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爱萍;陆嘉荣
目的:探讨医院后勤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科学的PDCA循环法应用于医院后勤管理中,分析管理后的效果.结果:应用PDCA循环法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6.34%,明显高于应用前的80.12%;职工的满意度为95.03%,明显高于应用前的76.9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后勤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有利于充分调动后勤职工的工作效率,有效提高医院后勤管理水平,树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者:曹清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即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由于某些慢性疾病,病理解剖、生理特点的变化,都会导致性功能受到损害的.
作者:唐旭东;许勇钢;李柳;胡晓梅;刘锋;麻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危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准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于高危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要尽量防止对患者的各种不良刺激,预防高血压,充分扩容,纠正心律失常等,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结果:及时控制了并发症,患者恢复顺利.结论:嗜铬细胞手术切除是唯一治疗方法,但对于高危患者危险性极大,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尤为重要.
作者:朱国英;宋清香;黄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横断面调查研究2013年6月1日分娩的产妇,了解产妇年龄、胎次、产次、分娩方式及所生儿童体重等基本情况.方法:本地区所有从事接产服务的工作单位将本单位2013年6月1日分娩的产妇年龄、胎次、产次、分娩方式及所生儿童体重等情况登记上报,数据通过Excel软件、Epidata3.0软件和卡方检验计算器V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淮安市2013年6月1日分娩的产妇158人,产妇平均年龄26岁,其中年龄小的18岁,大的41岁;平均胎次2次,胎次多的8次,平均产次1次,产次多的4次.分娩方式为剖宫产93例,自然分娩63例,水中分娩1例,阴道助产1例.分娩活产159人(双胎1例),出生体重平均3424g,轻1850g(双胎之一),重5000g,巨大儿共18例,占11.32%.结论:通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龄产妇高危因素比35岁以下产妇多.高龄初产妇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巨大儿危险因素包括孕周、新生儿性别等.
作者:杨慧;朱晓琴;姜璐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诊,常发生于交通事故、坠落和斗殴中,具有来势凶猛、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因此,迅速准确的判断病情和有效的救护在抢救颅脑外伤患者的生命和预后中至关重要.近年来为了提高颅脑外伤病人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临床护理工作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的成果.现将近年来有关颅脑外伤的急救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陆莉君;胡劲松;李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我院剖宫产原因,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2866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农村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城市.其原因如下:1、农村的经济条件限制.2、营养状况低于城镇,巨大儿的出生率偏低2个百分点.3、农村产妇的活动量大于城市.故妊娠并发症、胎位异常的发生低于城市产妇.也表明,产妇的适当活动有助于胎儿的成长与孕妇的健康.结论:就剖宫产构成比以社会因素为高达25%左右;其次因胎儿窘迫、头盆不称与瘢痕子宫为指征的各占15%上下;胎位异常、妊娠期合并症和羊水过少等因素均在10%以下.要想降低以社会因素为原因的剖宫产率,同时也可降低瘢痕子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就应共同关注及重视剖宫产率上升,做好健康教育,做好医孕沟通,提高阴道助产技术,提高产程观察、处理能力,增强产程观察责任感.
