR1的表达,上调脂联素的表达从而保护肝脏。
作者:刘近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大鼠急性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灯盏细辛组,每组各10只。每组大鼠提前给药1周,灯盏细辛组剂量为50 mg? kg-1? d-1,正常组与模型组每天以相应量的生理盐水。后采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ISO)造模,注射剂量2 mg? kg-1? d-1,连续注射2 d。造模后取血和心肌组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的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1),MDA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灯盏细辛组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SOD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MDA的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 P<0.01)。结论:灯盏细辛能提高急性心肌缺血大鼠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表明灯盏细辛对急性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
作者:苏娟;秦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型氧化石墨烯纳米粒子运载Stat3-siRNA质粒靶向治疗肝癌的作用。方法:Western blot和半定量RT-PCR检测H22细胞中Stat3的蛋白以及下游基因表达水平。 HE染色观察GO-PEI-PEG-FA的安全性;TUNEL法检测原位肝癌的凋亡情况。结果:经叶酸修饰石墨烯基因载体成功将Stat3-siRNA质粒转染进细胞内;实验组Stat3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CNA阳性表达明显下调;原位肝癌的凋亡上调。结论:经叶酸修饰氧化石墨烯纳米粒子是安全并且有效的靶向基因运载工具,可携带Stat3特异性siRNA质粒靶向进入肝癌细胞内,从而发挥抑制肝癌生长的作用。
作者:王晓琴;闻乃妍;杜艳伟;梁航;田勇;许丽波;张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对高果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性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control组)、高果糖组( Fr组)和高果糖别嘌呤醇组( all组),高果糖饲料喂养同时别嘌呤醇或双蒸水灌胃4周。测定各组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血尿酸变化,利用口服糖耐量试验和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试验评价别嘌呤醇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骼肌葡萄糖转运体4(GluT4)、蛋白激酶B(Akt)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结果:别嘌呤醇明显降低高果糖负荷引起的空腹胰岛素、血尿酸值的增高。口服糖耐量试验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试验表示,Fr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标( GIR)明显低于正常组,表明出现胰岛素抵抗性;all组GIR值明显高于Fr组。3组GluT4和Akt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别嘌呤醇明显增加Akt磷酸化水平。结论:别嘌呤醇提高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高果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性。
作者:姜海英;李英顺;金清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牛樟芝提取物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5只雄性6周龄C57BL/6野生型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牛樟芝组。3组动物每日灌胃1次,模型组按10 mL/kg体重给予30%乙醇;牛樟芝组在造模同时给予500 mg/kg牛樟芝提取物;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4周后取材,对小鼠肝指数、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肝脏病理形态学及脂质合成相关基因mRNA水平表达进行检测。结果:造模组小鼠肝指数、ALT、AS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牛樟芝组与之相比显著降低以上指标( P<0.05)。肝脏HE和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造模组肝细胞形态紊乱、出现脂肪变性、有明显的脂质沉积;牛樟芝组较之,肝脏细胞形态良好、脂质沉积明显减少。肝脏PCR结果表明,牛樟芝组可显著降低由酒精引起的脂质合成相关基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c、脂肪酸合成酶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mR-NA水平的增高( P<0.05)。结论:牛樟芝对酒精性肝损伤及肝脏脂质沉积具有抑制作用,机制与抑制肝脏脂质合成相关基因有关。
