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内科护士焦虑心理调查与分析

孙亚男

关键词:心内科, 护士, 焦虑
摘要:目的:了解心内科护士焦虑心理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某县级市一所三级医院心内科的14名护士调查。结果:心内科护士普遍存在焦虑心理,主观因素为护患关系,工作压力大,抢救病人,医护关系。结论:重视心内科护士焦虑心理,增强心内科护士的心理健康。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价值。方法:将符合诊断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的比较,与对照组比较,1个月和6个月时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早期联合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患者预后,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

    作者:陈红涛;李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8例脑梗塞病人功能锻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分析脑梗塞病人功能锻炼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对8例脑梗塞患者功能锻炼时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主要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干预。结果:8例患者能逐渐进行功能锻炼,语言和肢体功能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作者:江一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的路径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重症烧伤患者的急救期营养与输液路径护理方法。方法:66例住院重症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则予以输液与营养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在重复建立通道、发生休克以及静脉炎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营养状况和氮平衡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重症烧伤急救期的护理工作中,介入输液与营养路径护理方案,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以及营养支持效果,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

    作者:龙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80例老年便秘患者的辨证施护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便秘的证候特点及辨证施护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8月我科住院病人中80例老年便秘患者实施辨证施护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66例患者临床治愈,8例患者显效,4例患者有效,2例患者无效。

    作者:曲艳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品管圈在减少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实施各项活动,分析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同时评价改善效果。结果: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数量由活动前的102件/月减少到活动后的55件/月,改善幅度为46.1%。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门诊药房的调剂差错明显减少,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唐仕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传统黑膏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病恢复期疗效观察

    目的:自制传统黑膏药按穴位进行贴敷治疗中风病。方法:治疗组:穴位敷贴加西药治疗。共69例,其中半身不遂49例,上肢不遂15例,下肢不遂5例;对照组:西药。共64例,其中半身不遂43例,上肢不遂13例,下肢不遂8例。结果:治疗2~3个疗程后,治疗组Barthal指数评分分数优于对照组,尤其是治疗组的轻、中度依赖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自主行动能力增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使用时无疼痛,方便安全,对中风病能够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恢复周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孟庆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顺铂对正常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顺铂在体外是否可以选择性诱导9L胶质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神经胶质细胞生长影响较小。方法:应用不同浓度顺铂分别处理9L胶质瘤细胞株及原代培养的正常鼠神经胶质细胞,以TUNEL检测两种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并用Annexin-v-FITC/PI双标记法上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种细胞凋亡率。结果:经顺铂作用后,TUNEL法观察到9L胶质瘤细胞发生了显著的凋亡形态改变,而正常细胞几乎没有凋亡改变;运用Annexin-V-FITC/PI双标记法在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在4μg/ml浓度的顺铂的作用下,正常细胞的凋亡率要明显小于9L胶质瘤细胞株。结论:顺铂在体外可显著抑制9L胶质瘤细胞株生长,但顺铂对正常神经胶质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弱,提示顺铂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作者:唐海涛;张良玉;陈刚;赵江;鲁春鹤;曹振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叶源性肿瘤(主要是胃间质瘤)对比,探讨腹腔镜治疗胃间叶源性肿瘤(主要是胃间质瘤)的治疗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2012年收治的57例胃间质瘤的患者资料。其中采取传统开腹手术的25例,腹腔镜手术的32例,均采用楔形切除术。将其分为2组,比较其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分别为:90min、3.5cm、37ml、5d、0%vs 135min、17cm 、120ml、9d、4%。结论: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且安全有效,是目前外科治疗胃间质瘤好方法。

    作者:邢燕来;郑兰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进一步探究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现对笔者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接诊的9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并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给与干预性护理。结果:两组在护理前身体指数无任何差异性(P>0.05),通过治疗效果对比得知,干预组有效率95.5%,对照组有效率为77.7%,干预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实施干预性护理(术前及术后护理),并做好出院指导能够大限度地缩短病程,提高疾病治愈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效果。

