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理化检验质量控制

吴天瑞;黄育英

关键词:质量环, 质量控制, 卫生理化检验
摘要:卫生理化检验质量控制是为了达到质量要求采取作业技术或措施对卫生理化检验实施监视和控制,保证质量环的所有阶段都安规范运作,以达到不会出现不满意或不符合的卫生理化检验工作。卫生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包括:一、质量环控制,二、卫生理化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三、检验报告管理,四、量值的溯源性保证,五、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鸦胆子油乳注射与顺铂合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并发症之一,占胸腔积液的25%左右。几乎所有的恶性肿瘤均可引起胸腔积液[1],且胸水反复发作,又不易控制,故一旦出现将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院2010年3月-2013年6月共收治恶性胸腔积液62例,其中应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顺铂联合治疗31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文芹;任守贵;邴祥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院前急救快速血糖测定在抢救低血糖昏迷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测定在低血糖昏迷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急诊抢救的100例低血糖昏迷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院前急救组50例为“120”中心派诊院前出诊经快速血糖测定确诊的病例,对照组50例为自行送来我院急诊经血生化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两组明确诊断后均立即给予50%葡萄糖40~60ml 静脉推注,继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 静脉点滴。结果:院前急救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从低血糖昏迷发病至明确诊断及时应用50%葡萄糖时间、从应用50%葡萄糖至意识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预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血糖测定在低血糖昏迷患者院前急救中能快速明确诊断,为抢救患者争取时间,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基层二级医院医疗质量控制要点

    随着我国医疗机构数量增加、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强质量管理被摆在从未有过的重要位置,如何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需要医院各级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改进和创新管理方法和策略,是适应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必然需要。基层二级医院通常是指县级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其内部管理有其独特性,目前卫生管理法规、规章、制度众多,加强基层二级医院的管理究竟从何下手,笔者提出了包括从健全考核体系到突出医院感染管理地位六个方面作为质控重点。

    作者:乙军;华明军;张以来;陈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厌食症患儿7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和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具有显著效果,患儿由于厌食症引发的不良症状得到了显著地改善,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越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周礼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生儿大动脉转位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合理监护对大动脉转位手术患儿成功康复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6月至2011年12月共68例动脉调转术治疗的 D-TGA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男37例,女31例,年龄23d(12hr-4m),体重6.7kg(2.5kg-10.3kg),其中包括室间隔缺损39例,房间隔缺损38例,动脉导管开放47例,合并其他先天畸形13例。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6例,2例患儿冠脉血管条件较差,移植后出现心脏供血不足,术中见所支配供血区心肌颜色较暗;7例死于术后出血,可见吻合口、创面渗血;1例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监护室起搏器治疗9日家人放弃治疗;3例死于术后感染,抗生素均耐药;3例室间隔完整的患儿,救治时间晚、低氧、心室重构,术后心功能差。52例(76.5%)出院。结论:精细的手术操作、密切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对患儿术后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佳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乡镇卫生院健康管理团队服务实践与思考

    目的:通过实施健康管理团队服务,摸索管理方法,探索实施路径,落实新一轮医改环境下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任务。方法:理论联系实践,转变服务模式,制定计划,绩效引导,解决矛盾,正视存在的问题。结论:社区健康管理团队服务在卫生院具有茂盛的生命力,有规律可循,可以实现预防保健关口前移,缓解医患矛盾,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作者:张建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索荼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荼碱组(观察组)50例,氨茶碱组(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肺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在临床疗效、肺功能的改善方面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不良反应少,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索荼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确切,且安全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我国老年人社区护理行业现状及前景展望

