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肾糖阈测定及临床意义

叶海洋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 肾糖阈, 糖测定, 口服降糖药, 尿糖, 血糖, 糖尿病诊断, 相互关系, 排尿, 门诊患者, 基本控制, 分类标准, 采血, 症状, 早餐, 数值, 年龄, 检查, 监测, 方法
摘要:我们在2005年对我们所监测的糖尿病患者的肾糖阈及其尿糖测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46.4%的糖尿病患者肾糖阈异常。1对象及方法86例糖尿病均为门诊患者,男47例,女39例,年龄在39~67岁之间,平均58士6岁;病程2~26年,按WHO糖尿病诊断分类标准。86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时间少一个月以上,症状基本控制后。嘱患者于清晨口服降糖药,早餐之前采血查血糖,排尿查尿糖;于同天早饭后2小时采血及排尿,检查血糖及尿糖,从以上两次血糖及尿糖数值的相互关系可以了解该患者的肾糖阈情况。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即静脉输液加药混合集中配置,指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根据临床医师处方,经药师审核其配方的合理性后,是在符合GMP标准、依照药物特性设计的,洁净间内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在内的静脉输注药物的配制。而生物安全柜配制室主要是进行细胞毒性药物、抗生素药物配制的场所。我院于2011年5月成立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并设立了万级洁净配制间,内置局部百级BSC-ⅡA2生物安全柜7台及局部百级层流台9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建立是我院管理创新和实现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使开放的配置环境转移到更为洁净安全的环境,能明显减少药物对配置者的危害,但很多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密闭的工作环境、连续、机械的配置工作对配置人员的身心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人员职业的危害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作者:赵贵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云林街道家庭健康档案中老年人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为了解云林街道老年居民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健康档案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云林街道户籍居民5455位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78.6%的老年人有慢性病史,常见慢性病患病率前10位的是:高血压病、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白内障、前列腺增生、冠心病、慢性胃炎、骨关节病、哮喘、糖尿病。体重指数、视听能力、体能、日常生活功能及健康状况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减退。结论: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应大力普及健康教育,强化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加强慢性病的防治,积极开展社区医疗服务,方便老年人就医治疗。

    作者:华力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5例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和观察拉莫三嗪联合疗法在儿童难治性癫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35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给予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并与联合治疗前患儿癫痫发作频次进行比较,同时观察联合疗法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儿癫痫发作频次较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显效,9例有效,无效5例,1例恶化,治疗有效率为82.8%。联合用药后,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皮疹、恶心、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结论:给予难治性癫痫患儿拉莫三嗪+丙戊酸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患儿可耐受,安全性良好。

    作者:肖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黄石城区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在黄石城区居民中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三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城区抽取3984名年龄在16-69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黄石城区居民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率较高,其中现在吸烟率、酗酒率、体重超重率和缺少体育锻炼率分别为37.35%、10.17%、28.99%和21.19%,自报高血压患病率为16.89%。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行为危险因素有其存在的广泛性和相互强化。结论:必须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廖俊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预防及护理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对同一人而言,如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变为2天以上或更长时间大便1次时,应视为便秘;对便秘患者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寻找发生便秘的原因;骨科卧床患者由于创伤打击大,卧床时间长,伤口疼痛等原因,导致生活方式和排便方式的改变,多数患者会出现便秘,感到焦虑不安、腹胀、腹痛,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骨科卧床患者排便护理尤为重要;对便秘患者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寻找发生便秘的原因;在长期骨科护理工作者中探索骨科卧床患者排便的护理,收到良好成效。

    作者:李转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急症之一,它发病急、进展快,如不及时抢救,可迅速导致死亡。现将我院2003-2012年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2例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28例,女44例,年龄20~68岁,平均(34±12)岁。毒物种类包括氧化乐果17例,乐果28例,敌敌畏17例,甲胺磷10例。中毒途径:口服中毒者59例,皮肤中毒者13例。从口服中毒到就诊时间30 min~3 h不等,服药量从20~200 ml不等。皮肤中毒8~24h送入院,平均14.5h。依据临床表现及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分轻、中、重3级[1]:轻度中毒35例,中度中毒28例,重度中毒9例。

