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涛
患者女31岁.因心悸,胸部不适3天就诊.体检:体质较瘦,胸廓扁平,胸背部凹陷.心率85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三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尖区闻及收缩期杂音.患者活动后出现心悸、气促.乏力,休息后缓解.心电图检查正常.X线检查:正位片示心脏略左移位,心右缘位于胸椎右缘线,心尖位于左锁中线外3cm,心脏轻度左旋心腰段平直,心胸比率0.48,侧位片示胸椎上段正常后凸曲度消失,呈轻度前凸,胸骨形态正常,心脏紧贴胸骨后缘,胸骨后间隙及心后间隙消失,心影左室段向后突出,与胸椎椎体重叠2cm,胸廓横径21.5cm,前后径4.5cm,(第8胸椎椎体前缘至胸骨后缘的水平距离减去2mm)胸廓前后径与横径比值为0.21.X线诊断:直背综合征.心脏超声心动图正常.
作者:王银昌;王传荣;刘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故障现象行床边摄片时,按下曝光按钮,限时器正常,毫安表指示无显示,X线管无X线发生.重复几次,偶尔曝光正常.
作者:孔德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故障现象置透视位时,X线管灯丝不亮.原因分析透视时X线管灯丝不亮,说明床下管小焦点透视灯丝电路故障,凡灯丝不亮时,多半发生在高压电缆插头和插座连接处,毫安调节触点,灯丝加热电阻环等活动较频繁处,灯丝加热初级电路和次级电路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袁安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例1女4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7个月,并逐渐加重.无吞咽困难及呛咳.查体:左侧舌肌萎缩,伸舌向左偏斜.CT检查:双侧舌下神经管显示良好,无扩大征象.左侧颈静脉孔神经部扩大,颈静脉结节受压.沿左侧颈动脉鞘见一4.2cm×2.8cm×2.2cm的肿块影,边缘清楚,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肿块边缘不规则强化.中心液化坏死,左侧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左侧茎突受压移位,口咽、鼻咽受压.三维重建显示肿瘤大部分位于颅外,左侧舌肌萎缩.
作者:于忠东;包小娜;刘兴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笔者自2001年5月-2004年5月,3年来在门诊工作中,运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20例,在临床症状改善及心电图变化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均来自门诊及住院病人,均由心电图或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其中男18例,女2例,年龄16-72岁,病程2-6年,心电图分类:房性早搏7例,心房纤颤4例,窦性心动过速并不齐5例,窦房传导阻滞2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同时伴有2种或2种以上的心律失常者1例,属冠心病18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
作者:刘学桂;高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足副舟骨又称胫外骨,是发生在足舟状骨结节第二骨化中心的先天性变异.位于舟骨内后侧,出现率4-14%[1],且多为双侧,部分副舟骨临床可表现为足舟骨部隆起,疼痛及压痛.本文搜集10例足副舟骨痛综合征的X线平片,分析其X线表现.
作者:王银昌;王佰祥;刘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特别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佳的放射治疗效果取决于放疗人员与病人共同努力和协同工作.因此,怎样强化个人医疗道德,优化个人医疗作风,净化个人医疗品质,明确自己的神圣职责,提高个人的专业素质,是搞好医患关系,保障医疗质量和治疗效果的重要课题.
作者:赵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造影的X线影像表现,评价其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38例全部采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用X线影像动态观察和数字摄片检查.结果:原发深静脉膜功能不全132例(55.46%)、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53例(22.27%).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39例(16.39).其他疾病14例(14.58%).结论:下肢深静脉造影在X线数字影像中能完整地记录静脉显示过程,同时能较清晰地显示下肢静脉病变位置和范围.
作者:宋士群;孙英;李利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CT球管为CT机的关键、核心部件,价值一般在几十万元以上.使用不当,会造成CT球管出线量减少,影响图象质量;甚至使其寿命缩短,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如何延长球管的使用寿命是摆在操作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我院使用的CT机为西门子SOMTOM DRH,球管为西门子156球管,球管设计寿命为8万次.球管为1994年2月出厂,1995年12月安装使用,使用至今,累计曝光62万余次,至今仍然继续使用.现把我们的使用与维护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王加珍;陈永忠;王文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主动脉缩窄(Aortic Coarctation)是指主动脉在峡部的狭窄,是主动脉先天性局限性的狭窄或闭塞.严重者几乎完全闭锁.较常见于婴幼儿,成人极少见.现就我院成人型主动脉缩窄1例报告如下:
作者:严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X线影像由增感屏,胶片系统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是当前的总趋势.自DR(digital radiography)系统应用于临床以来,图像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尤其在细微结构和微小病灶的检出,比传统的增感屏-胶片系统存在着更强大的优越性.
