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静脉间接DSA对肝癌血供的研究

朱甲峰;匡立山;李凤荣

关键词:
摘要:肝癌化疗(TAI)、栓塞(TAE)和化疗栓塞(TACE)已被公认是肝癌尤其是中晚期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总体远期疗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肝癌血供的多重性和介入治疗后血供改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门静脉间接DSA对肝癌血供的研究

    肝癌化疗(TAI)、栓塞(TAE)和化疗栓塞(TACE)已被公认是肝癌尤其是中晚期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总体远期疗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肝癌血供的多重性和介入治疗后血供改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作者:朱甲峰;匡立山;李凤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妇科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基本手段之一,迄今已有100余年历史.根据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资料,子宫颈癌的治疗与放射疗法有关占70%-80%,子宫内膜癌占60%-80%,阴道癌68%-90%,外阴癌37%-60%.

    作者:郭婕;张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计算机X线摄影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

    我院自2003年4月引进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omputed Radiography CR)以来,利用CR进行顺行性静脉肾盂造影(CRIVU)3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浦正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36例颅脑损伤病人吸痰的护理

    颅脑损伤死亡原因除原发性损伤外,呼吸道阻塞和感染也是致死的主要因素.颅脑损伤病人大多数颅内压增高、频繁呕吐、颅底骨折出血,漏出的脑脊液均易被误吸.由于上述因素,重症脑损伤伴有昏迷、抽搐的患者极易发生分泌物滞留于肺、支气管内使呼吸道阻塞,造成窒息而致死亡.

    作者:郭淑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注射中的心理疏导

    注射疗法是治疗各种疾病常见的方法之一,住院病人95%以上都需要接受各种注射疗法,同时也是护士配合医生完成医疗任务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有皮下、皮内、肌肉和静脉注射等.注射疗法有着使药物迅速产生疗效的优点.但也有给病人带来痛苦的缺点,所以有些病人难以接受.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旧的护理观念正被新的护理观念代替,心理护理已成为各种疾病护理及护理技术操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病人的心理活动是内外因素作用下高级神经结构作出的复杂反应,并能够从生理改变人体原来的各种动态平衡,对机体产生有益或有害的影响,如何对接受注射疗法病人的异常心理进行疏异,让其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注射疗法呢,浅淡以下几点看法:

    作者:王金玲;袁国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浅谈CR在乳腺钼靶X线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R在乳腺钼靶X线检查中的优越性.方法:对350例来我科作乳腺检查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有56人和294人,作普通钼靶和经CR处理的数字化乳腺摄影,对其照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普通钼靶摄影组的满意率、重摄率、阳性率分别为73.2%、26.8%和75%;数字化乳腺摄影组的满意率、重摄率、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83%.结论:现有普通钼靶X线机及CR系统的结合实现了乳腺检查的数字化,在乳腺疾病的检查中,其满意率、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钼靶摄影,而重摄率明显低于普通钼靶摄影,其在现阶段的应用,不失为提高乳腺摄片质量、节约成本的一项良策.

    作者:汪秀玲;宋强;赵洪兰;吴笑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螺旋CT诊断有孔型椎动脉1例

    患者男17岁.近一年来经常出现头痛、头晕及左侧肢体麻木.体检: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临床考虑脑供血不足,建议行头颈部螺旋CTA检查.

    作者:刘晓华;王军;高志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婴儿-儿童胸部摄影的探讨

    婴儿-儿童胸部摄影,由于病人的特殊性,又要保证影象质量是每个从事放射技术工作的人要面临的难题,其中位置摆法及摄影条件为摄影工作的关键,经过不断总结,我提出几个观点和方法供同仁参考.

    作者:陈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特殊病人的摄片方法

    特殊病人是指:(1)不易过多搬动,搬动会加重病情的病人;(2)搬动给病人带来过多痛苦的病人;(3)无陪人的外急症病人,工作人员少,搬不动的病人.

