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笔者总结了127例气滞血瘀型或夹气滞血瘀的腰痛或兼患者,主要包括对腰痛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身痛逐瘀汤加减水煎服。认为从气滞血瘀论治腰痛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太声;张迎春;王懋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对老年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护理进行了总结,工作包括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和生活护理,卫生护理等。同时指出,对于某些重症病例,难治病例等,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应做到具有个体化,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陈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开展孕妇乙型肝炎病毒免费检测,提高产检意识,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及时阻断母婴间的乙肝病毒的垂直传播。方法对我辖区内的孕产妇提供免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为阳性结果者提供进一步的检测与咨询,以阻断母婴间的垂直传播。结果在接受免费检测的1200例孕妇中,有30例为HBV阳性感染者,在进一步进行HBV5项指标及HBV-DNA检测后,有27例阳性感染者接受了医生建议,采取了有效的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结论免费产检提高了产检率,使更多的产妇愿意做产检并采纳医生的正确引导,有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作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承担着妇幼保健基础工作的重任,如何有效的提高我国新生儿的质量,离不开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正确引导,作为一名基层妇幼保健工作者,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陈汉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在职与灵活就业两组已婚妇女,妇科病患病病种及患病率情况。方法:对4352例在职妇女及4100例灵活就业妇女进行妇科普查,比较其发病率。结果:两组妇女妇科病发病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率前三位,分别为慢性宫颈炎(36.59%)乳腺小叶增生(9.1%)、阴道炎(4.99%)。结论:作好对妇科病,尤以慢性宫颈炎、乳腺小叶增生等病的预防,对降低妇科病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医学意义。
作者:谢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对广州市15所公立医院的伦理委员会人员结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委员配置基本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独立顾问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委员会的工作水平,但也发现伦理委员会的专业比例分配不够合理,行政力量色彩过于浓厚,伦理委员会委员的培训及伦理审核能力仍需提高。
作者:鲁旭;林洁茹;李志成;廖辉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农村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所得结果探讨相应对策,从而达到提高农村健康教育效果的目的。方法:我院2010年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为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将相关知识渗入;2011年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进行集中讨论,反应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对策;2012年在此基础上指定专人对住院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讲座。对2010至2012三年间我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并调查患者对我院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将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010至2012年,患者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其对我院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也显著上升, P<0.0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健康教育确实存在多种问题,但若有效实施健康教育将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健康保健意识,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因此,各部门应引起足够重视,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持续的开展下去,必然收获丰富成果。
作者:王德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传统疝修补术局部张力高,复发率高。无张力修补复发率低但费用高,且有异物有排异风险同时增加感染风险。笔者对传统修补稍作修改,姑称减张修补术,既不增加费用,又有无张力修补术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窦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消化性溃疡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其心理因素在整个病程中有极重要的影响,大量出血者死亡率较高。为此,其心理因素在整个病程中有极重要的影响,对病人心理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我于阿坝州人民医院收集的自2009年以来共治疗溃疡合并出血42例。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42例中,男37例,女5例;年龄17~65岁,平均41岁。全部病例经胃镜检查确诊,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9例,胃溃疡10例,复合性溃疡3例;出血表现为单纯呕血12例,单纯黑便15例,呕血加黑便13例;17例发生失血性休克,经过内科治疗及护理,37例出血停止,3例无效即转外科手术,2例死亡。
作者:王采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 HB-W-D 微波治疗肥厚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选择下鼻甲肥大并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炎患者100例,鼻内镜显像系统监视下应用微波双极射频针在每侧下鼻甲肥厚区烧灼5秒,术后1周、1、3、6、12个月分别复查。结果:89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呼吸通畅;6例经第2次治疗后鼻塞症状消失,5例下鼻甲骨性肥大伴息肉样增生明显患者无效,经下鼻甲部分切除获治愈。结论:鼻内镜显像系统监视下HB-W-D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视野清晰,疗效较满意。该术式是耳鼻喉科一种传统治疗方式,结合新兴的鼻内窥镜技术达到微创效果,价格便宜,可行针对性的反复治疗,保留鼻腔正常粘膜功能,不易致鼻腔干燥,能为广大患者接受。
作者:税文军;陈家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进行重症胰腺炎治疗的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对3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进行优质护理、密切观察体温、血压、心率、呼吸、血气、电解质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血气、电解质等均较治疗前有了显著好转,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经CT等证实重症胰腺炎炎症消失,均痊愈出院,并无一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胰腺炎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优质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胰岛素对化疗致不育小鼠生精细胞的恢复效果,明确胰岛素促进在体精原干细胞再生的效果。方法:4周龄雄性C57小鼠腹腔注射白消安(30mg/kg),注射后4周按60μg/kg体重剂量腹腔注射胰岛素进行干预,每天一次连续注射7天。在干预后第4周收集睾丸,检测睾丸重量、通过HE染色检测生精小管中生殖细胞恢复情况;通过RT-PCR检测GDNF和SCF基因表达评价胰岛素注射对小鼠精原干细胞微环境的影响。结果:在胰岛素干预后第4周,睾丸重量明显得到恢复,生精小管中上皮细胞数量明显得到恢复,精原干细胞微环境中再生因子GDNF和分化因子SCF表达水平稳定。结论:胰岛素干预可以促进化疗致精原干细胞耗竭小鼠睾丸中生精细胞数量明显恢复,且维持了精原干细胞微环境中再生分化调控的平衡关系。
