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键词:
摘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流剪切力在微小RNA转运介导的血管稳态调控中的作用

    施加于内皮细胞的血流剪切力可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对血管稳态维持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有重要影响。但这一力学信号由内皮细胞向平滑肌细胞的传递机制待阐明。前期工作中我们发现microRNA可作为信号分子介导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交互作用。我们推测:作用于内皮细胞的流体剪切力通过诱导流场特异性的microRNA分泌,调控平滑肌基因表达和表型转换以及血管功能。利用体外流体剪应力加载模型、共培养合并流体加载模型、小鼠血流扰流模型等研究系统,我们发现保护血管的层流和损伤血管的扰流可差异性地调控miR-126、miR-143/-145、miR-155等microRNA的分泌;层流抑制miR-126的分泌,扰流则促进其分泌,其机理涉及剪切力对分泌相关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内转位的调控;内皮细胞分泌的miR-126可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去分化表型、促进小鼠颈总动脉新生内膜增厚。研究结果确认了胞外microRNA在血管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增进了对动脉硬化发生机制的了解。

    作者:朱娟娟;Yi-shuan LI;钱煦;周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mTOR抑制剂AZD8055抑制喉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

    目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可调节细胞的生长、生存和自噬。本研究观察mTOR在人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明确其对喉癌发生与发展的关系;以mTOR抑制剂AZD8055处理人喉癌细胞系Hep-2,观察其抑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喉癌组织中mTOR的表达;分别以0.8、2.6、8、26和80μg/L的AZD8055处理Hep-2细胞24、48或72 h,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 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罗丹明123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蛋白表达。结果:人喉癌组织中mTOR表达上调,并且其分化程度越低,mTOR表达水平越高。以AZD8055处理后, Hep-2细胞增殖减少,凋亡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caspase-3表达上调, Bcl-2表达下调, BH3-only蛋白如Bim、Bid和Bad表达上调。结论:mTOR表达上调可参与喉癌的发生与发展,抑制mTOR活性可抑制喉癌细胞增殖,促进喉癌细胞凋亡,mTOR可作为喉癌治疗的潜在靶标。

    作者:滕博;王贺彬;黄迪;李俊玮;赵丽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HSF1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血小板与白细胞相互作用和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脓毒症时常伴有组织因子( TF)表达增加,致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与白细胞相互作用可促进白细胞表达TF,增强凝血活性。以往研究表明热休克因子1(HSF1)能减轻脓毒症时组织器官的损伤并降低死亡率。本研究探讨内毒素血症时小鼠HSF1对血小板激活、血小板与白细胞相互作用和白细胞T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HSF1基因敲除( HSF1-/-)和野生型( HSF1+/+)小鼠复制内毒素血症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血小板与白细胞黏附和白细胞TF表达。结果:(1)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内毒素血症小鼠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血小板-白细胞黏附和白细胞TF表达显著升高,出血时间明显缩短;(2)内毒素血症时,HSF1-/-小鼠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血小板-白细胞黏附和白细胞TF表达均显著高于HSF1+/+小鼠,出血时间比HSF1+/+小鼠显著缩短。结论:HSF1能抑制小鼠内毒素血症时血小板激活、血小板与白细胞相互作用和白细胞组织因子表达。

    作者:肖子辉;冯宇鹏;肖献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CX-CKR、VEGF-A及VEGF-C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

    目的:研究ChemoCentryx趋化因子受体( ChemoCentryx chemokine receptor,CCX-CK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和C在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80例和正常大肠组织11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CXCKR、VEGF-A和VEGF-C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CCX-CKR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CX-CKR在正常大肠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大肠癌组织( P<0.01),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明显低于淋巴结未转移组( P<0.01);而VEGF-A和VEGF-C在大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P<0.01),其中淋巴结转移组两者的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CX-CKR在相关组织中的表达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一致。结论:大肠癌中CCX-CKR低表达、VEGF-A和VEGF-C高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因此,三者可作为预测直肠癌淋巴转移的重要指标,并有望成为直肠癌转移分子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孔露;梁品;贾玉杰;李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排除应用抗甲状腺药、糖皮质激素和胺碘酮药物的12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病史、甲状腺功能、血生化检查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结果:根据甲状腺刺激激素(TSH)水平的高低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n=43)、亚甲减组(n=82)。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相比,亚甲减组中女性患病率显著增高(P<0.05);有吸烟史者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阳性率显著增高(P<0.05);且上述因素在TSH≥10.0 mU/L的重度亚甲减病人更加显著( P<0.05);而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B型尿钠肽水平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不同TSH水平间未见显著差别。结论:本组病例分析提示:女性、有吸烟史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阳性的冠心病患者,特别是伴TSH≥10.0 mU/L时,应同时关注甲状腺疾病。

