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亭亭;朱守林;李来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白内障围手术期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08例白内障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前及出院时的SAS焦虑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显著减轻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水平。
作者:张建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产前超声筛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05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接收的孕妇11562例,对所有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并将筛查结果与产后诊断进行对比。结果:11562例孕妇产前超声筛查中,共筛查出肢体畸形24例,占0.21%。其中11例四肢短小畸形,1例双下肢缺如,1例双侧桡骨缺如,2例重叠指,1例双上肢和双下肢完全缺如,1例桡骨发育不良,并伴有手内翻;2例多指(趾),1例人体鱼序列征,2例一侧手掌及部分尺桡骨缺如,2例足内翻。产前超声筛查与产后诊断的符合率为92.31%,符合率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较大,与产后诊断率较高,必须重视产前检查,以此降低畸形儿出生率。
作者:石志波;耿爱红;赵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肝性脑病是影响肝病预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发展至症状性肝性脑病,死亡率将达50%,轻微肝性脑病(旧称亚临床肝性脑病SHE)是临床常见肝性脑病早期表现,本文就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资料来自本院2006年5月~2008年8月住院患者比较完整病例,观察血氨值及临床综合评价改善情况与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与观察组差别显著P<0.05,长期应用亚临床肝性脑病逆转,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至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医院在工作中应该加强护理质量的提高,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本文对基层医院中中医护理管理的难点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希望能够对中医护理的管理有所改进。
作者:陈学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例,对照组11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疗程较对照组缩短,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2%。结论:脑出血的治疗掌握好适应症选择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是理想的治疗手段,可迅速缓解头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加快出血的吸收。
作者:谢祖艺;梁爱军;杨作卿;钟小燕;王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对优生优育的影响。方法: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把工作重点放在健康教育中,实施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形式使孕前夫妇接受孕前及孕期保健知识,对学习前和学习后保健知识掌握度进行比较,男子组和女子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教育是在孕前健康检查中不容忽视的部分,健康教育干预是提高孕前夫妇对优生优育的认识,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促进全民优生优育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作者:朴顺玉;金美玉;金京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母乳喂养对婴儿智能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调研,就母乳喂养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作一概述。
作者:谢玲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发病状况、影响因素和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高血压的发病状况、危险因素及治疗现状、治疗影响因素,并分析总结。结果:高血压患病人数453例,占17岁以上总人口数的9.52%,男性278例,女性175例。结论: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为高峰,高血压发病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体重指数、家族史,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不规范,主要影响因素为不按医嘱用药、防治知识缺乏或片面、不良生活习惯等。
作者:张巧变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4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措施。结果:17例治愈出院,5例好转出院,2例因其它原因退院。24例患者经护理,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急性肺栓塞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的溶栓治疗及精心护理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杨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经阴道以及腹部超声的检查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准确率差异。方法:选取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20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影像科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患者经阴道以及腹部超声检查时,其中检出单纯孕囊性的共有9例,不均匀的质团块形共有8例,部分位于子宫腔型的共有3例。结论:使用阴道与腹部超声联合检查的影像学方法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罗娜;李广微;王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5位消化科病区护理人员分为两组,研究组应用层级护理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轮班制护理模式。结果:研究组基础知识考核合格率(100%)、专业技能考核合格率(87.50%)、管理满意度(100%)均高于对照组(基础知识考核合格率71.43%、专业技能考核合格率57.14%、管理满意度5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提升消化科病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管理满意度高。
作者:刘启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患者李某,男,21岁(部队战士),因右侧后牙自发性疼痛一周,于2012年12月21日星期五到解放军206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既往无系统性病史,全身健康状况良好(部队一年体检一次),无口腔不良习惯,替牙期一切正常,爷爷奶奶和父母以及哥哥均无口内多生牙和口腔异常,但未做全口曲面断层X线片检查(患者口述)。患者身体发育良好,身高173cm,体重67kg,一期士官。
作者:王兴华;孙兵;孙智敏;刘蓬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后,是否可以改善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的抑郁状态,同时,分析其中的治疗机理。方法:将60例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通心络胶囊口服,每天3次,每次4粒,连用4周,对照组给予谷维素,两组均不应用抗抑郁药物,随访6个月。使用Zung抑郁量表(SDS)于治疗前后以及6个月随访时分别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使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1H)、皮质醇。结果:治疗组4周后以及6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无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83.3%。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或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后AC1H和皮质醇浓度均降低(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于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这一疗效可能与降低AC1H和皮质醇有联系。
作者:李设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合他莫昔芬片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诊断明确的乳腺增生病患者60例,给予桂枝茯苓胶囊合他莫昔芬片口服,连用25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病程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临床痊愈31例(51.7%);显效19例(31.7%);有效7例(11.6%);无效3例(5%);总有效率9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合他莫昔芬片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丽扬;陈启显;余雪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西替利嗪、雷尼替丁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的疗效。方法:60例CIU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用西替利嗪、雷尼替丁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用西替利嗪、雷尼替丁治疗。结果:治疗第28天两组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随访4周后两组复发率差异有著性(P<0.05)。结论:西替利嗪、雷尼替丁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CIU痊愈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甲胎蛋白(AFP)早于1956年发现,但直至1963年有关AFP与肝癌相关性的文献发表,AFP才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此后,有关AFP的结构、功能、临床应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将目前有关AFP的研究现状做一概述。
作者:林彬彬;阮清发;张道森;董菁;欧阳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护理在护理界愈来愈受到重视。近年来,心理护理也在无偿献血护理中得到一定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在对预防和减少初次献血者的较严重的献血不良反应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保留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以及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燕梅;刘凯媚;任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彩超检查对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3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均采用彩超进行诊断,并对比分析临床诊断结果。结果:本组病例83例,诊断符合75例,诊断符合率为90.36%,误漏诊8例,误诊率为9.63%。结论:超声检查妇科急腹症准确率高,能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但不同的妇科急症的超声表现亦是不同,需要与临床症状、体征和其它辅助检查相结合,全面综合分析病例,以提高超声诊断的符合率。
作者:李珊珊;崔继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壮族大学生疤痕形成原因及特点,为防范壮族青少年外伤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式调查,随机抽查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和广西中医药大学壮族学生的疤痕形成原因和特点,并选择汉族学生作为对照。结果:壮族学生疤痕检出率为67.8%,显著高于汉族学生(P<0.05)。壮族学生疤痕检出率与性别无关,但是与父母职业相关。壮族学生疤痕发生年龄多在17岁以前,疤痕成因以务农和生活意外受伤为多见。结论:壮族大学生的疤痕形成与年龄、父母职业、生活环境等有较大关系,与汉族大学生相比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高兴新;王润秀;林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我国已迈入老年型社会,老年疾病脑血管意外发病率呈逐年明显上升趋势,随着空巢老人的比例增多,脑血管意外康复病人的心理健康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消除和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并主动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的康复,大可能恢复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1]
作者:林婉丽;龚丽娜;彭莉;胡铃;朱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