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0(34膝)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HSS评分和膝关节大屈曲度。结果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治疗了34膝,其中24例评分为优,7例评分为良,优良率为91.2%,患者术后HSS评分为(87.4±4.8)分,跟手术前相比明显改善;膝关节大屈曲度由原来的92.1变为98.9。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进而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云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分析球形肺炎的 CT影像学改变,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我院经临床治愈的18例球形肺炎的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球形肺炎的主要CT表现为类球形、方形、类三角形密度增浓影,边缘不规整,模糊,呈浅分叶状改变,部分有粗长毛刺状改变。其中心部位密度较高,向周边逐渐移行边缘逐渐变淡,呈晕圈样改变。病灶与胸膜广基底相连接,其内可见略扩张的含气支气管,管壁规整。增强扫描病灶中心部位可见中轻度不均匀强化,界面清晰锐利。经抗炎治疗后复查,病灶均明显吸收缩小,甚至消失。结论球形肺炎的CT表现有其特征性改变,结合临床能够与肺结核球及周围型肺癌进行鉴别。
作者:李井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时,CO2气腹压力对患者术后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需手术治疗的肾囊肿、肾肿瘤及肾上腺腺瘤患者共40例,分为经后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每组20例。检测其血浆内β2-微球蛋白(β2-MG)术前基础值及手术结束时值,了解其有无肾小球滤过功能以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改变。结果开放手术组和经后腹腔腹腔镜手术组在年龄、BMI指数、术中静脉补液量及手术时间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开放手术组和经后腹腔腹腔镜手术组手术前后血β2-MG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3,P>0.05)。结论常规的气腹压力,即13-15mmHg,在后腹腔腹腔镜手术中,对肾脏功能没有明显影响,手术相对安全、可行。
作者:曲军;郑树江;谢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9月———2014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首次脑卒中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40例。参照组患者在康复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康复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知识知晓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优于参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首次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刘敬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HIV感染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应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8月HIV合并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治疗I组患者治疗药物选用奥美拉唑;治疗II组患者治疗药物选用泮托拉唑,对比临床效果、复发率和腹痛缓解时间。结果治疗 II 组患者临床疗效96.00%,复发率8.00%,跟治疗 I组临床疗效92.00%,复发率10.00%相似,间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II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治疗 I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HIV感染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应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均有效,可预防复发,但泮托拉唑缓解腹痛效果更迅速,值得推广。
作者:黄石珍;段月勋;杨环;余向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的因素。结果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90.5%,影响手术是护理质量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患者术前对手术的恐惧及术后疼痛。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注重心理护理,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
作者:林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外渗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评估静脉注射化疗药引起外渗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实施对化疗药物输注安全管理后,化疗药物引起的外渗、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发生率明显较实施前显著减少。结论加强对化疗药物静脉输注的安全使用管理,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刘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的35例可疑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在空腹、胃内冲水的状态下行16排螺旋CT检查,将其检查结果与手术对比。结果经16排螺旋CT检查,发现12例恶性肿瘤,其中包括9例胃肿瘤患者(5例患者局部胃壁增厚,2例胃内出现肿块,2例患者肿瘤位于贲门胃底部),以上患者,6例侵犯周围临近器官,1例向肝脏转移,2例向腹膜后以及脾门淋巴结转移;发现6例良性肿瘤,其中包括2例十二指肠降段肿块,3例十二指肠肿瘤,1例十二指肠升段肠壁肿块。12例患者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确诊为胃肠道肿瘤的有9例,分别为胃肌腺瘤2例,十二指肠平滑肌瘤3例,胃腺癌4例。结论采用16排螺旋CT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治疗前充分了解患者病症,对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李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及分析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旨在为该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接诊的患急性阑尾炎的128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包含64例患者。对照组64例患者施行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64例患者则施行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更为优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荣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我市个体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方法对辖区内市个体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了采样监测与调查。结果显示对消毒灭菌工作重视不够、管理措施不落实、消毒灭菌观念淡薄、缺乏消毒隔离的相关知识以及就医环境简陋等问题,因此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管理,是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作者:罗后涌;黄汉华;胡卫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推行综合护理方案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本人民医院2013年06月———2015年06月接收的血液透析患者共40例,作治疗组,均接受综合护理方案;同期选取血液透析患者共40例作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护理方案,并予以系统性随访,观察所有入选患者随访结果,并在组内进行客观比对。结果随访发现,治疗组入选患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均比对照组高,治疗组有1例营养不良,对照组有8例(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治疗中,配合开展综合护理方案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作者:张梦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1日到2014年12月1日月1日期间,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各49例。常规护理组给与现代临床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给与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精神改善情况,并比较。结果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5.92%,常规护理组总有效率为67.35%,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且护理干预组生活自理能力掌握率、防跌倒意识掌握率、心理状态表达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 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康复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莉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测量头颈部肿瘤在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我院68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中使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进行射野片的拍摄,把射野片与计划系统里数字重建射野图像的误差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左右方向摆位的误差为(﹣0.64±1.43)mm,外扩边界为2.29mm;头脚方向摆位的误差为(﹣043±1.51)mm,外扩边界为1.89mm;腹背方向摆位的误差为(﹣0.35±1.64)mm,外扩边界为2.01mm。结论进行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头脚与腹背方向需2mm,左右方向需2.5mm,摆位误差随治疗时间推进无规律性变化。
作者:李金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附着龈重建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口腔种植修复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牙龈缝合修复,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附着龈重建处理,观察两组患者修复治疗后附着龈宽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附着龈宽度的恢复情况、炎症发生情况、出血指数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附着龈重建方式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附着龈宽度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护理质量,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3年2月———2015年8月,医院ICU收治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6例。结果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并发呼吸道感染42.31%、肺性脑病3.85%、心力衰竭3.85%;重复加机15.38%;第48h后PaO2高于12h后、12h后高于1h后、1h后高于治疗前,48h后,PaCO2水平低于治疗前、1h后,12h后、1h后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0日内,返院占61.54%。结论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路径基本成熟,可有效保证治疗有效性,但整体护理落实不到位,缺乏院外延续性护理。
作者:姜华;李慧敏;柴玉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完善。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基金在医疗机构的使用中存在部分基金浪费以及流失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并对就诊病人权益发挥不利影响。加强医疗机构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强化医保基金的有效控制,维护参保病人的正常权益是医疗机构医保办的服务职责[1]。本文主要综述医疗机构医保办在保障病人权益与控制医保基金中的作用,旨在强化医保服务工作的落实,系统规范我院医保管理制度。
作者:隋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98例急性酒精中毒的护理体会,提高急性酒精中毒的成功率。方法对本院自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9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基础的护理是急性酒精中毒急救的基础,减少酒精的吸收和恢复意识是急性酒精中毒急救的关键。
作者:吴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脑血栓形成后遗症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4月份收治的脑血栓形成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采用舒心通脉胶囊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和日常活动指数都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93%、93.35%,(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舒心通脉胶囊治疗脑血栓后遗症效果显著。本报道如下:
作者:黄来章;王学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由于医学模拟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教学方式显示越来越多的弊端,越来越多的模拟技术应用在临床教学中,为医学生的临床技能训练开辟了新的领域。
作者:李作芬;范存杰;薛丽;王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康复治疗(观察组),各50例。观察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1秒率(FEV1/FVC)后均有效改善,但改善幅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困难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对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王明兰;李琳;张芹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