作者:贾桦;马文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患者,女,46岁,因“消瘦半年余,伴大便不畅一周,加重一天”,于2012年5月17日入住本院。患者入院前半年,因腰骶部疼痛在当地医院及省级医院诊治后,被确诊为子宫癌,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差,消瘦,贫血貌,眼睑轻度浮肿,入院诊断:1、急性肠梗阻,肿瘤引起;2、子宫附件肿瘤晚期伴全身多处转移;3、左下腹包块待查4、极重度贫血;5、多器官功能衰竭。
作者:李昌玉;邓荣界;高兴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佳护理干预方式在中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体现。方法:选取4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给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则行一般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5%,明显好于对照组的61.4%。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够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巧丽;刘启文;蔡伟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硝苯地平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随着应用的广泛,常出现一些与治疗目的完全相反的矛盾效应,使得临床治疗复杂化,若不能正确识别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严重后果。鉴于此,本文综述硝苯地平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矛盾效应,以引起临床使用中注意。1抗高血压与诱发高血压的矛盾硝苯地平通过钙通道阻滞作用,即阻滞钙离子进入平滑肌细胞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降低外周动脉阻力使血压下降机制,用于各型高血压的治疗。并且对于低肾素型高血压可增加肾血流量,对于不能耐受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者亦有效。硝苯地平还可遏制高血压靶器官的病理过程并使其逆转。目前作为第一线抗高血压药广泛用于临床,疗效显著。与原本治疗高血压相反,使用过程中或突然停药可诱发或加重高血压,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Bursztyn⑴报道一例71岁高血压患者,用硝苯地平治疗4个月停用,3天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率120次/分,血压300/200mmhg,并有肺水肿,立即恢复硝苯地平治疗后血压下降。认为硝苯地平使钙离子丧失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对钙超敏感,一旦停用因血管对钙超敏,引起周围血管阻力骤然增大所致。从而提示抗高血压取得满意疗效后应逐渐减量至完全停用,不可突然停药。
作者:崔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对2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ASP)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早期加强肺保护及管理、警惕肾功能不全、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变化,营养不良的状况,可以早期发现MODS,采取相应的措施可减轻或逆转其病理变化。
作者:耿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日益增长,人口老龄化将成为21世纪的重大社会问题和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随之而来的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以及与健康相关的问题也将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首要研究课题。[1]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伤害事件,是老年人群致伤、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对老年人的健康威胁甚大,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负担。然而因疾病影响,而造成的意外跌倒引发的再次损伤,成为一线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严峻问题。通过文献分析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危险因素,根据住院老年患者不同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健康宣教,提高老年患者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跌倒危险因素,减少跌倒发生,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体检人群14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抗体水平,初步分析体检人群中食物不耐受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36例体检者做14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236例体检者14种食物中不耐受率为78.4%,其中对鸡蛋和牛奶的不耐受程度较高,分别是44.5%和29.7%,不同性别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由于食物不耐受引起的各种疾病,为当地居民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
作者:李秋荣;李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为细胞增殖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老年患者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8例中老年患者(年龄>35岁)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i67在中老年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5.4%(89/118),其阳性表达与病理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状况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癌灶大小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Ki67是目前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可靠的指标,其高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癌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孙永宏;巢琳;周云海;王建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我们在2005年对我们所监测的糖尿病患者的肾糖阈及其尿糖测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46.4%的糖尿病患者肾糖阈异常。1对象及方法86例糖尿病均为门诊患者,男47例,女39例,年龄在39~67岁之间,平均58士6岁;病程2~26年,按WHO糖尿病诊断分类标准。86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时间少一个月以上,症状基本控制后。嘱患者于清晨口服降糖药,早餐之前采血查血糖,排尿查尿糖;于同天早饭后2小时采血及排尿,检查血糖及尿糖,从以上两次血糖及尿糖数值的相互关系可以了解该患者的肾糖阈情况。
作者:叶海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2007年1月-2013年3月,我院共收治疗肺隔离症患者21例。现结合其临床资料,将本病的诊治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分析:本组男16例、女5例,年龄18-60岁。无症状于查体时发现肺内阴影3例,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13例。误诊9例(误诊为肺囊肿6例、支气管扩张1例、肺脓肿2例)。左肺16例,右肺5例合并先天性膈疝3例,合并肺结核1例,合并曲菌2例。
作者:李海涛;张世兴;刘涛;林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