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娩过程中人性化护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王方

关键词:分娩过程, 人性化护理,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分娩过程中人性化护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人性化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产程时间明显较短(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助于产妇心理及生理恢复,提高了产妇生产的安全性,同时,促进了护理人员自身价值的实现,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阐述统计信息在院前急救绩效管理中价值

    卫办医政发〔2010〕199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院前急救机构绩效考核内容包括机构建设(15分)、日常急救(25分)、应急救援(15分)、学科建设(10分)、急救培训(10分)、医疗质量(15分)和社会效益(10分)七个部分共计100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对考核项目和指标进行调整和细化。故而院前急救事业发展中的各项决策应当以急救绩效管理为基础,建立在充分掌握与分析各种院前急救的统计信息基础之上,同时院前急救的统计工作应具有社会性、时间性、准确性、预测性、服务性、共享性。从而达到统计信息在为院前急救绩效管理提供准确、及时而全面的数据依据。

    作者:刘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探讨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研究资料选取自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7月至今收治的88例高血压患者,对所有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88例高血压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均得以康复出院。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并对患者出院后加强高血压知识宣导,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从而进一步降低患者高血压急症、病并症。

    作者:陈要武;顾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脑梗死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的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本组脑梗死患者106例,依据病情分型兵进行分类化管理,积极配合医生制定的治疗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遵医嘱给予相应治疗,并加强各项护理工作。结果:本组106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与细心护理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极为重要,认真贯彻各项护理工作、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采取积极措施能有效减少脑梗死患者致残率及致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为取得满意疗效提供重要保障。

    作者:万雪婷;周巍;权星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的护理

    乳腺癌现已成为威胁女性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第二位,仅次于宫颈癌,化疗在整个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毒性作用大,每周期都要忍受一定的痛苦,因此,做好乳腺癌术后化疗护理,预防和减少副作用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目标。

    作者:王雪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64排CT三维后处理技术对骨折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评价64排CT三维后处理技术对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0例外伤性骨折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P可明确显示骨折线,对骨折的部位、类型、骨折片大小及移位等可清晰显示,可不同程度显示周围软组织及邻近脏器损伤损伤情况。结论:64排CT三维后处理技术可从不同方位对骨折进行观察,可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骨折片及移位等,大大提高了骨折的诊断率,为骨折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更完整和准确的信息,有条件的可作为骨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陈尚昆;吴福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连续入组的10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一般资料。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窦内肾盂或肾实质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研究组经皮肾镜取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一种创伤性小、结石清除率较高且安全的手术方法,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作者:于国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重症肺炎采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文就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8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予以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赵玉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重力鼻饲法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的临床应用

    早期营养支持是早产儿出生后追赶生长的重要决定因素[1]。早产儿因解剖与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吸吮与吞咽能力较弱甚至丧失,研究证实,胎龄28周时肠道开始分化,30周小肠开始出现功能性蠕动,34周左右才有系统性的肠蠕动[2]。因而无法耐受直接经口喂养[3]。然而早产儿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对于营养的需求又比较高[4]。提倡采用鼻饲喂养。有研究发现,非营养性吸吮不仅可以加速早产儿吸吮反射发育的成熟,而且可以通过迷走神经使肝、胆、胰腺等活动,调节胃肠肽的水平,刺激胃肠道生长发育的成熟,提高喂养的耐受性,减少呕吐的次数,有利于尽早建立经口喂养[5]。

    作者:蒋燕;蒋娇;叶亚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耳穴压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面神经麻痹在脑神经疾患中较为多见的,这与面神经管是狭长的骨性管道的解剖结构有关,是面神经麻痹发病的内在因素,面神经麻痹发病的外在原因,面部受冷风吹袭,面神经的营养微血管痉挛,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笔者自2008年开始试以耳穴贴压治疗本病,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宫润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一次性口咽通气导管在脑卒中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脑卒中是指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称为脑血管意外,其特点是起病急、发展快、来势凶猛,患者身体肥胖、脖子短、舌后坠明显,建立人工气道是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基本措施。一些患者不需要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或需要进行气管插管,但不具备插管的条件,这时可选用口咽通气导管法。它是用特殊管道插入咽部,使舌根前移,达到解除呼吸道梗阻的目的[1]。本科对80例脑卒中昏迷患者使用口咽通气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应用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逯苹;戚晓东;苏海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临床分析导致急诊内科病患昏迷的因素

