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毅;陈仲;马志坚;杨洪昌;吴兆翔;李涛;汪颖;程刚;欧艺;韩涛;李灿章
2007年4月笔者曾连续在病房会诊2例因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Ⅲ型)采用闭合复位,骨折复位良好后肘关节过度屈曲位(100°)行石膏固定的患儿.在伤后10~12 h因患肢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而返回医院就诊,急诊医生检查患手感觉运动及血液循环良好,桡动脉搏动存在,给予解释及一般对症处理.此后疼痛逐渐缓解.4周后拆除石膏托,拍片骨折愈合良好,但终发生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作者:顾玉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雪旺细胞和嗅鞘细胞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能力. 方法体外培养异体雪旺细胞及嗅鞘细胞2周后纯化浓缩待用.60只成年雌性Wistar鼠随机分成三组,坐骨神经切除25 mm长轴突,保留神经外膜吻合于近端,分别将细胞培养液、雪旺细胞、嗅鞘细胞分别植入A、B、C组神经外膜腔内,术后3个月,通过大体形态观察、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逆行标记荧光红的运输距离、免疫荧光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神经生长因子、踝关节功能评分、酶联免疫方法检测髓鞘碱性蛋白及神经丝蛋白来评估神经缺损的修复效果. 结果神经缺损再生情况,肉眼观C组完全,B组次之,而A组差,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纤维生长情况、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逆行标记荧光红在神经中的运行距离,C组长,B组次之,而A组短;免疫荧光检测神经生长因子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浓度、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髓鞘碱性蛋白及神经丝蛋白浓度均数、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均数的结果都是C组高,B组次之,而A组低,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嗅鞘细胞能促进神经缺损再生,且效果优于雪旺细胞.
作者:刘夫海;陈统一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开放性骨折是创伤外科中较常见的损伤,随着现代治疗技术的进展,明显改善了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本文对开放性骨折的分类、抗生素的应用、手术时机、伤口处理等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张功林;葛宝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作者:梁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Pilon骨折是指波及踝关节面的胫骨远端下1/3压缩或爆裂骨折,由于骨折复位、固定困难,术后并发症多,临床治疗较为棘手.Ⅱ、Ⅲ型(Ruedi-Allgower分型)Pilon骨折指是胫骨远端粉碎伴压缩性骨折,关节面嵌压或爆裂,负重轴线损坏,其治疗则更为困难而常导致预后不良.我科自1998年3月至2005年7月手术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41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子斌;洪建斌;阮安培;王正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激素影响的血管壁中主要生长因子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理. 方法中国大白兔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5),内毒素组(n=10)和模型组(n=10),利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及甲泼尼龙诱导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分别取旋股内侧动、静脉,提取组织总RNA,与含有122个兔基因的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杂交、洗涤、染色和扫描,分析检测数据. 结果在检测的122个基因中,差异显著的基因动脉有10个,静脉有27个,生物学信息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大部分与血管生成、炎症免疫、骨化相关. 结论激素在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过程中降低了血管壁中主要促血管生长因子的转录,进而影响了其在血管壁中的生物活性.
作者:刘万林;郝廷;冯卫;苏秀兰;白志刚;黄健;吴一民;托娅;白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尺骨截骨后、应用舣球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儿童陈旧孟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双球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儿童陈旧孟氏骨折7例,平均年龄7.9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30个月(平均11.7个月).患者X线片示桡骨均存在过度增长、尺骨向掌侧甚至桡侧成角畸形.经肘前Henry入路肱桡关节切开、瘢痕清理,尺骨嵴近端矢状面30°斜形截骨、Orthofix双球关节外同定架延长并同时过度矫正尺骨畸形,透视下实时调整尺骨截骨端、于桡骨头稳定复位后紧固火钳螺钉,拍片确认复位效果.术中可游离解剖出环状韧带残端,则予以修补;否则行彻底瘢痕切除,不重建环状韧带,完全依赖尺骨畸形的矫正及其艮度的恢复来维持肱桡复位关系.术后2~3周长臂后托石膏田定;尺骨截骨端骨性愈合后,去除外同定架. 结果随访3~26个月,尺骨端全部愈合,肱桡关系好,肘内外翻稳定性伟、无疼痛.按照Morrey标准:好6例,中1例. 结论双球关节外固定架可有效维持尺骨截骨后的矫正性成角和延长长度.并于安置之后(甚至术后)仍可进行调整,以妥善稳定并维持手术获得的肱桡对应关系,还可早期进行功能训练,具有可操作和可调整优势.
作者:王玉琨;尤海峰;张建立;危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手术治疗后患指使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的恢复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32例患者44指离断伤行断指再植术治疗,其中20例术后使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12例术后未使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观察手指功能的康复情况. 结果 32例患者术后获6~14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患指全部成活.20例使用CPM机患者与12例末使用CPM机患者均纳入结果分析.运用顾玉东断指再植评定标准,使用CPM机组共20例26指,优6指,良13指,可4指,差3指,优良率为73.1%;未使用CPM机组共12例18指,优2指,良7指,可5指,差4指,优良率为50.0%. 结论断指再植术后2~12周使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早期可以减轻疼痛,防止术后粘连,促进指间关节的功能恢复.
