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军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病因错综复杂,迁延难愈.我论治眩晕,主张先分清内外病因,如外感六淫侵袭,侵犯头窍,致使头脑失其清灵,其势较急,并兼有怕风、恶寒、恶心流涕等表征.内伤眩晕皆由于湿化痰浊,肝郁火盛,扰动肝风,或是阴虚阳亢,水不涵木,阳虚气弱,水饮内聚所致辞虚风内起,上扰清空,头窍失灵而发病.眩晕一症,无论外感还是内伤,患者头昏眼花,甚则天旋地转,如坐船车,都显示一个“风动”故有“无风不作眩”之说.我治眩晕,立方用药,力求精专、全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用药经验,创造了治疗眩晕的一系列方剂,临床应用自如,得心应手,现介绍如下.
作者:万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临床路径组50例和常规组50例,常规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步骤进行护理,护理路径组接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率、焦虑抑郁情绪进行监测并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率、焦虑抑郁情绪,经统计学分析,均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焦虑抑都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胡敏;张少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京必舒新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71例,随机分为京必舒新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入院后即给予京必舒新治疗,对照组均为不规律口服降脂药,观察两组患者血脂变化、阵发性房颤再发率和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脂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阵发性房颤再发率和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京必舒新长期应用可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房颤再发率和缺血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延霞;陈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患有乳腺癌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5月这2013年5月这三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乳腺癌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84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A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和表柔比星进行化疗(TE方案);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加用环磷酰胺进行治疗(TCE方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B组患者比较,其有效率基本相同,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 05);两组患者在化疗的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脱发、恶心、肝功异常、贫血等并发症现象,但是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的减少程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化疗方式对患有乳腺癌的患者进行治疗期临床效果比较明显,TE方案与TCE方案比较,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程度相对轻,因此在对该类患者进行化疗时,TE方案是首选方案.
作者:闫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针对腹腔镜临床妇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根据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围术期与术后恶心呕吐之间的发生关系.术后6小时及24小时内术后恶心或呕吐发生情况作为本研究结局变量.结果:收集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的208例患者,终有196例患者为有效病例.其中术后6小时内有78例患者出现术后恶心呕吐,术后24小时内有92例患者出现术后恶心呕吐.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既往术后恶心呕吐史及术毕疼痛是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6小时及24小时术后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氟哌利多有利于术后6小时内术后恶心呕吐的减轻.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以6小时内发生为明显,既往术后恶心呕吐史及术毕疼痛能使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作者:吴长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干预以及生活干预护理对于社区早期和轻度脑梗塞病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早期和轻度脑梗塞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以及生活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指教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和轻度脑梗塞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
作者:殷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术中低体温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一般将体温在34℃-36℃称为低体温.由于术前禁食、灌肠等肠道准备,术中麻醉药的作用,再加上体腔暴露、静脉快速输血输液、膀胱和腹腔灌洗等原因,约50%的手术患者出现低体温.针对造成术中低体温的原因进行有效预防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邵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两种培训模式在新护士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度的72名新招聘护士给予实施传统培训方法,设为对照组;2012年度的67名新招聘护士给予实施自主学习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法,设为观察组.培训3个月后比较两组新护士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新护士护理技术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主学习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法,能有效提高新护士技术操作水平,促进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培训效果,促进教学相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金英;陈毅文;许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医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根据2010-2012年口服降糖药购入数量与金额记录,统计用药额度(DDDs)、购药数量、购药金额、购药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的比值.结果:2010-2012年3年间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普遍以二甲双胍及磺酰脲类的格列本脲及格列吡嗪、格列齐特作为一线药物,辅以阿卡波糖、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瑞格列奈等,用药结构比较合理.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王立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12年9月某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共500例,其中发生颅内感染75例,收集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为年龄、开放性伤口、术前GCS指数、手术时间、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多次手术、其中脑脊液漏、手术时间、脑室外引流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内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众多,与患者伤情直接相关,伤口开放者并发几率相对较高,而脑脊液漏、年龄是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起到减少暴露操作、降低手术时间的作用,能有效抑制术后颅内感染.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2012年西山区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情况,为肿瘤登记报告及防治工作提供基线信息.方法:对2012年西山区居民恶性肿瘤信息收集、整理,根据ICD-10进行编码分类、利用SPSS、Excel软件,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及标化率.结果:2012年西山区居民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173.40/10万,中标发病率为110.73/10万,世标发病率为129.83/10万,前十位恶性肿瘤发病依次是肺癌、白血病、乳腺癌、肝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食管癌,占全部肿瘤发病的66.00%;死亡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卵巢癌、结缔组织、皮下组织和其他软组织,占全部肿瘤死亡的69.86%.结论:西山区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形势同全国一样严峻,但由于地理位置及居民生活习惯差别,应该以肺癌、肝癌、乳腺癌、儿童白血病、结缔组织等恶性肿瘤为防治重点.