    作者:吴瑜;杨金亮;赵先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食管癌术后随诊检查局部复发的CT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的CT表现及相关因素,旨在认识CT随诊检查的作用价值.方法:对食管癌术后CT随诊检查局部复发的17例CT及病史资料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复发时间8-56个月,平均30.8个月,其中两年内复发者7例,占41.2%.吻合复发11例,胸胃复发5例,癌床复发1例.结论:CT随诊检查有助早期发现局部复发灶及浸润范围,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连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R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数字化的日益普及,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computed radiography,CR)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院影像中心于2001年引进FujiFCR5000和FujiFCR5501(立式)系统,以出色的影像质量,优化的工作流程,稳定可靠的技术性能,为我院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作者:刘晓纲;朱灵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患儿腺样体肥大49例报告

    患儿腺样体肥大在小儿属正常生理改变,儿童6-7岁腺样体发育大,一般12岁青春期后逐渐萎缩、退化、但个别患儿由于毗邻部位或自身炎症的反复刺激,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使鼻咽部气道狭窄,导致小儿运动、睡眠、生理、智力等多方面受到影响,如不及时诊治,对小儿发育影响极大,近来笔者对2000-2004年间3-8岁患儿腺样体肥大出现症状,手术切除证实的49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振字;张小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运用护理程序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后实施整体护理

    目的:嗜铬细胞瘤主要是由于大量儿茶酚胺作用于肾上腺能受体所致.以心血管症状为主,兼有其它系统的表现.嗜铬细胞瘤可发生于任可年龄,男性稍多,少数病例平日无症状,可能因麻醉手术及其它应激状态下激素大量分泌引起高血压、心衰和肺水肿.嗜铬细胞瘤应行手术切除,通过分析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后发病情况,运用护理程序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探讨其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1999年10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嗜铬细胞瘤9例临床资料做为参考.结果:9例嗜铬细胞瘤病人通过手术治疗及运用护理程序对其实施整体护理,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手术前后,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徐晶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西门子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随着多层螺旋CT及心电门控技术的问世,尤其是随着16层螺旋CT的出现,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已成为现实.作为微创性检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院新近引进的西门子十六层螺旋CT,使CT对冠状动脉心脏病的诊断成为可能.本文对冠状动脉扫描病例进行了小结,希望与同道交流,并请指教.

    作者:吴端贤;林婷婷;潘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用普通X线机摄下颌骨全景片的方法

    教科书中投照下颌骨常规都采用后前位及侧位的投照方法.在后前位片中有些部位被颈椎相重叠,效果常常不尽人意,近年来我们在没有先进的全景牙科断层摄影机的情况下,总结了使用普通X线机拍摄下颌骨全景片的方法如下:

    作者:陈金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T诊断颅脑外伤漏误诊原因分析

    颅脑损伤CT漏误诊并非罕见,收集近五年间我院神经外科颅脑损伤住院患者CT漏误诊病例23例,现结合文献将漏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刘忠平;徐香;单峰芝;吴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婴幼儿CT检查制动方法与评价

    随着现代影像医学科学的发展,CT检查已广泛用于临床.但对于婴幼儿来说,要做好CT检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关键是制动.临床中患儿制动大多应用10%的水合氯醛,给药方式口服及灌肠两种,因此,本文通过对1299例1个月-3岁患儿采用10%的水合氯醛制动效果的分析,探讨婴幼儿CT检查的制动方法,以便进一步提高婴幼儿CT诊断质量.

    作者:单峰芝;徐秀;刘忠平;吴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碘海醇CT增强扫描敏试不良反应与纠纷

    目的:预防和减少碘过敏反应的发生,保证病人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主.方法:对764例CT增强扫描的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用碘海醇原液0.5ml做静脉试验阴性后再行增强扫描.结果:知情同意100%;碘海醇原液静脉试验764例阴性,1例阳性;增强扫描764例中无热痛和微热痛感743例(97.25%);有副反应21例(2.75%).结论:无任何医疗纠纷发生.

    作者:兰淑芳;陈国平;温晓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CT诊断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我们CT室医生工作中遇到的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发病突然,危害大.如果在6小时内溶栓治疗其疗效往往比较显著,溶栓越早效果越好,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再行溶栓,可能会引起再灌注损伤和继发性脑水肿,脑出血.因此,如何早期诊断缺血性脑梗死一直是我们临床工作中大的难点,本文综述,非增强CT(NC-CT),CT血管造影(CTA)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福泉;王文华;刘中刚;马延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医学影像中计算机数字水印技术的应用

    随着WWW网络的发展,适应人们之间大量信息交流的需要,在数字网络上传送多媒体信息的需要变得越来越迫切,任何一个网上的用户都可以很轻易地复制、传递这些多媒体信息.但这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这种可能性一方面给数据的传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另一方而,又带来了安全上的问题.这样,随之产生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网络上保护不同多媒体作品(视频,音频等)的版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用计算机数字水印便可以将有关作者以及其它的有关版权的信息加入到视频和音频数据中,并且一旦加入,非法用户就不可能在多项式时间内去除它,合法用户可以获取此信息来证明版权的有效性.所以数字水印在保护多媒体医学数据方面具有密码系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作者:马鸣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