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建设

陈锦红;何玲

关键词:信息素质教育,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 课程建设
摘要:本文就《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建设,包括教材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善教学软硬件环境、提高教师素质以及教学评估作了论述.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与控制的研究进展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率不断增加, 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如何减少耐药株的产生及寻找新的抗感染方法,已成为当前该领域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微生物学特性及感染现状、耐药现状、耐药机制及控制策略作一综述.

    作者:方小龙;陈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50例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确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作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血栓通注射液等药物静脉点滴.均每日1次, 14d为1疗程.以视力作为观察与评估的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有效及安全的方法.

    作者:郑石洲;颜海弟;杨熙;叶亲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无创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在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创BiPAP通气中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伴Ⅱ型呼衰的患者45例,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各15例.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每天上午及下午进行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各1次;B组每日上午及下午进行BiPAP通气各2 h;C组综合A组和B组治疗,每天上午及下午进行BiPAP通气2 h,通气过程中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各1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呼吸浅快指数、吸气时间/呼气时间的比值、6 min行走距离、呼衰纠正时间.治疗3~8 d, 比较通气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A组进行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或B组进行BiPAP通气后,患者的呼吸频率有所减轻, FEV1有所上升,但差异尚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O2、PO2、f/Vt及6min行走距离明显改善 (P<0.05或<0.01);C组综合A、B的治疗方法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其改善程度比A、B两组更加明显,呼衰纠正时间明显缩短(P<0.05或<0.01).A、B组之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和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均可独自有效纠正呼衰,两者同时使用存在协同作用,提示无创BiPAP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在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钟祥柱;黄响玲;黄海鹰;康萍;谢晋烈;赵东;黄河;唐琳;彭伟芬;马颖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上好《美术欣赏公选课》的体会

    美术欣赏公选课学生来源于多专业、不同学科,有着不同需求爱好和个性特质.所以美术欣赏公选课教学,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真诚敬业与诲人不倦的优良品质、系统而整体联系的思维方式和一定的教学技巧,才能持续上好美术欣赏公选课.

    作者:杨劲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鼠全脑缺血前注射灯盏花素对再灌后海马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钙离子成像系统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实验分为(1) 正常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断头取脑分离出神经元,观察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2)再灌注组:制作大鼠的全脑缺血模型,并以再灌后分1.5、3.0、4.5、6.0 h 4个时间点进行观察;(3)灯盏花素组:在制作全脑缺血模型前15 min腹腔注射灯盏花素50 mg/kg,并以再灌后分1.5、3.0、4.5、6.0 h 4个时间点进行观察.每组(时间点)均检测11个神经元.结果 再灌注组再灌后1.5、3.0、4.5 h时间点与正常组比较,Ca2+浓度升高(P<0.05或P<0.01);再灌后6.0 h神经元内游离Ca2+浓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灯盏花素组再灌后1.5、4.5 h时间点Ca2+浓度比再灌组相同时间点低(P<0.01);而再灌后3.0、6.0 h Ca2+浓度与再灌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脑缺血前给予灯盏花素可降低全脑缺血再灌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内游离Ca2+浓度.

    作者:周乐全;康亚丽;闫福曼;丁胜元;李小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254例HBsAg阳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 了解HBsAg阳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大学2002级254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大学生在入学时及毕业前进行心理问卷测试.结果 入学时,这些大学生的人际敏感、抑郁和焦虑3项因子均分高于全国常模(P<0.01或0.05);毕业前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4项因子均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精神病性因子分明显高于入学时得分(P<0.01).结论 HBsAg阳性大学生在有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应对他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

    作者:唐桂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色素内镜在大肠早期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色素内镜在诊断大肠早期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对30例早期可疑大肠病变进行靛胭脂染色检查后作相应的处理.结果 30例患者进行了粘膜染色,其中8例为扁平型病变,常规内镜下表现为局部粘膜色泽改变,或粘膜表面轻微凹凸不平,或肠壁轻度变形、无名沟消失,粘膜染色后可清晰地显示病灶,引导活检.另22例为隆起性病变,染色后多为Ⅲ、Ⅳ、Ⅴ型腺管开口,为肿瘤性病变,其中粘膜下癌6例.结论 色素内镜在大肠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价值,可以提高早期大肠癌的诊断水平.

    作者:黄响玲;钟祥柱;王曦钟;范民;罗灵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酶法测定血清二氧化碳中试剂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克服酶法单试剂测定血清二氧化碳不稳定的方法.方法 在商品酶法干粉单试剂中加入自配稳定成份,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两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测定.结果 本法的线性范围可达50mmol/L,批内变异系数(CV)为2.2%,批间CV为4.41%,平均回收率为101.0%,添加了稳定成份的试剂与原试剂在不同时间试剂空白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黄疸、脂血、溶血标本对结果无明显影响.结论 加入的稳定成份明显提高了酶法单试剂的稳定性,更适合临床检测.

    作者:杨文杰;柯振符;何寿国;邱小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65例急性尿潴留患者首次导尿失败处理的体会

    目的 了解提高急性尿潴留导尿困难患者导尿成功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5年9月首次导尿失败的急性尿潴留患者65例,初步明确首次导尿失败的可能原因,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对策,若再次导尿失败,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结果 除6例患者仍导尿失败后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外,余59例行再次导尿均获成功,并且无明显血尿及尿道疼痛,成功率达90.8%.结论 分析首次导尿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有利于提高再次留置尿管的成功率.

