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同伴支持在世界各地被积极地应用于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中。鉴于组长在同伴支持中的核心作用,组长的选拔、培训与考核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PubMed、万方数据库收集了2007-2013年的相关文献,对糖尿病同伴支持组长的选拔、培训与考核等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同伴支持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作者:姚莉;叶秀利;鞠昌萍;孙子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信息偏倚又称“观察性偏倚”或“测量偏倚”,指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出现的偏倚。造成信息偏倚的原因包括研究人员的差异,测量仪器的差异,记录编码的错误,以及对不同的人群用不同的方法和态度去收集资料。常见的信息偏倚包括回忆偏倚,诊断怀疑偏倚,暴露怀疑偏倚,报告偏倚,检出偏倚,以及诱导偏倚等。
作者:《中华护理学辞典》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组均30例。在科室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实验组进行一对一的为时30~40min的动机性访谈干预,并发放《卒中后日常生活活动锻炼手册》以及为期3个月的电话随访。对照组接受针灸科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对干预前、出院前2天、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随时间变化幅度不同,表现为出院前2天得分涨幅达到较高水平,而3个月时得分逐渐趋于平稳。结论:动机性访谈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而3个月时干预的正向效果随着时间发展逐渐削弱,应警惕出现故态复萌现象。
作者:张阳;王月芹;王爱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造口患者性体验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提高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亚利桑那州性体验量表对75例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性体验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造口患者性体验得分为(20.56±5.378)分,性功能异常者有42例(56.0%);患者性体验异常症状依次体现在性觉醒(4.96±1.160)、性高潮能力(4.86±1.246)、性满意度(4.74±1.291)、性驱动(4.64±0.749)、阴道润滑/阴茎勃起(4.40±0.756);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有无性生活指导、家庭关系、造口类型、有无造口并发症是影响造口患者性体验的重要因素。结论:造口患者性体验得分显示其性功能障碍程度较高,且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作者:朱小妹;谌永毅;刘爱忠;汤新辉;陈玉盘;刘翔宇;郭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对上海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69名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护士核心能力得分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社区护士核心能力得分为(98.61±16.12)分,处于中下水平;得分较低的维度分别是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与教育/咨询能力3个维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职称、职务、学历是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应重视社区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并有重点地加强低年资、低职称、低职务、低学历社区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
作者:何静;徐青;徐蓉;屠一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10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继续深入持久开展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今年“三好一满意”活动要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血液中心(站)、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监督机构开展的基础上,将各类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活动范围,实现医疗卫生系统全覆盖。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要尊重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医务人员,保障其合法权益。要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向临床一线倾斜,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水平。要加强职业防护和心理辅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保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要鼓励进修学习和培训,完善职务晋升机制,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要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坚决查处侵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作者:健康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安徽省专科护士人力资源现状及临床使用与管理情况,为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提供建议与策略。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6-2012年间经安徽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训并取得资格的专科护士进行自评与他评调查。结果:初级职称人员占49.27%;专科护士主要分布在三级甲等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占92.58%;机构间培养专科护士数量差距大;18.0%专科护士脱离原临床直接护理岗位;82%的专科护士主要从事临床一般护理,在高级临床护理实践、护理业务管理、科研等方面发挥作用不够。结论:专科护士是一支年轻的护理队伍,选拔标准低;专科护士数量配置不合理,机构培养专科人才缺乏长期规划,专科护士流失严重;医院对专科护士缺乏专职化管理,重培养、轻使用,使其高级临床实践职能发挥不够。
作者:乔晓斐;江启成;宋瑰琦;王真;黄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2014年10月30-31日,由《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与湖南省护理基础质量控制中心联合举办的“2014年护理管理新进展暨科研写作研讨会”在长沙召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主任么莉主持了开幕式,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处处长高纪平、湖南省护理基础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书记肖平、《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社长李月东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高纪平指出近年来湖南省护理队伍发展壮大速度快、护理专业取得进步较大,但也面临着职业培训与队伍管理的挑战,他表达了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护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并介绍了湖南省下一步护理工作的重点。肖平介绍了湘雅医院护理团队的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绩,并指出将继续大力支持湘雅医院护理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李月东首先感谢了会议联合主办方、与会专家及学员的参与和支持,同时表示《中国护理管理》杂志在未来将会持续提供护理学术交流平台,培养护理管理与科研人才,推动护理事业发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急诊护士心理资本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安徽省22所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的432名急诊护士进行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的问卷调查。结果:急诊护士心理资本总均分为(4.33±0.63)分,工作投入总均分为(3.42±0.75)分;急诊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等级、希望、乐观3个影响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提高急诊护士心理资本是改善其工作投入的有效途径,护理管理者主要从希望与乐观两个方面采取合理提升措施,从而提高工作投入。
