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胆汁酸( CDCA)及其受体FXR对肠道缺血再灌注( I/R)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用病理和测定二胺氧化酶( DAO)方法评估肠道损伤。结果:与假手术组比,小鼠肠道I/R后出现坏死,DAO升高,而胆汁酸组(I/R前喂食0.5%CDCA 7 d)坏死长度明减少,血DAO明显降低(P<0.05)。病理显示野生型和FXR-/-小鼠的肠道I/R都出现了明显的损伤,但FXR敲除小鼠I/R后损伤加重,DAO升高(P<0.05)。肠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肠道I/R后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下调,给CDCA后occludin表达上调。与野生型I/R组相比,FXR敲除小鼠肠道I/R后occludin表达下降。结论:胆汁酸CDCA能减轻肠道I/R损伤,其保护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激活FXR,上调occludin表达,增强肠道黏膜屏障实现。
作者:李烁;王璇;张楚旌;陈曼;祝世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提高蛋白进入细胞的效率及细胞重编程效率,同时观察重编程过程中的能量代谢。方法:采用专利技术将GATA4、HAND2、MEF2C和TBX5(GHMT)高效转导到皮肤成纤维细胞株(HDF),检测转导效率和向心脏祖细胞的转分化效果,并检测能量代谢关键酶的变化。结果:纳米修饰后的蛋白能高效转导到细胞核内。心肌祖细胞标志基因GATA4等表达显著上调, Col1a2和vimentin表达显著下降。糖酵解途径关键调控因子葡萄糖转运蛋白1、己糖激酶和乳酸脱氢酶A在重编程后表达上调。有氧氧化途径的关键酶丙二酰辅酶A脱羧酶和脂酰转移酶1b表达下调。结论:采用GHMT诱导得到的心脏祖细胞有胚胎心肌类似的能量代谢方式,具体调控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晓红;吴岳恒;杨翔宇;姜霖;单志新;雷和平;余细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机体局部或全身失控性炎症反应是急性肺损伤( acute lung injury, ALI)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脂氧素( lipoxin, LX)是机体重要的促炎症缓解物质。气道上皮细胞是组成气道屏障和气道环境刺激首先受累的细胞,外界刺激和肺组织内异常的活性氧引起气道上皮损伤在ALI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发现,LX稳定气道上皮细胞钙黏蛋白( E-cadherin)的表达保护其完整性,改善气道通透性,有效缓解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吸入引起的小鼠ALI。低温成像结果表明LX逆转LPS吸入引起的小鼠肺组织线粒体氧化还原状态失衡,并抑制LPS引起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中活性氧的产生。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监测16HBE细胞中调节抗氧化基因的重要转录因子Nrf2和其胞浆负性调节伴侣分子Keap1的解离,证实LX通过促进Nrf2蛋白ser40位点的磷酸化使其解离活化发挥其保护效应。转入显性负性突变的质粒pDN-Nrf2后,LX对16HBE钙黏蛋白表达的稳定作用几乎消失。综上所述,我们认为LX通过Nrf2调节气道上皮细胞E-cadherin的表达而保护LPS引起的ALI。
作者:程雪;苗烁;吴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Neuro-2a细胞株用于A型肉毒毒素重链( botulinum neurotoxin serotype A heavy chain, BoNT/A HC)体外细胞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Neuro-2a细胞检测HC相关受体,确定是否可用于HC作用的体外模型;后于Neuro-2a细胞培养液内加入一定浓度的HC,于不同时点在相差显微镜下摄取图片观察HC对细胞突起生长状况的影响,包括有突起细胞的百分比、细胞突起的长度以及突起总数。结果:(1)培养一定时间的Neuro-2a细胞表达HC的高亲和力(synaptic vesicle 2,SV2)和低亲和力(trisialoganglioside 1b,GT1b)受体。(2)培养液内加入一定剂量的HC可促进Neuro-2a细胞突起再生及增长。在HC影响下,有突起的Neuro-2a细胞百分比、神经突起的总数量以及平均突起的长度皆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Neuro-2a细胞可用于HC体外研究的细胞模型;Neuro-2a对HC比较敏感;一定剂量的HC能够促进神经突起的生长。
作者:王红;李夏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为了解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与胃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关系。方法:对获得随访的78例胃癌患者复习临床病理资料,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Kaplan-Meier ( K-M)法和log-rank检验的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K-M法分析CEA<5μg/L与≥5μg/L比较胃癌长期生存有显著差异( P<0.05)。临床I-II期与III-IV期比较胃癌长期生存有显著差异(P<0.01)。胃癌无脉管瘤栓与有瘤栓比较长期生存有显著差异(P<0.01)。肿瘤所占分区(A胃窦,M胃体,C贲门):占一个区、占2个区和占3个区比较胃癌长期生存有显著差异( P<0.01)。 