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洪涛;丁辉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的实用性。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与文献调查法,对比对护士实施分层管理前后的静脉穿刺结果、并发症出现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将进行分层管理前作为对照组,实施分层管理之后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静脉穿刺结果更好、并发症出现率更小、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更高,经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分层管理静脉输液护理技术,能够减少静脉穿刺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刁淑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急性踝关节扭伤属于骨科门诊相当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关节韧带扭伤中排名首位。多由于患者在行走时穿高跟鞋、走不平整道路、上下楼梯及剧烈运动过程中不慎扭伤踝关节所致,多以内翻位损伤为主,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有关节肿胀、疼痛,皮下瘀斑,活动障碍,伤处压痛明显;摄片检查无骨折、关节脱位征象;治疗方面中医中药治疗手段各具有特色。目前就近年来踝关节扭伤的中医药外治资料综述如下。
作者:胡亚飞;黎沛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前化疗药物种类繁多,而且不断有新的化疗药物用于临床,从化疗药物的说明书上可以看出,化疗药物在抗肿瘤的同时,对患者正常细胞也起到破坏作用,同时对医护人员也形成潜在的职业危害,尤其对配制人员危害更大。我院于2012年开始研制简易化疗药配置箱,使配制人员更好的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得到防护。
作者:宋亚平;郭英梅;窦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应用健康管理常见的膳食指导等模式,在结核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膳食营养指导等干预措施,增强患者营养状况和机体免疫力水平,对提高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曾祥荣;杭纪红;王志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测定贵州、福建、安徽、湖南四个地方太子参的多糖和皂苷含量,比较湖南炎陵太子参从贵州引种后的质量情况。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的含量,香草醛-冰醋酸法测定皂苷含量。结果:贵州、福建、安徽、湖南栽培太子参的总多糖含量分别为8.92%、10.36%、12.79%、9.64%;总皂苷含量分别为0.868%、0.698%、0.599%、0.865%。结论:以多糖和总皂苷的含量为指标,综合考虑两类成分含量高低,初步认定湖南从贵州引种的太子参,质量没有下降。
作者:狄庆锋;冯务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多年来,静脉输液治疗已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静脉输液治疗是一项侵入性操作。静脉输液治疗的并发症或药物不良反应客观存在。又由于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涉及人多、物多、环节多,持续时间长,存在诸多护理风险。因此,应加强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
作者:邱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肝癌介入术患者术后自行排尿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2例肝癌介入诊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实验组在肝癌介入术前进行心理指导、健康宣教、床上排尿训练,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排尿护理。对照组按术前一般常规处理。比较两组术后排尿困难及尿潴留的发生率、第一次排尿时间和出院前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排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率,第一次排尿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高了满意度。讨论:肝癌介入术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恢复患者术后自行排尿功能,提前了患者第一次排尿时间,减少术后尿潴留导尿的发生率。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游慧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分析及对策。方法:回顾我院9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数据研究分析,并提出防范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对策。结果:在94例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经治疗后不良反应消失的患者有21例(22.34%),不良反应转好显效的患者有37例(39.36%),治疗后不良反应有效的患者有28例(29.78%),经救治无效导致死亡的患者有8例(8.51%)。结论:要对中药注射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得到重视,在临床治疗中要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的发生,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作者:武爱民;白小平;张建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各大医院中,临床中有一些应用量比较少的药品,此类药品的供药管理体系往往不够完善,不能及时满足患者需要。加强供给临床中用量较少的药品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来说极为重要,这成了医院供药管理人员的重要责任。如何做好临床少量用药的管理工作,成了困扰很多医院药品管理者的难题。只有完善医院的供药体系,切实的做好供药管理工作,才能够保证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就如何加强临床用量较少的药物供给问题做了相关阐述,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薛蔚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和疗效。方法: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都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腿面颊穴,治疗组采用针灸面三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能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安小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并反复发作。患者病情的发展,终可能会导致肺心病以及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劳动能力也随之下降,同时因疾病的反复发作,住院治疗次数增多,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护理人员应用相关的宣教内容以及干预措施,提高对患者的教育力度,增强患者的生存能力,降低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率,使得病情得到控制,增强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秀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为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11~2013年本院收治的4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治疗的结果。结果:45例患者中,治愈37例,好转6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识别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高危因素、早期干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
