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婷;齐爱华
总结 8 例下肢动脉栓塞行腔内治疗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要点.术后严密观察患者肢端的血液循环,包括足趾的颜色、温度、运动及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术后严密观察尿色、尿量并准确记录,及时监测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值,以便早期发现肾功能变化;4例通过短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血液透析时严格消毒导管接头,对插管部位严格消毒并用敷贴覆盖,预防感染;指导患者出院后自我监测有无出血倾向,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血尿等,定期复查血凝常规、尿常规及肾功能,指导患者每日观察尿液颜色与量、有无下肢水肿、血尿及尿量的变化等.本组 8 例经过积极对症治疗护理后 1 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其余 6 例均安全度过了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期.
作者:凌云霞;肖丽佳;商艳霞;黄晶;殷春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情绪不安问卷对12例发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患者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 采取针对性干预后,对患者进行再次测评.结果 本组患者中,中、重度焦虑11例,中、重度情绪不安者有10例;干预后,前者下降至5例,后者下降至4例,患者的焦虑状况和情绪不安程度明显缓解(P<0.01).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患者存在中、重度的焦虑和情绪不安,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程度,改善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为脱位后的再治疗创造了条件.
作者:闵贵娟;潘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冰敷对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1例PICC的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置管后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冰敷,方法 为:置管后立即开始冰敷1 h、间歇1 h,交替进行2次冰敷后,改为每6 h冰敷1次,每次1 h,共3次.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例,对照组发生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后立即给予冰敷能有效减少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桃月;翁媛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对留置尿管的家庭病床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预防尿路感染发生.方法 对2007年1月-2008年11月留置尿管出院的50例家庭病床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于出院前接受医院常规口头留置尿管出院指导,护士上门为患者更换尿管和密闭式引流袋1次/15 d;干预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增加详细的书面指导,并加强照顾者护理知识培训、规范无菌技术操作、做好会阴清洁、尿道外口护理、预防导尿管阻塞、扭曲等.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4周内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4周内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干预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家庭病床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尿路感染.
作者:魏梅香;卢梅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银行系统职工代谢综合征及其主要成分异常的患病情况.方法 对2007年某银行系统1628名20~50岁在职职工进行血压、血脂、血糖、身高、体质量检测,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人群代谢综合征检出率6.94%,其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65%、20.15%、1.97%、12.53%,并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干部超重/肥胖、高血脂检出率高于工人(P<0.05).结论 高血压、高血脂、超重/肥胖在银行系统职工中常见,有必要定期进行体检,对有异常结果 者给予生活方式教育及早期治疗,以减少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
作者:黎瑞莲;周佩如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前臂骨科手术为方便医生操作常需使用手部托架使患者保持上肢外展位,传统的手部托架选用的材质为不锈钢且是一体化设计.在骨科手术中常需使用C臂机X线透视定位,本科室常因手部托架不能透 X 线,手术医生需反复摆放合适体位行术中透视,而耽误手术进程,患者及医护人员也增加了 X 线辐射量.鉴于此,我科采用改良方法设计一款手部托架,2008年2-9月将其运用至骨科手术 455 例,经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反馈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唐炼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创立护理品牌,形成专科特色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确立 2007 年为护理品牌年,对护理人员进行优质服务观念与服务技能的强化培训,建立相应的制度与考核标准并将服务质量纳入质量管理体系,鼓励各科室开展特色服务创立护理品牌,开展优质服务岗评选活动,深化星级服务提升护理人员业绩,提高品牌效应.结果 实施 1 年半后各科室基本建立具有专科特色的护理品牌,优质服务岗考核项目中的护士仪容与岗位着装、服务态度、服务礼仪、护理服务的及时性与预见性、护理服务反馈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增值服务、服务礼仪评分与实施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1 或 P<0.05).结论 护理服务品牌创建需要常培训常更新护理人员服务理念,需要贯穿护理文化内涵建设,将专科特色护理引入优质服务中,在创建服务品牌中进一步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作者:黎月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分析 58 例儿科病房患儿发生意外伤害原因有:护士宣教不到位,暖水瓶未放入床头柜内,患儿及家属安全防护意识淡漠等导致患儿烫伤 6 例;对输液天轨的检查和安全性评估不到位导致输液天轨压伤 2 例;家属看护患儿时麻痹大意,患儿在门边玩耍导致门缝压伤 8 例;床旁椅放置不当、地滑等导致患儿跌伤 7 例;未用或不能正确使用床档导致患儿坠床10例;喂奶、喂药指导不到位导致患儿误吸 20 例;陪护不认真、患儿做升降床游戏,无安全游戏场所等导致床压伤 5 例.针对原因,提出防范对策:加强预防烫伤的安全知识宣传,取暖器加防护罩,暖水瓶放入床头柜,床头周边加设活动式挡板等预防烫伤;实行输液天轨三级检查,预防输液天轨脱落;增设橡胶皮覆盖门缝防止压伤;加强晨晚间护理,保持病区地面干燥,预防绊倒、滑倒致跌伤;及时上床档,预防坠床;指导家长正确喂奶、喂药,告知患儿不玩小物件等以防误吸;教会正确使用病床摇柄,设置有取下功能的摇柄,禁止患儿在调高的病床边玩耍,避免床压伤;定期学习、检查,及时报告不良事件,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作者:邵惠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3例喉气囊肿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认为应让患者消除呼吸困难所致紧张情绪;术前防止剧烈咳嗽、用力屏气,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肿块进一步加大而引起呼吸困难;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创面渗血情况,咽喉疼痛明显时予颈部冰敷、普米克令舒液氧气雾化吸入,减轻咽喉部水肿和疼痛.加强出院前健康指导,防止疾病复发.3例患者手术后痊愈出院.