作者:徐璐;祁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环境致癌物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MNNG)转录激活人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小亚基M2( RRM2)参与DNA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方法和结果:MNNG刺激显著激活RRM2基因的表达。γ-H2AX、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改变显示表达上调的RRM2转位入核参与DNA损伤修复。通过RRM2启动子探针介导的DNA pulldown、LC-MS/MS 及 ChIP-PCR分析发现MNNG刺激后,E2F3直接结合到RRM2启动子上,激活其表达。另外,转录因子NFY与E2F3相互作用,增强MNNG诱导的RRM2转录激活。 MNNG处理上调E2F3蛋白水平依赖于ATR-CHK1信号通路介导的其S124位磷酸化。结论:MNNG通过激活ATR/CHK1磷酸化E2F3 S124,增加其蛋白稳定性。上调的E2F3与NFY转录共调控RRM2基因的表达,参与DNA损伤修复过程。
作者:宫朝举;邵吉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gp120 V3环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制备离体大鼠海马脑片,1 mol/L姜黄素或10 mol/L尼莫地平单独或分别与1 nmol/L gp120 V3环共同作用于大鼠海马脑片1h后,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分别记录Schaffer侧支-CA1区神经元的输入/输出曲线(input-output curve,I/O curve)、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长时程增强( 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和双脉冲易化( paired-pulse facilitation,PPF)。结果:各组药物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的基本传递、突触前膜效应未产生明显影响( P>0.05),但gp120 V3环可显著抑制LTP的诱发,抑制神经元突触可塑性( P<0.05);尼莫地平与姜黄素可拮抗gp120 V3环对海马脑片LTP的抑制作用,改善神经元突触可塑性( 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是通过减少Ca2+内流拮抗gp120 V3环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神经元LTP的抑制作用,维持LTP稳定,改善突触可塑性。
作者:陈桂玲;刘思思;江明亮;行妍妍;林丽清;董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在多种心脏疾病包括心肌缺血、室颤及房颤等疾病中,活动电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传导速度及活动电位期间都会发生改变。利用电压敏感染料和钙离子荧光试剂即光学标测技术可以无损伤、多位点同时记录离体心脏活动电位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本研究主要是在离体大鼠心脏上同时灌注电压敏感染料RH237(激发波长540 nm/发射波长585 nm)和钙离子荧光试剂Rhod 2-AM (激发波长540 nm/发射波长585 nm)。为了降低运动伪影,对心脏灌流blebbistatin之后,用2个CMOS相机实时记录心脏活动电位和钙离子浓度变化,然后停止灌流,诱发心脏整体缺血模型之后进行再灌注,同时记录心脏缺血期间及缺血再灌注诱发室颤时的活动电位、传导速度及钙离子浓度变化。结果表明,用RH237和Rhod 2-AM可以同时记录心脏表面活动电位和钙离子浓度,两种荧光试剂RH237与Rhod 2-AM无交叉影响。该方法是研究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强有力工具。
作者:金红花;Beth Gabris;Guy Salama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结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开发新的抗结肠癌药是提高结肠癌治疗效果的关键之一。中药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是目前国家中药开发的重要课题之一,复方木鸡颗粒(简称木鸡)由云芝、山豆根、菟丝子、核桃楸皮等组成,具有扶正清热解毒功效,能抑制甲胎蛋白升高和调节免疫功能,已用于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硬化、肝炎等肝脏疾病。但在抗结肠癌的研究方面较少。本研究观察木鸡对不同p53基因型的人结肠癌细胞(HCT116p53wt、SW620p53mt和SW480p53mt)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木鸡的抑瘤机制。方法:MTT法检测木鸡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DA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木鸡对不同p53基因型的人结肠癌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5%的浓度抑制率可达92.7%。光镜下可见木鸡处理的结肠癌细胞变圆、浮起,细胞边缘呈发泡状,DAPI染色显示木鸡处理的细胞染色质浓缩,核边集,提示凋亡样改变,且p53野生型的人结肠癌细胞变化更明显。结论:木鸡对人结肠癌细胞有明显的抑生长作用,这种作用在p53野生型的人结肠癌细胞上更显著,提示木鸡的抑瘤作用机制与p53抑癌基因可能存在一定联系。
