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朗鸣;郭家松;孔秋英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尤其是在躯干和肢体软组织,其B型图像易与其它肿瘤混淆。我们应用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技术探查时探头加压及放松使其内部血液受挤压被动流动。检出特有的血流信号,为诊断血管瘤提供了依据。 于2000年临床B超检出四肢及躯干部占位性病变30例,其中四肢24例,肩背腰部5例,左锁骨下1例。直径2~6cm,距皮深5cm,浅1.2cm,男17人,女13人,大60岁,小9岁。 使用西门子Versa Plus彩超,探头频率4~7.5MHz。患者随病变部位而仰卧、俯卧、侧卧均可。首先用B型探查找到病灶,并探头静止加上彩色血流显示(速度标尺15~30cm加滤波去除伪像)观察病灶内有无彩色血流信号,然后再反复加压放松,若病变内部随加压放松出现有规律的彩色血流并随加压放松改变方向和色彩,或比静止时彩色血流信号明显增强,可再加脉冲多普勒放置取样点于彩色血流信号处继续加压放松便出现随加压放松而改变方向的频谱信号速度达15~30cm/s(可随加压放松动作快慢而改变速度)为加压法试验阳性,无上述改变为阴性。
作者:史念曾;胡海涛;史海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科财便字[2001]002号文件批复,已批准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由原刊期半年刊改为月刊。希望广大超声医学工作者热情支持该刊,踊跃投稿,共同努力办出高质量的专业性的科技期刊。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编辑部 2001年2月16日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者男性,6个月。主因头颅进行性增大2个月就诊。患儿两个月前哭闹时喂饼干发生呛咳,并出现口周紫绀,肢体乱动,呈频死样挣扎,剧烈咳嗽之后紫绀逐渐消退,其后患儿开始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较剧烈,非喷射性,不伴发热、昏迷、抽搐、肢瘫,当地按“消化不良”治疗10天,呕吐缓解,以后发现患儿头颅逐渐增大,就诊我院。发病以来精神尚好、睡眠可、二便正常,分娩时顺产无窒息。体格检查:体温36.7℃,体重10kg,身长70cm,头围52cm,一般情况良好,反应可,头部颅骨顶部有波动感,前囟4.5cm×4.5cm,头皮静脉明显,毛发稀黄,颈软,心肺正常,病理体征未引出。头颅CT示:双侧额颞顶区颅板下方见弧形液体密度影,近颅板侧较内侧密度高,内侧密度近似脑脊液密度影,相邻部位脑回变平,脑沟变浅,余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影,脑室、池无著变,中线结构无移位。提示:硬膜下腔积液(血性),外部性脑积水。
作者:边秋平;卢金玲;张玉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邻接点算子二和邻接点算子一对超声纹理差别区分能力的对比研究,寻找逐步改进邻接点算法的途径。方法: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用邻接点算子二对邻接点算子一选用的乳腺超声纹理资料进行纹理参数测算,对比分析其结果。结果:在正常乳腺组和正常乳腺脂肪组、正常乳腺组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之间,邻接点算子二计算的相对不均匀度(HSR2)都有显著差异(P<0.01),而且这些差异都大于邻接点算子一测算的差异(P<0.01)。结论:在区分超声细小纹理和粗大纹理的分析中,邻接点算子二优于邻接点算子一,同时也说明邻接点算法存在着逐步改进的可能。
作者:姚炜;蒋栋;赵宝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自然组织谐波成像(NTHI)与常规基波成像(FI)的对比观察,研究NTHI改善正常肾脏声像图质量,提高诊断率。方法:对253例(标准受检者180例,肥胖受检者73例)正常肾脏进行观察,分析两种检查的图像质量。结果:FI成像标准受检者图像显示优良率85.0%,肥胖受检者图像显示优良率76.7%。NTHI成像标准受检者图像显示优良率96.7%,肥胖受检者图像显示优良率87.7%。结论:无论是标准受检者还是肥胖受检者NTHI的图像质量均较FI的图像质量明显改善,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裴红;罗福成;连娟;童清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并发性白内障玻璃体混浊时准确测量眼轴的新方法。方法:用A超测量角膜到晶体后囊的距离,利用B超直观性测量晶体后囊到视网膜的距离,两者相加得出眼轴长度用于人工晶体计算,可避免将玻璃体混浊误认为眼后壁。结果:与常规A超测量法相比,术后残余屈光在1D以上的比例减少12%。结论:本测量法设计合理,准确性高,实用性强。
