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凝胶敷贴治疗老年浅表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研究分析

鲍云霞;刘英;徐国纲;来纯云

关键词:水凝胶敷贴, 浅表性静脉炎, 疗效
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水凝胶敷贴治疗老年浅表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科老年呼吸肿瘤内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住院发生浅表性静脉炎的80例患者(男78人,女2人,平均年龄=87.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将水凝胶敷贴贴于患处,对照组采用50%的硫酸镁溶液湿敷和肝素钠乳膏涂擦,用50%的硫酸镁溶液湿敷的患者3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I度总有效率达100%,II度总有效率达80%,III度总有效率达66%,对照组以50%硫酸镁组为代表,I度总有效率为90%,II度总有效率为66.7%,III度总有效率为0%,治疗组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水凝胶敷贴治疗浅表性静脉炎的疗效优于50%硫酸镁湿敷和肝素钠乳膏涂擦。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李七一教授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李七一认为稳定性心绞痛病机为气虚为本,痰瘀为标,以益气活血化痰为基本治则,研制“冠心平”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司亮;李七一(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成药及西药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8例

    目的:观察中成药及西药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观察组58例采用中成药及西药口服联合中药灌肠;对照组52例单纯采用中成药及西药口服。结果:两组病例一周症状消失无显著差异,三个月及半年症状复发有显著差异。结论: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复发率明显降低。

    作者:张海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硕士研究生专业选择与择业期许调查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研究生选择专业的意愿及其就业期许。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市两所大学130名在读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源于第一志愿报读专业)临床护理专业占7.7%,护理科研占27.7%,护理管理占19.2%,护理教育占42.3%。另外,44.6%护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想到学校或者实验室工作,还有30.8%的想进事业单位,只有16.2%的护理研究生愿意到医院工作。结论:护理学硕士研究生选择专业目的强烈,但缺乏对就业形势的评估,就业意识模糊,从而造成了临床高级护理人才的流失,使得三年护理硕士教育的教学资源浪费。

    作者:谢滔;黄贤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宫内节育器临床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3种宫内节育器(IUD)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昆山市花桥人民医院妇产科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健康妇女761例,以随机方法分为三组,放置三种不同的IUD,其中吉妮柔适(GeneFiexIUD)261例、爱母环(MCuIUD)253例、母体乐(MutileIUD)247例,于放置后1月、3月、6月、12月及24月进行随访。结果:3种IUD24月脱落率分别为0.77%、2.37%、2.83%,放置吉妮柔适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带器妊娠率分别为0.38%、0.79%、0.81%,3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因症取出率分别1.15%、4.35%、1.62%,放置(MCuIUD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累积续用率分别为95.02%、91.30%、94.74%,放置GeneFiex吉妮柔适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GeneFiex吉妮柔适,24月续用率高,副反应少,脱落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樊健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诊病人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急诊病人进行调查,了解其对社区护理服务需求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为急诊病人的社区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6月就诊的急诊科病人122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急诊病人的社区护理需求。结果:社区护理服务需要开展率居前5位的服务项目为健康咨询、饮食指导、康复训练指导、血压监测和测量仪器使用指导,主要集中在健康教育内容上。结论:针对性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完善护理服务内容,完善社区护理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作者:郭春玲;黄素芳;江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体会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效果。方法:30例重度AOP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液灌流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血液灌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结果:对照组阿托品用量明显多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阿托品用量平均(176.6±53.4)mg,治疗组阿托品用量平均(95.8±23.6)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平均(14.86±5.58)天,而治疗组平均(8.97±3.68)天,对照组往院时间显著长于治疗组(P<0.05)。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76%,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治疗组的痊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液灌流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能减少阿托品的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明浩;吉春风;黄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胸痛胸闷性猝死患者心肺复苏期间的溶栓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胸痛胸闷性猝死患者,心肺复苏中的溶栓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所有的患者为2009年3月到2013年3月期间,对猝死前明确有胸痛胸闷的、通过临床分析基本排除主动脉夹层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心搏骤停患者。这些患者中排除绝对禁忌证。同意并且进行溶栓治疗的为溶栓组共13例。这些患者中未溶栓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共33例。对他们的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和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溶栓组ROSC率明显增加,但存活率无明显区别。结论:虽然存活率无明显差异,但ROSC率明显增加了,这说明在胸痛胸闷性猝死患者,溶栓治疗是促使此类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作者:方伟钧;田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十二指肠憩室梗阻性黄疸综合征的诊治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梗阻性黄疸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以反复发作性黄疸症状为主要症状,经CT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确诊,行十二指肠转流憩室旷置(Bil rothⅡ式),术后一年未再出现黄疸。结论:十二指肠憩室梗阻性黄疸综合征是以反复发作性黄疸为主要症状,CT是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并指导手术方式的必要检查,十二指肠转流憩室旷置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志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出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妇产科患者之中的9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结果:对两组妇产科患者主要以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责任感、沟通能力、服务态度以及患者的病情康复程度等主要内容调查后进行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妇产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很大,也能有利于患者的积极恢复。

