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艾滋病并PCP呼吸衰竭13例临床分析

魏义胜;杨跃杰;姚雪华;杨晓霞;张丽淑;张小瑞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艾滋病, 呼吸衰竭, 呼吸频率, 无创正压通气, 无创通气治疗, 治疗基础, 治疗方式, 临床疗效, 疗效显著, 患者治疗, 辅助治疗, 动脉血气, 方法
摘要: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艾滋病并PCP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3例艾滋病并PCP呼吸衰竭患者,在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辅助治疗,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pH、PaO2、PaCO2的改变.结果:治疗后呼吸频率及pH、PaO2、PaCO2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无创通气治疗艾滋病并PCP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复发脑膜瘤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复发性和96例非复发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点.结果: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在肿瘤形状、有无瘤内坏死灶、有无钙化、有无骨质改变及病理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而两组在有无硬脑膜尾征、有无均一强化及瘤周水肿程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肿瘤形状、有无瘤内坏死灶、有无钙化、有无骨质改变及病理类型可作为脑膜瘤复发的预测因素.

    作者:梁亮;梁新强;刘克勤;覃颜;蒋广元;宋星志;张征军;陈慧溪;彭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营养健康教育对减少社区中老年痛风发作的影响

    目的:探讨营养健康教育对减少中老年痛风发作的效果.方法:在本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集到社区痛风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自制问卷调查表,对社区42例中老年痛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给予痛风相关知识、饮食治疗、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健康教育,随访1年,比较营养健康教育对痛风发作的影响.结果:通过对42例中老年痛风患者的营养健康教育,患者痛风年平均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患者对痛风有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患者对营养健康教育和饮食治疗满意,能长期坚持饮食治疗.结论:营养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痛风相关知识的了解,改变痛风患者的饮食习惯,依从科学的饮食治疗,明显减少痛风发作的次数,延缓病情进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艳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甘精胰岛素辅助治疗领导干部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辅助治疗领导干部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但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5例中年在职领导干部的2 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治疗.结果:治疗3 个月后,25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依从性良好,无一例中断治疗,治疗期间25例患者有1 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症状,无1 例发生夜间低血糖.结论:对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不达标的中年在职领导干部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联合治疗,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治疗依从性好,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黎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一例输入性疟疾的调查报告

    随着对外经济的发展,我县援外工作不断增加,引起援外工作人员不断在境外感染疟疾.孝昌县是嗜人按蚊流行区,2005-2008年疟疾发病率在1/1万以下,以间日疟为主,属非恶性疟流行区1.2011年10月20日10时50分,孝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了一例输入性间日疟,当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就对该起疫情进行了调查处理.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娟;叶琼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

    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而规范护理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重要环节.如何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作者:余丽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军队干休所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体会

    目前军队干休所老干部已步入高年龄和高发病期,从我所情况来看,平均年龄86.2岁,平均每人患主要疾病6.7种.随着机体功能的衰退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危重急症日渐增多,医疗保健工作已经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首要需求.老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从战争年代走来,有的负过伤,职务等级高,为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成立立过汗马功劳,做好他们的医疗保健工作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也是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笔者从事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12年,主要有如下几点体会:

    作者:张运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1例密盖息过敏病员的护理体会

    密盖息的活性成份为鲑鱼降钙素,它具有调节钙的代谢,能显著降低高周转性骨病的骨钙丢失,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同时刺激成骨细胞的形成及其活性,95%药物经肾排泄,2%以原型排泄,是结合型蛋白,具有持续作用时间长的特点.临床上过敏反应较少见,我科曾有1例密盖息所致过敏反应的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过敏反应未造成较大的影响.

    作者:庄景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应用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护理问题分析及防范对策

    真空负压静脉采血临床操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溶血、真空负压管吸血不畅、血液污染操作者或被采血者皮下淤血等问题产生的相关因素,总结出防范对策,收到良好临床效果.

    作者:徐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美国JCI质控方法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从设备的使用率可以反映整个医院的运作情况,通过一系列质控,可以监测设备从申请,论证、购买、验收、维护、使用情况、收益率和设备报废的整个流程,从而综合评价设备在医院的使用效果,再利用PDCA的手段,不断对设备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改进,优化流程持续改进.

    作者:郭恩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玉米须总皂苷的乙醇提取工艺

    目的:优化玉米须总皂苷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以人参皂苷Rb1为对照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在535nm测量乙醇回流法提取玉米须总皂苷的含量,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法优选玉米须总皂苷提取工艺.结果:玉米须总皂苷乙醇水浴回流提取的佳工艺为A3B1C3D2,即乙醇浓度为80%,料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150min,提取次数为2次.平均提取率为4.86%.结论:该方法提取效率高,为玉米须的工业化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陈炜;陈松瑞;张德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肿瘤的中西药物治疗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死亡率居第二.肿瘤的治疗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国内外已出现了一批临床疗效好的中西药物.本文综述已在临床使用和正在开发的抗肿瘤的药物.

