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军
目的:分析2011至2013年我院口服他汀类治疗高脂血症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2010至2012年治疗高脂血症他汀类药物的销售金额等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他汀类治疗高脂血症销售金额逐年上升,氟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等,用药金额和用药额度均有很大变化.结论:他汀类降脂药的应用日趋成熟.
作者:蔡炳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以激素、神经营养剂等药物治疗以及西医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措施.结果:经4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28例患者4周时预后好26例(93%),预后差2例(7%),对照组28例患者4周时预后好21例(75%),预后差7例(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于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邱亚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来62例患者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中41例保守治疗成功,18例患者急诊手术,3例保守治疗失败改手术治疗.结论:根据外伤性脾破裂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吴斌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针对留置针堵管原因进行分析,并讨论预防措施.方法:将我科73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根据年龄和药液性质分为3组,有专人负责观察和填写调查表.结果:20-40岁堵管发生率0.06%,40-60岁堵管发生率0.04%,60-86岁堵管发生率0 08%;刺激组堵管发生率25.92%非刺激组堵管发生率12.60%.结论:严格控制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合理选择穿刺部位,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注意药物配伍要求,可有效降低静脉留置导管堵塞的发生率.
作者:李兴;王晓兰;王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针对严重肝脏损伤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30例严重肝损伤患者,30例患者均开放上肢静脉通道抗休克输血补液,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术前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2例、清创缝合加肝固有动脉结扎术5例、清创缝合加带蒂大网膜填塞缝合术3例、胆囊造瘘或胆总管引流术3例、肝破裂行单纯清创缝合术7例.结果:术后治愈的患者为19例,死亡5例,其中术中死于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为2例,术后死于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继法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患者为1例,死于术后拔出纱布时在出血的患者为2例.术后并发症:在出血的患者为1例,膈下积液的患者为2例,肺部感染1例,胸腔积液2例.结论:严重肝损伤后应当尽早诊断,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低死亡率.
作者:卓玛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医护合作模式在肿瘤科癌痛患者健康教育实践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我科收住院的确诊癌痛患者132例,采取医护合作模式的健康教育指导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癌痛患者实施医护合作模式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的疼痛程度,对疼痛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癌痛治疗效果,减轻疼痛,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孙晓丽;陈鹏;邓立华;时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本文通过调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情况,深入分析了影响患者睡眠的有关因素,旨在为诊疗医师开展治疗工作提供临床指导和理论依据,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加快了患者康复速度,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方法:选择了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接诊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作为睡眠调查依据,同时用医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信息做了登记,对睡眠患者较好的患者与睡眠严重不足的患者进行分别登记,详细的询问了一些能影响患者睡眠的信息,如病症发作率、夜间治疗次数、经济负担、心理负担等.结果:在180例患者当中,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高的为17分,低的为2分.睡眠较好的患者(主要是针对得分在5分以下的患者而言),这些患者在总人数中占据45 4%;而睡眠不足的患者(主要是以5分以上的患者),这类患者占总人数的54.6%.睡眠良好组与睡眠不良组之间的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有着明显的对比性,同时两组患者在心理负担、经济负担上的差异极为明显.结论: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与患者睡眠质量无紧要关系,其主要的关系出现在患者呼吸系统变化、夜间治疗率、经济负担、心理负担上.因此,在睡眠干预法的临床治疗中,需要从这些因素入手分析,采取相关的干预方法,以改善患者质量,提高诊疗效果.
作者:王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患者的安全是护理工作中护理责任的重要部分,随着各种医疗法规的健全,对医疗安全和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及其职责的约束更加严格,护士对影响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保持高度的警惕,神经外科由于患者疾病特点,在住院期间存在些安全隐患,为了保障患者安全,护士应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本人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作者:赵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很常见的急腹症,急性阑尾炎有多种分型,不同的临床分型其病理学改变和超声图像均有不同的特点,本文将对各种类型的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分型及其对应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以确诊临床诊断.
作者:雷海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单一波长(890nm)近红外线光能照射治疗糖尿病足0级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双足红外线光能照射,疗程15天,判定疗效.结论:红外线照射治疗糖尿病足0级疗效显著.