作者:刘翠兰;江琳艳;林晓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银屑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皮肤干燥、脱屑、瘙痒.除了全身给药外,外用药物极其重要.传统的外用药物如黑豆油泥膏、水杨酸软膏等,患者使用后往往沾染衣被,造成衣物污染,药物的利用度及效果大大降低,若使用敷料包扎,成本较高又费时费力.2008年起我科使用食品保鲜膜给银屑病患者全身换药,效果良好,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王永利;杨春香;董高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药抗菌生肌散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 将68例压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营养支持疗法和抗感染治疗,清创消毒后,对照组使用庆大霉察纱条湿敷创面,每日1次;治疗组根据疮面大小,将中药抗菌生肌散(干粉)与生理盐水适量调成糊状均匀地涂在疮面上,每日1次.两组治疗10 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684,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抗菌生肌散治疗压疮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莉;程景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注射用灯盏花素具有活血化淤、通络止痛的作用,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碳酸氢钠是一种抗酸药,静脉输入可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碱化尿液,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等,在临床应用广泛.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灯盏花素与碳酸氢钠序贯输注时,在茂菲氏滴管内立即出现变色反应,存在配伍反应,现报道而下.
作者:唐爱当;黄桂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左半结肠癌合并梗阻是一种闭袢性完全性肠梗阻,终可致肠壁缺血、坏死、穿孔[1],全身感染中毒、休克而死亡,故需急性手术.因梗阻近端肠道停留大量粪便和细菌,以往手术时由于术前不能充分清洁肠道,不宜做一期切除吻合手术而采取分期手术,另外,数次手术增加患者身心痛苦,且容易造成腹腔内组织粘连,增加了第2次手术难度,并且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和延缓肿瘤的佳治疗时间.
作者:何洁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注射用盐酸川芎嗪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此外尚有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和增加脑血流量,从而产生抗血栓和溶血栓作用.临床上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冠心病、脉管炎.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溶剂为无色澄清液体,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而产生杀菌作用.临床上适用于各种敏感细菌尤其是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如骨髓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反复感染的粟性纤维化肺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外伤及创伤性感染.2009年1月,我科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发现此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芸;任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的产妇术后6 h内予以主动、被动运动及体位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产妇按入院月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后6 h内予主动、被动运动及体位干预,即主动、被动活动产妇下肢,协助产妇取半侧卧位、侧卧位、翻身等.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第4、第5、第6小时主观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排气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P<0.01);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为0,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剖宫产术后6 h内进行主动、被动运动及体位干预在提高产妇舒适度、缩短排气时间、预防皮肤损伤方面有积极意义.
作者:朱黎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家庭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病人首次发生腹膜炎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193例家庭腹膜透析病人首次发生腹膜炎的情况,通过与病人及家属或腹膜透析操作者交流,观看操作者操作流程,记录并分析腹膜炎发生的原因;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是否并发腹膜炎病人性别、年龄、原发病、营养状况、透析时间、血肌酐水平、随访情况、医疗付费方式、病人和操作者的文化程度有无差异,对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93例病人中首次发生腹膜炎者44例;腹膜炎发生原因中,主要是因操作不规范而致,占68%;多因素分析显示:不规律随诊、无独立透析间病人腹膜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定期来院随诊、有独立透析间者(P<0.05).结论 腹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不规范,其次是便秘、腹泻、导管出口处感染;对腹膜透析病人要加强追踪管理,尤其是操作不规范、不定期来院随访、无独立透析间的家庭腹膜透析病人,应定期评估他们的透析情况并再培训,协助改善透析环境,减少腹膜炎发生率,降低病人退出率.
作者:廖玉梅;徐春华;高敏;李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腔镜手术因其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痛苦小、康复时间快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但临床上在进行腔镜手术过程中,由于体腔内温度和体外温度相差较大,镜头易出现起雾现象而导致看不清手术视野,影响手术操作.
作者:钱白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我院为二级乙等儿科特色门诊综合性医院,门诊输液室 24 h开放,平均日输液量 500~600 人次,其中儿童占 300~400 人次.输液室环境狭小,加之儿科患者多、陪同家属多而护士又相对缺少,给患者就诊和医院管理带来较大困难.我院于 2007 年对传统门诊输液流程进行了改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了现代无线门诊输液信息系统,建立了现代门诊输液流程.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甘露醇熔点高,性质稳定,但冬季容易结晶,细小的结晶易堵塞肾小管,造成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小管内压增高[1],如冬季输注前不加温溶解,会有大量的微粒在短时间内进入静脉,可能引起血栓或静脉炎[2],影响临床应用.故冬季甘露醇应在加温后,无结晶的情况下使用[1].随着软包装注射液的广泛应用,以往的热水浸泡法溶解甘露醇结晶已不能适应临床需要.2007年起,我科开始应用暖袋溶解甘露醇结晶,方法简单实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飞苑;蓝海;谢冠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分析总结570名行高压氧治疗婴幼儿的心理特点,以及治疗中哭闹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认为婴幼儿的情绪表现为易激动、易变化、时间短暂、反应强烈、外显而真实,护士应掌握不同月龄/年龄婴幼儿的心理特点,了解患儿的个性特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于过度兴奋、哭闹剧烈的患儿采取亲人陪护的特殊护理;指导家长密切配合;做好基础护理等.
作者:杨昌慧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