作者:顾真寰;沈慧英;盛敏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二维超声及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心搏出量计算方面的准确性。方法:运用M超Teichholtz公式法、双平面Simpson公式法、主动脉血流频谱积分与瓣口面积相乘法以及彩色三维多普勒超声计算10只犬在静息状态及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通过主动脉瓣口的流量变化,并与热稀释法测定的数值比较。结果:冠脉结扎前后彩色三维超声计算的犬每搏量与生理仪热稀释法测得相应的数值相关显著,其中静息状态下r=0.85,结扎冠脉后r=0.92,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二维超声计算的心搏出量在基态时与生理仪热稀释法测值相关较好,Teichholtz公式法、Simpson法、Doppler频谱法与热稀释法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85、0.95;t检验示Teichholtz公式法及Simpson法的测值与热稀释法测值无显著性差异,Doppler频谱法的测值与热稀释法测值相差显著(P<0.01)。冠脉结扎后Teichholtz公式法的测值与热稀释法数值无显著相关,r=0.68;Simpson法及Doppler频谱法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和0.91;t检验示Simpson法测值与热稀释法测值无显著性差异,其余两组数值与热稀释法相差显著(P<0.01)。结论:彩色三维多普勒超声在理论上不存在几何学方面的假设,可不受节段性室壁异常运动的影响,准确地计算心搏出量的变化。
作者:孙鲲;王新房;邢晋放;袁霞萍;吴棘;谢明星;李爱丽;吕清;袁士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本文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缺血再灌注对冠脉反应性充血的影响,并分析缺血预适应对再灌注后冠脉反应性充血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7条杂种犬分为两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n=9)、持续缺血再灌注前先行反复三次短暂性缺血预处理组(IP+IR组,n=8)。测量基础状态和大充血状态下峰值速度、速度时间积分,并计算充血时大峰值血流速度与基础速度比值、速度时间积分比值(即PRV:BV和VTIPR:VTIBASE)。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再灌注后LVEF恢复值(再灌注1小时值-缺血1小时值)。测量冠状静脉血浆中内皮素含量。处死犬后,将心肌用Evans蓝和TTC染色,测量坏死区和危险区心肌面积,计算二者之比(NA:RA)。从危险区中采集心肌标本放置于固定液中,进行电镜检查。结果:各组缺血和再灌注1小时时左室射血分数较同组基础状态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再灌注后,各组射血分数均较缺血1小时时有所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虽然再灌注1小时时各组间射血分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IP+IR组的射血分数恢复值高于IR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IP+IR组NA:RA值均较IR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IR组再灌注1小时反映反应性充血量的指标(PRV:BV和VTIPR:VTIBASE)较基础状态均降低,差异有极其显著性意义。IP+IR组PRV:BV和VTIPR:VTIBASE再灌注时明显低于基础状态。IR组和IP+IR组冠脉结扎1小时和再灌注1小时时,冠状静脉血浆中ET水平均明显较基础水平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预适应组缺血和再灌注1小时时刻ET水平明显低于IR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电镜显示,IR组毛细血管基底膜明显受损,多处断裂,细胞肿胀,吞饮小泡减少,电子密度降低疏松,血管腔外见白细胞侵袭;IP+IR组显示吞饮小泡减少,基底膜破坏较IR组减轻,断裂少见,电子密度较低。结论:预适应能减少缺血再灌注后坏死心肌面积,改善心功能,改善微循环功能;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可以发现缺血再灌注后反应性充血量减少,预适应并不能使冠脉反应性充血指标恢复。
作者:王建文;王新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应用计算机定量分析能量多普勒显像(PDI)显示犬肾不同程度血流灌注的准确性。方法:手术暴露犬右肾动脉,将电磁流量计和微米缩窄器固定其上,制备不同肾血流灌注模型。PDI显示肾血流图,计算机脱机分析肾血流图的彩色象素面积(CPA)和彩色亮度值(CV)。PWD测量肾段动脉的PSV、RI。结果:肾血流图CPA、CV及肾段动脉PSV、RI均与肾动脉血流量呈线性正相关(r=0.99)。以肾血流量减少50%和75%时,CPA减少明显(P<0.05和P<0.01)。而CV值仅在血流减少75%时下降明显(P<0.05)。PSV、RI均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PDI可以较准确反映犬肾血流灌注的异常变化。