    目的:为了研究分析导致急诊内科病患昏迷的各种危险因素,同时为其提供相应的急救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在我院急诊内科进行急救的昏迷病患90例,使用统计学方法回顾分析这些病患的临床资料,以及引发病患昏迷的各种危险因素。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导致病患昏迷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急性感染、中毒、肺性脑病、电解质紊乱、糖代谢紊乱、心脑血管意外等。通过对比发现,导致急诊内科病患昏迷的主要因素是心脑血管意外,严重时甚至诱发病患死亡。结论:导致急诊内科病患产生昏迷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心脑血管意外,为了提高病患急救成功率,尽早诊断、有效治疗是关键。

    作者:苏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4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B超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采用B 型超声诊断的方法的具体效用,分析诊断的结果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4月~2011年6月收治的4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上所有患者均接受了B 超检查,在经过了手术治疗之后,分析总结B超诊断的有效性和正确率。结果:在本组患者中,诊断正确39例,占90.7%,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有各自不同的声像学表现。结论:B 超诊断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价值很高,操作也较为的简单方便,更为重要的是诊断的结果非常的准确,是一种可行的诊断方法,只要医务人员能够合理科学的使用,动态观察,就一定可以降低漏诊率。

    作者:褚梅德;崔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对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细致、全面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细致、全面的护理效果较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俊玲;贾彦明;牛丽珍;冯蕊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自拟中药辩证分型治疗老年便秘的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辩证分型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西沙比利片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本院自拟中药进行辩证分型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3%。结论:本自拟中药辩证分型治疗老年便秘临床疗效肯定,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周学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观察胃肠安丸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胃肠安丸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3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0例给予口服胃肠安丸进行治疗,对照组170例采用口服奥美拉唑治疗,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132例,显效33例,无效5例;对照组,有效99例,显效35例,无效36例;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胃肠安丸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对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有显著疗效。

    作者:赵志青;高静云;王树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及功能锻炼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之首,严重危害了广大妇女的健康[1]。随着乳腺癌手术方式的多样化,任何手术方式均有可能发生术后并发症,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患侧上肢功能障碍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及时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对提高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及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戈昆;赵园;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规律性血液透析(HDF)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随机将符合条件的HDF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HDF及对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复方丹参滴丸舌下含服或少量开水吞服,每次10粒,每日3次,餐后服。所有患者每2个月行残余肾功能(RRF)测定,治疗前后检测24h 尿量、血压、血清白蛋白、血和尿肌酐、肌酐清除率(CCL)。结果:治疗组前后的血压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 CCL为(66.4±15.6)L/周1.7M2,优于对照组CCL(58.2±14.2)L/周1.7M2(P<0.05);两组24小时尿量均有减少,但对照组较治疗组减少明显(P<0.05)。6个月两组RRF都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更明显。结论:长期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对HDF病人残余肾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李浩;秦灵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利与弊

    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作者:龚洪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心得

    目的:总结85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和护理。方法:针对不同病情采取积极全面的急救,观察和护理。结果:明显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有效的控制出血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高淑霞;陈玉贵;尤惠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对策

    如何针对检验科医务人员的预防措施、应急方案和职业危险作出探讨。可以采用一些措施,比如组织检验人员的学习培训和加强管理组织,完善防护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接触患者及操作后洗手的原则,保持室内卫生,加强检验器材、仪器表面、医用垃圾的消毒处理及增强检验人员自身抵抗力。加强检验人员职业危险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完善并严格执行安全预防措施,是避免职业伤害,保证职业安全的关键。

    作者:秦明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