作者:于向洋;王玉;万山荣;刘花丽;张雪;邢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NF-κB在脑缺血预处理( CIP)上调GLT-1表达和诱导脑缺血耐受中是否发挥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 blot观察GLT-1和NF-κB p50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观察NF-κB p50/p65二聚体复合物的表达;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 EMSA)观察NF-κB DNA结合活性的变化;硫堇染色进行神经病理学评价。结果:在CIP诱导脑缺血耐受过程中,GLT-1表达上调。同时,NF-κB被激活,表现为NF-κB p50蛋白表达上调;NF-κB发生二聚体化,并由胞浆转位至胞核;NF-κB的DNA结合活性增强。 NF-κB的特异性抑制剂BAY 11-7082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来阻断CIP所诱导的脑缺血耐受及GLT-1表达上调。结论:NF-κB在脑缺血预处理上调GLT-1表达和诱导脑缺血耐受中发挥作用。
作者:孙雅薇;张敏;唐蕊;王红梅;齐杰;张玲燕;庞超;胡玉燕;李文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TRB3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诱导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与GSK-3β通路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检测糖尿病大鼠模型发病不同阶段体内AGEs水平、胰岛β细胞TRB3表达情况与β细胞凋亡的关系。细胞水平上,检测AGEs处理后大鼠胰岛β细胞系INS-1细胞TRB3表达水平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沉默或过表达TRB3对AGEs诱导INS-1细胞凋亡的影响,体内和体外的凋亡检测均采用TUNEL染色法。通过分子机制研究探讨AGEs以及TRB3对GSK-3β通路的影响。结果:随着AGEs水平的增加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TRB3表达水平增高,体外应用AGEs刺激INS-1细胞其TRB3表达水平也相应增高,而干扰或过表达TRB3后可以减弱或增强AGEs诱导的INS-1细胞凋亡。 AGEs诱导TRB3表达的同时GSK-3β活化并加重了INS-1细胞的凋亡,而抑制GSK-3β通路后明显减弱这种效应并保护AGEs导致的凋亡β细胞。结论:TRB3通过激活GSK-3β通路参与AGEs诱导的β细胞凋亡。
作者:王猛;方妮;张文健;许世清;王在;刘虹麟;房青;彭亮;娄晋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中药槲芪散及君药槲寄生提取物--总碱、多糖对大鼠肝癌前病变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单纯肝大切组;模型组:通过Solt-Farber法建立大鼠肝癌前病变;盐水组;槲芪散组;槲寄生总碱组;槲寄生多糖组。 HE染色观察治疗前后肝癌前病变程度;组织化学检测γ-GT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治疗前后GST-π表达及Hedgehog信号通路表达情况。结果:肉眼观察:单纯肝大切组肝脏表面光滑;模型组肝脏表面布满大小不一结节;治疗组结节数明显减少;HE染色结果显示:单纯肝大切组肝小叶结构清晰完整;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肝索结构紊乱,有明显的细胞增生灶;治疗组大鼠异常增生灶明显减少。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纯肝大切组GST-π及γ-GT只有汇管区有少量表达;模型组GST-π及γ-GT阳性表达灶明显增多;治疗组阳性表达灶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 Wstern blot结果显示治疗后Hedgehog信号通路中Gli2和Shh下降。结论:中药槲芪散及君药槲寄生提取物--总碱、多糖可能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大鼠肝癌前病变,目前正在研究中。
作者:李若菲;王芸姣;王学江;江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在中职医学生的培养中也逐渐由知识型人才向创新性人才转变。但是,中职医学教育受到中国传统知识观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职学生的片面发展阻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产生,而采取新型的知识观、教育观,改革教育教学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作者:唐彩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治疗性抗体赫赛汀可特异性地靶向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细胞,目前已成为乳腺癌临床治疗的一线用药,但耐药成为制约其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大量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心理及情绪因素对肿瘤的进展及患者的预后产生重要影响。