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炯;龚永生;郑绿珍;蒋仲荪;唐朝枢;庞永正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也有逐年增加及年轻化的趋势,一旦诊断明确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传统的化疗易使肿瘤细胞产生药物毒性作用及耐受性,而CD(cytosine deaminase)/5FC自杀基因疗法恰可弥补上述不足.CD基因存在于细菌中,其编码产物CD可催化无毒性的5-氟胞嘧啶(5FC)脱氢变为有毒性的5-氟尿嘧啶,可在实体瘤或全身使用,降低化疗的毒性作用,提高敏感性.目的和方法:采用腺病毒作为载体,将CD基因导入后,观察其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的敏感性、感染率、旁观者效应、在体内表达的时间及对荷瘤动物的疗效.结果:伴有CD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感染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LNCap(人)和Rm-1(小鼠)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病毒浓度的增加,可至100%感染,且对5FC没有毒性作用,伴有CD基因的病毒载体的LNCap细胞的表达高峰在第5 d,Du-145在第3 d,而Rm-1在第1 d,但在细胞内均可维持11 d.用少量的已感染CD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可使大部分细胞死亡,其中LNCap和Rm-1细胞仅需5%的已感染细胞就可使100%的肿瘤细胞死亡,而Du-145则需50%的已感染细胞才能使肿瘤细胞100%死亡.动物实验也证实用已感染CD基因的Rm-1细胞接种C57BL/6小鼠,并分别在接种前24 h、接种同时或接种后48 h给予5FC,结果在对照组小鼠100%产生肿瘤,存活时间为12~23 d,在接种前给药的小鼠发病率为3/5,发病小鼠的存活时间为24~37 d之间,即使接种后48 h给药,虽然发病率100%,但存活时间也延长至21~30 d.结论:以上结果给CD/5FC方案治疗前列腺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殷莲华;王新红;付四清;Nanakorn T;Deisseroth A.B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腹腔注射硝普钠降压的同时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诱导小鼠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使其造成严重的脑缺血,应用[31P]核磁共振(NMR)技术,动态地观察活体小鼠脑能量代谢变化及中医药对其的干预作用.
作者:蒋玉凤;潘彦舒;张丹卉;张日清;黄启福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有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增高,一氧化氮(NO)代谢功能和血管对NO的反应减弱,引起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痉挛收缩,认为是糖尿病伴有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而NO则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舒血管物质,可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提高平滑肌cGMP浓度而使血管舒张,具有维持血管张力和调节心肌收缩性,调节胰岛素、组织胺的分泌、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等功能,L-精氨酸(L-Arg)作为内源性NO合成的前体,具有促进体内NO合成,兴奋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等作用,本文研究了补充外源性L-Arg对大鼠糖尿病性心肌损伤的影响及L-Arg-NO路径在防治糖尿病性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探讨其在临床用于防治糖尿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可能性.
作者:朱方;马宁;刘芳;甄彦君;郭海英;王利惠;曹刚;李国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表明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AGEs)在组织内的沉积是血管病变的主要特征.这些AGEs沉积于血管壁或组织内与AGEs受体(receptor for AGEs, RAGE)相互作用,使细胞内信号转导改变,激活核转录因子引起靶基因的一系列反应,是导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键途径.为了寻求临床上抑制AGEs形成的药物,本实验观察了中药复方温筋通(WJT)对糖尿病大鼠心血管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形成以及AGEs受体(RAGE)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WJT治疗组和氨基胍治疗组,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参照VM Monnier的方法用荧光法检测主动脉及心肌组织的AGEs含量;取主动脉和心脏组织进行组织匀浆和冰冻切片分别用RT-PCR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RAGE和ICAM-1基因的表达.结果:温筋通治疗组的血糖低于AG治疗组和糖尿病模型组(P<0.05),但仍在16.7 mmol/L以上.温筋通治疗组主动脉和心脏组织的AGEs含量明显降低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P<0.01),与AG治疗组相近(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原位杂交显示RAGE和ICAM-1主要在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明显增强,RAGE和ICAM-1的表达量与AGEs的沉积量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壁和心脏组织AGEs的沉积明显增加,而应用WJT治疗可明显降低AGEs的形成量以及RAGE和ICAM-1的表达;RAGE和ICAM-1的表达主要集中在血管内皮细胞,其表达量与AGEs在组织内的沉积量密切相关,表明RAGE作为AGEs的受体在介导内皮细胞的功能紊乱和损伤中起关键性作用.推测WJT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阻止AGEs形成的某些环节有关.
