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群
小儿哮喘是一种以气温高反应性和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虽多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
作者:郭兴青;张秋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核转录因子(NF-kappaB)和C反应蛋白(CRP)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实验组),4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照组),分别测定NF-kappaB和CRP.结果实验组的NF-kappaB和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NF-kappaB和CRP的活性显著增高,适度地干预NF-kappaB的活化,可为防治缺血性心肌损伤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王军;张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胫骨骨折为较常见的四肢骨骨折,由于其前内侧软组织覆盖少,骨折往往为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同时根据其解剖特点,尤其是中下段骨折, 骨折造成骨折处血运破坏,并且手术人为的破坏,极易造成骨折延期愈合,甚至骨不连,为临床的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我科从1999年5月至2002年12月,采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54例胫骨粉碎性和(或)开放性骨折,获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万国;肖万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患病率很高,且随年龄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其症状虽不重,但预后堪忧,尤其近期反复发作的患者被认为是脑梗塞的前期表现,因此对其有效控制意义重大.
作者:刘超;马聪敏;魏立平;任向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蕈样霉菌病是原发于皮肤淋巴网状系统的特殊类型淋巴瘤.发病初有一个自然过程,病情发展缓慢,往往在出现非特异性皮疹数年后才能确定诊断.此病临床少见,诊断困难,常因确诊延误影响预后.我院共收治7例蕈样霉菌病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衡;邢晓静;伞宝君;张大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肱骨外髁骨折并肘内翻畸形的矫正及内固定方法.方法 5例14岁以下的儿童接受本手术方法治疗,平均随访8mo.结果骨不连及肘内翻同时得到矫正,疗效满意.结论该固定方法操作简单,切实有效,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陈永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甲状腺癌约占人体恶性肿瘤0.2~1%.其生物学特性多变,恶性程度高低不一,起病隐匿,术前确诊率低,如果术中重视不足,易造成手术范围不够,再次手术率增加等不良后果.我院于1992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甲状腺癌50例,占同期甲状腺疾病的0.1%,均已手术治疗,现将50例甲状腺癌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洪祥;杨育生;李彤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和家长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越来越重视.近些年来,到儿科门诊就诊的肥胖儿也逐年增多.国外研究发现,肥胖儿的增多可能与环境雌激素有关.因此,我们探讨了单纯性肥胖与患儿尿植物雌激素二羟基异黄酮水平的关系.
作者:孙艳霞;王爱红;燕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几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病颇为常见,多种因素引起,治疗各异.为寻找一种简便、快速、有效适合于基层的治疗方法,现将我院1997~2002年住院患者理想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董显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药疹亦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使用栓剂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症反应,药物剥脱性皮炎是一种较严重的药物反应,易导致肝肾损害及死亡.现对我院皮肤科5a来收治的药物剥脱性皮炎 12例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艾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初产妇足月妊娠单胎头位临产后胎头高浮称为胎头浮动.我们对380例骨盆形态正常活跃早期胎头浮动的分娩经过进行了观察,以期了解其发生原因及对分娩的影响,探讨产时应采取的措施,以利分娩.
作者:王长林;杨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小儿颅骨生长性骨折为小儿颅盖骨线形骨折中的特殊类型,临床上少见,其诊断和治疗具有特殊性.近来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秉洪;高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0年3月至2003年3月,我院产科共收住产妇5227例,其中资料完整,经阴道生产的产妇4115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47例(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500mL者),发生率1.14%,死亡4例,占8.5%,低于1984年全国21省市的调查结果(45.5%).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护理人员勤巡视、勤观察,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以挽救产妇的生命.现将病因分析及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方香芝;董魁臻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乡镇卫生院是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医疗卫生单位,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乡镇卫生院的医疗、预防保健将分离,本着放医疗、保防保的原则,政府必须在预防保健的经费上给予保证,为给政府提供镇卫生所所需经费依据,特进行本测算.1 测算依据
作者:施益辉;冯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年来,输血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临床重视,人们不但关注由输血引起的传染病,同时更加关注由输血而引起的各种免疫反应.因此如何提高交叉配血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使之真正成为保障用血者生命安全的后屏障已是当务之急.本文采用当前较为先进的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同时与盐水试管法、聚凝胺法进行比较,并对微柱凝胶法结果阳性的标本用抗人球蛋白法复查,从而探讨微柱凝胶法在临床配血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胡锡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临床上对于出现呼吸完全停止、频繁呼吸暂停、重症ARDS等呼吸系统疾病经CPAP治疗无效者,严重呼吸性酸中毒,PaCO2>8.0kPa,低氧血症,经改善通气吸100%氧而PaO2<5.33kPa的新生儿行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有效的清除气管插管内分泌物,是保证足够通气量的先决条件.传统的气管内吸痰方法是:先以复苏器加压给以纯氧以提高血氧分压,并在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0.5~1mL后再抽吸.我们为了更加有效的清除气管插管内的分泌物,将吸痰方法重新研究予以改进,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王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糖尿病除引起糖代谢紊乱外,常合并有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并发冠心病等.据报道全球糖尿病并发冠心病高达72.3%.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的死亡率为非糖尿病的2~4倍[1].本文观察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合并有冠心病患者的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变化,并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汪小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 替硝唑与甲硝唑抗厌氧菌作用比较厌氧菌的临床感染率很高,遍及临床各科,尤以妇科为甚.目前常用的抗厌氧菌药为甲硝唑(Metronidazole MNZ).长期临床应用发现:甲硝唑的副作用尽管一般不重,但发生率很高,可达15~30%,常见有胃肠道反应、倦怠、嗜睡、有金属味,代谢物引起尿色变褐,同时饮酒可有戒酒硫样反应,约3%患者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近年来提出本品可引起细菌突变作用.在鼠类中有致癌作用,引起肺、乳房、肝、淋巴部位的癌肿,尽管在人类中尚未见报道,但已有专家提出在应用时应慎重.
作者:王家瑜;许彬健;杨炳所;何永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小儿哮喘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常反复发作,不仅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发育,而且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因此应对其进行积极的治疗和预防,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我们对57例哮喘患儿应用卡介苗素进行防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符裕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开胸手术创伤大,术后肺功能低下,因此有效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非常重要.我科于1998年实行整体护理以来,在术前、术后肺部护理中,采取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吸痰、湿化、翻身、扣击、按压等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使患者肺功能得以改善,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杨云芬;张红;高淑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