    作者:卢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清血凉血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讨论清血凉血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疾病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符合准支气管扩张咯血诊断标的病人22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160例,对照组口服安络血,治疗组给予凉血止血方,并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体征、病程等疗效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数为48例,占80.0%,治疗组痊愈62例,显效40例,有效44例,无效14例,总有效例数为146例,占91.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时,应该以凉血止血法为主,凉血止血方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复方,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韦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疗效

    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预防和治疗ACS等心血管疾病血栓事件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它需经过CYP450酶代谢成活性产物来发挥其抗血小板作用,而其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是影响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这一领域的新进展,以期为临床评估氯吡格雷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帮助。

    作者:赵丽艳;付青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与专业化医疗相结合慢性病管理体会

    目的:探索有效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方法。方法:采用社区卫生与临床医疗相结合的方式,以健康档案为依托,“专科化”的全科医生为核心,成立慢性病管理团队,主动、连续进行慢性病管理。结果:慢性病管理工作由《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的2种拓展到5种以上,提升了社区医生的工作能力,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诊疗方案,赢得患者信赖。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与专业化医疗相结合有利于慢性病的管理,提升社区医生的工作能力,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诊疗方案。

    作者:肖宝忠;杨百锁;石引娣;李云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烧伤病人烧伤感染特点,确定烧伤后创面的感染细菌及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对本院2011~2012两年来380例烧伤患者感染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380例烧伤患者创面分离出细菌222株,真菌8株。检出率由多到少的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7.8%,铜绿假单胞菌占18.0%,表皮葡萄球菌7.2%,大肠埃希菌占5.9%,阴沟肠杆菌、肠球菌属各占4.1%。结论:烧伤患者病原微生物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并呈多重耐药性,及时掌握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东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现状与对策

    通过对莫城管理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现状进行汇总与分析,进行效果评价,针对发现的薄弱环节,提出有效的对策,探索更为科学的服务模式,完善协管服务。

    作者:张一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胸腺五肽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胸腺五肽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此次一共收治了8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43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降血糖和抗结核等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胸腺五肽治疗。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痰液杆菌培养转阴率为90.7%(39/43)明显高于对照组67.4%(29/43);此外,试验组患者病灶吸收率为86.0%(37/43)明显高于对照组62.8%(27/4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胸腺五肽治疗,其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痰液细菌的转阴率,促进患者病灶的吸收和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精神科人性化护理

    护士与患者接触及与患者家属的联系比医生多,工作中与医生又必须密切合作,这些复杂得多角联系显示了护士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护患关系好了,就能更深入地了解患者的情况,以积极的心理效应协调一致的行为,完成治疗疾病的任务。人性化护理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尊重个人隐私为核心,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要达到满意的人性化护理效果,需要医院及护士本身多方面的努力,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1护理队伍的合理组建。首先,合理的人员配置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保证,是确保护理质量的关键,能提高现有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率。故各级医院护理管理者应据本院的特点,充实护理数量、质量,统筹部署,合理调配护理人力支援,才能让人性化护理落在实处,否则为一纸空谈。

    作者:赵安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在临床科室实施“包患到护”的体会

    目的:说明在临床科室开展“包患到护”可增强护士的责任心,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在全院各临床科室开展“包患到护”,并将开展“包患到护”前后护理质量、护士的主动性责任感、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包患到护”后护理质量明显改善,具体表现在患者的呼叫声不见了,护患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患者对护士的批评减少,护士收到的锦旗和感谢信显著增加,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实施“包患到护”使责任落实到人头,极大地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主人翁责任感,有效的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