作者:张建伟;孙仁宇;唐代屹;梁晓春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平溃散是根据中医传统理论,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并吸收现代药学研究成果研制而成的一种治疗胃脘痛(消化性溃疡)的新型药品.具有健脾和胃、行气止痛、收敛生肌的功效.本研究探讨它对离体兔肠平滑肌的作用.方法与结果:1.对离体兔肠收缩活动的影响家兔6只,常规法制备离体兔肠标本,浴槽内加入50%平溃散分别为0.1、0.5、1.0 mL.结明表明加入平溃散后可出现剂量依赖性肠收缩活动增强,幅度分别为:1.3±1.3、7.2±2.4和13.3±2.7 cm.说明平溃散可促进胃肠运动.2.对乙酰胆碱(Ach)致离体兔肠收缩反应的影响(量效曲线) 兔肠悬吊于32.0±0.2℃的20 mL Tyrod溶液的浴槽中,负荷2 g,平衡0.5 h后,采用累积浓度法,Ach量由10-8mol/L累加至10-2mol/L,以给药前Ach量效曲线为基准.待收缩张力恢复到原始水平,加入50%平溃散0.1、0.5和1.0 mL.分别记录加入不同剂量平溃散后各Ach量致肠管的收缩幅度.结果表明50%平溃散0.1、0.5和1.0 mL均使乙酰胆碱量效曲线右移,大反应分别降低5%、51%和94%.说明平溃散具有对抗Ach收缩兔肠平滑肌的作用.3.对组胺(HA)致离体兔肠收缩反应的影响(量效曲线)方法同上.结果表明50%平溃散0.1和0.5 mL分别使HA量效曲线右移,大反应降低幅度分别为28%和68%.说明平溃散同样具有对抗组胺收缩兔肠平滑肌的作用.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平溃散可促进胃肠运动及拮抗Ach和HA所致的肠收缩反应,说明平溃散具有双向调节胃肠平滑肌的作用.
作者:李长顺;林元喜;赵东科 刊期: 2000年第10期
作者:郭玉珍 刊期: 2000年第10期
高糖血症是糖尿病的主要病变,长期高糖血症又往往引起胰岛素水平的增高.目的:为了研究高胰岛素环境中高糖血症对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缩血管作用的影响及机制,进一步揭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机理.方法:用高糖饲料喂养Wistar大鼠12周后测得其血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为高糖血症模型.将高糖组和对照组大鼠的离体主动脉血管环置于高于生理浓度(40 mIU/L)的胰岛素环境中,观察两组大鼠对10-9 mol/L ET-1的反应;检测血浆NO-2含量反映NO的含量;测定血管壁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结果:在高于生理浓度的胰岛素环境中,高糖大鼠对ET-1的缩血管反应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高糖组NO-2含量和NOS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以cNOS降低为主(P<0.01).结论:长期高糖血症通过损伤血管内皮功能使cNOS含量明显降低,NO合成减少,引起EDRF/NO系统功能障碍,血管对活性物质ET-1的反应性增强,血管张力增加,此机制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并发症的发病.
作者:丁怡;王家富;段文卓;宋秀媛;刘同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Alzheimer病(Alzheimer disease, AD)的主要脑病理改变是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hangles, NFT)和老年斑(senile plaques, SP),且前者与AD临床痴呆症状呈相关关系.
作者:王建枝;王全保;李先涛;汪义朋;魏泽兰;夏若寒;王群;郝天玲;王小川;刘蓉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和方法:用Clontech公司的AtlasTMHuman Cancer cDNA Expression Array对人胚鼻咽、正常成人鼻咽、HNE1细胞、鼻咽低分化鳞癌、肺癌和头颈部其它3种肿瘤588个与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在选定的91个基因中,有36个基因的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加强,51个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下调的基因相对较多.
