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后勤保障工作中的应用

钟安军

关键词:医院后勤, 保障工作, 精细化管理
摘要:医院后勤管理指的是医院后勤的一种全面管理,因其管理内容相对较为繁多、复杂等,对安全和服务要求非常高。采取精细化管理,能够使医院后勤管理具有非常高的效益。如何做好精细化管理是目前医院后勤工作人员所面临的难题,那么应该完善其管理方式,对相关各项规章制度要全面落实,提供精细化服务,降低管理成本,保证医院后勤工作正常运转。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随访截瘫患者的性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和护理

    目的:对外伤性截瘫患者的性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以实施恰当的医疗护理、鼓励患者积极地功能康复和锻炼[1]。方法:对58例外伤性截瘫患者家庭随访进行心志护理,并对截瘫患者及配偶进行性生活指导,使截瘫患者及其配偶尽可能行正常性生活。结果:九成以上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和躯体化症状;在进行积极地对截瘫患者及配偶进行心志护理和性生活指导后,截瘫患者及配偶重塑生活的信心。结论:外伤性截瘫患者心理病态普遍,需要采取相应的心志护理措施,特别是对截瘫患者及配偶进行性生活指导,可以帮助截瘫患者及配偶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同时可以加快截瘫患者康复。

    作者:武亚红;申美玲;张勤安;李志强;史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下颌前移矫正器治疗 OSAS 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下颌前移矫正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 OSAS 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组34例,A 组应用自制 Activator 前移矫正器治疗,B 组应用改良 Herbst 下颌前移矫正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B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矫正器固定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睡眠呼吸紊乱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A 组的舒适度明显优于B 组(P<0.05)。结论:下颌前移矫正器用于治疗 OSAS 具有显著疗效,矫正器固定效果及舒适度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纳络酮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疗效

    目的:分析纳络酮用于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取潍坊医学院附属益都中心医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塞病患为分析对象,经随机方式将全部病患分成对比组及观察组,各25例。均给予两组病患基础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络酮,观察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愈14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对比组治愈6例,显效3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比组出现3例不良不应,观察组无1例不良反应。结论:将纳络酮用于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传磊;张仕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细节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对于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方法,探讨应用细节护理取得的效果。方法: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病人中,随机抽取60例进行研究。对这60例患者采用细节护理的护理方法,通过8-10周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精心的护理。治疗结束后,对这60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探究细节护理的效果。结果:通过胃镜检查,发现在这60例患者中,治愈的患者有56例,治愈率为93.3%。患者出院以后,对这些患者进行半年的跟踪观察,复发的患者仅有3例,复发率为5%,复发率下降了很多。结论:应用细节护理方法来护理消化性溃疡的病人,促进了病人的痊愈,提高了治愈率;病人出院后的复发率也下降了很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俞卫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谈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积极的抢救治疗,加之科学悉心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大有裨益。

    作者:李继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宁夏回族孕妇城乡膳食护理营养分析

    孕妇是处于特定生理状态下的人群,由于生殖器官及全身改变、胎儿生长发育等,与非孕妇同龄相比,均需要更多的营养。目前,早产、低体重、出生缺陷仍然是婴儿的主要死亡原因。回族孕妇,加之饮食习俗和地方差异,她们的膳食营养状况仍应引起产科和营养工作者的关注。

    作者:张艳华;吴海英;白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电击伤并发肠瘘患者的护理

    电击伤是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引起机体损伤或功能障碍〔1〕。常伴有骨折、脑外伤、身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腹部外伤等并发症,重者可迅速死亡。电击伤除直接损伤局部皮肤外,还可能造成内部脏器如肠道的损伤,并发肠瘘。我科2005年1月-2013年7月共收治了5名电击伤并发肠瘘的病人。因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救治上有很大难度。对护理的质量和方法也有更高的要求。经过我们积极的抢救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均治愈出院。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中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复方没药膏外敷预防 PICC 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rtral catheter)指将中心静脉导管从外用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为患者提供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PICC 是现行医疗措施中必可少的治疗手段,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肿瘤化疗、抢救危重患者,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免疫抑制剂和静脉高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用 PICC 输液可以大大减少多次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确保静脉用药质量,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PICC 属于侵入性操作,操作护理不当,可产生一些并发症,机械性静脉炎是 PICC置入术后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5.55%,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拨管的危险。静脉炎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经济负担,还会造成静脉输液穿刺困难,从而影响治疗的进行。因此静脉炎有效的预防尤为重要。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邢台市人民医院皮肤二科配置的复方没药膏外敷预防 PICC 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栋材;王艳霞;刘印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结果:12例患者在住院期间上消化道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病情好转出院。其中2例未接受介入治疗。结论:护理人员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抢救操作技能,遇到病情突变能冷静迅速配合急救护理,避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蒋琳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出院指导