Cox分析表明CEA正常( P<0.01)、临床I~II期(P<0.01)、肿瘤占1个分区(P<0.05)和无脉管瘤栓(P<0.01)是胃癌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胃癌患者CEA正常、I~II期、无瘤栓和肿瘤占1个分区是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许沈华;凌雨田;朱赤红;刘翔;凌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检测SLC14a1基因在小鼠脑组织的表达定位;探讨SLC14a1基因缺失小鼠给予高盐饮食后脑脊液钠离子浓度的变化。方法:(1)以野生型小鼠为研究对象,检测SLC14a1 mRNA和蛋白在小鼠脑组织中表达及定位。(2)以SLC14a1基因缺失小鼠为研究对象,以野生型小鼠为对照,分别给予普通饮食(0.4%NaCl)和高盐饮食(8% NaCl)2周;观察各组动物血压的变化;(3)对比观察2组动物脑脊液钠离子浓度。结果:(1)RT-PCR方法显示SLC14a1 mRNA在小鼠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LC14a1蛋白表达于小鼠脑组织脉络丛;(2)给予高盐饮食2周后,SLC14a1基因缺失小鼠组小鼠血压显著增高(P<0.05 vs普通饮食);(3)给予高盐饮食后,SLC14a1基因缺失小鼠脑脊液钠离子浓度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P<0.05)。结论:SLC14a1基因表达于小鼠脑组织脉络丛,SLC14a1基因的缺失能增加高盐饮食小鼠脑脊液钠离子浓度。
作者:王松;林子琦;林海雪;李金燕;郭丽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ZBTB20结合甲胎蛋白( AFP)基因启动子发挥转录抑制作用的关键序列。方法:依赖ELISA的DNA-蛋白实验、传统的凝胶阻滞实验( EMSA)、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和定量PCR技术。结果:AFP基因启动子-104/-86区域是ZBTB20可以结合的小有效关键序列。我们利用定量PCR检测了ZBTB20肝脏特异性敲除小鼠和对照小鼠肝脏中HNF1α、C/EBPα、HNF3α、NF1、p53等转录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并没有明显改变。结论:ZBTB20通过结合AFP基因启动子-104/-86区域从而发挥了对AFP基因的转录抑制的作用。
作者:张海;曹冬梅;周露婷;张晔;谢志芳;章卫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佛波酯诱导内皮细胞增生体外模拟银屑病新生的病理状态,比较养血活血解毒方及其组分药物血清对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效应。方法:佛波酯诱导内皮细胞24 h造模,10%中药含药血清作用细胞24 h。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全方及拆方药物血清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药物血清对细胞迁移的影响;Ma-tril胶法用于检测药物血清对内皮细胞管腔形成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观察药物血清对血管新生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及产物的影响。结果:养血活血解毒方及其养血活血、解毒组分含药血清均可显著抑制PMA诱导的HDMEC细胞增殖及迁移,其中全方作用强,拆方组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及全方。仅全方组药物血清可显著抑制细胞的管腔形成,拆方组均无作用。全方可明显降低血管新生相关的VEGF/VEGFR及Ang/Tie2通路蛋白及mRNA表达;而拆方组效果不一,总体趋势不如全方。结论:临床优化组方养血活血解毒方可通过干预银屑病血管新生的病理环节发挥其治疗作用,且中药组方药效作用优于单个拆方组分,为临床科学组方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刘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在中职医学生的培养中也逐渐由知识型人才向创新性人才转变。但是,中职医学教育受到中国传统知识观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职学生的片面发展阻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产生,而采取新型的知识观、教育观,改革教育教学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作者:唐彩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是否参与调节脂性自噬。方法:高脂饲喂SD大鼠22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HE染色观察脂变程度;Western blot观察自噬及SREBP-1c蛋白水平。同时利用油酸( oleic acid, OA)刺激H4ⅡE细胞,建立细胞脂肪变模型;Nile Red 染色观察细胞脂变程度;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及SREBP-1c的蛋白水平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形态学改变;通过下调及过表达SREBP-1c,观察SREBP-1c对自噬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弥漫性脂肪变,自噬水平升高(P<0.05),SREBP-1c蛋白水平升高(P<0.01)。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OA可引起细胞自噬水平升高(P<0.05),细胞内出现大量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体;SREBP-1c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抑制SREBP-1c可提高细胞的自噬水平(P<0.01);反之,过表达SREBP-1c可使自噬水平下降(P<0.05)。结论: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可抑制肝细胞脂性自噬。