    作者:湛海伦;邵雄杰;司徒杰;周建华;邱剑光;温星桥;蔡育彬;高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 062例一对一责任助产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一对一责任助产的效果.方法 将1999年传统式分娩1 730例设为对照组,选择2005年1 062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学模式.观察组则从宫口开2cm到产后2h实施一对一责任助产.结果 观察组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现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二产程延长的例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的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责任助产全程陪伴分娩能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小梅;陈新宇;陈小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7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疗效,探讨影响其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我科收住的7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 760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3.1±2.1) d,其中631例治愈出院,104例好转出院,死亡25例.重症肺炎88例,治愈出院54例,9例好转出院,重症肺炎病死率为28.4%.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毒性心肌炎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或急性左心衰、脑部疾病、呼吸衰竭.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肺结核、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及初始经验治疗方案的选择.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疗效、预后与患者的年龄、是否有基础疾病有密切关系,高龄(>65岁)、合并基础疾病是影响预后的主要高危因素.

    作者:郭兰萍;周爱莲;李文;陈莉延;李东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未松解包茎内板触觉小体的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未松解包茎内板触觉小体的分布规律.方法 收集不同年龄粘连性包茎标本59例,用免疫组化方法观测每例包皮内板皱褶区、粘连区中触觉小体密度,并对各组间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岁前触觉小体密度在粘连区与皱褶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岁后粘连区中触觉小体明显下降,而皱褶区仍具有较高水平.结论 性成熟前后未松解包茎内板触觉小体分布特征明显不同.粘连区触觉小体在性成熟后消失表明该区域触觉小体可能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作者:郭东;徐胜美;姜海洋;谭明波;栾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Z-形钛合金钢板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Z-形钛合金钢板前路内固度定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前方减压、椎体间植骨、Z-形钛钢板内固定,术后卧床3周,3周后戴支架起床活动.结果 随访平均12.5个月,术后CT或MR显示椎管内压迫去除,植骨愈合.脊柱后凸Cobb角较术前改善12.7°,无继发脊柱后凸畸形.神经功能较术前有1~2级以上的改善.结论 Z-形钛合金钢板前路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减压彻底,固定牢固,不破坏后稳定结构,并能一期重建脊柱系列.

    作者:曹兴海;谢松卿;梁向坚;柯雨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文关怀护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科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观察组外加人文关怀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心理障碍解除或减轻的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理障碍解除率分别为66%和47%,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分别为96%和82%,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洪嫦;梁菊艳;林雪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肿瘤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比较与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甲状腺肿瘤及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以下简称结甲肿)诊断的意义.方法 比较49例甲状腺癌、126例甲状腺瘤和82例单发性结节甲状腺肿患者的二维及CDFI声像结果.结果 (1)二维声像图:结甲肿组与甲癌组比较,其中甲状腺大小、结节大小和血流分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结节内部回声、边缘晕环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结甲肿组与腺瘤组比较,其甲状腺大小、结节内部回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边缘晕环、血流分级差异则均具显著性(P<0.01).(2)CDFI:结甲肿组与甲癌组比较,其结节内部Vmax(血流高峰值)、Vmin(血流低峰值)和RI(阻力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节周边血流高峰值Vmax、血流低峰值Vmin差异也有显著性(P<0.001),而阻力指数RI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甲肿组与腺瘤组比较,其结节内部血流高峰值Vmax、血流低峰值Vmin差异无显著性(P<0.05),阻力指数RI差异具显著性(P<0.01);结节周边血流高峰值Vmax、血流低峰值Vmin差异具显著性(P<0.001),阻力指数RI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可以通过单发性结节甲状腺肿患者的二维及CDFI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非中医类专业《中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体会

    《中医学概论》是针对非中医类专业所设置的中医课程,为加强非中医类专业该课程的教学.本文对《中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措施进行了分析,认为精选教学内容,认真备课;加强学生对中医现状的认识;采用多媒体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措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作者:余丽娟;王斌;刘亚梅;武哲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34例重症胰腺炎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34例重症胰腺炎术后护理体会,旨在提高该病的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重症胰腺炎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结果 28例治愈,6例死亡.发生并发症情况为:麻痹性肠梗阻22例,休克9例,呼吸窘迫综合征8例,肾功能衰竭7例,糖尿病急症3例,心功能不全3例,MOF3例,胰周脓肿2例.结论 采用积极的护理方法, 注意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可以提高重症胰腺炎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袁秋影;黄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AT2受体与血管新生内膜形成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活性物质,通过组织局部的特异性受体发挥作用.根据其受体的药理学和生物学特性的不同,目前分为4个亚型:AT1R、AT2R、AT3R和AT4R.在人体主要存在AT1R和AT2R亚型.近年来,对AT2R认识不断深入,其作用机制也备受关注.大量研究发现在许多方面AT2R所介导的生物学效应与AT1R相拮抗[1],提示对心血管系统生长发育、功能的平衡稳定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文对AT2R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与血管新生内膜、再狭窄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水传;陈小东;李建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试论《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建设

    本文就《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建设,包括教材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善教学软硬件环境、提高教师素质以及教学评估作了论述.

    作者:陈锦红;何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槐耳抗肿瘤的机制及临床应用

    槐耳对消化系统理、呼吸系统、血液系统肿瘤及其他部位肿瘤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对化疗药物有增敏和逆转其耐药作用.

    作者:王运玉;吴柱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