    作者:严庭智;丁瑾;常连青;苗莉;姚小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TGF-β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汉族人群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P技术检测脑梗死组(55例)和对照组(48例) TGF-β1869T/C基因多态性。结果:脑梗死组TT型13例(27.1%),TC型25例(52.1%),CC型10例(20.8%),T等位基因频率53.12%,C等位基因频率46.88%;对照组TT型16例(29.1%),TC型31例(56.4%),CC型8例(14.6%),T等位基因频率57.27%,C等位基因频率42.7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蒙古汉族人群急性脑梗死发病与TGF-β1869T/C多态性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曾庆鑫;张坤;韩丽莎;胡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指导性预习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目的:探索指导性预习在实验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方法。方法:五年制本科中施行教师指导性预习、学生普通预习两种方法,在教学中期及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指导性预习由教师设计预习方案,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预习。内容由易到难,后阶段,学生能够在方案指导下,完成全部预习,自主完成实验。结果:学生对指导性预习满意度98%,提高学习积极性100%,教学效果满意度95%。结论:指导性预习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设计合理方案,循序渐进,逐步训练学生预习的能力,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作者:胡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参茎叶皂苷、三七总皂苷和天麻素配伍防治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

    目的:探讨人参茎叶皂苷、三七总皂苷和天麻素配伍防治L02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方法:L02细胞中加50%小牛血清100 mmol/L乙醇体外培养36 h,生化分析仪测血清TG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内ROS和线粒体膜电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肝细胞ATP含量;RT-PCR方法及Westren blot检测肝细胞CYP2E1及PPARα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油红O染色显示模型组细胞内有大小不等的红色脂滴聚集,证实建模成功;人参茎叶皂苷、三七总皂苷和天麻素配伍能明显减少细胞内红色脂滴,显著降低细胞TG含量及细胞内ROS水平;增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ATP 水平;并抑制细胞 CYP2 E1 mRNA 及蛋白表达,增加PPARα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3种中药成分配伍具有明显改善肝细胞脂肪沉积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增加肝细胞PPARα表达,减少肝细胞TG产生;同时降低CYP2E1表达,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线粒体功能,增加能量合成,从而发挥防治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

    作者:胡巢凤;孙丽萍;陆大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低血压兴奋前庭内侧核的5-羟色胺及其受体机制

    目的:探讨急性低血压兴奋清醒大鼠前庭内侧核( MVN)的5-羟色胺(5-HT)及其受体机制。方法:利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了MVN区5-HT含量及其受体表达。结果:静脉注射硝普钠诱发急性低血压时,对照组和单侧前庭器官破坏对侧MVN区5-HT含量明显增加(P<0.05),而单侧前庭器官破坏同侧MVN区5-HT含量无明显变化。在前庭器官完整大鼠诱发急性低血压后双侧MVN区5-HT及5-HT1A受体表达均明显增多,但是在对照组无明显表达,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破坏单侧外周前庭器官2周后,诱发急性低血压时双侧MVN区5-HT及5-HT1A受体均不对称表达,损伤侧表达均明显少于损伤对侧( P<0.01)。结论:清醒动物诱发急性低血压影响MVN功能活动过程中可能有5-HT及其受体的参与。

    作者:江艺鑫;李香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Veliparib和多柔比星联合作用对人肝癌耐药细胞株BEL-7404增殖抑制的影响

    目的:检测PARP抑制剂veliparib与抗癌药多柔比星联用对肝癌耐药细胞株BEL-7404增殖抑制的作用。方法:以BEL-7404细胞为研究对象,经多柔比星和(或) veliparib处理24 h后,通过MTT法观察细胞增殖率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水平,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评价DNA损伤程度,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线粒体和胞浆中cytochrome C水平变化。结果:多柔比星和veliparib联用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多柔比星单独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多柔比星单独处理组;同时,多柔比星和veliparib联用组细胞DNA损伤水平较对照组和多柔比星单独处理组亦明显加重,而cytochrome C在胞浆中的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多柔比星单独处理组。结论:veliparib与多柔比星联合处理,可以抑制BEL-7404细胞的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其凋亡可能是与DNA损伤及胞内cytochrome C改变有关。

    作者:李红娟;姜英;苏君梅;杨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机能学实验技能大赛满意度及效果调查与分析