长期处于慢性应激反应状态的人群体内应激相关激素儿茶酚胺的水平持续升高。我们发现,儿茶酚胺的重要受体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与Her2在乳腺癌细胞中可形成正反馈表达调控环路,增强促生存信号。由此推断β2-AR介导的信号通路激活可能影响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对赫赛汀的反应性。本研究对上述假设进行验证,并对其机制进行解析。临床样本检测的结果表明,β2-AR表达水平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赫赛汀反应性之间呈负相关,β2-AR高表达患者的赫赛汀病理完全反应率显著低于表达β2-AR低表达患者组。体内外实验亦证实,儿茶酚胺刺激通过激活β2-AR介导信号通路显著拮抗赫赛汀的抑增殖效应。儿茶酚胺刺激激活β2-AR介导信号网络,导致PI3K/Akt/mTOR信号通路异常活化,诱导乳腺癌细胞对赫赛汀产生抗性。本项研究对于乳腺癌新型治疗方案的建立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丹;杨争艳;王涛;郭靓;陈泓宇;邓悫;刘彦君;赵敏;王晓萌;杜楠;郭宁;施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s)活化过程中组蛋白修饰的改变以及与HSCs活化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关系,探讨组蛋白修饰在HSCs活化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鉴定、培养大鼠HSCs,光镜观察HSCs活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ing检测desmin和α-SMA的表达,比较静止型HSCs和激活型HSCs中H4K12乙酰化、H3K9乙酰化、H3K4二甲基化和H3K9二甲基化的变化。结果:(1)细胞学形态观察结果表明HSCs在培养过程中形态由静止状态向高度分化的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ing检测结果显示,分离培养24 h的HSCs有desmin表达,但几乎不表达α-SMA;随培养时间延长,HSCs内α-SMA和desmin表达逐渐增加。(2)根据HSCs细胞形态变化及HSCs活化标志蛋白检测结果,确定培养24 h的HSCs为静止型HSCs,培养15 d的HSCs为激活型HSCs,分别检测其组蛋白修饰变化。结果显示,与静止型HSCs比较,激活型中H4K12乙酰化、H3K9乙酰化、H3K4二甲基化和H3K9二甲基化修饰水平明显降低,而H3K4二甲基化修饰水平明显增加,且H3K4二甲基化修饰水平变化与α-SMA表达变化一致。结论:在体外培养HSCs活化过程中,组蛋白修饰发生明显异常,提示组蛋白修饰改变有可能参与HSCs活化以及肝纤维化的发生。
作者:田甜;杨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益母草水苏碱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自噬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胸主动脉结扎法( TAC)诱导心衰模型。采用血流动力学检测心功能,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Nox2亚基、磷酸化AMPK及mTOR的表达,免疫荧光法双标记检测Nox2的活化状态,H2DCF检测胞浆ROS产生变化,GFP-RFP-LC3慢病毒转染检测自噬体及自噬溶酶体数量变化。结果:整体水平上,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功能下降,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增加( 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母草水苏碱组心功能得到改善,自噬相关蛋白表达下降( P<0.05)。细胞水平上,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自噬体及自噬溶酶体数量明显增多,自噬相关蛋白、Nox2亚基表达、胞浆ROS产生、磷酸化AMPK及mTOR明显减少( 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母草水苏碱组的自噬体及自噬溶酶体数量明显减少,自噬相关蛋白、Nox2亚基表达、胞浆ROS产生、磷酸化AMPK及mTOR增加( P<0.05)。结论:益母草水苏碱通过抑制Nox2活化和其亚基的表达,使ROS产生减少,并且经磷酸化AMPK-mTOR途径抑制自噬的过度激活,从而改善心功能。
作者:曹童童;陈会花;章忱;郭炜;卫洪昌;吕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肠系膜动脉内皮细胞上( MAECs)是否天然共定位TRPP2/TRPV4通道复合体,且该复合体在盐敏感高血压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沉淀技术证实MAECs形成天然TRPP2/TRPV4复合体;将盐敏感( SS)和盐抵抗( SR)大鼠分别喂养正常盐和高盐饲料,3周后检测血压和血浆醛固酮水平;利用血管开放式膜片钳,观察高盐饮食是否影响MAECs上TRPP2/TRPV4活性;利用分子生物学和膜片钳体外观察高盐和醛固酮对该复合体的影响。结果:TRPP2/TRPV4在MAECs上天然定位,并介导内皮细胞NO产生;在SS鼠中,高盐导致该通道活性和表达降低;体外实验证明高盐和醛固酮均抑制TR-PP2/TRPV4活性。结论:在盐敏感高血压发展过程中,MAECs上TRPP2/TRPV4通道活性和表达下降,其机制可能是由高盐和醛固酮协同介导。
作者:唐亮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