作者:王芸姣;李若菲;王学江;江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CMKLR1过表达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脂肪组织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制备携带大鼠CMKLR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12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4组:对照12只;模型12只;转染12只,空转染6只。对照普通饮食;余高脂饮食;第1天转染组尾静脉注射病毒液100μL,空转染组注射空病毒液100μL,余注射PBS 100μL。分批处死空转染组评价转染效率。第8、12周,分批处死大鼠,留肝、脂肪组织。结果:(1)肝HE示:对照大鼠肝细胞条索清晰;模型组8周出现单纯性脂肪肝;12周出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转染组肝病理程度比同期模型组轻。(2)模型组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脂肪组织中CMKLR1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染组比同期模型组显著增高( P<0.05);模型组大鼠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脂肪组织中脂联素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转染组比同期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1)高脂饮食12周成功建立了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2)脂肪组织中CMKLR1过表达可显著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时肝组织病理学改变。
作者:刘近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以线粒体保护剂环孢菌素A( CsA)作为干预因素,观察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失血性休克淋巴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40 mmHg,3 h),休克+CsA组在低血压1 h后注射CsA(6 mg/kg)。观察CsA对胸导管组织淋巴管平滑肌细胞( LSMCs)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制备胸导管组织匀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与线粒体功能相关的能量代谢指标;制备淋巴管环,应用微血管压力-肌动仪观察CsA对离体淋巴管收缩性及其对P物质反应性的影响。结果:休克组LSMCs线粒体出现水肿,有明显的电子透亮区,部分呈空泡状,有特殊包囊物质生成;CsA可减轻失血性休克导致的LSMCs线粒体结构损伤。休克组淋巴管组织ATP、ADP、AMP及总腺苷酸量( TAN)含量均显著低于、能荷( EC)高于假手术组;休克+CsA组淋巴管组织ATP、ADP、AMP及TAN的含量均显著高于休克组。失血性休克大鼠离体淋巴管收缩性及反应性降低,CsA提高了失血性休克后淋巴管的收缩性与反应性。结论: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失血性休克淋巴管低反应性发生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淮淮;张立民;张晓丽;白雪梅;赵自刚;牛春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研究黄芪甲苷( AS-IV)对小鼠心梗后左室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分离冠脉左前降支( LAD)与伴行静脉并于左心耳下缘2 mm处结扎制备心梗模型(手术组),结扎后小鼠每日腹腔注射10 mg/kg AS-IV(治疗组);以分离LAD后不结扎小鼠为对照。术后2周,心超检测小鼠左心室功能,观察小鼠心脏病理改变、梗死边缘区血管数目、SOD2及NOX4表达。与对照小鼠相比,术后小鼠射血分数显著降低,左室扩张伴心室前壁变薄,心室前壁变薄处纤维增生,心梗边缘区血管数目明显减少,SOD2表达显著降低,NOX4表达明显增多。 AS-IV干预可显著提高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心肌梗死边缘区血管数目和SOD2表达,降低NOX4表达,未能减少心梗区面积。本研究提示黄芪甲苷能改善心梗小鼠左室功能,增加心肌梗死边缘区血管数目及降低该区域氧化应激水平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李苏;陈相建;吴恒芳;杨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Sam68蛋白对白血病细胞Jurkat凋亡的影响。方法:针对Sam68靶点构建pLKO-Tet-On条件性真核表达干扰载体,制备慢病毒并感染Jurkat细胞,诱导干扰载体表达,筛选稳定表达shRNA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干扰效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Sam68基因表达下调的细胞凋亡数量增多,伴随caspase-3活化水平增加和PARP活化水平下降,Akt磷酸化水平下降,Erk和Bcl-xL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Sam68基因表达下调可通过影响Akt信号通路影响caspase-3和PARP蛋白表达,从而促进Jurkat细胞凋亡。