作者:王建宏;钱蕴秋;贺建国;朱霆;赵振源;李志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者男性,26岁。因活动后胸闷、心悸2年,加重1月就诊。查体: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三肋间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彩色超声心动图显示:左房(前后径42mm)、左室(前后径62mm)明显扩大,右房(横径43mm)、右室(横径42mm)稍大,肺动脉增宽(内径32mm)。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主动脉瓣可见四个瓣叶(图1),大小不一,厚薄不均,发育不对称,其附着点分别位于12点、5点、7点、9点;左室长轴观,主动脉前壁根部可见两个瓣叶,其间有粘连,开放时瓣叶动度降低,开口约14mm。连续多普勒在主动脉瓣上记录到湍流频谱,流速205cm/s,关闭时瓣膜对合差,可见明显缝隙,彩色多普勒在主动脉瓣下记录到大面积花色返流束,返流面积7.8cm2。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1、主动脉瓣四叶畸形(轻度狭窄、关闭不全并重度返流);2、全心扩大,以左心扩大为主;3、肺动脉增宽。
作者:康或;陈淑文;陈黄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冯力刘伊丽查道刚等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技术评价ATP敏感钾通道开放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编号:39870329) 2001:2:812.查道刚李吉吉黄晓波等静脉滴注声学造影剂定量心肌血流的方法学研究(NO.39870329)2001:2:853.张樯许坚毅冯若等环状HIFU换能器焦域形态的数值模拟研究(批号19934001)2001:5:321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9870329)及广东省“五个一”重点课题[粤卫(1996)186号]资助项目1.查道刚张稳柱成官迅等心肌声学造影触发间期对“危险区”范围测定的影响2001:1:14 三、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905-02-01)资助1.邹建中伍烽廖翠蓉等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控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乳腺癌及其疗效评价研究2001:1:24 四、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905-02-01)及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3770841)经费及研究条件由重庆医科大学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提供1.常淑芳顾美礼伍烽等高强度超声治疗兔子宫内膜VX2肿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2001:1: 12.常淑芳伍烽白晋等高强度聚焦超声定位损伤离体人子宫肌瘤的研究2001:2:97 五、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资助(97090247)1.钟明张运张薇等声学定量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2001:5:354 六、山西省科委基金资助项目1.王兴华雷成功戴维德等能量多普勒声学造影对兔VX2肝癌血管显像增强的实验研究2001:3:165 七、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科研基金资助(94-Ⅲ-001)1.邵志丽沈学东魏盟等左室肥厚对冠脉血流储备的影响2001:2:109 八、绍兴市医学发展项目(绍科评字2000第22号)资助1.陈建荣聂月娟吕国兴等改良低张法肠系声学造影在小肠疾病检查中的应用研究2001:3:208 九、山东省科委科研基金资助项目(961216510)1.李秀昌胡燕燕张运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心脏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2001:2:103 十、湖北省教育委员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助(99C069)1.徐辉雄张青萍肖先桃等三维超声成像在产前诊断中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2001:1:64 十一、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1.彭朗鸣郭家松孔秋英诊断超声对胎儿角膜的影响(序列号960650)2001:6:417 十二、日中医学会世川奖学金资助项目1.