作者:肖巨庆;莫宝妹;廖华;陈侃;周鹏;曾东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应用 PDCA 循环法规范手术室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方法:应用 PDCA 循环模式,收集资料、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进行实施。结果:实施 PDCA 循环前后手术室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知识考核合格率从75%上升至100%,医疗废物分类处置合格率从70%上升至96%。讨论:应用 PDCA 循环管理,有利于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的认知,提高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质量。
作者:莫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针对部分高校在医学教育改革中对医学类有关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上,任意减弱甚至删去《医学遗传学》的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的问题,结合多年从业经历,指出了医学遗传学开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医学遗传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不可或缺的。希望医学类院校在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上给与更多考虑,这样会促进我国医学教育事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作者:赵华东;吕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藏药浴属藏医治疗学范畴,是藏医外治疗法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因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配方,而成为我国传统药浴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民族医学中占重要的地位,而且藏药浴以青藏高原的藏药材为主体,在藏药浴中应用极其广泛,几乎覆盖所有无毒副作用的藏药,乃至各种谷物、动物粪、鲜花等都在使用之列,但藏药浴中五味甘露药是药水和蒸汽浴的基本配方,各种药浴方在此基础上加减衍生而来,所谓五味甘露药包括阴山甘露藏麻黄、阳山甘露圆柏枝、土甘露野蒿、水甘露水柏枝、草甘露杜鹃叶等五种药物,因此,对五味甘露药的采集也有其严格的季节性和采集方法,下面以五味甘露药为主方藏药浴用药的采集方法做如下概述:1阴甘露藏麻黄,入药为麻黄科属植物藏麻黄的地上部分,一般在每年6-7月份割取其枝条洗净晒干切断备用,藏医所用的麻黄共有四种即岩生、坡生、山生、水生等四种麻黄,藏药浴多以岩生麻黄为主入药,其功效主要是清热、止血、解表止咳;2阳甘露圆柏枝,入药为柏科圆柏属多种植物如:滇藏方柏枝、祁连圆柏枝、大果圆柏、叉枝圆柏、方柏枝等的嫩枝和果实,也有个别枝叶果实混在一起使用的,各地均有出产,在夏末秋初采摘带叶或果实的嫩枝,洗净杂质晒干切断备用,其功效主要是叶:清肾热、解毒、除湿、;果实:清肝胆热及肺热;3土甘露野蒿,对于土甘露的用药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早期一直用青蒿、黄花蒿、冷蒿、大籽蒿等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上部分的嫩枝,每年夏秋两季采集除杂,鲜用或阴干,切断备用;其主要功效是:散肿、止血、利肾、清热解暑;4水甘露水柏枝,入药为柳科木本植物水柏枝及同属数种植物的花、叶及嫩芽,在每年6-7月份采枝,除杂晒干,切断备用,或水煎浓缩熬膏为用,其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5草甘露杜鹃花或叶,现已知藏医使用的杜鹃多达20余种,但草甘露所使用的杜鹃应为达里(藏音译),传统分黑、白两类,实际使用中多以白者入药,以白者效价,黑者不常用,入药为杜鹃科木本植物烈香杜鹃及樱草杜鹃的叶和花,每年在6-8月份开花期采摘花、叶及嫩枝,晒干切碎备用,其主要功效是:叶温胃祛寒、解毒止咳;花:止咳化痰、消肿、滋补益肾。
作者:包陶九;久仙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方法:对72例腹痛患儿详细询问病史,细致体检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以腹痛为主诉就诊的患儿病因复杂多样。结论:小儿腹痛病因复杂,临床医生必须对获得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和鉴别诊断,对常见的腹痛病因逐一进行排除,才能获得正确诊断。
作者:胡凤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前,我国对于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仍没有一个公认的,可行的模式,因此,探讨一种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提高癌痛患者疼痛的控制效果,在实践中应该不断尝试使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来让癌痛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我们应该积极使用一系列的方法来积累研究,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希望能够直到一定的作用并让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早日走向规范化,并尽量让临床过程中所采用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作者:李财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邢台县儿童的骨密度情况,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澳诺(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 BMD.1000型超声骨质分析仪,对邢台县405名儿童测量下肢胫骨中段1/3处胫骨的超声骨密度 sos 值和 z 值,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邢台县幼儿园儿童骨密度缺乏者占8.4%,农村幼儿园儿童骨密度正常者明显高于县城(
作者:张平;李万军;路大鹏;魏双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更好的方法。方法:将14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综合治疗组(75例)和西药组(73例)。综合治疗组采用热敏灸同时结合穴位贴敷;西药组采用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溶液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1个月,采用临床症状评分和免疫功能检查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综合治疗组有效率92.0%明显优于西药组79.31%,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和免疫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综合治疗组与西药组比较改善更加显著(均P<0.05)。结论:对于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热敏灸配合穴位贴敷能显著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在控制症状或改善症状的同时,增强了体质。
作者:石秀丽;谭洛;李巍;张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从放疗、放疗敏感性及 cyclin d1和 survivin 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鼻咽癌治疗多以放疗为主,但在放疗开始之前,尚不能准确预测鼻咽癌患者的放疗效果,这就给制订治疗方案带来了极大地困扰。因此,寻找预测患者放疗敏感性的分子标志物,在临床治疗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银波;夏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