作者:豆勇刚;黎健伟;魏宽海;余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的细胞计数和中性细胞分类变化. 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存在的差异.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分布、平均年龄、受伤机制基本相同(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具有可比性. 结果试验组组内不同时间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高,以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术后24 d或出院前一天低.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除了术后24小时无差别外,其余不同时间白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白细胞计数均比对照组低.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中性粒细胞分类(%)比较,在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12 d两组中性粒细胞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小同时间两组中性粒细胞分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同时间中性粒细胞分类均比对照组低. 结论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无小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毅;陈仲;马志坚;杨洪昌;吴兆翔;李涛;汪颖;程刚;欧艺;韩涛;李灿章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RGD)多肽接枝聚复合FK506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缓释膜桥接大鼠坐骨神经5 mm缺损促进神经再生的效果.方法 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切断左侧坐骨神经形成5 mm缺损,分别以RGD多肽接枝聚复合FK506和NGF缓释膜(A组)、RGD多肽接枝聚复合FK506缓释膜(B组)和RGD多肽接枝聚膜(C组)桥接缺损;A组膜FK506与NGF的含量分别为0.48 mg和2μg,B组膜FK506的含量为0.72 mg,C组为对照组.术后3个月,采用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组织学观察和图像分析等方法规查神经再生情况. 结果术后3个月,膜外形完整、质脆;各组再生神经均通过了缺损,且A组的再生神经各项检测指标明显优于B组和C组.结论 RGD多肽接枝聚复合FK506和NGF缓释膜能够有效地促进损伤的大鼠坐骨神经再生,且FK506和NGF联合应用,可减少FK506的用量.
作者:董能让;黄继锋;征华勇;李德中;严琼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皮质缺损程度和位置对骨干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方法山羊股骨标本72个,分别按照骨干冠状面直径的10%、20%、30%、40%和50%制作张力侧和压力侧的皮质环形缺损.正常羊骨作为健康对照.对标本进行三点弯曲测试,力学指标包括大负倚、大功耗和弹性模量.记录每个标本的冠状面和矢状面直径,张力侧和压力侧皮质厚度. 结果各组标本的外径和皮质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张力侧皮质缺损在50%亚组的大负荷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压力侧皮质缺损在50%、40%和30%亚组的大负荷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张力侧皮质缺损在50%、40%和30%亚组的大功耗较健康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分别为0.000,0.000,0.015),压力侧皮质缺损在各个缺损组的大功耗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为0.000).张力侧、压力侧皮质缺损的冠状径、矢状径、压力侧皮质厚度、弹性模量及张力侧皮质缺损的张力侧皮质厚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力侧皮质缺损的张力侧皮质厚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皮质缺损对骨干力学性能有影响,张力侧和压力侧皮质缺损对骨干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同.
作者:陈建海;姜保国;张殿英;付中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引起了各方的激烈争论.近日,由全国33家医药待业协会联暑的<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建议>(下称<建议>)已上交到医改协调小组.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随着高速交通的发展,外伤性髋关节脱位有上升趋势.外伤性髋关节脱位约占全身所有关节脱位的2%~5%[1-3],双侧髋关节脱位约占所有髋关节脱位的1%~2%[4-5],其中双侧后脱位约占双侧髋关节脱位的50%,双侧前脱位约占10%,一前一后脱位约占40%[4-5].本文报告1例双侧髋关节一前一后脱位并复习22例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1-21],同时本例患者还并存右侧胫骨平台骨折,文献中尚无类似损伤报道[1-21].
作者:周智勇;刘云鹏;赵学琴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从一项小规模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和13项病例分析中得到有限证据认为,急性锁骨中段骨折不论是采用髓内固定还是非手术治疗,骨折的愈合率和恢复时间在两种治疗方法间无差别.结合上述所有研究计算合并后发现采用髓内固定治疗可有效提高肩关节的功能恢复.要更好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间的差异则需要采用方法严格的大样本对照试验来验证.
作者:Mahit Bhandari;Joseph R Dettori;王簕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按全世界共有60亿人口计算,如果平均分配地球上的资源,每个人能分到些什么呢?你会分到: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后,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两位专家日前表示,新医改方案有三大亮点,但也有三大模糊点.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报告倒置股骨远端微创内同定系统(LISS)治疗股骨近段骨不连的效果及其评价. 方法2003年4月至2007年2月采用对侧股骨远端LISS倒置固定治疗股骨近段骨折术后骨不连17例,其中肥大型8例,萎缩型6例,骨缺损型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植骨,其中局部滑行加骨痂植骨6例,自体髂骨植骨9例,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2例. 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获得5~32个月(平均13.8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顺利愈合,无切口感染,接骨板螺钉松动、断裂发生;完全负重时间16.5周(11~28周).采用Sanders创伤后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估髋关节功能:优10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88.2%.结论 倒置股骨远端LISS固定辅以自体骨植骨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是治疗股骨近段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作者:盛加根;张长青;苏琰;程相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布了有关全球疾病状况的新评估报告,报告显示,心血管疾病、传染病和癌症是当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其中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多,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29%.报告对全球和各个地区的疾病状况进行了透彻的分析研究,并根据这些数据对2030年之前全球和各个地区的疾病成因进行了预测.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CL)不完全断裂的关节镜下诊断及镜下部分蕈建治疗的疗效和意义. 方法 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经关节镜确诊ACL不完伞断裂29例,其中前内侧束断裂21例,后外侧束断裂8例.全部患者于关节镜下重建损伤部分的韧带组织,选用LARS韧带蕈建11例,自体四股腘绳肌腱移植重建18例,术中完整保留未断裂部分的切带纤维束. 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12~30个月),治疗康复12个月时,门诊进行统一标准膝关节功能评定,膝关节Lysholm评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正常ACL的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对于ACL不完全断裂,准确判断ACL的断裂程度十分重要.有效地重建断裂部分的ACL,能够恢复双束韧带的完整统一,更有益于良好地恢复关节功能,避免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对恢复膝关节稳定和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羽飞;王福生;王立德;张卫国;汤欣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