蔡爱露解丽梅竹内久弥等三维超声对胎儿正常唇及唇裂的诊断评价并与传统二维超声诊断对照分析2001:3:2182.蔡爱露解丽梅竹内久弥等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对妊娠早期胎芽胎儿成像图的比较分析2001:5:375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指导Amplatzer封堵器在不同大小及不同性质周缘房间隔缺损封堵中的意义。方法:53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经食管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或联合球囊充盈测量房缺大小后行Amplatzer封堵器封堵。结果:20例较硬周缘房缺在超声检测房缺大小(16.8±8.8)mm后直接选择封堵器进行封堵,31例缘较软、摆动的房缺球囊充盈测量房缺伸展径(22.4±6.9)mm后选择封堵器封堵。超声所测房缺大小与所用封堵器大小、球囊实测值及球囊在X线下所测量房缺伸展径值相关良好,分别为r=0.930(P<0.01),r=0.921(P<0.001)及r=0.876(P<0.001)。剔除软缘房缺,则上述相关性更佳,分别为r=0.984(P<0.001),r=0.959(P<0.001)及r=0.948(P<0.001)。结论:对于周缘较硬的房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直接指导封堵器大小的选择和封堵。而对于房缺缘较软者,应在球囊充盈情况下测量房缺伸展径后选择封堵器。
作者:张军;李军;田雪;朱永胜;姚志勇;朱霆;张玉顺;李寰;代政学;李媛;王晓燕;刘建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儿,社会女性,6岁。主因左侧腹股沟肿物6年入院。查体:外生殖器女性,双侧腹股沟隆起,分别可触及4cm×3cm×2cm和2cm×2cm×1cm的质软肿物,边界欠清,无压痛。可还纳腹腔,压住内环口增加腹压时,肿物不再出现。高频彩超(SSA-340A 探头频率7.5MHz)检查:左腹股沟皮下可探及19.9mm×10.9mm×13.5mm边界欠清晰的低回声,与左下腹腔内肠管紧密相邻,深呼吸时低回声位置无明显变化。右侧对称部位未探及相同回声。CDFI检查:低回声周边散在蓝红色点状血流,Vmax 0.12m/s,Vmin 0.02m/s,PI 2.00,RI 0.83。超声诊断:左侧腹股沟处异常回声一疝不除外。手术所见:双侧腹股沟区分别可见约2.5cm×2cm×2cm卵圆形肿物类似睾丸,但因患儿外生殖器为女性,阴道发育正常,并且不了解腹腔内子宫,卵巢的发育情况,将肿物取病理活检后还纳入腹腔,常规行两侧疝修补。
作者:高建津;刘洁华;耿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肌部室间隔缺损(MVSD)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图像特征及规律性。方法:应用CDE对12例MVSD进行检查,寻找MVSD图像特征及规律性,10例经心血管造影对照,8例经手术证实。结果:根据CDE图像特征对11例MVSD作出正确诊断。MVSD的CDE图像特征及规律性明显:MVSD孔多、位置变化大;常合并多种畸形;部分患者手术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仍可显示过室间隔残余分流束血流信号。结论:MVSD的CDE图像特征及规律性明显,CDE对MVSD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作者:侯传举;邓东安;张雅丽;刘洁;于克东;段开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SVC)佳超声检测途径,获取较客观的SVC形态学指标。方法:对随机选取的56例健康志愿者行经右锁骨上窝及心尖五腔、剑下四腔切面基础上的SVC超声探查,测量平静呼吸状态下各切面SVC内径及可见长度。结果:56例受试者右锁骨上窝、胸骨旁心尖五腔及剑下四腔切面SVC显示率分别是,96.43%、89.3%、82.1%,显示长度分别是(56.49±7.91)mm、(28.29±5.83)mm、(22.05±4.37)mm。吸气相内径分别是(16.00±2.11)mm、(13.71±2.34)mm、(11.43±2.05)mm,呼气相内径分别是(9.41±1.63)mm、(8.91±1.78)mm、(6.61±1.14)mm。结论:右锁骨上窝切面及心尖五腔切面SVC显示满意率较高,可对SVC行全程检测。SVC内径随呼吸周期呈规律性变化。
作者:吕发勤;段云友;曹铁生;张勇;王文;张龙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文报告16例过敏性紫癜肠道的超声表现,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5~12岁。临床表现以皮肤皮疹,紫癜及阵发性腹痛为主。其中伴恶心呕吐者8例,便血6例,伴关节肿痛2例。采用APOGEE 800型彩超诊断仪,7-3C凸阵探头。检查前一日晚餐不宜过饱,禁食禁水8~12小时,于次日晨空腹检查,必要时安排在X线钡餐检查前或检查三日后进行。根据观察部位不同,取仰卧位,坐位,半卧位或左右侧卧位。灵活运用多方位,多切面缓慢移动连续扫查方法。发现病变后注意其位置、形态大小及内部结构与周围脏器关系。
