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凯斯普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在手术室的使用效果及分析

杨庆梅;田雪梅

关键词:过氧化氢, 低温等离子, 灭菌
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在手术室消毒的效果和失败原因,为促进其在手术室的应用提供实践指导。方法:研究该技术的原理,明确灭菌器械的适用范围,结合手术室270次灭菌记录,找出灭菌循环终止的原因。结果:270次灭菌检测中,266次合格,合格率为98.5%,常见灭菌循环终止原因主要是器械潮湿2次,摆放不正确、物品过多2次。结论:在灭菌前保证物品的干燥及正确的装载,能有效的避免灭菌循环的取消,顺利完成灭菌程序,保证灭菌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传染病信息学在症状监测中的应用

    传染病信息学主要研究传染病领域的数据收集、共享、分析和处理,是管理和分析传染病相关数据的一门新兴学科。从信息技术的角度,讨论了传染病信息学的核心技术和研究思路,及其在症状监测中的具体应用。症状监测作为一种广泛采用的公共卫生监测措施,是传染病信息学的主要应用领域。本文中,笔者将通过讨论传染病信息学研究目的、研究内客以及核心技术,着重介绍传染病信息学在症状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徐雪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早期妊娠要求人工流产的患者共1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利多卡因用药,而对照组患者单独用利多卡因。结果:两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宫颈扩张有效率、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利多卡因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使用方便、有效、副作用少,能显著软化扩张宫颈,减轻疼痛,减少出血量,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晓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护理体会

    支气管扩张往往伴随严重感染,黏痰增多,咯血等症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需要施行正确的护理治疗措施才能保证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科室在多年的工作中累积了对支气管扩张的一般护理、引流的护理、咯血时的护理和造影的护理方面的经验,对不同状态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陈玉贵;尤惠琴;高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剂量速尿、甘油果糖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

    目的:探讨小剂量速尿、甘油果糖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脑出血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小剂量速尿、甘油果糖联合脑蛋白水解物25例。(对照组)常规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25例对比分析两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脑水肿完全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速尿、甘油果糖联合脑蛋白水解物能有效、安全的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高压。

    作者:王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RNA沉默及其在丝状真菌中的研究进展

    RNA沉默是由siRNA参与的特异性的抑制或消除目的基因表达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中。本文介绍了RNA沉默的历史、机制以及影响RNA沉默效率的因素,并简述了丝状真菌中RNA沉默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红静;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学是科学艺术创造和爱心的结晶

    护理学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护理人员除了要遵循职业人员道德规范外,还要按护理专业的要求塑造自己的品格和形象。护理学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其独特的科学体系。现代护理学前辈们更认为:护理学是科学艺术和爱心的结晶。护理学是专业,从业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护理工作哪怕是看起来很简单细致的工作,都维系着病人的安全和生命,都要符合科学规律,都要认真对待。护理学是独立的学科,具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护士在人类生命过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正是基于这一点,我国的护理教育从中等教育发展到高等教育、研究生和博士生教育。

    作者:马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术前肺功能训练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意义

    呼吸系统并发症在外科手术后的发生率一般为5%-15%[1]。胸部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往往有一定限制[2],且多数胸外科患者为老龄患者,相当多患者有吸烟史,容易造成呼吸道黏膜萎缩、纤毛运动不良、气道分泌物易于滞留;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也随年龄增长而减退;且杯状细胞增多,分泌物增多,粘稠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因此其肺功能较一般的患者更差。开胸手术破坏了胸廓的完整性,肋间肌的切开,使病人肺的通气泵作用严重受损;术中对肺组织较长时间的挤压、牵拉所造成的损伤;术后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腺体分泌增高;术后切口疼痛、虚弱使咳嗽无力;老年人常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功能低下等原因,造成开胸手术病人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增高。因此,,术前加强心肺功能测定准确评估患者呼吸功能状况,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咳嗽及排痰锻炼;术后加强呼吸系统监测与管理,是确保开胸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对配合术后患者早日康复十分重要。

    作者:余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重症手足口患儿的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手足口病潜伏期2到7天,发病初期出现类似感冒,如:发热,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发热可持续4到5天。多发生于1岁到4岁的婴幼儿,春夏季多发病,皮疹主要出现在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口腔黏膜疹出现较早,起初为栗米样斑丘疹或水泡,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

    作者:杨芳梅;田银娣;许丽红;李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及规范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方法与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为我科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共收治97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家属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以此来具体探析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方法,以及盐酸氨溴索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应用价值。结果:1.我院97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经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系统)诊断后,均100.0%诊出。2.在常规治疗的过程中加用盐酸氨溴索能够很好的提高治疗效果、家属满意率(p<0.05),且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我院根据大量的临床资料,总结出了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特点,效果良好。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能够显著缓解患儿咳嗽、啰音、憋喘等体征,在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谷何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IL-1基因簇与Luminal型乳腺癌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IL-1基因簇中IL-1B基因启动子区+3954位点单核营酸多态( SNP)和IL-1RN基因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多态性(VNTR)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及其基因频率与乳腺癌分子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的方法,分析223名乳腺癌病人及284例当地健康对照者的IL-1B+3954基因位点和IL-1RN基因多态性,计算基因型频率(genotype frequencies)和等位基因频率(alele-frequencies)。各基因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用经过x2检验确定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各等位基因的频率以及基因型的分布频率用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 CI)表示的相对风险度分析。结果:IL-IB+3954和IL-1 RN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乳腺癌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单倍型在乳腺癌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肿瘤增值指数组,IL-1B+3954位点SNP基因和等位基因在不同增值指数患者中的频率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 -1B+3954和IL-1RN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发病率无相关性,但可能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指数相关。

