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药不良反应报告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孙宽

关键词:对西药不良反应, 不合理用药, 情况分析
摘要:目的 对西药不良反应报告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 选取本市某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发生的98例使用西药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 结果 通过调查分析后,本次98 例患者中,就不良反应出现率从高到低的用药方式依次为,静脉滴注,静脉注射,口服用药以及肌肉注射. 一般患者均有皮疹、瘙痒以及红肿的表现,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紧随其后. 使用抗生素药物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剩余药物的顺序依次为,消化类,神经类,抗癌类,呼吸类,内分泌类,血液类以及其他类. 而后通过系统性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痊愈为92(93.88%)例,有效为8(8.16%)例,经治疗后均无1 例患者出现反弹的现象. 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医药不良反应时常发生,医护人员应该严格的按照药用规定对患者治疗,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将2次伤害降到小.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方面采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本次实验随机选取了于2001 年6 月至2014 年8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2名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31名患者,对照组有31名患者. 对照组采用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采用这种方法的条件下,采用了中药熏蒸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并进行研究.结果 实验组在采用熏蒸疗法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32%,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0.97%,实验组的疗程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具有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方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效果并不是很好. 结论 在临床上采用重要熏蒸的方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方便易行,且并未发现不良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方法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佳晶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胸腔镜手术治疗70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方法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3 年1 月——2015 年7 月接收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胸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 结果 治疗组的疼痛程度、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胸腔感染发生率、院后气胸复发率和二次手术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降低胸腔感染率和病情复发率,并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永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及其耐药性研究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在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的分布、药物敏感及细菌耐药机理,为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疗提供初步临床依据. 方法 收集240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病灶分泌物,标本从外耳道采集,通过格兰染色和PCR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并使用纸片法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对喹诺酮类耐药的菌株;并应用PCR结合测序分析铜绿假单胞菌gyrA基因位点突变,探讨该基因的突变与铜绿假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性的关系. 结果 ①240 例患者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培养阳性38 例(总检出率15.83%;38/240);②分离培养获得38 株中,微量稀释法测得耐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铜绿假单胞菌有24株,耐药率为63.16%;③24株耐药株中gyrA 83位密码子未突变菌株有3株占12.5%(3/24);而21株gyrA 83位密码子突变,占87.5%(21/24). 结论 ①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15.83%(38/240),耐药率较高,为63.16%;②铜绿假单胞菌染色体DNAgyrA基因第83位密码子突变是其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重要耐药机制.

    作者:倪建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B超检查在头位难产产程中异常胎方位的判断

    目的 观察分析B超检查在头位难产产程中异常胎方位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头位难产中异常胎方位产妇,采用B超对枕先露产程进展中检查胎方位,以阴道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全部患者经B超检查,并与阴道内检查结果比较,灵敏度为98.00%,特异度为98.18%,准确度为98.13%,阳性预测值为96.08%,阴性预测值为99.08%;两医师 B 超检查符合率为97. 50%,阴道内检查符合率为95.00%,阴道内检查与B超检查效果相当(P>0.05). 结论 在头位难产产程中,采用 B超检查,有利于对异常胎方位进行准确判断,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亚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并分析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 年4 月——2015 年4 月来我院治疗的12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动态心电图组(n=60)和常规心电图组(n=60),分别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测诊断,对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率差异显著(P<0.05);在检查结果方面,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动态心电图组患者室性早搏二、三联律阳、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室性早搏早发和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结果均优于常规心电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高于常规心电图,值得推广.

    作者:张风兰;马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基于GC-MS代谢组学平台研究血清和脑脊液的差异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大鼠血清和脑脊液之间的差异. 方法 通过采集相同来源大鼠的血清及脑脊液,甲醇提取并衍生化处理后,通过GC-MS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线性统计技术对两者的差异进行研究. 结果 发现血清和脑脊液的小分子代谢物之间存在区别,在鉴定出的84种化合物中,74种(占88.1%)在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糖类、氨基酸等能量物质在血清中含量明显高于脑脊液. 结论 通过代谢组学平台研究发现大鼠血清与脑脊液之间的化合物存在明显差异,为今后代谢组学样本取样提供有力参考.

    作者:王亚琼;陈卫;钟水生;张华峰;邢以文;顾炳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不同健康教育方式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的影响. 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116 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 观察组采取主动性健康教育方式,先评估病人的学习状态及学习需求,同病人保持协调. 教育目标由护士与病人共同制定. 对照组则采取计划性健康教育方式,根据病人的资料进行评估分析,护士制定教育计划,按计划进行实施. 观察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对健康知识主动咨询情况及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高于对照组(x2 =5.15,P﹤0.01);观察组对健康知识主动咨询情况优于对照组(x2 =5.85,P﹤0.01);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x2 =4.42,P﹤0.01). 结论 主动性健康教育方式教育结果明显优于计划性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王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功能性印模与传统印模制作全口义齿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功能性印模与传统印模制作全口义齿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3 年6 月——2014 年6 月收治全口牙列缺失患者50 例,随机分为功能性印模组和传统印模组,每组均25例患者. 对两组全口牙列缺失患者分别进行试戴义齿90天后进行固位力、咀嚼效率、压痛点的测试,并对其测试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功能性印模制取技术比传统印模法制作的全口义齿压痛点数量少、咀嚼效率个固位力高,两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结论 从咀嚼功能和戴牙舒适度上讲,采用功能性印模制作的全口义齿明显优于传统印模义齿.

