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小凤;梁银爱
目的:对Orem自理理论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7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采用Orem自理理论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78.95%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97.37%,两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Orem自理理论的疗效较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艳秋;刘莎莎;付淑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方法,进一步完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中痊愈75例,占89.3%;复发9例,占10.7%。满意度97.8%(82/84)。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
作者:姜士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规范化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65例采用TURP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BPH的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心理护理及术中良好的配合。结果: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输血。结论 TURP的手术除要求医生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外,也需要手术护士准确默契的护理配合。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刘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过去不同治疗方法对阑尾周围脓肿治疗的利弊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合文献对我院2001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3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3例患者中23例行保守治疗,其余20例均行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结论:积极手术治疗,能节约治疗经费;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对患者更有利。
作者:李抗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肠瘘非手术治疗方法,减少患者负担及二次手术可能性。方法:对直肠癌术后肠瘘采用盆腔引流管内置输液延长管或自制冲洗引流管低流量灌洗及持续低负压吸引的治疗方法。结果:7例直肠癌术后肠瘘全部治愈,无一例需行再次手术治疗,且死亡率为零。结论:早期直肠癌术后肠瘘可通过非手术疗法治愈。
作者:张亭亭;朱守林;李来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应用超声观察2型糖尿病(2DM)患者外周动脉,评价2DM的外周小血管病变。方法:观察50例2DM患者和健康成人50例,采用高频超声探头测量两侧颈动脉及两组足背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舒张末期流速(D)、血管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等指标。结果:观察组 TG、TC、LDL-C 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颈动脉及足背动脉的内径、S、D、PI低于对照组,R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2DM其血脂水平及血管超声指数均与健康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变,说明2DM存在脂代谢紊乱和下肢血管病变,超声能够准确反映其病变严重程度及血管功能。
作者:陈云;徐建红;汪敏;候华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手术切口感染是普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状,如何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情况,一直都是普外科手术治疗工作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因此,文章通过对我院2013年至2014年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调查,分析了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因素,提出了相对应的、正确的干预措施,以期能有效降低我国普外科手术的切口感染率,使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加快。
作者:张芳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慢性病已严重威胁全社会,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慢性病的监测,从2006年开始连续几年已在各个监测点展开了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调查,致使基层疾控检验机构不仅要在传染病、食品卫生、地方病等众多领域的检验上发挥作用,更需要在临床检验的一些生化项目上具有高水平的检测技术,才能提供科学严谨的数据,满足防病治病的需求。但就目前现状而言,临床检验在基层疾控机构已严重滞后,严重影响了疾病预防工作的发展。
作者:赵瑞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资料选自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生殖道破裂、胎盘因素以及子宫收缩乏力、凝血性功能障碍等都是造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根据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不同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抢救之后98例患者中有92例患者产科出血性休克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有3例患者行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有2例患者行经腹子宫全切术,有1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中,加强对出现产科出血性休克原因的分析,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出血性休克的几率以及产妇的死亡率,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作者:吴秀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抢救危重病人的科室,急诊科护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团结一致的协作精神,能给予病人及时恰当处置、治疗和护理。急诊科护理质量是医院水平高低的标志,领导在搞好其他工作同时要把急诊科构建好。急诊科存在许多意外和风险,工作人员也有人身安全的威胁,领导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保证人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兰峰;杨彩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体外循环术后的患者早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血压变动大,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由于血管活性药物效应强,其不良反应也强。护理工作中一旦出现差错,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甚至导致死亡[1]。故血管活性药物在临床使用中需遵守安全、精确、有效、严密监测等原则。笔者所在科室对2010年8月-2014年3月320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如多巴胺、硝酸甘油等)时,采用了如下护理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郝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分娩镇痛的初产妇共50例,随机分为I组和II组各25例,I组采用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分娩镇痛,II组为正常对照组末采用分娩镇痛,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及产程。结果:I组有6例轻度皮肤搔痒,产后尿潴留5例。II组1例,皆需停留导尿。I组与II组子宫收缩力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催产素的使用I组为19例(94.4%),II组为4例(25%)。VAS疼痛评分,I组镇痛效果明显,与II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I组与II组相比第一产程明显缩短,子宫收缩力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在潜伏期应用于分娩镇痛,可有效地缓解分娩疼痛,对新生儿的出生评分无明显的影响。
作者:梁桂玲;王国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现代医院护理管理要求给患者提供全面的、便捷的服务,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要求。面对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病情变化快、合并症多、隐匿性强,如何为老年患者提供优质、舒适、安全的服务,是护理质量管理中重要部分。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就是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了有效的控制,防患于未然。
作者:董海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急危重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胎盘植入,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撕裂伤。严重者子宫切除,失去生育能力,生理和心里受到创伤,身体和精神受到双重打击。我院从上海童晓文教授那里引进童氏水囊。我科从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使用童氏双腔水囊填塞宫腔治疗产后大出血共27例,25例取得满意效果,2例行子宫切除。
作者:黄锐;蒋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近年来,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纳米颗粒的大小及其表面特征使得其在药物制剂的应用中脱颖而出。本文对目前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系统中应用的情况进行综述,并对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系统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作者:陈群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结果: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尤以合并空洞型肺结核居多,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居多,为77.78%。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演变迅速,病死率高,需要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而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易与肺结核基础病变表现混淆,不易鉴别。因此在临床上,特别是老年肺结核患者,肺部空洞形成,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应特别重视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
作者:王颖;张玉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估小汤山地区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以及调查其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小汤山地区4529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测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其体质指数,以及检测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晨尿尿糖筛选,对于其中尿糖阳性患者,再进行尿糖复查并进行空腹血糖及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已确诊是否患有糖尿病。对确诊的糖尿病患儿收集2型糖尿病患儿家族史、出生史、既往史及饮食习惯等资料,统计患病率并分析其高危因素和基本特征。结果:小汤山地区儿童青少年总超重率和总肥胖率分别为5.39%和2.38%,其中男女超重率分别为8.32%和4.45%(chi-square, p=0.0000),男女患病率分别为3.35%和2.11%(chi-square, p=0.0000)。结论:在小汤山地区已发现肥胖与2型糖尿病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流行,且为隐匿发病,应提高父母肥胖健康教育和2型糖尿病知识水平和建立良好有效的家庭教育。
作者:周燕菊;刘龙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中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MFR)与生活质量评分(QOL)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IPSS、MFR、QOL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IPSS评分为(9.2±2.1)分,MFR 为(12.7±2.9)mL/s,QOL 评分为(1.21±0.78)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与中药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且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医治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文斌;于国盛;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用治疗儿童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门诊慢性胃炎患儿用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新疆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5020388和胃肠化胀胶囊(吉林省四平中心人民医院制剂室,吉卫药制字(96)第00161号)进行治疗,疗程为1~3月。结果:显效:210例,占82%;有效20例,占8%;好转:6例,占2%;总有效率92%;无效:20例,占8%。早见效(腹痛症状改善)时间1天,经1~3个月的治疗,病情基本控制,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马金刚;李春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比较大,不少人加班到很晚,然后在吃些夜宵才睡,更有甚者作息时间颠倒、饮食不规律,日积月累便造成了脾胃虚。脾胃虚是中医术语,指的是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作者:李益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