    作者:和旭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气肿性胆囊炎一例报告

    患者,男性,76岁,因右上腹突发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发热2h入我院急诊科就诊。既往有胆结石病史12余年、糖尿病10年。体检:T36.5℃,P66次/min,R16次/min,BP135/80mmHg。急性痛苦面容,巩膜无黄染。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坦,右上腹可及肿大胆囊,触痛明显,墨菲氏征阳性。化验:尿糖(+++),血糖16mmol/L,血常规:WBC11×109/L,N:0.8。行急诊 CT 检查示:胆囊体积明显增大,壁增厚,胆囊内积气、局部组织间气肿,胆囊内并见多发结石,诊断为:急性气肿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以“急性气肿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转普外科手术治疗,急诊行胆囊切除及腹腔引流术,术后积极抗炎、对症治疗。患者于术后15天痊愈出院;病理诊断:坏疽性胆囊炎。

    作者:温小良;廖佳隆(通讯作者);揭苏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我院3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CT表现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认识,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DPB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例确诊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表现,其中1例经病理确诊;2例经临床诊断,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主要HRCT征象特征:①3例均表现为双肺弥漫不均匀分布的小叶中心性结节影,其中2例伴有小斑片状阴影;②2例有树芽征或树上挂雪征;③细支气管扩张;④空气潴留征;⑤肺间质纤维化;⑥2例患者鼻窦CT呈慢性副鼻窦炎表现,且治疗后鼻窦CT显示鼻窦炎有好转。结论:HRCT有助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并且对治疗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立志;吴超民;汤彦;周明浩;Wu Chaomin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ICU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及药敏情况

    目的:了解我院ICU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以及对各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分离自ICU不重复计数的323株不动杆菌进行了鉴定药敏。结果:菌株分离情况:323株不重复计数的鲍曼不动杆菌中,来源于标本多,为298株,占92.3%;其他标本依次为分泌物17株(5.3%),尿液8株(2.4%)。MICs测定结果:32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88株对一类及以上抗生素耐药,耐药率为89.2%(288/323),253株对三类以上抗生素耐药,耐药率为78.3%(253/323)。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标本以痰液为主,耐药率有升高趋势,出现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甚至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导致治疗难度急剧增加。

    作者:任春阳;刘鸿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术前抢救与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方法:回顾及总结我院近几年来37例异位妊娠大出血休克的抢救和护理以及出院指导资料。结果:全部抢救治疗及时,护理措施得当,痊愈出院。结论:准确诊断,迅速手术,有效治疗、精心护理是使患者转危为安的关键。

    作者:肖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器官新型隐球菌感染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35岁,已婚,无业,因“咳嗽1+月,气促20+天,头痛8天,呕吐6天”入院,家中无饲养鸽、猫、狗等宠物史。院外“HIV初筛阳性”,有吸毒史。入院查体:T 37.8℃,颈软,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双下肺呼吸音减低,闻及少许湿啰音,心律齐,腹平软,肝脾未扪及,无压痛,移浊阴性,双下肢无水肿。院外胸部CT:双肺炎变,右肺下叶结节,并双肺磨玻璃样改变,右侧胸腔积液。入院后检查超声:右侧胸腔积液(中量),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腹腔未见积液。痰涂片:未查见抗酸杆菌,未查见真菌菌丝及孢子,查见少量G+球菌,偶见G-球菌。血常规:WBC 13.6×109/L,N 90.7%,LYMPH 0.56×109/L, Hb 134g/L,PLT 115×109/L。CD4+T淋巴细胞:7.28/uL。胸水常规:黄色,微浑,有凝块,RBC 640×106/L,WBC 620×106/L,单核86%,浆液粘蛋白定性(+)。胸水生化:TP 39.1g/L,ALB 22.2g/L,Glu 5.78mmol/L,LDH 216U/L,ADA 29.4U/L。脑脊液墨汁染色:查见新型隐球菌。脑脊液常规:无色,微浑,无凝块,RBC 30×106/L,WBC 20×106/L,单核45%,蛋白定性(-)。脑脊液生化:Cl 112mmol/L, ADA 0.6U/L,PRO 0.31g/L,Glu 2.56mmol/L。痰培养:正常菌群生长。诊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肺孢子菌肺炎?细菌性肺炎?不能除外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可能。予: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头孢替唑、甘露醇等治疗。后胸水培养结果:新型隐球菌,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敏感。脑脊液培养:新型隐球菌,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敏感(无两性霉素B药敏结果)。PPD阴性。故考虑胸水为新型隐球菌感染所致。一周后HIV确证试验阳性,艾滋病诊断明确。头孢替唑使用10天后停用,SMZ-TMP使用21d后改为预防剂量,患者头痛改善,脑脊液培养转阴,胸水吸收,但胸CT显示双肺磨玻璃样变化不明显。新型隐球菌治疗完成诱导期后换为氟康唑巩固治疗,12天后复查胸CT:肺部磨玻璃样改变明显吸收,故诊断新型隐球菌肺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及氟康唑抗真菌、预防PCP等治疗。