    作者:王翠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职生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过程中,我校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确定的前提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医学基础课中的生理学也尝试教学的改革。通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实验方法等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黄智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文关怀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临终需要的实施效果

    目的: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采取多项护理,同时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探讨和分析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224例晚期癌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112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多项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疼痛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精心的临终人文关怀护理,使得患者的身体疼痛得到了减轻,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身体情况有了很明显的改善。

    作者:贺桂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神经内科护生体温单专人专项带教方法实践与效果

    为提高护生的毕业临床实习中体温单绘制技能,实施体温单专人专项带教。该方法对传统的带教模式进行了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管理意识的培养,激发了护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护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

    作者:张莉;王琳;周蓉;王楠;姚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腹胀的影响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对腹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80例分为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90例),给予饮食、体位、早期锻练和心理等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发生率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两组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腹胀症状,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彭艳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母乳喂养的观察及饮食护理

    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亲的奶水喂养婴儿的方法。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有利于产妇恢复身体健康,能帮助产妇子宫恢复,减少阴道流血,增加婴儿抵抗力,免疫力。有利于婴儿的消化及吸收,增进母子感情,母乳喂养经济实惠,方便快捷。

    作者:丁秋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输注麻醉应用于肺癌患者切除术的进展分析

    肺癌患者切除术患者接受手术和麻醉的风险较大,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较大,因此采用合理、有效的麻醉方法是麻醉管理的重要临床问题。靶控输注(TCI)当前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多,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可明显降低BIS值,能保证充分的镇痛和足够的麻醉深度,也有利于术后管理。本文首先综述了肺癌患者切除术的麻醉要求,分析了输注麻醉应用于肺癌患者切除术的特点与优点,探讨了输注麻醉应用于肺癌患者切除中的药物选择。

    作者:廖少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重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探讨相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38例重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来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8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血糖控制不良;试验组:血糖控制良好。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肺结核复发几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由于重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十分危急且复杂,患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此外,对于患者来说,血糖的控制好坏与患者肺结核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关系。

    作者:赵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清血凉血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讨论清血凉血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疾病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符合准支气管扩张咯血诊断标的病人22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160例,对照组口服安络血,治疗组给予凉血止血方,并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体征、病程等疗效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数为48例,占80.0%,治疗组痊愈62例,显效40例,有效44例,无效14例,总有效例数为146例,占91.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时,应该以凉血止血法为主,凉血止血方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复方,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韦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COPD 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对其施行健康教育,时间为12个月,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疾病认知水平主观指标和肺功能比较。结果:经过干预后,干预组的83例患者的认知水平较对照组的67例患者明显提高(p<0.05),干预组患者的肺功能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是没有明显好转(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和能提高肺功能检测指标。

    作者:葛梅;柏风云;卢丽;宋喜珍;程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牙科患者的认知与治疗经历对牙科焦虑的影响

    目的:探讨拔牙患者的牙科治疗经历以及认知对牙科焦虑(dental anxiety, DA)的影响。方法:对225名到口腔科拔牙的患者发放牙科焦虑量表和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非参 Mann-Whitney Test 对被调查者基本人口统计学信息、牙科治疗经历、认知与焦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牙科治疗经历对DA 的发生无差异;认知与DA的发生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DA是一种常见现象,患者的认知相对于牙科治疗经历更能影响患者DA的发生。

    作者:熊晓菊;夏海朋(通讯作者);陈锦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桡动脉穿刺的经验总结

