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雪亚
目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临床资料,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120例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行手术切除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8.33%(10/110)术后发生并发症,91.67%(110/120)术后未发生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并发症患者与术后无法并发症患者在年龄、伴有合并病、手术方式、是否再次手术上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果显示伴有合并病(OR=2.525)、手术方式(OR=3.431)、再次手术(OR=5.317)是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手术切除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前详细评估可能存在引发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十分必要,根据患者病情特点设计手术方式,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意义重大。
作者:郭连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孕产妇的妊娠结局,以及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羊水过少孕产妇作为观察组,正常孕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母婴在过期妊娠、脐带异常、羊水粪染、新生儿窘迫发生率上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羊水过少孕产妇对围产儿的预后不良影响较大,会提高剖宫产率,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改善患者的分娩结局。
作者:栗树珺;董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症状好转时间、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未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尹龙文;常继英;孙春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配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急救反应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可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救治反应时间及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护理服务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文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颈椎退行性变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354例颈椎退行性变患者,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病史以及遗传等临床资料),并根据其发病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本次研究中具有家族病史和外伤病史的患者分别占15.3%和1.6%,职业影响统计中,伏案工作者的发病人数构成高(43.2%),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1.3岁,其中51~60岁发病构成比例高(204/57.7%)。结论根据颈椎退行性变的危险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和改善颈椎退行性变的发生和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邵佩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相关学科的融合为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腹腔镜手术做为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方式,在腹部手术应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笔者在我院急性结石性胆囊炎86例手术治疗中,运用腹腔镜技术和传统开腹手术进行临床应用比较,显示腹腔镜手术在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具有开腹手术不可比拟的优点,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孙彦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的护理方法,总结急救护理经验,提高业务水平。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2014年9月共收治1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其中9例患者是喷洒农药时,没有遵守操作规程,个人防护不严格致中毒而入院,3例患者是口服乐果、马拉硫磷等企图自杀而中毒入院。结果本组12例患者,其中11例患者经紧急治疗及精心护理而痊愈出院,1例患者因错过抢救佳时期而死亡。结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急救是抢救成功的基本保证,尤其是彻底洗胃,正确合理应用阿托品,严密观察病情及认真细致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高淑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低钾血症的早期识别及护理干预。方法对发生在院前(门急诊)、加重期、康复期不同时期的低血钾予以早期识别,及分析病因,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院前22例(73.3%)低钾血症患者在入院前予以纠正;加重期30例(83.3%)患者低钾血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稳定后纠正;康复期16例(100%)低钾血症均予以纠正。结论通过早起识别和护理干预低钾血症,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尽早纠正低血钾争取时机。
作者:陈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膀胱结石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膀胱结石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55例采用耻骨膀胱造瘘气压弹道取石术,B组55例采用电切镜内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取石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A组相较于B组手术时间、结石取出时间更短,但术中出血量更多,膀胱冲洗时间更长,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膀胱结石患者采用微创治疗效果明显,可减少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康复。
作者:张慧文;李鸿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肌肤是人体大的器官,而面部又位于人体的显露部位,受到外伤较为常见,医院一般都在门诊、急诊或者普外科处理,由于各个专业的特点不同,往往愈合后留下较大的瘢痕,影响到患者的容貌美观,会使患者产生自卑心理。而美容清创缝合术组织损伤小、术后瘢痕增生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李宇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患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方法通过对治疗组43例,对照组32例患者的疗效观察;结果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并且两组均经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结论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生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并发抗生素脑病的临床特点、机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3年收治的21例CRF应用抗生素并发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均患有CRF,使用抗生素均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从开始使用抗生素到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的时间为2~10d,症状轻重不等。患者均停用抗生素,经镇静、止抽、降颅压等对症处理,行血液透析滤过或血液透析+灌流( HP)治疗,症状于3~5 d内缓解。结论 CRF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并发感染,严格掌握使用抗生素的使用指征、种类和剂量是预防的关键;有效的治疗措施为及时停药和充分透析。