作者:齐国新;彭文秀;李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对比M型、二维和三维超声心动图三种技术诊断左室肥厚的敏感性和相对准确性。方法:在43例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中,应用M型超声Penn方程、二维超声双平面Simpson方程和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分别测量左室心肌重量,以Framingham研究确定的左室肥厚诊断标准,对比了三种超声技术对左室肥厚的检出率。以三维超声的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价了M型和二维超声的诊断准确性。结果:M型、二维和三维超声技术对左室肥厚的检出率分别为14.0%、16.3%和20.9%,与三维超声诊断相比M型和二维超声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4%和90.7%(P均<0.05)。结论:对于左室肥厚的诊断,三维超声具有较M型和二维超声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在左室肥厚合并明显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患者,三维超声应作为首选的诊断技术。
作者:郑昭伦;张运;季晓平;邢艳秋;王勇;张薇;张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者女,43岁。孕6产1。主因孕35-2周第二胎双下肢水肿半月入院。患者早、中孕其顺利,近半月来双下肢水肿加重并逐渐延至外阴及下腹壁。查体:血压26/16kPa,脉搏80次/分,肝脾未触及。宫高27cm,腹围90cm。胎头居下,未入盆,无宫缩,宫体无压痛,胎心140次/分,律齐。化验:血红蛋白114g/L,血小板180×109/L,尿蛋白(+++),肝功正常。临床诊断:宫内孕35-2周,第二胎头位,重度妊高征。入院后予解痉、降压等治疗。患者于入院后第二天后突然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并伴恶心呕吐一次,急查肝胆腹部彩超,超声所见:子宫内孕单胎妊娠,胎头居下,双顶径8.6cm,胎儿发育未见异常,胎心正常,脐动脉血流正常,S/D 2.2。前壁胎盘,位置、厚度正常,浅Ⅱ级钙化,羊水深3.6cm,肝脏外形不规则,回声略粗强,肝前间隙内充满絮状强回声光团,厚度为1.8cm,回声不均匀(图1)。CDFI检查:光团内未见血流信号,强回声光团压迫肝脏膈面使肝脏变形。腹腔内可见游离液体,右侧腹积液深4.0cm,左侧腹积液深3.5cm,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出不凝血。超声诊断:宫内孕单活胎头位,腹腔积血,肝前间隙强回声光团(凝血块可能),提示自发性肝破裂。遂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娩出一孕8个月大小的女婴,腹腔内有大量暗红色游离血液,探查肝脏,肝右叶膈面被膜淤血呈暗红色,面积约9cm×9cm×10cm大小,其中有1cm×2cm×1cm组织坏死及裂口,有活动性出血,丝线间断缝合,明胶海绵止血,术后14天痊愈出院。
作者:岳文雅;吴志宏;韩彬;刘凤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者女,32岁。6年前发现左侧大阴唇处有一约3.2cm×1.5cm的包块,略突起,近几年来逐渐增大。近期因大阴唇肿胀来诊。查体可见左侧大阴唇处有一柔软包块,呈紫红色,约6cm×5cm,触摸有轻微搏动,局部皮温升高。临床诊断为血管瘤。超声所见:左侧大阴唇可见一7.1cm×3.2cm低回声区,边界欠清晰,形态不规则,无明显包膜,内部回声不均质,可见网格样无回声暗区,彩色多普勒显示网状暗区内充满五彩镶嵌、红蓝交错、明亮的血流信号,以动脉血流为主(图1)。脉冲多普勒测收缩期峰值流速为30cm/s,PI 0.45。彩超诊断:左侧大阴唇蔓状血管瘤。经手术病理证实。
作者:崔琳玲;吴世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者,女,35岁。腹痛,既往有“甲亢”病史6年,否认伤寒、肝炎。查体:贫血貌,双眼球突出,双侧甲状腺Ⅱ度肿大,脾肋下4.5cm,质中,表面光滑,左季肋部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WBC 8.4×109/L,中性分叶74%,T3 0.58nmol/L,T4 86.19nmol/L,TG49.21%,TM 34.70%。腹部CT示:脾大,达9个肋单元,下极见片状低密度区,大小13cm×5.0cm×10cm,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CT诊断:考虑脾梗塞,少量腹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脾厚6.8cm,长轴14.9cm,脾下极见呈尖端指向脾门的楔形低回声区(图1),大小9.3cm×5.2cm,脾包膜、形态无明显改变,肝肾隐窝见液性暗区,大小6.5cm×2.0cm,CDFI检查病灶内无血流信号,脾静脉增宽,内径9mm,脾动脉流速增快,彩超诊断:脾下极低回声区,疑脾梗塞;少量腹水。
作者:杨楚香;林炳饮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