作者:郇冰冰;王莎莎;蔡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常危及孕妇生命,严重影响胎儿生长,甚至导致早产死胎.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在本院发生的4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治疗与护理,早诊断,早治疗,提前做好护理预案,并严格实施将孕妇与胎儿的保护性治疗和护理做到好.结果:4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患者3例治愈或好转,1例转院,3名新生儿存活,1例胎儿引产后死亡.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尽早治疗,同时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预案及实施,能大程度的保护好孕妇及胎儿.
作者:薛爱丽;包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我院门诊中药房调剂差错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防范,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对中药房调剂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差错主要包括处方初审差错、调剂差错、复核发药差错.结论:加强中药处方调剂管理有利于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用药依丛性,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覃媛;姜珂;邱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慢性病保健模型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8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则采取慢性病保健模型进行管理;管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管理前后,观察组在饮食、盐摄入量、舒张压、体质指教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慢性病保健模型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及其他健康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指导,可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
作者:周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2年12月28例(49眼)高度近视患者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裸眼视力≥术前好矫正视力,术前好矫正视力≥0.5者21眼(42.6%);术后裸眼视力≥0.5者33眼(67.4%).术后视力较术前好校正视力提高≥两行有30眼,提高一行16眼,等于术前好校正视力3眼.术中3例出现后囊膜破裂,2例人工晶体植于囊袋中,1例人工晶体植于睫状沟,术后观察3-6月无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于不能耐受准分子激光手术却想摘掉框架眼镜的高度近视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吴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单纯七氟烷吸入与10%水合氯醛灌肠在门诊CT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年龄在3天-3岁之间的患儿60例,并随机分为单纯七氟烷吸入组(Q组)和水合氯醛灌肠组(L组),每组30例.患儿检查期间采用密歇根大学镇静评分法判断镇静深度,监测并记录患儿血压、心率和脉氧饱和度.分别记录患儿诱导前(T1)、诱导后(T2)、苏醒时(T3)时的镇静评分以及诱导时间(t1)、检查时间(t2)和苏醒时间(t3).结果:(1)七氟烷吸入组诱导时间为55.5±10.8秒,水合氯醛灌肠组诱导时间为20 7±6.9分钟.(2)七氟烷吸入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水合氯醛灌肠组(p<0 05).(3)七氟烷吸入组全部完成检查,水合氯醛灌肠组有7例患儿因体动而无法完成检查.(4)两组患儿血压心率在麻醉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p>0 05).结论:两种方法在合适镇静深度下都可以安全的用于小儿门诊CT检查,水合氯醛镇静失败发生率较高,七氟烷诱导和苏醒都较为迅速.
作者:黄小梅;范从海;文成;张奉超;单成静;李晓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老年人的数量在急剧上升,因此给我的医疗机构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老年人常用药物存在很多的不良反应.本文简要分析了基层医疗机构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出了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对策.
作者:蔡耿;宋强;陈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观察要点,提出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78例患者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均按时拔管康复出院.结论:对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进行精心护理,可以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龚秋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负载均衡技术在保障HIS系统安全的应用价值,研发科学有效的方法.方法:使用负载均衡技术对HIS系统进行安全保护,与传统模式比较,探究其防护机制和应用价值.结果:对比于传统防护模式,使用负载均衡技术能够有效的防护HIS系统安全,解除单一服务限制,可以多台机器同时运行,并可自动排除故障.结论:医院HIS系统安全对医院各项工作运行至关重要,应用负载均衡技术能够有效保障这一点,能够使得网络顺畅,自动排爱出故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潘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现代医学技术迅猛发展,如何加强诊断技能成为了当代医生的主要问题.肺结核的治疗有100余年的历史,在结核病多发的年代我们更要做好结核病的内科治疗工作.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发生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有献血者缺乏血液生理知识;精神紧张;空腹献血;环境原因等因素.分析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从而提高应对能力,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使献血者尽快恢复正常从而保障献血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朱旭蕊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