    作者:贾丽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

    我院自成立重症医学科以后引进美国产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GEM Premier 3000是一项提供专业医护人员在临床任何场所快速分析全血标本的便携式血气分析系统。仪器能够报告关于血气、压积、电解质、葡萄糖和乳酸的检测和计算参数。检测参数包括:pH、PO2、PCO2、Hct、Na+、K+、Ca++、Glu、Lac;计算参数包括:Ca++(7.4)、HCO3-、HCO3-std、SaO2、TCO2、BE (ecf)、BE(B)、THbc、P50、O2ct、O2cap、A-aDO2、pAO2、 paO2/pAO2、RI、CaO2、CvO2、CcO2、a-vDO2、Qsp/Qt。对重症医学科危重病人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起到明显的指导作用。1典型病例患者男性,54岁,因“精神恍惚1天,突发昏迷2小时”来医院就诊。近几天有“感冒”病史,既往有吸烟史。查体:T38.3。C中年男性,超力型,浅昏迷状态,呼吸急促,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心律规整,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反射未引出。急诊科给予行颅脑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以“昏迷原因待诊”收住重症医学科。患者入院后给予抽取动脉血,应用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行快速动脉血气检查结果示:PH6.89,PO256mmHg,PCO2138mmHg, Na+130mmol/L,K+3.2mmol/L,Lac 1.2mmol/L,BE-8.5mmol/L。急查床旁胸片示双侧肺内见多发性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影像学诊断“双肺内炎症”,血常规示:WBC18.6×109/L,N92%,临床诊断为“双侧肺炎,2型呼吸衰竭,呼吸性酸中毒,肺性脑病,电解质紊乱”,向家属交待病情征得同意后即刻给予气管插管,从插管内吸出大量粘痰,后用呼吸机辅助通气,SIMV模式,参数:VT 500ml,PS12cmH2O,f15次/分,PEEP 6cmH2O, FiO2100%。应用呼吸机半小时后复查血气分析结果示:PH7.12,PO285mmHg, PCO2138mmHg, Na+131mmol/L,K+3.1mmol/L,BE-6.5mmol/L。给与调节呼吸机吸入氧浓度至80%,余参数不变。2小时后再次复查血气分析结果示:PH7.32, PO290mmHg,PCO288mmHg,BE-5.5mmol/L。再次降低呼吸机吸入氧浓度至60%,患者意识逐渐转清,因不耐受气管插管,予以咪达唑仑持续镇静,同时积极补充电解质及抗炎、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依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调节抗生素。住院治疗期间动态血气分析检查,依据结果调节呼吸机参数。患者住院第三天查血气分析结果示:PH7.39, PO298mmHg , PCO243mmHg , Na+138mmol/L , K+3.9mmol/L,BE-3.5mmol/L。给予停咪达唑仑持续镇静,患者意识逐渐转清醒,能够耐受气管插管,痰液明显变少且稀薄,体温正常,第四天复查床旁胸片示肺内炎症明显吸收好转,查血常规示:WBC10.3×109/L,N67%,白细胞较入院时明显下降,达到“感染控制窗”标准,予以脱机锻炼,第五天成功拔出气管插管,患者病情好转后转出ICU至普通病房。在普通病房住院治疗5天后康复出院。

    作者:崔永胜;王继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75例球形肺炎的胸片探讨

    目的:分析球形肺炎的胸片的表现特点。方法:选择在2005年-2012年间75例经临床证实为球形肺炎的胸片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球形肺炎胸片主要表现为类圆形致密影,大小约为2.5cm~7cm。10例见有支气管气像;43例边缘部分清晰部分模糊,见有粗长毛刺影;22例边缘清晰。46例密度不均匀,见有不规则透亮影;29例密度均匀。结论:胸片动态观察球形肺炎,对球形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很大。

    作者:徐士虎;陈南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射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08年5月至2013年4月接收的6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33例。实验组采用宫腔镜下插管注射甲氨蝶呤联合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肌注甲氨蝶呤并口服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33例中一次治愈32例,治愈率为96.97%,对照组33例中一次治愈33例,治愈率为81.25%,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实验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β-HCG 降至正常值的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明显优于肌注甲氨蝶呤联合口服米非司酮的效果,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胡秀珍;覃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