作者:许亮国;谢鹭;王磊;何志巍;杨玉文;姚开泰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的形成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病理变化的一个特征.AGEs与其受体(receptor for AGEs, RAGE)结合引起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变化,激活核转录因子引起靶基因的一系列反应,是导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键途径.目的:本实验探讨了AGEs在糖尿病大鼠心血管组织内的形成量与RAGE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为:1:对照组(8只);2:糖尿病4周组(6只);3:糖尿病12周组(8只);4:糖尿病4周氨基胍(AG)治疗组(6只)和5:糖尿病12周AG治疗组(8只).大鼠禁食12 h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参照Monnier的方法用荧光法检测主动脉及心肌组织的AGEs含量;取主动脉和心脏组织进行组织匀浆和冰冻切片分别用RT-PCR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RAGE基因的表达.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在糖基化蛋白(参照Lander的方法在体外制备)刺激下内皮细胞NF-κB的激活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12周模型鼠主动脉和心肌组织AGEs含量明显高于其他4组大鼠(P<0.01),血管内皮细胞RAGE表达明显增强(P<0.01);用AG治疗可明显降低AGEs形成和RAGE基因的表达;AGEs含量与RAGE表达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7 (P<0.01).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在糖基化蛋白的刺激下血管内皮细胞核呈棕褐色,表明有NF-κB激活后向核内转位的变化.结论: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AGEs在心血管组织内的含量明显增加,RAGE主要在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其表达量与AGEs含量明显相关;用AG治疗可降低AGEs的形成.提示AGEs与RAGE相互作用,可能通过激活NF-κB诱导RAGE基因自身的表达,而RAGE的持续表达是引起糖尿病慢性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损伤的关键环节.
作者:张建伟;孙仁宇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糖皮质激素受体治疗肾炎已有几十年历史,有的疗效佳,有的疗效差.治疗3个月无效方能放弃激素治疗,3个月激素治疗的副作用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激素作用需通过与受体结合方能表达,激素疗效应与受体结合量应有一定关联,为此我们观察40例慢性肾炎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GR)改变与激素疗效间的关系.对象与方法:慢性肾炎40例,男女分别为15例和25例年龄15~45(28±6)岁.白细胞GR检测方法: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3H]地塞米松([3H]Dex)购于英国放化中心,应用一点分析测定GR特异结合量.结果:经3个月治疗,疗效显著28例;疗效不佳12例.将此分两组:有效组及无效组,两组GR分别为5 587±2 017和3 812±987位点/细胞,有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个月后两组GR分别为1 574±834和2 217±914位点/细胞;治疗3个月两组GR分别为1 827±973和2 615±786位点/细胞.有效组GR降低幅度远大于无效组.结论:糖皮质激素疗效与白细胞GR结合容量有关联,与GR降低幅度也有关.故检测GR有助于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判断.
作者:刘景山;姚开建;梁堃;朱洁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心肌细胞(myocytes, MC)及心肌成纤维细胞(myocardial fibroblasts, MF)代谢、功能和结构的改变,在心肌肥厚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MF在心肌肥厚及肥厚心肌重塑中的作用,尚需深入研究.
