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丽布丽汗·阿布道拉
目的:探究分析弹性按压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分析使用回顾性分析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使用弹性按压法治疗腰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总结临床护理要点。结果60例使用弹性按压法治疗腰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过精心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后,1年后进行随访,优良率为81.67%。结论使用弹性按压法治疗腰胸椎压缩性骨折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需临床护理人员加强护理干预,确保复位成功,提高临床治疗的优良率。
作者:佟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PICC 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选取80例接受PICC置管中恶性肿瘤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行全方位的个性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静脉血栓、穿刺点出血、导管渗液、穿刺点红肿、CRB-SI以及非计划性拔管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例数。结论个性化护理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晓红;刘兆坤;尹国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氟斑牙是机体在牙齿发育矿化过程中摄入过量的氟而引起的牙釉质发育不全,是地方性慢性氟中毒的早期突出表现。鉴于库尔勒市普惠地区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较高,为了了解普惠地区在校1-6年级学生受地下水中氟的影响水平,科学的评价氟斑牙严重程度,我们对普惠地区在校小学生进行氟斑牙的检测。
作者:巴哈古丽·热合曼;周建军;张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与不同洗手方法起到的预防效果。方法以我中心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调查的4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时期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本次研究。结果无良好洗手习惯、家长缺乏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存在吸手指习惯、散居看护以及接触病人是手足口病主要危险因素。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并使用洗手液的洗手方法可有效预防该病症的发生。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病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对降低该疾病的发生几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曹木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总结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呼吸科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3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组,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呼吸科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38%,对照组总有效率83.08%,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研究组满意度98.46%,对照组满意度83.08%,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护理方案中,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芹;王明兰;李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行业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切实需求,但因为许多原因这项活动面临着重重困难,本文从中医学术思想的发展特点中提出了对这些原因和标准化未来的方向的几点猜想。
作者:翟秀珍;闫柄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临床心理干预在职业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接收的700例职业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理干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通过心理干预,患者职业病症状消失的显效率69.71%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显效率60.29%;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7.15%;观察组患者无效率2.86%,对照组患者无效率12.85%。结论针对患者的职业进行心理干预护理,改善职业病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护理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胡青芳;李俊玲;冯姗姗;胡晓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不同透析龄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营养不良炎症状态进行分析。方法纳入非住院MHD患者145例,对所有病例进行 MIS 评分,将145例患者根据透析龄的不同分为2组(<36月、≥36月),比较2组病例的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MIS 总分、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INF-α)来分析患者的营养不良及炎症状态。结果所有患者 MIS总分均>0分,<36月组患者 MIS 总分明显低于≥36月组(P=0.000);INF-α低于≥36月组(P=0.034);<36月组患者BMI、HB、TSF高于≥36月组(P值分别为0.02、0.02、0.023),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2组患者间 ALB、IL -6、hs-CRP、MAMC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 MICS),其透析龄越大 MIS总分评分就越高,INF-α越高,BMI、HB、TSF越低,说明其营养不良炎症状态越严重,其生存质量越低,住院和死亡风险越大。
作者:常美香;董梅;翁敏;黄丽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白血病的经验。方法分析目前在临床对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并对其中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白血病患者在临床上的病机关键为邪实证虚,为了对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需要对其实施扶正祛邪的治疗,主要方法包括清热解毒以及祛瘀化积,同时也需要对患者实施益气养阴的治疗,起到较为完善的治疗效果。结论对白血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过程中,需要兼顾扶正以及祛邪,在恢复骨髓功能的前提之下对血象改善,让患者体质变强,进一步缓解患者症状,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安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产科80例高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助产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出血情况及不良情绪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情绪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助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量,帮助帮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本文重点从管理层面上建议对档案工作加以重视,加大软硬件建设,建立电子文档归档机制和档案管理人才的引进等几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作者:李淑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慢性荨麻疹应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比较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5.71%,观察组为97.1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为8.57%;治疗后各项体征指标无异常现象。结论枸地氯雷他定用于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中,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任佳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中医治疗胃痛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收集纳入对象150例,均为我门诊2014年2月份到2015年4月份的胃痛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3%,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7%要高,差异性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性较大,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对胃痛患者给予中医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曾翠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结果首先,我们需要运用多导睡眠仪来对患者进行整夜的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其中,要求实际的检查时间必须要与PSG保持同步。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筛查SAS的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86.2%,患者的误诊率为12.8%,患者的漏诊率为9.0%,总的符合率为90.6%,Youden指数为78.2%。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作为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 SAS筛查的一个有效的工具,对于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具有明显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李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需要实施手术治疗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为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是避免术后肺部感染的有效护理方法,有着极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虎曼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针对中医治疗100例头疼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3月份至2013年12月份,因头疼来我院治疗的100例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案。经过2个疗程,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进行随访1年。结果1年没复发者占71人,疼痛次数明显减少者21人,复发者8人。结论采用中医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张成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而肠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外科所见的肠结核多为因病变引起肠狭窄、炎性肿块和肠穿孔而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本例患者急性阑尾炎合并肠结核肠狭窄伴发麦克尔憩室穿孔,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徐景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越来越高,其基础的社区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完善,使得现阶段人们对社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尤其是社区的卫生医疗服务,让人们就医难等医疗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在当代社会中,不仅在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同时也加大了绿色食品的提倡力度,由此可见,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健康的需求也来越高。因此,本文针对社区妇女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调整其管理模式的建议。
作者:叶道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但病理学改变类似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FLD),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 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四个从轻到重的病理阶段。目前NAFLD已成为无症状性转氨酶升高的首要病因,部分还会进展至终末期肝病,某些还与肝脏肿瘤有关。 NAFLD 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也是本病研究的热点,但几乎都停留在假说阶段。1998年Day和James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已成为解释该病发生机制的主要理论。初次打击主要指胰岛素抵抗和脂质代谢紊乱所导致的肝细胞脂质沉积,形成单纯性脂肪肝;二次打击主要指各种原因所致的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损伤,引起 NASH。若 NASH持续存在,发生炎症2坏死循环,便进展为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 NAFLD常见的原发病为高血脂、肥胖和2型DM。
作者:戴永利;武海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急性传染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急性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工作十分重要也非常艰巨。本文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赵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