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要强
糖尿病(DM)是冠心病患者发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男性糖尿病病人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危险是正常人的2倍,而女性患者则高出正常人的5倍.CHD的性别保护作用在患有糖尿病时消失.糖尿病病人80%的死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其中75%是CHD导致的.在所有因糖尿病并发症住院治疗的患者中,77%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刘淑娣;付海英;刘艳辉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评价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住院的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病人,随机分两组,每组30人,分别用奥美拉唑及法莫替丁静脉滴注,每次40mg,每12h一次.结果 奥美拉唑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明显高于法莫替丁对照组,且未发生任何毒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要强 刊期: 2007年第3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6岁.在劳动后约2h出现腹痛、腹胀,以右下腹明显,加重2d就诊.查体:血压140/100mmHg;T:37.6℃;痛苦表情,心肺未见明显异常,无黄疸.腹胀、肠鸣音活跃.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轻度肌紧张,未触及包块,叩诊鼓音增强,既往右侧腹股沟疝十余年.辅助检查:腹透肠胀气明显,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腹膜炎.
作者:张志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曲马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氯胺酮-曲马多复合病人自控静脉镇痛,并与单纯曲马多静脉镇痛的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 两组病人镇痛效果相近,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结论 曲马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镇痛用于老年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利民;栾丰年;刘晓伟 刊期: 2007年第35期
医院是社会的窗口,医疗水平和医护人员素质的高低,是体现一个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标志.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模式在转变和发展,病人及家属对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一个医护人员来说,除了要有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外,还要身心健康,具备良好的素质.
作者:陈西玲;刘桂贤;王晶 刊期: 2007年第35期
我科于2004年6月~2007年6月采用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00例,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18~66岁,其中50岁以上20例,占10%.疗效:痊愈196例,占96%;好转2例,占2%;无效2例,占2%.对200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成功的护理对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防止复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谈芳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脑梗死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对85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DAC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110例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NDACI)作对比分析.结果 DACI组与NDACI组相比在病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CT检查结果以及预后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 糖尿病为脑梗死的重要致病因素.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对减少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龚兵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0年~2005年间腹部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病例中随机抽取35例作为实验组,同时、同期手术未发生脂肪液化的腹部手术病例中随机抽取3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综合性、易感性诱发因素均可造成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危险因素中除基础疾病因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体型、体质、使用电刀、切口类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类型、年龄、性别、有无合并症等危险因素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重视和加强腹部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是预防和治疗切口脂肪液化的关键所在,而加强病房及手术室管理等综合措施可减少或避免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作者:王卿;徐爱霞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东莨菪碱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在综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治疗,剂量:0.01~0.03mg/kg/次,每6h 1次,连用3d,以后改为0.03mg/kg每天1次,连用4~7d.常规治疗组60例患儿为对照组,疗程7~10d,比较两组患儿症状及体征表现结果.结果 治疗组应用东莨菪碱治疗HIE,患儿HIE的各种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东莨菪碱治疗HIE效果显著.结论 东莨菪碱治疗HIE患儿,可使患儿中枢神经症状迅速改善,明显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巫健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近年来有关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报道日渐增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向认为预后良好、有自愈倾向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也发现了不少肺外合并症和并发症,导致病程迁延、病情严重乃至死亡.本文就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作一概述.
作者:刘培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32岁,G5P4,G36+5wk,脊柱畸形,于2007年4月5日入院.20岁足月顺产第1胎.23岁出现脊柱畸形逐步加重,未就医诊治.尔后相继足月分娩2男1女,均为死产.入院查体:胸腰椎严重后凸不能平卧,悬垂腹,腹壁与耻骨联合折叠,心肺正常.宫高26cm,腹围97cm.
作者:韦慈;蔡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缓慢心律失常大多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治疗棘手,用人参补心汤治疗有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云勇;肖莉;陈永在 刊期: 2007年第3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制观念逐渐增强,已懂得应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社会群体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致使医疗工作中护理方面的投诉与纠纷日益增多.作为临床护理人员,该如何防范护患纠纷已成为我们必须探讨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分析总结,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作者:杨望春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其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5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口服替米沙坦80~160mg,1次/d,治疗10mo后,观察替米沙坦的降压效果及其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58例高血压病患者经替米沙坦治疗后,血压显著下降(P《0.01);超声多普勒对照检查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明显缩小(P《0.05),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及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也显著减少(P《0.01).结论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并能有效地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作者:何庚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拇指内收畸形的疗效.方法 50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和手传统中医按摩、拇指矫形器固定及上田法训练,对照组采用手传统中医按摩、拇指矫形器固定和上田法训练.结果 经过3mo治疗,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7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16,P《0.01),且观察组拇指腕掌外展活动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5.20,P《0.01).结论 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对脑性瘫痪拇指内收畸形的疗效较好.
作者:梁松;吴兆芳;韩文玲;杜翔;姜昆;刘文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血小板(PLT)输注可预防和治疗因PLT减少或PLT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但是,PLT输注会导致不良反应,反复输注也会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PTR),即患者在经过2次以上ABO相配的PLT输注后,输入的PLT在体内存活期短,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低[1].2006年全年,我科已为临床因血液病所致的PLT减少患者38例提供了102个治疗量的机采PLT,现对输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张婵 刊期: 2007年第35期
显微外科技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应用、推广和发展,现在已从一项专门技术转变为一门专门学科[1,2].显微外科技术是对普通外科技术的深化和升华.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精细、准确、损伤小,神经、血管、肌腱、皮瓣等组织修复重建后,功能恢复良好,受到患者普遍欢迎.近10多年来,显微外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所有专业学科[3].
作者:孔令海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采用I期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采用I期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痊愈出院,1例术后第10d死于脑出血,切口感染8例,肺部感染1例,无1例出现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合理使用结肠灌洗,对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I期手术的安全可行性有重要作用.
作者:连加玉 刊期: 2007年第35期
我院于2005~2006年对37例肺结核,5例结核性胸膜积液进行结核抗体(TB-DOT)[1~3]活动性结核标志物(ATM)的联合检测,以探讨联用TB-DOT、ATM对肺结核病的诊断和临床意义.
作者:王玉林 刊期: 2007年第35期
新的历史时期,安全问题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成为检验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综合素质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成为医院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随着社会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创建平安医院成了当前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平安医院既是医院本身持续发展的内存需求,也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细胞工程,为此,我院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坚持预防为主、依靠群众的方针,积极争创平安医院,并于2006年12月获得无锡地区平安医院的荣誉.在创建活动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三部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邵天容 刊期: 2007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