    作者:郝杰;王彦伟;SHI Qing-ying;Lv Feng-yan;ZHAO Qing-li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有效举措

    目的:调查分析基层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提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有效措施。方法:调查2013年9月~2013年12月间基层医院内科、外科、骨伤科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分析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结果:本次共调查108人,总执行率为61.11%;其中医生38人,执行率为52.63%;护士70人,执行率为65.71%,护士手卫生执行率高于医生;其中内科共调查46人,执行率为55.31%;外科共调查33人,执行率为73.52%;骨伤科共调查29人,执行率为55.55%,外科执行率高,内科执行率低。结论:针对基层医院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采取加强培训、改善设施、加强监督等措施,使得基层医务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与手卫生之间的相关性,自觉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作者:舒晓兰;李巧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额软通道微创+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基底节区出血30例疗效观察

    2010年3月~2013年8月,我科经额入路锥颅软通道微创术配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30例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银清;李乌嫌;林姬容;张晓伟;洪朝灿;高清河;蔡世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子宫脱垂阴式全宫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子宫脱垂患者阴式术后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和中西医护理措施。方法:对28例年龄在60~80岁的子宫脱垂患者行阴式全宫切除术,进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中西医护理。结果:25例术后患者无并发症发生,2例恶心呕吐,1例尿潴留患者采取相应治疗护理护理措施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老年患者阴式全宫切除术后的并发症,经过中西医结合护理减少其发生,术后恢复快、疗程缩短、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韦素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PICC在神经外科应用中的问题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PICC是经外周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静脉输液的安全通道。由于神经外科患者危重、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较多。再加上长期卧床、气管切开等因素, PICC的应用优于CVC和外周静脉留置针和头皮针的使用。方法: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完成了360例PICC置管,从而保证了静脉用药的顺利进行。结果:但是在PICC的置管和留置期间也会出现多种并发症,通过积极处理可降低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危害。结论:虽然PICC导管为神经外科的重症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但是成功穿刺置管后,更离不开细致全面的导管护理,否则可能因各种并发症而拔管,导致留置导管失败,而失去了PICC开展的意义并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了减少PICC使用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姚秀霞;雷琤;孙杰;刘继红;郭红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雌、孕激素预防高危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观察

    目的:观察雌、孕激素预防高危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疗效,为预防高危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提供合理的临床建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于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的高危人工流产妇女43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15例和对照组21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服用戊酸雌二醇1mg/d,共14d,加服安宫黄体酮10mg/d,共7d。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比较两组患者宫腔粘连情况,计算宫腔粘连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研究比较,术后两组发生宫腔粘连的例数分别为1例、6例。宫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0.47%、2.8%。经统计分析,观察组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宫腔粘连作为常见人流术后并发症,在行人工流产术后应做好预防措施,高危人工流产术后立即采用口服雌孕激素的方法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宫腔粘连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马陈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强化资金管理、创建节约型疾控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疾控巾心是疾控预防控制巾心的简称,其指的是政府举办的实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及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国家设置的一类特殊的公益事业单位,如何创建节约型机关,对当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王元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临床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或者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必须对检验全过程进行控制。因此,简单地说全面质量控制是指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及分析后的质量控制,总称总质量控制或全面质量控制。

    作者:巴特尔加甫;金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阴道与腹部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准确率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经阴道以及腹部超声的检查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准确率差异。方法:选取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20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影像科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患者经阴道以及腹部超声检查时,其中检出单纯孕囊性的共有9例,不均匀的质团块形共有8例,部分位于子宫腔型的共有3例。结论:使用阴道与腹部超声联合检查的影像学方法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罗娜;李广微;王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后不同拔尿管方法对发生尿潴留的观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拔尿管后产妇发生尿潴留情况。方法: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膀胱空虚状态拔除尿管法;实验组50例采用先夹闭尿管,训练膀胱功能,待产妇有尿意时,抽空气囊内液体拔管,立即让产妇自行排尿的方法。比较两组产妇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拔管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后拔管方法能减低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农浩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辅舒酮对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预防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辅舒酮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预防作用。方法:将入我院的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64例婴幼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儿采用辅舒酮吸入治疗3个月,对照组则不用药。临床随访1年,观察2组患儿哮喘的发病率及持续时间。结果:所有患儿均获随访,观察组发生哮喘2例(6.25%),对照组发生哮喘25例(78.13%),观察组哮喘的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雾化吸入辅舒酮是一种防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并发哮喘的有效预防性措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