作者:万娟;齐玉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出院或门诊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大于7的患者80例,按匹配对照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40例,在常规睡眠护理基础上实施联合认知行为、支持性干预和健康教育的综合护理干预即Cognitive Behavior Support Education干预(以下简称“CBSE干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前后均采用睡眠质量量表(PSQI)、睡眠个人信念与态度量表(DBAS)对两组患者进行睡眠状况测评。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PSQI得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睡眠信念与态度得分显著改善(P<0.01)。结论:CBSE干预可显著改善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沈霞;邹继华;韩瑞;吴崇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国外先进疼痛管理指南及疼痛管理质量评价体系,总结了疼痛护理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为我国建立规范的疼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疼痛护理相关制度,培养疼痛护理专业人才,促进佳疼痛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刘敏君;童莺歌;田素明;叶志弘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国内不同医院疼痛护理管理现状。方法:通过自设的医院疼痛护理管理问卷对40家医院进行调查。结果:40家医院中建立了疼痛护理相关制度和流程的有23家(57.5%);其中对全部门诊和住院患者、全部住院患者、部分住院患者进行常规疼痛评估的医院分别为8家、2家和25家,还有5家医院未对住院患者进行常规疼痛评估;24家医院(60.0%)有肿瘤患者的疼痛随访记录;26家医院(65.0%)开展了住院患者疼痛健康教育;18家医院(45.0%)有疼痛专科护士;20家医院(50.0%)成立了疼痛护理专科小组;在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和护士继续教育中纳入了疼痛护理相关内容的医院各有25家(62.5%);40家医院在主观疼痛评估工具的使用上较为一致,客观疼痛评估工具使用差异较大。结论:目前国内不同医院疼痛护理管理工作差异较大,疼痛护理管理工作亟待规范。
作者:张海燕;陈杰;吴晓英;么莉;徐波;何昕;刘高明;卢苇;刘敏君;石磊;冯艺;何苗;王惠琴;战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基于能力进阶模式下的儿科护士岗位分层培训需求进行分析,为制定以人为本的分层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科护士岗位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我院810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的岗位分层培训需求整体水平较高,其中“岗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训需求水平高,“护理管理”培训的需求较低,且不同级别的儿科护士对岗位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需求存在差异性;同时,随着儿科护士层级的提升,培训需求整体有降低的趋势。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当加强各级儿科护士的岗位培训,关注不同层级儿科护士培训需求的差异性。同时应结合儿科护士能级水平和培训意愿,提供系统的、形式多元的、具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在职分层培训设计,以满足不同层级护士的培训需求,提高培训效率。
作者:崔璀;郑显兰;喻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调查福建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发放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问卷(KASRP)。调查福建省11所三级甲等医院440名临床护士的疼痛认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福建省临床护士疼痛识知水平偏低,问卷平均正确率48.35%;接受疼痛知识继续教育不同情况的护士,其疼痛知识与态度不同(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疼痛知识缺乏,部分护士没有接受疼痛知识继续教育,应进一步加强疼痛管理规范化培训,以提高临床护士疼痛知识水平和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卢苇;林润;金爽;李红;曾秀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实施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患儿的临床处理流程及管理方法,早发现、早识别、早治疗潜在危重病患儿,从而降低患儿死亡率,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建立儿科急诊预检分诊识别流程;制定早期筛选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临床方案。结果:2010-2013年,我院实施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后,早期发现了爆发性心肌炎10例、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9例、脓毒症8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例,阻止医疗纠纷10例,发生医疗纠纷仅7起,较2006-2009年(实施前)发生的医疗纠纷减少8起,死亡人数由163例下降到118例。结论:建立规范的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患儿的临床识别流程及管理方法,能提高急诊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能力,降低患儿死亡率,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陈娟弟;何时军;黄晓春;贾颖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系统评价水胶体敷料对于PICC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JBI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水胶体敷料对于预防PICC患者机械性静脉炎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水胶体敷料能降低PICC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论:水胶体敷料的使用对于预防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具有显著效果,具有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黎贵;张淑香;徐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有没有既简便又有效的放松方法呢?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在日本疲劳学会会议上说,观看优美的风景照不失为一个理想选择。理化学研究所生命科学技术基础研究中心研究员水野敬领导的研究小组,让22名20~49岁的男性和女性观看约200张照片,然后以5分为满分,评估这些照片减轻疲劳的效果。研究人员将各人评分高的12张定为“治愈照”,低的12张定为“非治愈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扎根理论研究法又称“根基理论研究法”,是Glaser和Strauss于1967年提出的。正如这两位创始人所声称的那样:“扎根理论是填平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之间鸿沟”的一种方法。它是以实地研究为主,透过进入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深入了解及参与体验,收集丰厚的第一手资料,采取归纳与演绎并用的方法,扎根于资料,从中发现新概念并抽象出理论。
作者:《中华护理学辞典》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癌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痛患者出院后更需要得到规范化镇痛治疗和护理,才能达到无痛生存,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因此,我院通过摸索建立了以肿瘤科为主导,配合宁养院访视、多学科团队支持的多学科随访管理体系,通过电话随访、短信咨询、居家访视和网络互动等方式,帮助出院的癌痛患者进行疼痛管理,并给予心理支持和帮助,不仅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随访率。
作者:石磊;马筱慧;王楠娅;徐东升;刘芳;李虹彦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