    作者:李毅;赵川;唐坤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士临床用药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给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用药安全。方法:健全科室药品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药物知识、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培训。结果:药品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只有加强监管、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使病区药品的管理制度化规章化才能保证药品质量及医疗安全。

    作者:郭金波;谭琳;汪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人的心理健康指导

    糖尿病(DM)是一种慢性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供求不平衡造成碳水化合物代谢失常同时引起蛋白质、脂肪代谢不正常。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约3.8%,到2010年患病率将达到14.5%;糖尿病病人抑郁心理的发生率将比一般人群高14%~20%,并且不良情绪对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及疾病转归有消极的影响。部分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心理状态常有紧张、焦虑、悲观失望。有的患者得知没有根治的可能,需终生用药治疗和控制饮食,出现消极的心理反应,尤其是合并有慢性并发症、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悲观失望。因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疾病观,使患者对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树立信心,调节情志,这对疾病的恢复是很重要的。

    作者:王建立;王军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四肢复杂性多发骨折

    目的:研究本院进行四肢复杂性多发骨折治疗过程中采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并且加入植骨术治疗。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2月~2013年4月之间所收治的80例多发性四肢骨折患者,对此80例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使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患者的多发性骨折,对所选取的80例患者均采用一期植骨术,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随访,并且对其进行X射线检查,记录治疗效果数据。结果: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采用Neer评分标准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在 X射线下患者的骨折部位全部愈合,未出现伤口感染、股骨头坏死、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稳定等,所有的患者进行评价的得分结果为,评分优的患者有42例,良性患者有36例,差2例,则采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四肢多发性骨折的优良率达到了97.5%,则达到了治疗痊愈高效标准。结论:采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四肢性多发骨折其优良率达到了97.5%,则根据在治疗过程中的手术状况,以及治疗结果的对比分析,其治疗方法值得运用与推广,其方法的可靠性高以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推崇。

    作者:陈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内皮素在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增殖期子宫内膜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内皮素(endothelin,ET)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low cytometry method,FCM)检测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增殖期子宫内膜中ET蛋白的相对含量及增殖指数和凋亡率。结果:在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增殖期子宫内膜中ET蛋白相对含量分别为(4.40±0.30),(3.99±0.26),(3.48±0.29),增殖指数分别为(48.74±2.05),(44.41±2.14),(41.57±2.97),凋亡率分别为(17.67±1.76),(14.86±2.09),(11.49±1.90),在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增殖期子宫内膜中三者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内皮素、凋亡率、增殖指数三者之间皆呈正相关(P<0.01)。结论:ET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

    作者:常迎香;陈红青;周冬云;郝淑维;孙菊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发明酸性清洗复合灭菌消毒剂及其使用方法

    目的:新发明一种酸性清洗复合灭菌消毒剂,用于医院对各类毛刷、玻璃试管、塑料试管架、搪瓷尿壶、陶瓷座便器等物品及传染病房器具的消毒。也可小包装用于家庭消毒牙刷及家有传染病人的物品,用后再清洗厕所便池。方法:用带有盖子的塑料箱作为容器放振荡器上,将需要消毒的物品置于盐酸中,浸泡震荡10min,加入高锰酸钾震荡5min静置15min,加入硫代硫酸钠震荡5min静置20min。消毒液由浓度0.6mol/L盐酸、高锰酸钾和硫代硫酸钠组成,优选的摩尔比为1:0.0315:0.064。稀盐酸在浸泡物品的过程中可以杀死部分细菌和病毒,而高锰酸钾遇有机物即放出新生态氧有杀灭细菌的作用,在盐酸作用下释放出氯气,进一步消毒杀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细菌芽孢、螺旋体等病原体,灭菌漂白;后再与硫代硫酸钠作用生成硫磺再一步起消毒杀菌的作用,同时还产生有漂白和防腐作用的二氧化硫(毛刷易产生霉菌和真菌,二氧化硫和硫磺对其特效)。结果:该酸性清洗复合灭菌消毒剂集消毒、灭菌、漂白的功效于一体,清洗毛刷缝隙污垢效果好,且具备几重复合杀菌效果,使灭菌范围增加,杀灭病原体是单独消毒剂所不具备的。用后的消毒液还用于清洗医院公共便池,既能消毒,又能清洗干净尿垢等,可用做高效灭菌清厕剂。结论:具有广谱、高效灭菌的酸性清洗复合灭菌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以及真菌、霉菌、寄生虫等。可根据用户的需要盐酸、高锰酸钾和硫代硫酸钠的量设计为三元包装的成品,满足配制0.5L、1L、5L、10L、50L酸性清洗灭菌消毒剂供应市场。通过限定其中各组分的用量及浓度,少或不逸出有毒气体对环境影响小,该消毒剂价廉达到了经济环保。

    作者:方艳玲;程学志;李自创;李凤文;张明昕;王云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使用该药治疗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该药疗效显著且没有不良反应,同时可以影响血清内皮脂肪酶和脂联素的水平。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硝苯地平控释片疗效显著。

    作者:寇冠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