    目的:为加强学生对机能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我校开展了“机能学实验技能大赛”。方法:2010年起,我校5个年级4个专业6000余名学生参与了“机能学实验技能大赛”。观察大赛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1)学生对竞赛的满意度(90.3±3.4)%。(2)(89.1±2.9)%认为大赛促进团队协作,(95.1±1.8)%认为大赛促进基本技能的掌握,(86.7±4.1)%认为大赛促进创新。(3)参加大赛同学成绩优秀率(46.3±3.8)%,较未参加大赛同学[(30.7±2.5)%]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大赛,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科研创新意识,为培养医学实用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者:李鑫;金成文;崔晓栋;成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Seipin基因缺陷对小鼠心肌重塑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Seipin突变或缺失可导致患者肥厚性心肌病和心衰,但机制不明。本课题研究seipin基因缺失( seipin-/-)对小鼠心肌重塑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2月龄的雄性seipin-/-及野生型(WT)小鼠主动脉缩窄手术(TAC)后12周(n=8)研究seipin缺失对心肌重塑的影响及机制。同时体外检测 seipin-/-及WT 小鼠心肌细胞钙流。结果:和 WT TAC 组相比, seipin-/-TAC组出现了更加严重的心腔扩大、心肌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心肌胶原沉积,炎症细胞浸润和凋亡小体增加;有更为明显的心肌细胞内质网扩张,微管和线粒体变形病变;心肌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心衰和心肌肥厚因子及炎症基因表达增加,钙流相关基因(SERCA2a、RyR和NCX)下降。 Seipin-/-小鼠和WT小鼠相比,心肌细胞出现慢钙瞬变衰减和肌浆网钙离子含量增加。结论:Seipin缺陷加重小鼠TAC术后心肌肥厚和舒张性心力衰竭,可能与心肌钙离子通道的受损并促进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炎症和细胞凋亡相关。

    作者:刘雪静;吴晓月;王欢;杨诚志;李子健;张幼怡;刘国庆;杨宏远;黄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炎症下调的miR-7促进胃癌发生

    目的:检测miR-7在野生型、胃炎模型和胃癌模型小鼠胃组织及人胃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了其对胃癌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和胃炎组织中依赖性表达变化的miR-7的表达,并转染高表达miR-7的质粒制备高表达miR-7的AGS/miR-7细胞,检测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软琼脂克隆形成的影响。结果:胃炎组织中和胃癌组织中的miR-7的表达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胃组织,胃癌组织中的miR-7表达明显低于胃炎组织;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小鼠胃组织miR-7的表达明显受抑制;高表达miR-7的AGS/miR-7细胞可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和软琼脂克隆形成。结论:炎症可抑制miR-7的表达,下调的miR-7促进细胞增殖和软琼脂克隆形成是炎症促进胃癌发生可能的新机制。

    作者:叶晶;孙沛林;朴英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SLC14 a1基因缺失对高盐饮食小鼠脑脊液钠离子浓度的影响

    目的:检测SLC14a1基因在小鼠脑组织的表达定位;探讨SLC14a1基因缺失小鼠给予高盐饮食后脑脊液钠离子浓度的变化。方法:(1)以野生型小鼠为研究对象,检测SLC14a1 mRNA和蛋白在小鼠脑组织中表达及定位。(2)以SLC14a1基因缺失小鼠为研究对象,以野生型小鼠为对照,分别给予普通饮食(0.4%NaCl)和高盐饮食(8% NaCl)2周;观察各组动物血压的变化;(3)对比观察2组动物脑脊液钠离子浓度。结果:(1)RT-PCR方法显示SLC14a1 mRNA在小鼠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LC14a1蛋白表达于小鼠脑组织脉络丛;(2)给予高盐饮食2周后,SLC14a1基因缺失小鼠组小鼠血压显著增高(P<0.05 vs普通饮食);(3)给予高盐饮食后,SLC14a1基因缺失小鼠脑脊液钠离子浓度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P<0.05)。结论:SLC14a1基因表达于小鼠脑组织脉络丛,SLC14a1基因的缺失能增加高盐饮食小鼠脑脊液钠离子浓度。

    作者:王松;林子琦;林海雪;李金燕;郭丽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PTPIP51增加线粒体-肌浆网接触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目的:蛋白酪氨酸激酶相互作用蛋白51(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interacting protein 51,PTPIP51)定位于线粒体及肌浆网。拟研究其对心肌细胞线粒体及细胞功能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冠脉左前降支结扎再通术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H2 O2刺激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MitoTracker Green、ER Tracker Red观察线粒体/肌浆网共定位;电镜检测线粒体/肌浆网接触面积;钙荧光探针检测胞浆和线粒体内钙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及H2 O2诱导的凋亡心肌细胞中,PTPIP5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过表达PTPIP51导致心肌细胞凋亡,敲低则抵抗H2 O2所致凋亡。 PT-PIP51使线粒体与肌浆网接触面积增加、线粒体钙浓度增高;抑制线粒体钙升高可以逆转PTPIP51引起的细胞凋亡。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PTPIP51蛋白上调,通过增加线粒体与肌浆网的接触面积使线粒体内钙超载,参与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乔雪;郑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硫化氢通过促进SIRT1硫氢化修饰缓解动脉粥样硬化