作者:王齐;李元叶;许华;李庆华;庞天翔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早期溶栓和神经细胞保护一直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两大策略。然而,溶栓治疗常面临再灌注损伤或继发性出血等问题。因此,神经细胞保护及神经损伤的修复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多年来的研究重点主要侧重于神经元的保护。本研究室发现CART能够发挥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的神经保护作用和后期的神经修复作用。 CART发挥神经修复作用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方法:原代培养新生C57BL/6小鼠皮层神经元,体外氧糖剥夺复氧(O/R)模型,MTT生存实验及Western blot。结果:原代培养的皮层神经元O/R 4 h后给药CART,继续长时间培养,CART可以提高神经元的生存率,分子实验表明CART组GRP78蛋白水平升高,caspase 12的剪切体水平降低。结论:CART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的神经修复,其机制可能是上调GRP78水平,抑制内质网应激和凋亡分子激活。
作者:陈曼;董瑞瑞;王璇;祝世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PDCD5)在心肌肥厚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腹主动脉缩窄术(AAC)建立大鼠心肌肥厚病理模型;苯肾上腺素( PE)刺激分离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RT-PCR和蛋白印迹实验分别检测mRNA及蛋白表达;含PDCD5 cDNA腺病毒或PDCD5 shRNA腺病毒转染心肌细胞以过表达或敲低PDCD5;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及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检测活化T细胞核因子( NFAT)与PDCD5启动子区的结合。结果:在AAC所致肥厚心肌组织及PE刺激的肥大心肌细胞中,PDCD5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DCD5过表达可抑制PE诱导的心肌肥大,而敲低PDCD5则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并加重PE刺激的心肌肥大。肥大心肌细胞中NFAT表达量增高,升高的NFAT可与PDCD5启动子结合,上调PDCD5表达量。结论:心肌肥大过程通过NFAT信号通路上调PDCD5表达量,增高的PDCD5反馈性抑制心肌肥大,从而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作者:叶菁菁;郑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 GBE)对阿尔茨海默病( AD)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高半胱氨酸( Hcy)2周构建AD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 Hcy)和预防组( Hcy+GBE),治疗组( Hcy注射2周后给予GBE 1周)。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 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和皮质中tau及其磷酸化、GSK-3β及其磷酸化、PP2A及其甲基化、PSD95、synapsin I的变化。结果:(1)水迷宫提示模型组大鼠潜伏期显著高于其它3组。(2)大鼠海马和皮质中tau、GSK-3β和PP2A表达无变化,tau磷酸化和PP2A甲基化模型组显著高于其它3组,GSK-3β磷酸化和PSD95、synapsin I表达模型组显著性低于其它3组。结论:GBE能通过调节GSK-3β和PP2A活性预防和治疗Hcy导致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和tau过度磷酸化。
作者:曾宽;黄芳;包建;李梦珠;王小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高密度脂蛋白(HDL)通过抗炎作用发挥重要的心血管保护功能。膜联蛋白A1(ANXA1)早被发现是一种抗炎因子,能抑制血管损伤的白细胞浸润。本研究探讨了HDL调节内皮细胞中ANXA1对单核细胞黏附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蛋白质组学和质谱鉴定技术研究HDL对人内皮细胞系Hy926蛋白的表达,通过siRNA干扰和抗体阻断分析ANXA1表达对单核细胞黏附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DL诱导ANXA1表达过程中ERK、p38、MAPK、Akt和PKC的表达。结果:HDL能上调人内皮细胞系Hy926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ANXA1的表达,并抑制TNF-α导致内皮细胞中ANXA1的下调。同时在BALB/c动物体内验证了上述结果。 ANXA1 siRNA干扰、抗ANXA1抗体封闭和EDTA缓冲液孵育内皮细胞后, HDL抑制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能力均降低。 HDL通过ERK、p38、MAPK、Akt和PKC通路上调内皮细胞中ANXA1的表达。结论:本研究表明,HDL上调内皮细胞中ANXA1的表达,抑制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为进一步研究ANXA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开辟思路。
作者:潘兵;孔金阁;赵明明;郑乐民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