    经桡动脉途径因桡动脉直径小、位置表浅术后可即刻拔管、止血相对更容易优点,从而成功避免了股动脉途径的缺点,同时术后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故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所以经桡动脉途径是一种安全、有效、患者更容易接受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方法,在很多医院已经成为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首选途径。但桡动脉相对于股动脉而言较为细弱,穿刺难度增大,尤其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相对较重,尤其在冠心病的患者,尽快完成桡动脉穿刺实施急诊 PCI 治疗极其重要,但当患者血压低、桡动脉波动弱时,给桡动脉采血带来困难,并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中,桡动脉波动比较弥散,也给穿刺带来了一定困难。除常规方法外,现总结笔者在桡动脉途径实施冠脉照影及PCI治疗时采取的桡动脉综合技巧总结如下。

    作者:茶丽珠;陈宗宁;赵渊;杨雪花;和清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早产儿发育支持的护理

    发育支持护理是一种针对早产儿所采取的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其护理原则是减少不良的环境刺激,并根据早产儿个体的具体情况给予能促进早产儿自身发展的良好支持。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子宫内外环境的改变,NICU环境对早产儿的影响,以及早产儿行为发育协作系统理论。

    作者:欧阳爱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合并大面积脑梗塞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53岁,患者半小时前自觉左眼视力下降,伴有头痛,患者来我院眼科就诊,经门诊诊断后立即以“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为诊断入院。入院眼科检查:右眼:0.04,(矫正0.1),左眼:无光感,左眼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晶体混浊,眼底视乳头水肿,黄斑区可见典型樱桃红斑,后极部网膜水肿,动脉细。右眼查体未见异常。住院接诊医师进一步询问病史,发现患者答非所问,情绪烦躁,例如问患者现在何处,患者无法正确回答。考虑患者可能有神经内科体征,立即急诊行头CT,CT提示左颞枕叶大面积脑梗,双额硬膜下积液。立即请神经内科急会诊,神经科查体:额纹对称,双眼闭目有力,双鼻唇沟对称,示齿口角不偏,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无深浅感觉减退,指鼻及跟膝胫试验稳准。BCR:L++R++;PSR:L++R++,Babinski征L-R-。颈软。诊断为“急性脑梗塞”,神经内科建议欧兰同静点,拜阿司匹林口服,建议完善头MRI,颈动脉,椎动脉超声检查。接诊医师在执行神经内科会诊意见的基础上,同时眼科给予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复方樟柳碱球旁注射,吸高压氧,尼目克司降眼压治疗,杰力纾,金路捷等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药物。入院后患者头MR示:双侧大脑半球多发梗塞、左侧为著,左侧顶、颞,枕叶新发梗塞。双侧半卵圆中心脱髓鞘改变。脑萎缩。超声提示:双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右颈动脉轻度硬化样改变。左颈动脉硬化闭塞样改变(注意颈内动脉起始部近完全闭塞),颈内动脉频谱形态异常伴血流速度明显减低。请神经外科会诊目前可暂时不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入院后给与上述治疗后,病情较前好转,简单对话可正确回答,无肢体活动不灵,眼科查体:左眼:眼前手动,左眼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晶体混浊,眼底视乳头水肿,黄斑区仍可见樱桃红斑,后极部网膜水肿减轻,动脉细。

    作者:李鹤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乌鲁木齐市433名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焦虑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汉族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提高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的可行性建议,以便更好的为社区围绝经期医疗服务。方法:采用二阶段随机抽样法对乌鲁木齐市七个小区的433名汉族妇女进行调查。结果:汉族围绝经期妇女抑郁发生情况中,SDS评分阳性者43.88%;SAS评分阳性者45.73%。Logistic回归表明妇女的焦虑和抑郁受社会生活压力、自我实现压力、人际关系和月经状况的影响。结论:有必要开展全方位的围绝经期医疗服务,开设心理咨询专科门诊,加强心理保健,提高妇女围绝经期生活质量。

    作者:肖晋;刘爱玲;赵雅婷;杨晓燕(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