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洪艳
目的:探索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M iles手术)不能保留肛括约肌而需作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术后的有效护理策略。方法:收集我院86例经Miles式直肠癌手术治疗且术后改良护理资料,并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术后5个月排便规律者60例(69.77%),排便时无不适者63例(73.26%)。结论:术后有效的护理,出院前、后造口护理指导,规律饮食习惯及造瘘悉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从而为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周苗华;林丽;周丽静(通讯作者);彭守华;简红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透明的晶体由于多种原因而形成混浊者称为白内障。这些因素有些是出生前胚胎发育因素,有些是出生后内在因素、外在因素。白内障形成的机制尚待研究。不论起因如何,晶体混浊乃是晶体虹膜通透性改变以及代谢紊乱的主要因果,从而失去屏障效应。特别是在外伤后,晶体虹膜破坏,是通透性增加,随之而发生虹膜代偿性增厚,上皮细胞增生,皮质纤维硬化、凝固或坏死,导致整个晶体混浊。
作者:李红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无痛性心肌梗死(RMI)的临床诊断分析,用以提高诊断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以来收治的49例RM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RMI患者中,死亡11例,其中心脏骤停4例,心源性休克2例,心脏衰竭2例,恶性心律失常3例。结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故此病在临床上有较高的误诊率、较高的死亡率,因为早期诊断对本病尤为重要,以此来降低死亡率。
作者:董秀琴;徐国明;李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情况,误诊误治情况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异位妊娠三大高危因素为流产、开腹手术、盆腔炎症;三大主要表现为停经、腹痛、阴道流血;三大主要体征为宫颈举痛、盆腔压痛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阳性;三大重要检查为血β-HCG,B超、后穹隆穿刺。结论:重视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提倡药物保守治疗或保守手术治疗。尽量专科专治,减少误诊误治,减轻病人身体及经济损失。
作者:鄢碧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自拟止咳处方治疗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4例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12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止咳处方口服。结果:对照组治愈36例,好转53例,无效35例,总有效率71.8/%;治疗组治愈80例,好转3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2.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止咳处方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效果较好。
作者:姜玉红;孙翠凤;刘君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大面积烧伤指烧伤面积>30%或Ⅲ度烧伤面积>15%的烧伤。常伴有肾功能不全、应激性溃疡、脑水肿等并发症。为了避免创面感染,缩短病程,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应早期切痂植皮手术以封闭创面。我科2009年6月-2013年5月大面积烧伤行切(削)痂植皮术患者49例。在患者植皮术后我们给予准确及时的健康教育和积极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的临床实践总结如下。1资料我科2009年6月-2013年5月大面积烧伤行切(削)痂植皮术患者49例。其中男36例,女13例。烧伤面积36%-90%。热液烧伤22例,火焰烧伤25例,化学烧伤2例。Ⅲ面积>16%。平均住院日98天。住院早期实施切(削)痂植皮术,术后给予准确及时的健康教育和积极的护理干预。
作者:张中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合并性病的产科病人的心理特征和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产科收治的18例合并性病的病人,通过临床护理,了解分析其心理特征,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现所有病人存在的心理状态有:焦虑、恐惧、自卑、羞愧、愤怒与抱怨。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有效的沟通,尊重病人隐私,帮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实行保护性医疗,做好病情观察和消毒隔离将有利于性病控制和患者康复。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对产科合并性病的病人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沈琼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死亡率的迅猛增加,必然需要社会、家人更多的付出,临床医护工作者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以便服务于这类人群。探讨临床治疗与新的医学管理模式是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我院在老年病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的治疗与管理模式上采取“三位一体”病人管理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经验,现分享如下。1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即病人入院后,根据病人年龄,性别,疾病等特点进行分类管理,有一名主管医生、一名主管护师、一名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组成一体,针对患者病情进行专人管理、专人治疗、专人康复的“三位一体”式一对一,一站式病人服务管理模式。即患者从入院,到康复出院均有三位主管人员对患者躯体性疾病、心理性障碍、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康复功能的锻炼、进行综合性治疗与康复。病人再次入院时均有以上主管人员为其终生服务。
作者:陈洪宽;刘洪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通过对1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观察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及护理体会,并进行出院指导,通过各项护理措施,该产妇治愈出院。
作者:施秋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心律失常病人观察以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接收的43例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中有41例抢救成功,好转以后出院,其中2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及早发现心律失常的病状,对心律失常病人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可以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治疗或缓解,减少患病(者)死亡率,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增加,实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而且可以帮助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实现治疗成本的节约。
