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洋生物抗肿瘤机理的研究现状

顾帝水;黄培春

关键词:海洋生物, 抗肿瘤, 微管, 细胞周期, 凋亡, 免疫
摘要:1968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CI)对海洋生物资源的抗癌活性筛选使海洋药物的研究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自此,国内外学者对海洋药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海洋生物抗肿瘤的研究多.迄今为止,已从海绵、海鞘、海兔、海马、海藻、珊瑚及鲨鱼等海洋生物中分离获得大量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包括肽类、大环内酯类及酰胺类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其抗肿瘤作用机理复杂多样,如干扰肿瘤细胞微管聚合与解聚、引起肿瘤细胞周期阻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等.现就近年海洋生物抗肿瘤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60例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60例进行留置胃管、胃管给药、静滴止血药、制酸等综合治疗,积极治疗原发伤及并发症.结果:60例中治愈37例,治愈率61.7%;死亡21例,病死率35.0%.结论: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

    作者:钟景灿;李成林;张乃崇;杨志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对小型猪皮肤长程涂布的毒性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对小型猪皮肤长程涂布的毒性.方法:32只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4组,每组8只.每日涂药1次,封包6 h,连续8周,比较给药前后的动物外观体征、活动状态、体重增加、脏器系数、血液学常规、血液生化学、清晨血清皮质醇浓度,以及皮肤和内脏的病理改变.结果:低、中、高三种剂量对实验动物血液学常规、血液生化学、外观体征、活动状态、体重增加、脏器系数均无不良影响,涂药部位皮肤和心、肝、肾、肺、胃未见异常.但涂药部位肾上腺皮肤萎缩,血清皮质醇浓度下降,其程度随剂量和疗程增加而加强,停药2周后上述改变均可自行恢复.结论:丙酸氯倍他索引起毒性的靶器官是肾上腺皮质和涂药部位皮肤,剂量增加、时间延长其不良反应也增强,停药后可自行恢复.

    作者:王振超;黄壮雄;许建鹏;陈英;郑丽燕;王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新型免疫抑制剂酶酚酸酯在风湿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酶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商品名骁悉,是一种选择性抑制T、B淋巴细胞增生的新型免疫抑制剂.MMF为一种前体药物,在体内被迅速水解成酶酚酸,后者可逆性、非竞争地抑制次黄嘌呤核苷一磷酸脱氢酶,抑制了鸟嘌呤核苷的从头合成途径(经典途径)[1],而此嘌呤合成途径对T、B淋巴细胞的增殖是关键的.其他血细胞具有嘌呤合成的补救途径,因此,MMF的这种抗细胞增殖作用对其他细胞影响不大,而对淋巴细胞而言具有相对选择性.

    作者:张丽君;叶志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听力教学中的间接言语行为

    听力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听力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包括理解主旨大意、重点的事实细节、理解隐含的意义、言语的交际功能、理解说话人的观点态度等[1].这种能力的获得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掌握基本的听力技能,即善于捕捉重要信息,进行正确推理,通过综合归纳抓住中心思想.

    作者:宁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肝毒蠲汤抗大鼠四氯化碳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肝毒蠲汤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肝损伤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和肝毒蠲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用CCl4造成大鼠急性实验性肝损伤;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4组分别给予联苯双酯和肝毒蠲低、中、高剂量,共治疗14 d.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并取肝脏作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肝毒蠲高、中、低剂量组血清ALT、AST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01),且肝毒蠲高剂量组降酶作用较低剂量组明显(P<0.001).经肝毒蠲处理组大鼠肝组织基本结构未发生明显改变,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肝毒蠲能显著降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水平, 对CCl4所致大鼠的肝损伤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作者:龙尧;邹丽宜;周克元;吴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02例打鼾患者多导睡眠图分析

    目的:观察多导睡眠图(PSG)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打鼾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记录患者的颈围、体重指数(BMI)、有效睡眠占记录时间百分比(睡眠效率)、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呼吸紊乱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MinSaO2)及血氧饱和度≤90%的累积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 90%).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对比,102例打鼾患者中,SAS 88例(占86.3%),非SAS 14例(占13.7%).其中颈围、BMI、AHI、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MinSaO2和SI 90%,在SAS及非SAS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 PSG是诊断SAS、判定病情程度、指导治疗的一种良好方法.