作者:杨丹杰;刘筱英;陈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途径之一.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0%~30%[1],是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4kpa以上,或收缩压降至12kpa以下,伴或不伴有低血压症状[2].低血压可使透析治疗不能顺利进行,且降低透析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加强和重视透析患者低血压的防治,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永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0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52例,对其进行银杏叶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50例,对其进行单独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焕荣;许云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严重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5月12例严重膝关节畸形患者,应用可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进行膝关节置换,采用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评分标准对置换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8.75(20-39分),恢复到术后的平均85.58分(80-91分).膝关节平均活动度由术前无明显活动度,恢复到术后99° (80°~110°),2例出现膝前疼痛,其余术后来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早期疗效满意,可以很明显解除膝关节疼痛,但要求注意适应症的选择,以及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
作者:陈浩;杨铁军;郝瑞胡;王琳;郭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内动力,是医院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医院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坚持用先进文化塑造人,可为医院的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对医院的生存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作者:孙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ARF)患者的有效抢救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ARF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方法、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及护理中的常见问题.结果:经及时抢救、治疗及有效护理,27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1例患者死于心功能衰竭.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明显改善,血生化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F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危险性高,给予及时抢救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柴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骨折片间钢丝缝合固定结合其他内外固定方法对于胫骨严重粉碎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胫骨严重粉碎型骨折患者共40例,对其采用骨折片间钢丝缝合固定结合其他内外固定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后的骨折愈合率、平均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本文4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为15 0周.患者在术后未发生骨髓炎、愈合延迟、愈合畸形等并发症,但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通过积极的处理后终康复出院.结论:采用骨折片间钢丝缝合固定结合其他内外固定治疗胫骨严重粉碎型骨折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少,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吕冠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儿科服用抗生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予以临床分析,并探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的误区,提出解决方案.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服用抗生素药物接受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6例应用抗生素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儿科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予以口服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静脉滴注抗生素的方式进行治疗,每组患儿13例,对比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病发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发现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胃肠道反应以及发热等症状均属于应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不存在差异性,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儿科患者应用抗生素后的不良反应,对症防治,提高患儿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黄成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减少和防止传染病信息漏报的发生,提高传染病信息报告和管理质量.方法:分析总结传染病迟报漏报原因及管理对策.结果: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规范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的填写,检验检查阳性结果及时反馈,及时督导,定期自查.结论:完善的制度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能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传染病迟报漏报的发生.
作者:胡辉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上肢手术的麻醉方法很多,近年来,我科对经典肌间沟臂丛麻醉进行改良,应用于上肢的手术,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开展的288例臂丛麻醉病人,年龄18至77岁,男176例,女112例,ASA Ⅰ~Ⅲ级,其中手部手术82例,手腕部手术85例,前臂手术73例,上臂手术36例,肩部手术12例.全部病例均无臂丛麻醉禁忌症.既往无精神疾患,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石开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糖尿病是一种较常见的代谢内分泌性疾病,控制不好可引起许多并发症.临床上护理人员结合临床治疗病程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实施性较强,护理人员易掌握的肺结核并糖尿病的护理措施,并取得较好效果.现就我院感染科2010年2月至12月共收治两病并发病人50例,在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和应用降糖药或胰岛素基础上,认真细致地落实结核病和糖尿病的各项护理措施,收到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丁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简称内异症,是一种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该病在文献中报道的发病率差异甚大,约2%-48%[1].内异症药物治疗后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是否有益目前仍是临床上具有争议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将其相关研究予以总结评价.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应用药物治疗疗效,以期为临床上的应用和决策提供一种思路.
作者:苏丽梦·吴军;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2008年3月份,某市在学生高考体检中发现多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A高中8名患者,1名痰涂片为阳性;B高中8名患者,1名痰涂片为阳性;C高中3名患者,一名为痰涂片阳性;D高中1名患者,为重症涂阴病例.该市结核病防治所于2008年3月底至4月初对上述高中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采用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曹蕾;吴纪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临床观察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2012年5月-2012年9月68例细菌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口服头孢克肟组(治疗组)及口服阿莫西林组(对照组),治疗7日后观察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头孢克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阿莫西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6%,头孢克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阿莫西林组.结论:头孢克肟治疗细菌性肠炎疗效明显优于阿莫西林.
作者:李绍华;石克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为了寻求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药物,特对宫颈炎康栓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局部用药,具体为夜晚临睡前将宫颈炎康栓放置于阴道后穹隆,隔天1次,每次1粒,10天为1疗程.根据病情使用1~3个疗程.结果:研究表明3疗程治愈率高达69.52%.对于正确放置的轻度宫颈糜烂效果尤为突出.随着疗程增加,疗效逐步提高,终有效缓解患者自觉症状,改善阴道清洁度,帮助恢复阴道的自洁功能.结论:宫颈炎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初运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