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锐;陈超敏
目的 探索腺病毒介导的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心肌梗死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快速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和制备hSDF-1α重组腺病毒(AdV-EGFP-hSDF-1α,Ad-SDF-1).采用成年SD大鼠,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后1 h,将1×10~(10)PFO AdV-SDF-1分6个点注射到心肌梗死部位及其周边区域.移植后4周测定心脏功能,随后取材、连续冰冻切片,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心肌梗死部位胶原含量的变化以及心室壁厚度的变化.结果 AdV-SDF-1组心室壁明显增厚,胶原含量明显减少,心室膨胀程度明显降低,心脏功能改善.结论 SDF-1过表达通过抑制心肌梗死部位胶原的合成与沉积,延缓心室重构,达到改善心脏功能的目的.
作者:杨建业;张迎春;唐俊明;安庆宝;郭凌郧;孔霞;黄永章;郑飞;王家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GFRvⅢ)特异性单链抗体库,从中筛选抗EGFRvⅢ特异性单链抗体.方法 用pep-3偶联载体蛋白OVA,然后免疫BALB/c小鼠从脾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莺链(VH)和轻链(VL)的可变区基因片段.将两基因片段由编码(Gly4Ser)3的linker连在一起,并克隆人噬菌体展示表达载体pCANTAB5E中,电转化至E. Coli TG1,经辅助噬菌体超感染,构建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以pep-3-BSA为抗原对所建抗体库进行4轮亲和筛选,用ELISA鉴定抗体与EGFRvⅢ结合的特异性.结果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RT-PCR方法扩增的抗体VH和VL基因片段大小约350和320 bp,与预期理论值相符.经重组PCR得到大小约780 bp的ScFv基因片段.ScFv基因片段经双酶切后成功定向克隆到噬菌粒载体,回收后构建成库容量为5.0×10~6的噬菌体抗体库,噬菌体滴度为3.0×10~4pfu/ml.通过亲和筛选使抗EGFRvⅢ噬菌体单链抗体得到富集,第4轮为第1轮的56倍.在E. Coli HB2151中实现了单链抗体的可溶性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抗体相对分子质量为28 000左右.ELISA测定结果显示该单链抗体具有结合EGFRvⅢ的特异性.结论 成功构建了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筛选得到了抗EGFRvⅢ特异性噬菌体单链抗体.
作者:韩东刚;段小艺;郭佑民;周琦;王全颖;杨广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人乳牙牙髓干细胞体外成骨特性.方法 从健康儿童滞留乳牙牙髓组织中分离培养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后,经流式细胞仪分选出两组细胞.A组:CD34~+/CD117~+双阳性表达的细胞,B组:剩余的混杂细胞.研究两组细胞各自成骨特性:运用流式细胞仪分选标记干细胞,以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成骨细胞标记物,并做矿化染色.结果 分离培养的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经分选的A、B两组细胞在第30天时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发现均有成骨细胞的标记物RUNX-2、OC、BSP表达,在培养第40天时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发现A、B两组细胞表达RUNX-2、OC、BSPmRNA基因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组高于B组;在第50天A、B两组细胞运用VonKossa's染色法和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结果显示A组细胞呈阳性表达,B组细胞呈阴性表达.结论 纯化后的CD34~+/CD117~+双阳性表达的SHED具有体外自行成骨特性.
作者:申元源;陈柯;许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病历资料患者,女,48岁,主因间断乏力4年入院.此前曾在外院住院化验全血细胞减少,多次骨穿示骨髓浆细胞增多但均在10%以下且为成熟浆细胞,化验免疫球蛋白IgA 4.42 g/l、IgG16.2g/l略增高,血蛋白电泳示轻链K轻链增高为378mg/dl,λ轻链增高为215mg/dl,全身ECT无异常,先后予大剂量丙球,环孢素及强的松、马兰+强的松、反应停+地塞米松化疗多次.病情无好转且逐渐加重来我院.