作者:武巩;马丽;兰青;黄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和针刺治疗阳痿的临床价值。方法治疗组13例病人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14例给予针刺治疗,均3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阳痿短期疗效良好,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吴天宇;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心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1.4%,女性较多见。症状体征典型者诊断不困难,但表现不典型可发生误诊。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2例误诊报告如下。
作者:周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三维斑点追踪(3D-STE)技术与二维斑点追踪(2D-STE)技术在测量局部室壁运动(RWM)的差别,以及检测3D-STE在识别室壁运动异常的能力。方法32例患者行超声检查,并获取其二维图像数据及实时三维容积数据,分析图像,获得左室局部室壁运动径向及纵向位移(径向、纵向和环向应变)及旋转值。两种技术之间比较采用线性回归和Bland-Altman分析,同时在采集患者的同一天所有患者行心脏磁共振检查,根据磁共振检查结果将室壁运动节段分为正常与异常两组,并据此比较两组的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三维斑点追踪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两者相关不良(r=0.16~0.76),并且在两种技术之间一致性存在极大差异(标准差:位移5~6mm,旋转角度14°,应变值17%~52%),尽管两者存在很小偏倚。在正常节段,三维斑点追踪技术由于能追踪到平面外室壁运动向量分量,较二维斑点追踪有更大位移,更小的标准差,更窄的分布范围;并且从基底部到心尖部,径向和纵向位移是逐渐减小的,室壁旋转呈现逆转。在异常节段,所有的3D-STE指标均减小,在6项中5项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已经证实了三维斑点追踪较2D-STE在评价局部室壁运动的优越性。
作者:杜启亘;陈巍;周立平;米香琴;商玮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大黄、芒硝对妇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160例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研究组80例,前者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后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芒硝。7天后观察判定切口愈合情况,并做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愈合良好者78例(97.5)明显多于对照组愈合良好者62例(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芒硝用于外敷妇科腹部手术切口,有助于其愈合,效果显著。
作者:姜梅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黄多糖对大鼠动脉硬化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黄多糖小、大剂量组。用维生素D3及高脂饲料喂养造模,2个月后检测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情况,计算斑块面积百分比,并用PCR法检测主动脉Toll样受体4的表达水平。结果经HE染色结合半定量分析可知,模型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10.1%明显高于空白组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造模成功。大黄多糖小、大剂量组动脉硬化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差异显著(P<0.05),大黄多糖大剂量组动脉硬化面积与小剂量组相比明显减少且差异显著(P<0.05)。经RCR检测结合图像分析系统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oll样受体4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大黄多糖小、大剂量组Toll样受体4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且大黄多糖大剂量组Toll样受体4相对表达量与小剂量组相比明显减少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大黄多糖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且其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动脉壁Toll样受体4的表达有关。
作者:梁景岩;王小洪;王英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9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慢性胃溃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于护理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及复发情况,统计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1%vs 73.3%,χ2=8.386,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慢性胃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用于预防下肢骨折致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下肢骨折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其中对照组75例,采用骨折术后常规护理措施;预防护理干预组75例,采用骨折术后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分析临床易患因素。结果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0.0%,8.0%;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患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8.7%,97.3%;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早期活动率及术后输血率等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预防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下肢骨折致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便秘、早期活动及术后输血与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系密切。
作者:桑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鼻窦炎是常见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典型症状是鼻塞、流鼻涕、面部和(或)前额胀痛、嗅觉功能减退或丧失等。手术治疗是首选。大部分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经鼻内镜微创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能够获得有效的缓解,但是远期疗效难以保证。据报道[1],术后1年内,4%的患者需再次手术,术后3年内,10%的患者需再次手术,而术后5年内再次手术的有15%。鼻内镜微创手术围术期的治疗影响着术后预后,临床上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等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苏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