    当前社区护理的工作重心之一是社区老年护理。这样,确保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本文着重探讨我国目前老年人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作者:易学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形势下医院药师如何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医院药师如何应对当前医药改革形势,全面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是摆在每个药师面前的严峻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药学服务的现状及原因,重点探讨了医院药师应如何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文章指出医院药师应适应发展需求,自身做起,转变观念,加强药学医学知识积累,注重实践技能的提高,全面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张晓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体会。方法:选择我院从2010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9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对所有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继续出血和出现血管痉挛等情况的发生。结果:在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之后,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和治愈。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达到了98.5%,有2例患者出现了脑疝,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4%。结论:对于蛛网膜下腔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让患者更早康复。

    作者:赵荣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共情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共情概念的描述与分析,介绍共情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护理工作中共情意识的培训方法。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研究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从2012年2月到2013年3月,于我院共计有60例老年病患被确诊为 CDPD,以MNA 问卷做营养评价,并检测病患 PAB、ALB 及 LY#指标水平。结果:老年 COPD 病患处于高危状态的比例为60.5%(36/60),显著高于营养优良的32.4%(18/60),营养不良的7.1%(6/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PAB、ALB 及 LY#指标显示,老年病患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36.7%,25.0%,以及51.7%。结论:老年 COPD 病患易发生营养不良,且通常处于高危状态,临床治疗时应及时评价其营养状况并做好相应治疗处理。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牟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间于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产妇,术后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产妇行舒适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取得了更加理想的护理效果,两组抑郁评分以及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中重度疼痛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孕妇进行舒适护理能够减轻产妇的痛苦,提高产妇的满意度,不断优化和改善护理质量,因而值得被推广应用到临床剖宫产护理中。

    作者:安小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脂康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血脂康作为一种中成药,它能够降低血脂水平,本研究旨在观察血脂康在脑血管病治疗中发挥的降脂作用。

    作者:胡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02月到2013年02月我院收治9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法止血。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有效率、产后出血量以及产褥发生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确切,具有安全、有效性,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魏云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士长如何提高护理病例讨论质量

    护理病例讨论是运用语言、书面、音像、画面等媒体手段,展现病人病情的客观资料,让临床护士和学生通过自己对案例的阅读和分析,在群体中共同讨论,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提供学习或指导寻求解决病人实际问题方案的护理活动[1]。护理病例讨论能够促使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促使护理人员解决疑难问题能力的提高,促使护理人员知识面的拓展。本科室自2007年来,坚持每季度一次的护理病例讨论(危重症、疑难、新开展的技术或死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兰;周莲;江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收治的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护理,36~72 h 拔管,6~14 d 全部治愈出院,未出现胃肠瘘、腹腔脓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并施以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李文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指纹信息化研究的分析与探讨

    望小儿指纹是中医学的特色诊法。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小儿指纹的信息化研究已成为必然。进行小儿指纹信息化研究,需注意几个关键环节,一是小儿指纹名词术语的界定,规范表述,界定内涵,减少主观性影响。二是小儿指纹要素的提取及分类,提取特征要素,建立客观的分类方法,把握与证候的内在联系。三是临床小儿指纹的信息化,借鉴现代图像采集及分析技术,建立简便易行,稳定可靠的小儿指纹采集方法,逐步实现临床小儿指纹信息化。

    作者:马剑;申应涛;王钢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预防输液大厅不良事件发生的管理体会

    输液大厅是医院专门为门诊患者接受输液治疗提供的场所。各家医院根据各自的规模、特点设立相应的输液大厅,有综合性输液大厅、成人输液大厅、儿童输液大厅,规模特大的医院还有分专科设立的输液大厅,如呼吸科输液大厅,消化科输液大厅。输液大厅接收的患者病情相对较轻,但输液量大,人员复杂,环境嘈杂,护理人员少,容易发生不良事件,常见的不良事件为液体漏输、错输,从而引起患者不满,导致投诉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必须加强管理,以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王克琼;蒋纯;罗小荣;王道琴;陈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β-HCG 测定的临床意义

    HCG 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为妊娠的特异性标志。其功能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以促进子宫内膜的形成,使胎盘生长成熟。

    作者:李向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