作者:闫洁;高广道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本实验采用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培养的方法,观察A细胞因子引起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bs)死亡时,是否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有关;B. 血管紧张素Ⅱ是否具有抗iNOS表达引发CFbs死亡的保护作用.方法:A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interleukin-1 β组(5 ng/mL), interferon-γ组(10 ng/mL),tumor necrosis factor-α组(10 ng/mL).B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interleukin-1 β(5 ng/mL)组,interleukin-1β+Angiotensin Ⅱ(10-6mol/L, AngⅡ)组,interleukin-1β+S-methylisthiourea(3×10-5 mol/L, iNOS抑制剂)组,interleukin-1β+Angiotensin Ⅱ+losartan(3×10-5mol/L, AngⅡ一型受体拮抗剂)组,interleukin-1β+Angiotensin Ⅱ+DP123319(3×10-5 mol/L, AngⅡ二型受体拮抗剂)组.结果:我们发现,interleukin-1 β组(5 ng/mL)能够诱导iNOS蛋白的表达和一氧化氮(NO)的生成,并且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而interferon-γ组(10 ng/mL)或tumor necrosis factor-α组(10 ng/mL)则没有这种作用.AngⅡ(10-6 mol/L)能够降低interleukin-1β诱导iNOS蛋白的表达和CFbs的死亡;iNOS抑制剂S-methylisthiourea (3×10-5mol/L)能够抑制NO的生成,减少CFbs的死亡;AngⅡ一型受体拮抗剂losartan具有拮抗AngⅡ抗iNOS表达引发CFbs死亡的保护作用,而AngⅡ二型受体拮抗剂DP123319(3×10-5mol/L)无此作用.结论:Interleukin-1β能够诱导CFbs中iNOS蛋白的表达,AngⅡ具有抗iNOS表达引发CFbs死亡的保护作用,而且可能是通过其一型受体发挥作用的.
作者:田斌;刘健;Peter B.Bitterman;Robert J.Bache 刊期: 2000年第10期
自1995年10月本届理事会组成后,五年来在学会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努力下,取得较大进展,较为突出的有5件大事:
作者:薛全福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益心口服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方法:(1)采用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放松制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预处理组、益心口服液组、消心痛组(各10只).
作者:卫洪昌;王秀薇;朱晓梅;程金波 刊期: 2000年第10期
为什么活化淋巴细胞核能诱导ANA生成?推测活化时细胞发生两方面的变化:一是核抗原性质改变,即变成免疫原性;二是核抗原量的增加.
作者:吴瑾;马爱妞;郭玲;吴厚生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并发AS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3~4倍.高血糖状态下蛋白质发生的非酶糖基化可使其终形成不可逆的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 AGEs).
作者:刘乃丰;郝锋 刊期: 2000年第10期
CD2分子分布于胸腺细胞、所有的成熟T淋巴细胞和大部分天然杀伤细胞的表面,是T细胞粘附和信号分子,在细胞分化成熟、识别、粘附、激活和凋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郑德先;邵源;刘彦信;刘士廉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及临床检验分析探讨脑伤后期,即脑伤两周以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机制.方法:1.对26例伤情、部位、并存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等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2.对消化道出血持续时间及出血表现、出血量进行分析.3.对GCS平均值回升及发生消化道出血时间关系进行分析.4.对消化道出血相关因素如各种诱因、空腹胃游离酸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关系,脑损伤部位与出血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中线严重脑伤发生该种消化道出血较多、较重;有慢性消化道疾病者较易发生此种消化道出血.2.本组消化道出血发生于伤后两周后,出血时GCS平均值已有回升,但出血后GCS平均值曲线有暂短下降波动.3.该种消化道出血与多种因素相关联,其中皮质激素应用不当,胃游离酸水平偏高,及内外环境突变等均有影响.结论:严重颅脑损伤恢复期仍有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的危险,此期进食应慎重,循序渐进,注意食品内容和性状,减少各种内外环境变化的突发性.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要加用H2受体拮抗剂,并按计划规则撤药,有消化道基础病变者更应密切预防消化道出血,避免一切可能的应激刺激.在恢复期发生的消化道出血,因其应激反应较病情高峰时轻,时间短,而神经调节功能已有部分恢复,故控制效果好,应积极治疗.
作者:符宝敏;马进显;梁国林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了白血病治疗过程中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显著升高,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感染愈严重,血浆ET含量升高愈显著;中轻度出血时血浆ET显著升高,发生严重出血倾向时特别是发生DIC时血浆ET反而显著下降,慢粒患者血浆ET升高不明显,当慢粒急性变时,血浆ET即显著升高,当急白患者治疗好转,获得缓解时,血浆ET逐渐下降趋向正常水平.结论:血浆内皮素水平与白血病病情密切相关,内皮素在急性白血病出血与感染这二种主要临床表现及死因中的因果关系之间的作用值得重视.
作者:沈建箴;吕联煌;郭瑞官 刊期: 200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