    作者:马永忠;黄桂球;张楠;谭慧仪;傅敏仪;陈嵘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碘酊联合达克宁霜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10例

    外耳道真菌病又称真菌性外耳道炎,是指真菌进入外耳道引起的皮肤感染.本病好发于气候温暖潮湿的地区及季节,长期滥用抗生素及激素者易患本病.患者主要以外耳道奇痒难忍为主诉,比较痛苦.我科用碘酊联合达克宁霜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10例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翁丽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4例子宫腺肌症误诊为子宫肌瘤的声像图分析

    目的:通过对24例子宫腺肌症误诊声像图的分析,对子宫腺肌症声像图及诊断作初步的分析.方法:对346例B超及临床均诊断为子宫肌瘤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46例病例中,有24例子宫腺肌症B超及临床均误诊为子宫肌瘤,误诊率为6.9%.结论:对于生育期妇女,如果有痛经史,发现子宫增大,质地变硬,宫内光点增粗,应警惕子宫腺肌症的存在.

    作者:刘国江;苏建平;林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外科学网络教学应用平台的尝试性建设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如何使教学、培训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时间的需要,传统的面对面教育方式显然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未来的教育是以开放的、灵活的、终身的、结合网络教育发展为目标,它是传统教育的延续发展,同时也是对传统教育的巨大变革,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具有传统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点.我们针对外科学教学工作的特点,开发了外科学教育网络平台.该平台涉及内容全面、图文并茂,利用局域网的高速性、便易性,上网查询、学习快捷方便的特点,有效缓解了目前外科学教学时数少,授课内容相对较多的矛盾,成为广大师生的良师益友.

    作者:林木生;王志刚;陈兵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以病人满意率评价科室综合管理质量的实践探讨

    为了解住院病人对科室综合管理工作的反馈信息,我们对267例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83.2%病人对科室管理工作感到满意,但同时也发现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对住院环境方面,对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方面以及对病房工人的意见比较大,为此,我们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加强医护服务质量管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何建猷;梁标;吴斌;唐良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湛江市赤坎区市区与市郊高危妊娠发生率与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对湛江市赤坎区市区与郊区人口的高危妊娠发生率与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管理两类人口高危妊娠的对策和措施.方法: 对2002年1月~2003年12月在本院围产期门诊建卡的2850例孕妇进行高危妊娠筛查分析与管理.结果:2850例中筛查出938例高危妊娠,平均发生率32.9%,其中市区人口中高危妊娠发生率28.8%,市郊人口高危妊娠发生率38.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产检发现高危妊娠经处理纠正转化为低危妊娠者市区人口中有38例(转化率为8.0%,38/477),市郊人口中有13例(转化率为2.8%,13/46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妊娠的发病情况在市区及市郊人口中有所差别,主要是胎位异常、头盆不称、早产、妊高征等.结论: 加强三级保健网,特别是加强市郊和社区的初级保健网,改善市郊人口的经济和就医条件,加强孕期保健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早孕建卡率和保证产前检查≥5次,可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

    作者:周秀荣;冯惠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临床实习医生医德教育实践体会

    医德是医务人员必备的品德.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同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医务人员服务的对象人,众所周知,医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同样,医德的好坏,也会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医德不过硬,业务能力也难以精深.