作者:李春迎;郝瑞军;徐正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与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麻醉组(Ⅰ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Ⅱ组),各20例.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后气管插管,术中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调节输注速率维持T1≤5%.记录顺式阿曲库铵输注速率、3 h时用药量,恢复指数、停药至TOF比值为0.9的时间.结果 与初始输注速率比较,两组持续给药30~180min期间顺式阿曲库铵输注速率下降(P<0.05),且Ⅰ组输注速率显著低于Ⅱ组,总体平均输注速率较Ⅱ组减少28%.但120min后两组输注速率无明显变化.两组恢复指数、停药到TOF比值为0.9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维持恒定肌松水平,七氟烷麻醉与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均能呈时间依赖性增强其肌松作用,输注120min时达大程度,且前者的增强效应大于后者,但对肌松恢复的影响无明显差别.
作者:温丽丽;林文前;招伟贤;李国才;白晓晖;肖建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上颈椎损伤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方法,强调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9年5月收治的上颈椎损伤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在入院后早期出现误诊、漏诊,56例患者早期诊断正确.23例误、漏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纠正诊断,3例患者因延迟诊断出现严重并发症,2例死亡.56例早期诊断正确的患者均治愈出院:77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有61例患者上颈椎功能恢复满意,优良率达79.22%.早期诊断正确组的非手术治疗率及优良率均明显高于误、漏诊组(P<0.05).结论 全面的体检、早期的影像学检查可作出诊断.横韧带是否断裂是保守及手术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
作者:曾海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阐述定性数据多重比较方法,提出构成比多重比较检验水准校订三方法.方法 针对构成比多重比较的特殊性,应用Bonferroni法原理,并通过Monte Carlo方法在SAS 9.13环境编程模拟验证,提出检验水准的调整方法.结果 对于多个率或构成比资料,如果将其分解为若干四格表进行多重比较而不调整检验水准,会导致扩大Ⅰ类错误的后果.对于构成比的多重比较,校正数并非一般多重比较的两两比较组合数,而是组合数减1,该结果得到了模拟结果的验证.结论 应正确运用定性数据的多重比较方法,构成比的多重比较因自由度约束其校正数为组合数减1.
作者:曹瑞;钱俊;陈平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2000~2009年世界各地不同物种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HA1基因演变特征.方法 从NCBI数据库下载所需序列,采用生物信息软件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特性分析以及构建种系发生树.结果 病毒株HA1基因抗原决定簇和多个受体结合位点发生变异,并且新型病毒与猪H1N1流感病毒在大多数变异位点的氨基酸相同.结论 新型毒株HA1基因可能由早期来自北美洲的H1N1猪流感病毒进化而来,在进化过程中,一些重要位点的变异导致HA1基因发生抗原性变异,从而导致流感的大爆发.
作者:王妮莎;马文丽;赵海全;危敏;张宝;郑文岭;向星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PCR技术用于非整倍体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13号染色体上的ABCC4基因、18号染色体上的TYMS基因、21号染色体上的DSCR3基因、X染色体上的HPRT2基因和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为目的基因,以12号染色体上的管家基因GAPDH为参照基因,选取SYBR Green Ⅰ作为荧光染料,采用双标准曲线相对定量PCR法进行检测,并与核型分析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检测13号染色体时,计算目的基因与参照基因比值,正常标本组(0.90±0.31)与三体标本组(1.39±0.12)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3);检测18号染色体时,正常标本组(1.07±0.44)与三体标本组(1.66±0.12)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0);检测21号染色体时,正常标本组(0.84±0.27)与=三体标本组(1.73±0.54)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0);检测X染色体时,45,X组(0.62±0.12)与46,XY组(0.63±0.25)比值无差别(P=0.965).46,XX组(1.32±0.37)与47,XXY组(1.20±0.35)比值无差别(P=0.326),单个拷贝X(包括45,X、46,XY)(0,63±0.23)与两个拷贝X(46,XX、47,XXY)(1.26±0,36)比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检测Y染色体时,正常女性(46,XX)无目的基因扩增,正常男性组(46,XY)(1.57±0.54)与三体标本组(47,XYY)(3.08±0.15)比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可用于快速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
作者:刘丽娟;熊丽;刘洁;邓康;刘思平;吴瑞枫;贾蓓;宋兰林;钟梅;曾嵘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在牙齿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全景片或牙片显示为骨埋伏牙的正畸患者进行对点的锥形束CT扫描,以更直观的方式观察骨埋伏牙的位置形态、数量和轴向.结果 56例患者中,上颌埋伏牙42例,下颌埋伏牙14例,伴有囊肿或牙瘤的5例,均可直观清晰地显示埋伏牙的位置形态,数量,以及与周围牙齿的关系.结论 锥形束CT对正畸患者骨埋伏牙的形态定位,异常结构的观察具有直观清晰的优点,能迅速准确地帮助正畸医生在骨埋伏牙的牙齿正畸治疗中制定诊治方案提供帮助.
