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手术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57例实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8例,对其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29例,对其采用丙泊酚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清醒时间、出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评估。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无痛人流手术麻醉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镇痛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祁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试用期护士考核和鉴定手册》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到2013年10月招聘的25名新入职护士采用《试用期护士考核和鉴定手册》指导临床带教工作。结果:《试用期护士考核和鉴定手册》的应用显著提高了临床带教效果,使带教双方对职业需求的满意度提升7.16%(特别是对于工作的认同感、团体归属感、工作自主权方面);新护士出科合格率提升8%;新护士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程度明显提高。结论:《试用期护士考核和鉴定手册》在临床带教中,得到了带教老师和新入职护士的认可,提高了临床带教质量,值得在临床医院新入职护士带教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虹美;张家梅;尹芳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泮托拉唑组35例,奥美拉唑组35例,分析两组给药后3 d的临床症状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结果: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和9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且泮托拉唑较奥美拉唑起效更快。
作者:王静;黄力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病例1。患者女32岁,农民。因心悸、易怒、多汗1年,加重伴眼突3月入院。入院前曾在其他医院诊断为“甲亢”,予以抗甲亢治疗,具体不详。查体:体型偏瘦,双眼微突,甲状腺弥漫性Ⅱ度肿大,可闻及血管杂音,心率135次/min,第一心音亢进,心界扩大,双手平伸颤抖,大小鱼际肌中度萎缩。实验室检查:RBC4.1×1012/L,HGB105g/L,WBC3.9×109/L, PLT230×109/L。TSH0.03 IU/L, FT319.2pmol/L,FT434.4 pmol/L。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并发心脏病(甲心病)。予以进口甲巯咪唑20mg,2次/d,盐酸普奈洛尔10mg,3次/d,及其它辅助治疗。入院第三日晚8时许,患者突然出现大汗淋淋,惊恐面容,紧握医生手不松开,双手颤抖,意识清醒,诉有窒息感和濒死感。测血压140/95 mmHg,心率195次/min。予以吸氧,静推地西泮5mg。急查血生化与入院时无明显变化。30min 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测血压128/86mmHg,心率130次/min。约1时许安静入睡。自后均在晚8~10时左右均发生类似病情,偶有有一晚2次发作,每次持续时间30~60分钟不等,予以同法处理后均可缓解,10天后未再发作。
作者:王道建;刘喜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文对1000例发热患者分为研究组500例和对照组500例。研究组对无细菌感染而未使用抗生素及对照组无细菌感染而使用抗生素的退热时间无差异,而两组未找到细菌感染的病例都在76%以上,而确定细菌感染的病例只有24%以下,临床医师对发热患者严格按照适应证正确使用抗生素。
作者:李建文;童升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瘢痕子宫住院分娩的孕产妇5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孕产妇资料进行比较。结果:经阴道分娩18例,分娩率为31.03%;成功13例,成功率72.22%;再次剖宫产45例。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比较,除产后出血量有差异外,产程时间、手术助产率、新生儿Apgar 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瘢痕子宫孕产妇,只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肖满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全胃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治疗组给予肠内营养。结果:两组营养支持前PA与ALB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都无死亡患者,不过治疗组的并发症和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肠外营养,全胃肠内营养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能增强机体营养,改善预后。
作者:高学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手术室是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及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而手术室护理是保证患者手术过程中安全的前提,在任何环节上的疏忽和差错都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根据本人从事手术室护理多年的工作经验来谈手术室护理出现差错事故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作者:黎美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为了更加有效的增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能力,从而使得死亡率大大降低。方法:回顾性研究曾经救治的4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全部患者病例里,痊愈出院的有40例,死亡的有3例,死亡人数占患者总数的7%。结论:应该先实施有效的急救措施,同时使用药物及清洗胃部导泻,尽可能早的运用胆碱酯酶复能剂,充分考虑疾病的变化情况及时改变阿托品的使用量;准确区分合并症与并发症的主次关系,全面系统的进行治疗,从而使得更多患者痊愈,减少死亡发生的概率。
作者:陈津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锦州铁路职工食堂食品索证索票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管理对策。方法:对辖区117家职工食堂的索证索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结论:锦州铁路职工食堂食品索证索票率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仍须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作者:吕淑艳;王军;杨秀娟;韩雨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浅析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织(IADPSG)推荐,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11年1月采用,2011年12月1日我国亦开始执行的新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下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围产期管理的影响。方法:抽取2008年5月-2011年9月在我院分娩依照原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确立的GDM病例42例为A组,2013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分娩依照新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确立的GDM病例12例为B组,对比两组孕产妇发病率、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妊娠期糖尿病新的诊断标准下,GDM发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病例妊娠高血压、巨大儿、死胎、新生儿低血糖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意义。B组病例入院分娩时空腹血糖(FPG)普遍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新的诊断标准下,GDM发病率升高,但经过围产期的干预处理,降低了孕妇母胎的并发症。