    作者:谢礼位;苏汝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新进展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DTs)是一系列来源于妊娠物而非患者本身的疾病,携带父源性基因使之区别于其他肿瘤.在近10年里,有关滋养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其基因表达的进一步认识使我们了解滋养细胞的各期分化及与各种滋养细胞疾病之间的关系成为可能,但是对于滋养细胞疾病的发病机理及发展和预后,至今仍缺乏具有说服力的解释.本文对近数年来国内外有关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严卫红;何太平;李英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湛江市3~7岁儿童单纯性肥胖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湛江市3~7岁儿童的调查,了解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状况,为指导本地区儿童喂养和健康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市区和郊区116间幼儿园抽查11764名3~7岁儿童,检测其身长、体重并排除相关疾病.结果:单纯性肥胖检出率为7.99%,其中以轻度肥胖为主占77.87%,女童高于男童(P<0.001),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有随着年龄有增加趋势(χ2=20.923,P<0.001).结论:加强家庭、社会特别是幼儿园、学校的儿童保健宣传已刻不容缓,应大力提倡科学饮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幼儿园、学校应组织开展各种适宜不同儿童年龄的体育运动.

    作者:王兰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抢救和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是农业上应用广泛、有效的杀虫剂,对人体有剧毒,它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进入人体,是基层医院急诊科常见的急症,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患者常因呼吸循环衰竭、肺水肿、气管痉挛而死亡.近年来,我科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12例,现将抢救措施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青梅;孙一娜;骆梅;庞美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硬膜外腔镇痛在急腹症术后的应用体会

    目的:提高急腹症患者术后采用硬膜外留置管连续注药镇痛的临床使用水平.方法:对近4年来急腹症患者术后采用硬膜外留置管连续注药镇痛患者180例的术后疼痛效果及并发症情况作了分析.结果:本组镇痛效果优良者158例(占87.8%),满意者12例占6.7%,不满意者10例(5.5%).出现的副作用为:尿潴留19例,腹胀8例,单侧下肢麻木6例,头晕、嗜睡7例,恶心呕吐4例,呼吸抑制1例.结论:经硬膜外留置管连续注药用于术后镇痛具有连续稳定的镇痛效果,操作简单,管理容易,易于在中小医院开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甘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胃检出胃底疾病159例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胃底疾病的发病情况,以此引起人们对胃底疾病的重视.方法:对我院1980~1999年20年间有上消化道症状人群19274例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胃底疾病159例,检出率为0.82%,其中慢性胃底炎77例,胃底癌36例,急性胃粘膜病变14例,胃底溃疡16例,胃底息肉10例,门脉高压性胃病5例,平滑肌瘤1例.结论:胃底癌占胃底疾病发病率的第2位,发现病变应进行活检送病理检查,以便提高胃底疾病的诊断率,减少漏诊误诊.

    作者:陈平湖;李剑;黄元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海洋生物抗肿瘤机理的研究现状

    1968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CI)对海洋生物资源的抗癌活性筛选使海洋药物的研究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自此,国内外学者对海洋药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海洋生物抗肿瘤的研究多.迄今为止,已从海绵、海鞘、海兔、海马、海藻、珊瑚及鲨鱼等海洋生物中分离获得大量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包括肽类、大环内酯类及酰胺类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其抗肿瘤作用机理复杂多样,如干扰肿瘤细胞微管聚合与解聚、引起肿瘤细胞周期阻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等.现就近年海洋生物抗肿瘤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顾帝水;黄培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与血液流变学变化、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血液流变学变化和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检测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微血管并发症53例,无微血管并发症53例,以及53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两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SI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ISI显著低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糖尿病病程、血糖、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呈显著正相关(r=0.624,0.428,0.346,0.382,P值分别<0.001,0.01,0.05,0.01),与ISI呈显著负相关(r=-0.352, P<0.05).结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存在持续性的高血糖、高血液粘度,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严重的胰岛素抵抗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郭行端;张燕;叶志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35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骨缺损病例同时行植骨术.结果:33例获得12~48个月随访,平均26个月,全部病例均在3个月内骨折愈合,无深部感染及内固定失败.按Sanders膝关节评分法评定结果为优15例,良11例,可6例,总优良率81.8%. 结论:复杂型的胫骨平台骨折必须手术治疗,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早期的膝关节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志权;陈家鸣;曾雄;徐琳峰;麦校添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