作者:盘荣剑;胡飞;张治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基因G9570A多态性与我国南方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141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与156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做比较,并在2年随访期间对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进行随访,描述患者病后生存状况,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同归模型对ACE2基因多态性和影响患者死亡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组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ACE2基因型分布不同,AA基因型的频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ap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各组ACE2基因型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RR=1.057,95%CI:1.020,1.095)、糖尿病(RR=1.575,95%CI:1.178,2.104)、高甘油三脂血症(RR=1.947,95%CI:1.503,2.780)和血清肌酐水平(RP=1.034,95%CI:1.001,1.068)、血清尿酸水平(RR=1.056,95%CI:1.002,1.097)分别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男性和女性患者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CE2基因G9570A多态性与我国南方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卒中可能具有一定相关性,但与其预后关系不大.年龄、糖尿病、高甘油三脂血症和血清肌酐、尿酸水平分别是影响男性和女性高血压合并脑卒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莫与京;黄文晖;陈东骊;陈富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比较麻黄、炙麻黄及麻杏石甘汤对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的影响,探讨麻黄炮制、组方的意义.方法 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11组(生理盐水组,盐酸麻黄碱组,麻黄高、中、低剂量,炙麻黄高、中、低剂量组,麻杏石甘汤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给予相应药液6 d,末次灌胃后45 min各组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观察小鼠睡眠情况,记录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时间.结果 与麻黄高、中剂量相比,含等剂量麻黄的麻杏石甘汤睡眠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与麻黄低剂量相比,含等剂量麻黄的麻杏石甘汤睡眠时间极显著延长,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麻杏石甘汤中、低剂量组的睡眠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8组的睡眠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与麻黄各剂量相比,含等剂量麻黄的麻杏石甘的潜伏期无显著变化,P>0.05;与麻黄各剂量相比,含等剂量麻黄的炙麻黄的潜伏期和睡眠时间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在本文实验条件下,以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为指标,与等剂量的生麻黄相比,炙麻黄20、10、5g/kg(以生麻黄计)均无降低中枢兴奋作用,而麻杏石甘汤20、10、5 g/kg(以生麻黄计)均有显著降低中枢兴奋作用,且有量效负相关关系,其中麻杏石甘汤10、5 g/kg(以生麻黄计)组能完全消除麻黄的中枢兴奋性.
作者:张秀明;罗佳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抑癌基因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组)中的表达,分析其启动子甲基化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50例PTC和32例良性甲状腺肿瘤(对照组,包括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对两组患者手术获取的标本提取RNA后,反转录为cDNA,进行PCR检测TSHR基因的表达情况;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上述组织中TSH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情况.结果 PTC组患者中有34例(68%)TSHR基因启动子发生甲基化,16例(32%)TSHR基因mRNA表达缺失;对照组患者中有7例(21.9%)TSHR基因启动子发生甲基化,4例(12.5%)TSHR基因mRNA表达缺失.PTC组织TSHR基因肩动子甲基化率及TSHR基因mRNA表达缺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6.61和4.02,P<0.05).34例发生了TSH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PTC患者中,有14例(41.2%)TSHRmRNA表达缺失;16例未发生甲基化的PTC患者中,2例(12.5%)发生了mRNA表达缺失,二者mRNA表达缺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5).TSHR基因mRNA在乳头状甲状腺痛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织(t=3.86,P<0.05).