    目的: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提供相关护理知识,提高居家生活质量。提出护士工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及对策,提高出院指导效果。方法:通过4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出院后,经电话随访及家访了解到其日常起居、用药、复诊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护士在为患者行出院指导时注意的问题。结论:患者出院前掌握到相关的疾病保健知识,有利于患者院外自我管理,避免再次住院,节约医疗资源。

    作者:金京爱;许银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脏手术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早期应用 BiPAP 无创呼吸机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心脏手术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早期患者使用 BiPAP 呼吸机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患者使用 BiPAP 呼吸机的临床资料,加强观察和护理。结果:使用 BiPAP 呼吸机辅助通气后,患者呼吸困难改善,呼吸频率趋于正常,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范围。结论:对使用 BiPAP 呼吸机的患者实行心理护理,选择合适面罩及头带,正确调整呼吸机参数,指导患者正确配合,保持气道通畅,观察病情,营养支持,生活护理等措施使心脏手术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恢复正常。

    作者:刘玉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106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53例,应用普罗帕酮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53例,再此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前者有效率明显大于后者,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不良反应小。

    作者:钱美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循征护理理念在重症病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征护理在危重患者常见的静脉留置针并发症、高热、压疮、排痰困难、便秘中应用。方法:对183例危重患者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循征护理干预。结果:应用循征护理解决这些常见问题,护理效果好。结论:循征护理是解决危重患者常见护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静;马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观察基地细胞样乳腺癌(即 BLBCs)的形态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特征,并研究其诊断与判断标准。方法:选取10例 BLBCs 患者作为研究组进行形态学的观察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检验。另外选取10名腔 A 型乳腺癌患者作为参考组,同样进行如上观察与检验。结果:BLBCs 的形态学观察结果为:肿瘤间呈淋巴细胞侵润、地图状坏死、多见核分裂象、生长方式呈推进性均为 P=0.000,非典型类髓样癌表现特征为 P=0.015,核样呈泡状为 P=0.017;BLBCs 免疫指标为:Vim、cyclin E、CK5/6均为 P=0.000,SKP2为 P=0.007,CD117为 P=0.018。结论:BLBCs 为特殊种类的亚型侵润性乳腺癌,通过形态学特征的观察与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查结果能够对 BLBCs 进行诊断。

    作者:王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腹痛72例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方法:对72例腹痛患儿详细询问病史,细致体检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以腹痛为主诉就诊的患儿病因复杂多样。结论:小儿腹痛病因复杂,临床医生必须对获得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和鉴别诊断,对常见的腹痛病因逐一进行排除,才能获得正确诊断。

    作者:胡凤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04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行双侧颈动脉及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同时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并进行各项生化指标检测,根据动脉彩超结果分为正常组18例,轻度组24例(B组),中度组32例(C组),重度组30例(D组)。本研究为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①腰椎、股骨骨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与糖尿病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与甘油三酯、尿微量白蛋白、空腹C肽、极低密度脂蛋白无明显相关。②各组间以腰椎骨密度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血管病变程度越重,骨密度下降越明显。

    作者:陈丽;吕芳;司玮;王国娟;胡国平;刘皆;张强;吴德云;马维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慢性病的家庭护理

    针对慢性病人漫长的服药期间,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讲述如何开展家庭护理和康复。

    作者:崔桂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关于骨科患者护理安全对策

    为了加强骨科患者护理安全、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出骨科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操作、急救药品、设备管理、患者隐私及知情权、护患沟通、医疗费用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同时,提出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保证急救药品、设备准备到位,正确处理病人的知情权和隐私权,加强护患沟通,按标准收费等对策,以保证护患双方的权益,减少医疗纠纷,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杜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针灸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肩周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实验组结合针灸和推拿两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都是一天一次,十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为一个观察周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4例患者总有效率94.2%,对照组34例患者总有效率67.6%,两组治疗结果又显著性差异。结论:针灸、推拿两者结合治疗肩周炎,则扬长避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小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紧急钻颅减压抢救脑疝期颅内血肿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紧急钻颅减压抢救脑疝期颅内血肿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脑疝期颅内血肿患者2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先对于其进行紧急钻颅减压手术再对其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直接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紧急钻颅减压的方法对于脑疝期颅内血肿患者进行抢救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泉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