作者:杜文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和讨论清血凉血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疾病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符合准支气管扩张咯血诊断标的病人22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160例,对照组口服安络血,治疗组给予凉血止血方,并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体征、病程等疗效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数为48例,占80.0%,治疗组痊愈62例,显效40例,有效44例,无效14例,总有效例数为146例,占91.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时,应该以凉血止血法为主,凉血止血方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复方,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韦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因素及其管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评估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常见风险的应急处理程序,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大风险监控。结果:提高了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作者:孙淑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具体探讨生物钟基因Per2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1月间32例于我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作为样本,同期选择32例正常肠道组织作为对照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生物钟基因Per2蛋白的表达。结果:切片镜下显示肿瘤中较配对的正常肠道组织中Per2蛋白的表达呈明显增高,在细胞核及细胞浆中均见强阳性。随Dukes分期的增强,Per2表达阳性表达率及阳性强度呈递增趋势,Per2中度及强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肿瘤存在生长凋亡的昼夜节律性,生物钟基因Per2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
作者:孙永红;刘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通过现场问卷对200例55~75岁辖区内农村居民进行调查和深入访谈,对现存的几种较常用健康教育形式进行比较,探讨比较适合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形式,增加健康教育形式的实用性。从而增进农村居民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榴;曾淑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超声检查是早期妊娠诊断,无创性产前诊断、观测胎儿发育、胎儿畸形筛查等的重要手段,是产科实践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大量的研究表明诊断超声确定存在潜在的生物效应,近年为了获得更好的超声诊断质量和对病症的检出能力,诊断超声的输出水平在不断提高,所以超声对人胚早期的安全性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超声可以通过生物学效应(热效应、机械效应、空化效应)作用于器官组织并引起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变化,从而可能影响胚胎和胎儿发育。认为诊断级超声对早孕绒毛在超微结构、生化功能、DNA、细胞增殖与凋亡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诊断剂量超声对胚胎组织的生物学效应取决于超声强度和辐照时间,在超声强度不变的情况下,辐照时间越长剂量越大,因此在早孕期进行超声检查时,一定要坚持小剂量的原则,应慎用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
作者:周艳清;王磊;蔺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关节脱位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发生率为0.2-0.6%[1]。常发生于手术后早期,会给病人带来较大痛苦,患者感到疼痛、活动受限、精神紧张、恐惧,应尽早处理,以免引起坐骨神经损伤、复位困难甚至复位后再脱位等问题。因此,护士针对易发因素做好全面护理对预防关节脱位的发生至关重要。1临床资料2008年7月-2013年10月,我院骨伤科对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人87例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男59例,女28例;年龄51-78岁,平均67岁。术后发生关节脱位5例,男3例,女2例。其中手法复位4例,在手术室切开复位1例。
作者:侯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胰源性门脉高压的MSCT表现和侧支循环开放的特点,以期能提高对胰源性门脉高压的认识。方法:45例胰源性门脉高压的患者(包括胰腺癌13例,急性胰腺炎24例,慢性胰腺炎6例和胰腺周围病变2例)。对其CT、临床和解剖学基础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观察和分析胰腺本身病变、胰腺周围病变、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受累状况及其肝外门静脉系统侧支循环开放情况。结果:45例胰源性门脉高压患者,其中单纯脾静脉阻塞或狭窄为75.6%(34/45),单纯肠系膜上静脉阻塞或狭窄为8.9%(4/45),脾静脉阻塞或狭窄合并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主干阻塞或狭窄为15.6%(7/45)。侧支循环开放主要表现为不同区域静脉血管的扩张、增多和增粗,分别为(1)脾门胃底区增多、增粗血管:胃短静脉88.2%(30/34)、胃冠状静脉76.5%(26/34);食管下段静脉4.5%(2/45)(2)胃大弯区增多、增粗血管:胃网膜左、右静脉68.9%(31/45)(3)胰腺沟突平面区增多、增粗血管:胃结肠干静脉51.1%(23/45);结肠右上静脉35.6%(16/45)、结肠中静脉40%(18/45)和胰十二指肠后上静脉24.4%(11/45)。9/45(20%)例CT上可见腹腔出血,3/45(6.7%)例可见胃肠腔内积血。结论:MSCT不但能显示胰源性门脉高压的直接病因,还能显示其伴发征象,为临床正确诊断和进一步处理提供了重要线索。
作者:赵建春;雷中东;张慎忠;季国军;朱庆强(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价值。方法:将符合诊断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的比较,与对照组比较,1个月和6个月时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早期联合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患者预后,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
作者:陈红涛;李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胆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为胆道系统的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男性多见,男女发病率为(2-2.5):1,好发年龄在50-70岁。胆管癌是发生于胆道上皮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可发生在左、右肝管至胆总管末端,根据发生部位胆管癌可分为四型:a周围型:起源于左右主肝管以远分支胆管,又称胆管细胞型肝癌;b 肝门型:起源于左右主肝管及肝总管近端10mm 范围内;c 肝外胆管型:起源于左右肝管汇合处10mm以远至Vater壶腹近端;d壶腹型:肿瘤位于 Vater 壶腹部。有学者将壶腹型归入肝外胆管型。其中肝门型胆管癌常见,占50%-70%,是临床上高位梗阻性黄疸的主要原因。后三型统称为肝外型。
作者:徐洪章(综述);魏明华;王其军;姜传武(审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选取了2010年1月-20l2年12月我院收治确诊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8例,并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主要进行对症治疗,同时使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神经节苷酯来进行治疗,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均有所好转,其中治疗组和观察组进行比较,患儿在原始反射、意识障碍及肌张力恢复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都少于后者,同时按照评分对比,治疗组要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神经节苷酯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上具有较好的疗效,应该予以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汪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