结论 PTC患者TSH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而TSHR基因mRNA的表达则较良性甲状腺肿瘤降低;推测TSH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町能与PTC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戴亚丽;蔡德鸿;陈宏;张桦;李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164例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ECABG)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经验,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指征、并发症及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2004年2月~2009年1月,我院共有164例患者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ECABG),占同期全部冠脉搭桥患者的14.8%.现对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合并糖尿病62例,高血压86例,高脂血症104例,脑血管意外11例,心肌梗死史115例,近发生心肌梗死143例.冠脉病变数中合并左主干病变83例,前降支系统148例,回旋支系统140例,右冠系统141例.本组合并左室室壁瘤12例,肺动脉高压41例,二尖瓣狭窄(MS)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I)85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36例,三尖瓣关闭不全(TI)54例.术前肌酐异常70例.本组患者中,有41例在体外循环支持下进行搭桥术(其中:31例在心脏停跳后手术,10例在心脏停跳后手术),体外循环时间为72~519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1~330 min;另有123例是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搭桥术.嗣术期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装置(IABP)77例(其中:术前植人70例,术中植入3例,术后植入4例):术中同期行主动脉瓣(AV)手术5例,二尖瓣(MV)手术12例,三尖瓣(TV)手术12例,左心室(LV)室壁瘤修补术12例,室间隔(VSD)修补术10例.术后ICU使用肾上贤素46例,去甲肾上贤素28例,再次开胸止血术16例.术后发生低心排46例,围术期心梗2例,新发AF:40例,新发房室传导阻滞3例,心跳骤停或室颤26例,心包填塞15例,肢体切口感染9例,胸部切口感染9例,败血症3例,持续昏迷多于24 h 11例,卒中2例,气管切开4例,辅助通气超过24 h 60例,肺炎26例,肾衰44例,抗凝并发症6例,胃肠道并发症13例,多系统衰竭10例.围术期死亡22例,占13.4%,康复出院142例.结论 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挽救生命、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对AMI、LM严重狭窄和PTCA失败的患者行ECABG是安全、有效的,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ECABG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陈培锦;朱平;郑少忆;麦明杰;黄劲松;郭惠明;黄克力;谢斌;吴若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不同类型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分别以划痕和厌氧培养代表机械损伤和缺血缺氧损伤类型.实验分为对照组(C组)、单纯缺氧组(H组)、缺氧+白细胞组(H+W组)、划痕组(S组)和划痕+白细胞组(S+W组).将各组细胞置人37、34、32℃CO_2孵箱中培养24h,应用速率法和LIVE/DEAD染色分别检测和观察各组细胞在不同温度下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和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37℃相比,H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从(33.02±3.58)%分别下降为34℃时的(11.48±1.53)%和32℃时的(3.79±0.45)%(P<0.05);H+W组LDH释放率从(51.14±2.17)%分别下降为34℃时的(19.53±4.37)%和32℃时的(16.68±1.47)%(P<0.05).而S组与S+WBC组LDH释放率在34℃和32℃时与37℃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亚低温可明显减轻缺血缺氧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但对单纯划痕损伤的保护作用不显著.
作者:曹琼;张兰兰;胡子有;吴炳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克隆Thermus thermophilus HB27隆腺苷酸激酶基因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并获得了比较高的表达量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PCR技术从Thermus thermophilus HB27基因组中扩增得到腺苷酸激酶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ET-28a表达载体上,以PCR酶切和测序进行鉴定.利用光谱分析测定该重组酶的相关酶学性质.结果 成功克隆和高效表达了腺苷酸激酶;重组酶的适pH是8.5,适温度是90℃.重组酶对底物ADP的米氏常数Km是68.6 μmol/L,V_(max~(ADP))为0.294 mmol/(L~(-1)·min~(-1)).将该重组酶在70、80、90、100℃下分别作用7 h后,发现仍具有酶活性.显示出高的温度耐受性.腺苷酸激酶的特异性抑制剂AP5A浓度为2.0 mmol/L能够抑制重组腺苷酸激酶70%的酶活性,AP5A对重组腺苷酸激酶的抑制类型为竞争性抑制,其抑制常数为46.39 μmol/L.结论 成功克隆、表达重组腺苷酸激酶,为腺苷酸激酶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谭志文;刘俊;张学芳;孟凡国;张耀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在硅胶假体隆乳、聚丙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CDFI超声对171例要求隆乳术的患者术前检查,确定适应对象.应用高频CDFI超声检查所有本院及外院752例隆乳术后患者,观察不同充填物的超声表现,及时发现并发症,根据超声确定手术方式,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要求隆乳术171例患者术前检查中发现乳腺增生19例,乳腺纤维腺瘤14例,乳腺癌2例,乳腺囊肿5例,乳腺多发性囊性增生3例.