作者:朱德强;韩福刚;刘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肌体各个脏器机能逐渐减退,防御功能也日渐降低,易发生呼吸、循环、神经、泌尿等系统的疾病,如处理不当,往往会威胁病人的生命.目前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液体及药物,在治疗和抢救老年患者的过程中,成为临床上重要的治疗途径之一.老年患者输液时,心脏负担加重,易发生热源反应,同时若滴速不当,无菌操作不严格或药物配制浓度、配伍禁忌掌握不好,易引起输液反应对机体增加新的打击.因此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应随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输液速度,用药反应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3年来我们对180例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观察,总结了以下几方面问题,以共同行们探讨.
作者:许同臻;马香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小肠肿瘤在胃肠道肿瘤中是较少见的,而小肠平滑肌瘤更是罕见,因小肠平滑肌瘤常无特异症状而易误诊.现结合我科所见的2例病例及文献资料就小肠平滑肌瘤的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作一总结:
作者:迟福艳;窦浩生;段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广泛应用获得了高质量的图象,本组收集到16例胫骨平台外伤性骨折病例CT扫描三维重建,现进行分析.
作者:王建华;王伟中;邹志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996年10月-2001年10月,我院共收治腹膜包绕症病人4例,报告如下:4例病人中男1例,女3例,年龄29岁-56岁,平均37岁;均有慢性腹痛病史.查体:右下腹压痛.反跳痛3例,全腹压痛1例,均行腹痛检查,未见明显异常3例,提示小肠胀气1例;术前诊断为阑尾炎3例,以肠梗阻行剖腹探查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均见肠管及其系膜被一薄而透明的膜状物包裹,彼此疏松粘连,易剥离,仅行阑尾切除2例,合并右卵巢囊肿破裂行卵巢楔形切除加阑尾切除1例,行包膜切除、肠管松懈1例;术后即发生肠梗阻3例,其中1例再次手术行包膜切除、肠管粘连松懈,痊愈,2例保守治疗缓解、随访2年,仍反复发作腹痛、腹胀.
作者:王晓华;王素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骨坏死为骨质和骨髓坏死,发生于骨骺和软骨下者为骨缺血性坏死,发生于干骺和骨干者为骨梗死.其常见病因为大量应用激素造成的.
作者:贾锦文;张延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估磁共振(MRI)不同扫描序列在膝关节软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上有外伤史,高度怀疑关节软骨损伤的患者38人40例膝关节进行MRI检查.MRI扫描序列包括:T1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1)质子和T2加权快速自旋双回波序列(FSE-PD/T2)、附加脂肪抑制的质子和T2加权快速自旋双回波序列(FS-FSE-PD/T2)、梯度回波T2加权序列(GRE)、附加脂肪抑制的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FS-3DT2*-FSPGR)、反相位T1加权脂肪抑制序列(Unilatreal T1-Special-FSPGR).结果:40例膝关节中30例做了关节镜检查,MRI诊断16例为软骨损伤,其中14例得到关节镜证实.MRI检查对关节软骨的诊断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92%.各序列对软骨损伤的检出率从FSE-T1序列、FSE-PD/T2序列和GRE序列、到FS-FSE-PD/T2序列、UnilatrealT1-Special-FSPGR、FS-3DT2*-FSPGR顺次增高,分别为25%、50%、80%、94%、100%.结论:MRI检查的几种序列都能清楚的显示膝关节软骨并对其损伤作出准确的诊断,其中FS-FSE-PD/T2序列、FS-3DT2*-FSPGR序列、Unilatreal T1-Special-FSPGR较其他序列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作者:康建蕴;富丽萍;宋清伟;郎志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腹部闭合性损伤一般指受到直接或间接外力打击之后,腹部实质性或空腔性器官的损伤.CT作为无创的检查,已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且临床价值也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认同.本文就我院1999年2月-2004年10月临床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320例就其CT表现做一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进一步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CT检查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作者:雷军强;王晓慧;高明太;辛仲宏;薛敬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对100例高血压病各期患者的TCD结果进行分析,并与脑电图、脑地形图、X线电算体层成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高血压病早期即出现显著异常,并随高血压病情进展而呈递增趋势,而脑电图,脑地形图、X线电算体层成像的敏感性则相对转差.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诊治高血压病、预报和防治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信洪艳;丁明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资料和方法仪器采用日本东芝压秒级螺旋CT(TOSHIBA.Asteion/VF机型)扫描胸部,发现环形病灶均作3.0mm或5.0mm薄层扫描,对部分病人进行增强扫描,统计我院胸部CT检查,对肺内出现球形病灶105例CT片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谭悠;张体旭;冯学志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