    作者:李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川崎病误诊为颅内感染30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川崎病(KD)误诊病例的统计和分析,提高对KD鉴别诊断的认识,对临床诊断KD提供帮助.方法:在280例KD中,对早期误诊为颅内感染的3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误诊的原因.确诊为KD后即给以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结果:280例KD中误诊为病毒性脑炎9例,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21例.30例患者分别在入院后2~16天确诊,平均8.34天,30例病人均临床治愈出院,住院时间为14±5天.结论:KD由于早期为非特异性发热为主,易被误诊为一些感染性疾病,若合并脑脊液细胞数增高等表现易被误诊为颅内感染.

    作者:秦清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珠海市护理人员临床护理路径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路径的认知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珠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00名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路径知识缺乏;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结论:对护理人员应加强培训力度,护理管理者应提高对临床护理路径的重视力度

    作者:艾艳;杨玲;于翠香;季平;邹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48例COPD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采用自制治疗依从性问卷表调查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患者在戒烟、呼吸功能训练、家庭氧疗的依从性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或﹤0.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提高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病情反复加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邓惠英;罗梅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不良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气流受限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成为人类第四大死亡原因[1].研究发现[2-3],COPD患者90%以上是老年人,且急性发作期营养不良率接近50%以上.营养状况是COPD不依赖肺功能存在的独立因子[4].据报道[5],单纯使用肠外营养( P N) 并发症发生率高, 维持营养状态效果差 , 而肠内营养(EN) 的实施又因病人肠道运动、消化及吸收功能改变受到限制.因此,对于营养不良的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而言,应用肠外和肠内续贯营养支持可能是较为合理的营养治疗途径.

    作者:顾景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10年梧州市部份中小学生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梧州市中小学生营养水平,掌握学生的贫血状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对中小学生血红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梧州市1274名中小学生中低血红蛋白学生175人,总贫血率为13.74%;高于同期进行的广西地区9个县区11所县级中小学贫血总检出率(8.87%);低于贺州市富川县检出率(16.52%);与贺州市的黄姚、玉林市的容县、南宁市的上林县检出率相近.男女生贫血率分别为10.26%和16.97%,女生贫血率高于男生,差异有显著性(χ2=12.08,P<0.001);小学生贫血率为18.60%,中学生贫血率为7.18%,小学生贫血率高于中学生,差异也有显著性χ2=34.31,P<0.001);各年龄组之间贫血率存在一定差异,以低年龄组为高,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梧州市中小学生贫血现象较普遍,低血红蛋白对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应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采取措施防治贫血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郭永强;卢家友;彭美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护理

    腰大池外持续引流以损伤小、操作简便、利于病情观察、疗效明显、并发症小的一系列优点,得到临床的推广,护理更是治疗的关键.通过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将颅内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减轻血性脑脊液对脑和脑膜的刺激,促进脑脊液够循环和吸收,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状态,减轻脑水肿和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展红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三种不同年龄阶段新生儿泪囊炎行泪道探通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年龄阶段新生儿泪囊炎行泪道探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分为出生后2个月至6个月,6个月至12个月,12个月以上三个年龄阶段,采用4-5号泪道探针,粘膜麻醉后,止动,充分扩张泪小点,将泪道探针按泪道解剖特点,由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穿破隔膜及泪鼻管后,拔出探针,接0.9%的生理盐水冲洗,边推药边退针,以患儿出现吞咽动作或呛咳出冲洗液为度.结果:所有患者均具有小儿泪囊炎的典型症状,经泪道探通术治疗后,出生后2个月至6个月疗效满意.结论:泪道探通术治疗小儿泪囊炎,方法简单、省时、损伤小,方便,患儿家属易接受,出生后2个月至6个月行泪道探通术相比其它年龄段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是目前治疗该病的较好方法.

    作者:何宏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L-OHP+CF+5-FU方案在中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L-OHP+CF+5-FU方案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安全性.方法:60例已经病理或手术证实的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L-OHP)13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亚叶酸钙(CF)150mg/m2,静脉滴注2h,第1~5天;氟尿嘧啶(5- Fu)300 mg/m2 静脉滴注6h,第1~5天,21d为一周期.按WHO标准评价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组60例,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包括恶心(80%)、腹泻(30%)、呕吐(31.7%)、和口腔炎(15%);以及周围神经毒性(60%);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0%),其中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0%).结论:L-OHP+CF+5-FU方案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安全性良好,外周感觉神经末梢损害、静脉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等严重的毒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郑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孕妇健康教育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中作用

    目的:本文主要是讨论对孕妇进行产前的健康教育,观察其对降低社会因素引起剖宫产率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孕妇.随机将孕妇分为两组,对照组孕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孕妇没有接受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为15.8%,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孕妇46、1%的剖宫产率,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剖宫产病例中,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观察组只有19.4%,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46.8%(P<0.01).结论: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

    作者:许筱妹;寇建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