    本研究探讨硫化氢( hydrogen sulfide, H2 S)是否通过调节SIRT1信号拮抗动脉粥样硬化。在ApoE敲除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给予H2 S供体,显著减少了斑块面积、斑块中巨噬细胞浸润。在HepG2细胞、HUVECs以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H2 S供体显著上调SIRT1蛋白表达;腺病毒过表达或siRNA沉默硫化氢生成酶胱硫醚γ-裂解酶也增加或减少SIRT1表达。应用Biotin-switch方法检测到SIRT1存在内源性的硫氢化修饰,NaHS增加了SIRT1硫氢化显著上调了SIRT1活性,而使用GSNO增加SIRT1亚硝基化修饰则抑制SIRT1活性。 HepG2细胞中,NaHS显著抑制了SIRT1靶基因P53和SREBP2蛋白的乙酰化且抑制胆固醇从头合成;HUVECs中,NaHS也抑制了P53和NF-κB乙酰化,抑制炎症;巨噬细胞中,NaHS也抑制了P53和组蛋白H3的乙酰化,抑制了胆固醇的摄取。进一步通过点突变SIRT1的387和390半胱氨酸位点,SIRT1硫氢化减弱,NaHS刺激的SIRT1活性增加也消失。因此,H2 S可通过促进SIRT1硫氢化拮抗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耿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ATM/p53通路在杂色曲霉素诱导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G2期阻滞中的作用

    杂色曲霉素( sterigmatocystin, ST)是一种致癌性真菌毒素,在人类食物中污染非常广泛。我们前期研究发现,ST可诱导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2期阻滞。普遍认为各种理化因素引发的DNA损伤与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关系密切。为了进一步探讨ST诱发GES-1细胞G2期阻滞的机制,本实验研究了ST诱导的DNA损伤及损伤下游的ATM/p53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我们通过彗星实验检测到了ST引发的GES-1细胞的DNA损伤;同时发现了ATM及其下游分子Chk2和 p53的激活;通过ATM阻断剂咖啡因的预处理,我们发现咖啡因可以阻断ST诱导的GES-1细胞G2期阻滞和p53及下游分子的激活;另外,我们发现p53 siRNA转染至GES-1细胞可有效阻断ST诱导的GES-1细胞G2期阻滞的作用;ST还能诱导GES-1细胞凋亡。因此,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ST能够引起GES-1细胞的DNA损伤,并激活损伤下游由ATM/p53依赖的信号通路,进而影响G2/M期相关调控因子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终诱导GES-1细胞发生G2期阻滞和凋亡。

    作者:张东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利用脂质代谢组学研究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代谢产物心肌梗死后保护心功能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 n-3PUFA)的鱼油可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但其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脂质代谢组学研究心肌梗死小鼠模型中n-3PUFA代谢谱及具体产物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运用富含EPA/DHA的鱼油饲料喂养C57BL/6小鼠3周,普食喂养作为对照组。造心梗模型,利用高通量PUFA靶向代谢组学平台,检测血浆、组织等n-3PUFA代谢产物、心肌梗死面积、心脏功能等。同时利用Fat-1转基因小鼠作为阳性对照。结果:代谢组学分析得到70余种PUFA代谢产物。发现鱼油喂食与Fat-1转基因组的体内n-3PUFA及其代谢产物明显增高,而n-6PUFA代谢产物含量明显降低。不同处理组心肌梗死7 d后,发现转基因组和鱼油喂食组心梗面积较对照组小,心功能较好。细胞实验证明EPA对心肌细胞缺氧具有保护作用。进一步将要验证不同代谢通路产物对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代谢酶活性变化。结论:n-3PUFA具有保护心梗后心肌损伤作用,通过代谢组学可以发现具有保护作用的代谢通路及产物。

    作者:房煊;张栩;朱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Intermedin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和炎症反应而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心肌纤维化

    目的:探讨intermedin( IMD)1-53在apoE-/-小鼠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同型半胱氨酸( Hcy)处理apoE-/-小鼠和心脏成纤维细胞。结果:IMD1-53显著抑制Hcy处理apoE-/-小鼠心肌间质胶原沉积、I型和III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直接抑制Hcy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I型和III型胶原的蛋白表达,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此外, IMD1-53抑制Hcy处理的apoE-/-小鼠心脏组织及心脏成纤维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如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GRP94、激活转录因子6(ATF6)、ATF4、蛋白激酶受体样内质网激酶、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肌醇需求酶1α和剪切的X盒结合蛋白1的激活。 IMD1-53抑制Hcy处理的apoE-/-小鼠心脏组织及成纤维细胞炎症相关分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核因子κB、转化生长因子α1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的激活。结论:IMD1-53显著抑制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IMD减轻内质网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张金胜;侯跃龙;陆薇薇;倪先强;林帆;鱼艳荣;唐朝枢;齐永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病理生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