共有752例(其中在本院做隆乳术167例,在外院做隆乳术585例)隆乳术后检查结果发现,术后669例乳腺组织正常及填充物未见异常,注射物移位43例,注射物外漏入乳腺组织21例,散在结块10例,感染2例,硅胶假体囊破裂1例,双侧乳腺后方注射物分布不对称6例.结论 高频CDFI超声检查为隆乳术前选择病例提供良好的影像学依据,可以无创、动态、反复监测隆乳术后的变化,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劲松;王洁;张春丽;邓素雅;陈庆康;何惠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0)对戊四氮(PTZ)点燃的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磷酸化蛋白激酶B(p-PKB/p-Akt)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表达的影响,应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抑制剂LY294002进一步探讨rHuEPO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PTZ点燃大鼠SE模型,将17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PTZ组(腹腔注射PTZ点燃SE发作后30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rHuEPO组(SE发作后30 min腹腔注射rHuEPO 5000 U/kg)、LY294002组(SE发作后10 min脑室注射5 μlLY294002,SE发作后30 min腹腔注射rHuEPO 5000 U/kg)、二甲基亚砜(DMSO)组(SE发作后10 min脑室注射5μlDMSO,SE发作后30min腹腔注射rHuEPO 5000U/kg),并给予相应处理.检测大鼠行为学和脑电图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p-Akt、caspase-9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spase-9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Akt、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PTZ组比较,rHuEPO组p-Ak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caspase-9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及caspase-9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rHuEPO组比较,LY294002组p-Ak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caspase-9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及caspase-9mRNA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结论 在SE大鼠模型中rHuEPO激活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调整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调控因子caspase-9,借以发挥抗凋亡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王维平;史志勤;于江华;郭力;王乐;韩东亮;袁栋才;臧颖卓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联合鼻肠营养管行外引流胆汁回输及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行PTCD同时留置复尔凯鼻肠营养管组(试验组)和单纯行PTCD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内脏蛋白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TB-2等与术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肝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内脏蛋白指标ALB、TRF、PRE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上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对ALB、PRE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TRF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TRF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PTCD外引流胆汁回输结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肝功能及内脏蛋白的恢复.
作者:王卫东;陈小伍;何威;刘清波;吴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繁殖和鉴定出足够数量的ERβ基因敲除雌性小鼠,建立ERβ基因敲除雌性小鼠骨质疏松性骨折实验动物模型基础.方法 将引进的3对ERβ基因敲除小鼠饲养于屏障环境中,按遗传学规则进行繁殖3月后,引进2月龄遗传背景为野生型C57BL/6J种系雌鼠14只与纯合子雄性小鼠按2:1配对合笼扩增雌性杂合子小鼠再行分组繁殖,1月后获得较多数量的小鼠后,提取小鼠尾部组织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种系基因型,选取10只4月龄ERβ基因敲除纯合子雌性小鼠(βERKO)和10只野生型雌性小鼠(Sham)用Micro CT检测并比较胫骨近端骨小梁结构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至分组开始繁殖第2个月,计有340只小鼠育出,经鉴定,ERβ+/+小鼠占23.5%、ERβ+/-小鼠占48.2%,ERβ-/-小鼠占28.3%、其中雌性54只,符合研究需要的动物数量较前5月增加近4倍,经过micro CT检测4月龄的子代ERβ基因敲除雌性小鼠(βERKO)比较野生型雌性小鼠(Sham)骨小梁矿物质含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引进遗传背景为野生型C57BL/6J种系雌鼠与纯合子雄性小鼠配对,是在短期内成功地大量繁育足够数量ERβ基因敲除雌性小鼠的可行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基础.
作者:潘晓华;王宇罡;张戈;刘钟;曾万程;陈嘉凯;戴勇;秦岭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