    作者:牟伟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如何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在大幅度提高,在疾病诊断中,临床检验是关键部分,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工作,能够保证医院为患者提供有效治疗,还能够对患者的预后提供一定的帮助. 但是,临床检验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检验的质量很容易产生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该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及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加强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提高我们的医疗水平.

    作者:韩英男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临床治疗效果和情况. 方法 随机选取自2013 年1 月——2015 -1 月以来,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患者中的40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出血原因对他们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并观察、统计、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 结果 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有25例患者实施了宫腔填纱手术,有2例患者出血量无明显减少,其止血有效率为92%,有15 例患者实施了 B -Lynch外科缝扎手术,其止血有效率为100.0%. 结论 宫腔填纱手术和B-Lynch外科缝扎手术是两种较为理想、安全、有效的剖宫产产后出血病症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齐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探析中医药配伍的禁忌探讨

    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作者:李欣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补肾疗法在临床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病症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 方法 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CAA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39例,分别给予其常规西医与常规西医+补肾疗法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10%,乙组为89.7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经治疗后,RBC、WBC与Hb、PLT指标水平均有所上升,且乙组上升幅度更显著(P<0.05). 结论 针对临床 CAA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上给予其中医补肾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与血常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高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藏医放血疗法治疗102例直乃(痛风)病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藏医放血疗法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藏医放血疗法治疗,治疗完成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1%,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藏医放血疗法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且治疗价格低廉,安全性高,操作方法简单,容易得到广大痛风患者的接受,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作者:杨秀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磁共振增强扫描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价值

    目的 磁共振增强扫描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14 年1 月——2014 年12 月收治的50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先采用常规X线平扫再采用磁共振增强扫描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 结果 采用常规X线平扫诊断仅发现5例患者出现了骨侵蚀情况,3 例患者出现了骨质疏松情况,采用磁共振增强扫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扫,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磁共振增强扫描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为治疗提供了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于静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新疆伊犁州中心血站稀有血型管理体会

    目的 总结多民族地区稀有血型队伍建设和临床用血管理经验. 方法 对近几年来新疆伊犁州中心血站对稀有血型的筛查、招募、宣传、服务、临床用血等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稳定,基本能满足临床用血和突发事件用血. 结论 尊重宗教信仰的特殊宣传和引导、人文关怀和精细化管理等多制度多措施并进,是保证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健康稳定和临床用血的关键.

    作者:殷响玲;阿孜古丽·依麻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研究

    目的 探讨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情况. 方法 抽查2011年6月——2014年6 月我市某区5 家医院10900 例胎儿出生缺陷产前检查情况,同时调查产前诊断情况,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筛查及诊断的方法有胶体金免疫方法检测、B超检查,利用胶体金免疫方法检测血浆蛋白、孕妇血清甲胎蛋白、游离雌三醇、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指标,初步筛查唐氏高危患儿,并对其做进一步产前诊断. 利用B超对神经管畸形进行筛查. 结果 在10900例孕妇中,120 例有出生缺陷,所占比例为11.00%,主要包括40例唐氏综合症高危患儿,所占比例为0.37%,24例为神经管畸形,所占比例为0.22%,56例为其他畸形,所占比例为0.51%. 结论 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能够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高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邓春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玄菊解毒含漱液治疗妊娠期冠周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玄菊解毒含漱液治疗妊娠期冠周炎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 例妊娠性龈炎患者随机分成2 组,每组30 例. A 组予以1%双氧水5ml/牙+生理盐水5ml/牙冲洗治疗;B组予以1%双氧水5ml/牙+生理盐水5ml/牙冲洗治疗基础上,联合玄菊解毒含漱液含漱治疗,疗程为一周. 采用视觉模拟尺法,让患者分别评价治疗前后自发性疼痛和吞咽疼痛的强度,对其止痛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治疗组(A组)对疼痛的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 结论玄菊解毒含漱液组方精简,剂型优越,对于妊娠期冠周炎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研究.

    作者:杨里娜;徐倩容;左渝陵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98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鼻出血常见的出血部位及疗效分析. 方法 对98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98 例病人中出血部位在下鼻道20例,中鼻道18 例,嗅裂区29例,鼻中隔黎氏区15例,鼻中隔嵴突处出血3例,上颌窦1例,出血部位不明者12例. 1次治愈95例,2次治愈3 例;总有效率100%,随访3个月以上,2例同侧鼻腔再次出血,1例对侧鼻腔再次出血,出血量少,均在前鼻镜下填塞或保守治疗止血. 结论 鼻内镜检查可准确发现鼻出血的出血部位,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个体化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赵学海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 对腹腔镜微创技术在子宫肌瘤中的治疗情况进行探究. 方法 纳入病例60例,均为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 年2 月份接收的符合诊断标准的子宫肌瘤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 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实验组实施腹腔镜手术.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经对比差别明显,P<0.05,具备统计上的意义. 结论 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其创伤性小,且术后恢复快,值得推荐.

    作者:姚晓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 方法 本文选取了我院2011 年7 月至2014 年7 月间入院治疗的172例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相关情况比较,在切口长度、术中流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微创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开腹组,且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在肠鸣音恢复时间、使用止痛剂的比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微创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开腹组,且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相比较在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过程中优势明显,是临床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可靠选择.

    作者:王志勇;李雪岩;姜洪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