作者:夏学经;俞俊亚;杨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行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宫颈病专科门诊收治的89例CINⅢ患者的临床料,比较CKC和LEEP两种手术方法治疗CINⅢ的临床疗效.结果:CKC细术中出血量多于LEEP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P<0.05);CKC组手术时间长于LEEP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病灶的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病变复率CKC组低于LEE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CINⅢ,LEEP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易于被患者接受,但CKC在减少复发方面优于LEEP.
作者:沙晶;游存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心脏病病人因心脏病变造成肺循环影响,术前肺脏长期充血、癖血、肺循环高压,加之手术创伤、失血、休克、大量输血以及术后低排综合征均可导致肺部损害进行性加重,因而引起“急性呼吸困难综合征”的发生.心脏外科手术后病人当日不舒适的原因依次为气管插管,心包、纵隔或胸腔引流管的刺激,伤口疼痛;术后第1天在原基础上又增加了皮肤、体位不舒适,肢体活动受限,咳痰无力等各种严重的现象产生.本文笔者简要的分析了心脏病人在手术后的监测和护理的情况.
作者:丁娜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麻醉中所使用的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镇静催眠和剂量依赖性的药物.同时还具有很好的镇痛和抑制交感活性效果,对患者的呼吸抑制作用小.此外,其还具有抑制应激反应和稳定血流动力学以及抗寒战的作用.本文对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相关药理学性质进行研究,并做相关综述.
作者:翟金林;王丽丽;邓茹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为加强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提出应在呼吸道的护理、气管切口的护理、术后并发症观察等八个方面进行综合护理,以增进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由宏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腹腔内喷洒及戳口局部注射罗哌卡因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组(观察组)和单纯地佐辛组(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于缝合戳口前静脉注射地佐辛5mg,观察组于气腹建立后向胆囊表面、胆囊床、肝膈间隙喷洒0.25%罗哌卡因30mL,在缝合腹壁戳口前向每个戳口局部注射相同药液5mL.通过随访,术后2h、4h、8h、16h、24h行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并记录患者呼吸、血压、心率及恶心呕吐等情况,必要时加用杜冷丁止痛.结果:观察组在术后4h、6h、8h、16h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组(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C中腹腔内喷洒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减少了术后镇痛药的使用量,且能有效地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
作者:江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50例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度治疗方法.结果:住院期间,1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其余心脏功能明显好转.结论:以早期、联合、适量使用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为治疗的主要措施,辅以利尿剂、扩血管药物及小剂量洋地黄类药物,临床症状可明显缓解.
作者:翁一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氧疗宜长不宜短,这是因为控制呼吸道感染需7-10天,营养改善和体力恢复约需2-3周,所以,当肺心病发作期得到控制后,仍处于低血氧(Pa02<8kpa)或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则可转为家庭长期间歇氧疗.故此,护士必须做好认真细致的家庭氧疗指导工作,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与氧疗的作用有所了解,并掌握家庭氧疗的有关的技术方法及要求,以便安全妥善实施,达到延长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之目的.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认为应重点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
作者:朴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泪道阻塞是一种常发生在泪点、泪小管、泪囊与鼻泪管交界处以及鼻泪管下口,以溢泪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微创泪道手术是通过鼻内镜展示鼻腔内径路完成的泪道手术,是目前国内外先进的临床诊疗方法,在鼻内镜直视下解除泪道阻塞.我科自2011年以来,采用微创泪道术治疗泪道阻塞患者5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对重型肝炎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重型肝炎治疗的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率以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心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常晋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