作者:文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者均为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综合法(其中包括:中药、手法及腹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的症状总积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的症状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先后自身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经过半年随访,实验组患者中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7.89%,对照组患者中有11例复发,复发率为28.95%,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运用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裘绍源;何明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使用该药治疗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该药疗效显著且没有不良反应,同时可以影响血清内皮脂肪酶和脂联素的水平。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硝苯地平控释片疗效显著。
作者:寇冠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经尿道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的患者64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名,实验组32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围术期个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和 SAS 评分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观察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术期系统的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经尿道行前列腺电切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有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孙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肝胆相关,是中医学整体观的体现。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肝主气机,其疏泄条达之功,可升清阳气,助脾运化,降浊阴之气,助胃受纳腐熟。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胃的受纳功能健旺;若肝失疏泄,就会影响脾胃功能,引起“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的病理表现,可见精神抑郁、胸胁涨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金匮要略》中所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是对肝脾生理病理的高度概括。
作者:朱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临床资料李某,男,40岁,于2013年9月4日自愿到某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站作男扎术,术时情况不明。术后1日前来我站就诊,自述两侧阴囊胀痛。体查:T:37.8℃,P:91次/分,R:23次/分,BP:114/70mmHg。急性病容,一般情况尚可。男科检查:双侧阴囊肿胀,扪及边界不清肿块,阴囊及阴茎皮肤青紫。血 RT:WBC4.8×109/L , N :2.9×109/L ,L:33%,Hb:136g/L。诊断为阴囊血肿。立即作阴囊血肿切开引流术,术中见右侧输精管动脉活动性出血,结扎右侧输精管动脉,并将输精管残端及周围组织一并结扎,清除积血,在阴囊底部作较大切口,放置引流条。术后每天给以先锋霉素V2g+0.9%生理盐水100ml、替硝唑100 ml及止血敏1.5 g+止血芳酸0.3 g+10%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口服复方新诺明0.96,2次/d,安络血5mg ,3次/d ,维生素C 200mg,3次/d。连续治疗5天治愈出站。
作者:杨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近年来,采用自拟消渴方联合格列齐特片治疗Ⅱ型糖尿病60例,与单独口服格列齐特片治疗30例作对照,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典型症状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空腹血糖≥7.8mmol/L,任何时候,血浆血糖≥11.1 mmol/L;(2)符合1980年WHO糖尿病分型标准Ⅱ型糖尿病的患者;(3)排除病例标准:①患者在用药前虽然血糖高于正常,但通过饮食控制,增加活动量等后空腹血糖<7.8mmol/L或餐后2h血糖11.1 mmol/L;②年龄在18岁以上或65岁以上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③不合作者(不能配合饮食控制,或不按规定用药而影响疗效者);④有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或合并有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⑤近1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以及感染者;⑥未满规定观察期而中断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作者:罗玉昆;张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把240例初治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心理状况、营养饮食、传染途径、用药督导及随访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李桂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42名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通过超声造影分析其超声增强廓清方式、造影参数以及时间-强度曲线。结果:7名患有甲状腺肿瘤的患者中,5名患者周围腺体比超声造影后增强晚,周围腺体廓清比超声造影后早,呈高增强。20名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后,廓清增强程度与增强方式均呈现多样性。15名患有甲状腺癌患者中,对其进行超声造影后,有13名患者增强廓清要比周围腺体晚,呈低增强状态。结论: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中,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能为其提供大量信息,有利于甲状腺结节治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邱红;徐慧(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即静脉输液加药混合集中配置,指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根据临床医师处方,经药师审核其配方的合理性后,是在符合GMP标准、依照药物特性设计的,洁净间内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在内的静脉输注药物的配制。而生物安全柜配制室主要是进行细胞毒性药物、抗生素药物配制的场所。我院于2011年5月成立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并设立了万级洁净配制间,内置局部百级BSC-ⅡA2生物安全柜7台及局部百级层流台9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建立是我院管理创新和实现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使开放的配置环境转移到更为洁净安全的环境,能明显减少药物对配置者的危害,但很多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密闭的工作环境、连续、机械的配置工作对配置人员的身心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人员职业的危害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作者:赵贵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