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菌定量计数结合尿沉渣白细胞检测与尿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的比较研究

吴绍辉

关键词:细菌定量计数, 尿沉渣白细胞检测, 尿细菌培养, 尿路感染
摘要:目的 研究细菌定量计数结合尿沉渣白细胞检测与尿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的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118例尿路感染患者,选取时间2015年10月1日-2017年2月10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尿细菌培养,观察组患者采用细菌定量计数结合尿沉渣白细胞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结果.结果 观察组尿路感染患者检出率为93.2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菌定量计数结合尿沉渣白细胞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检测血清β-HCG、E2、P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 对在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中,应用联合检测患者血清孕酮、β-HCG、雌二醇的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分别选取180例临床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及46例同期就诊的早孕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检测血清中β-HCG、孕酮、雌二醇的水平,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及异位妊娠组各项联合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正常宫内妊娠组的各项指标要明显高于异位妊娠组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β-HCG的临界值为1,013 IU/L时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2%和72.7%,孕酮的临界值为15.4 ng/mL时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9%和77.8%,雌二醇的临界值为404 pg/mL时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9.5%和61.4%;异位妊娠组β-HCG联合孕酮、β-HCG联合雌二醇以及三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2%、77.6%、89.2%、84.3%、81.2%、92.3%,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20.8%、22.4%、10.8%、15.7%、18.8%、7.7%.结论异位妊娠血清β-HCG、孕酮、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宫内妊娠;血清β-HCG、孕酮、雌二醇三项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或者两项联合的检测结果,对于异位妊娠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提升以及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亚武;李维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究盆底超声检查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目的 旨在探讨盆底超声检查在女性盆底功能性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使用抽样的方法,收集西安市北方医院功能科2015年8月-2016年9月接收的女性盆底功能性疾病患者18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59例器官脱垂患者,42例阴道后壁膨出患者,87例尿失禁患者,以上患者选入为观察组,同时选择非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盆底超声进行检查,比对两组患者不同状态下的盆底结构各参数变化结果.结果 在静息状态下,观察组患者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左右支夹角、耻骨内脏肌厚度、肛提肌裂孔横径的各超声显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张力和缩肛状态下,分别观察组患者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左右支夹角、耻骨内脏肌厚度、肛提肌裂孔横径各超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超声可以清晰显示盆底解剖结构变化,是辅助临床诊断的关键性检查,方便获得一手病例资料,为进行下一步诊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杜燕;沈美玉;张宁宁;程漫峰;何莉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NT-proBNP、hs-CRP、Fib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探析

    目的 在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探究对患者NT-proBNP(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hs-CRP(高敏C反应蛋白)、Fib(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心脏功能(LVEDD、LVPWD)的影响.方法 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54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7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曲美他嗪,实验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NT-proBNP、hs-CRP、Fib及心脏功能(LVEDD、LVPWD)对比参照组患者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参照组患者心脏功能(LVEF)对比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可显著改善患者NT-proBNP、hs-CRP、Fib及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引应用.

    作者:韩会来;秘嘉伟;段丽丽;尹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8例乙肝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各自24例,分别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析患者血清中AFP及CA15-3含量.结果 血清中肿瘤标记物检测阳性率AFP方面,观察组为91.67%,对照组为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中糖类抗原15-3含量、甲胎蛋白AF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肿物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可有效提高检验准确率,为患者疾病的治疗提供积极的作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多拉司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和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多拉司琼对腔镜胆道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和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因胆囊结石在本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麻醉时间>2 h)的患者121例,实验组(n=56)术后常规给予多拉司琼12.5 mg静脉滴注,对照组(n=65)常规不使用止吐药,根据呕吐程度进行分级统计例数.结果 实验组发生恶心呕吐情况为轻微症状者8例,明显症状者3例,频繁恶心呕吐症状者2例,无恶心呕吐症状43例.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情况为轻微16例,明显8例,频繁1例,无症状40例.结论 使用多拉司琼对手术时间较长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进行预防效果显著.

    作者:王静;吴开花;李立波;孟凡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分析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C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4例CP病患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行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研究组患者行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及替硝唑联合治疗,分析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牙龈指数为(0.50±0.21),低于对照组的(1.13±0.30)(P<0.05);研究组疗效比对照组疗效更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2/47),对照组为6.38%(3/47),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替硝唑共同对慢性牙周炎病患实施治疗效果佳.

    作者:劳均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2年-2014年济南市无偿献血者ALT不合格情况简析

    目的 统计无偿献血者ALT不合格导致的血液报废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探寻相应措施来减少因ALT不合格所导致的血液报废.方法 收集2012年-2014年无偿献血者标本的结果,分析ALT不合格情况.结果 因ALT不合格所导致的报废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比例逐年增高,高温月份ALT不合格率高于其他月份,男性献血者不合格率高于女性献血者,31岁-45岁组不合格率较高.结论 降低ALT不合格率能有效减少血液报废.

    作者:姜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循环肿瘤细胞的磁分选俘获技术

    原发肿瘤或其转移病灶经被动脱落(shedding)、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等方式逸入外周循环所形成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和循环肿瘤微栓子(circulating tumour microemboli,CTM)与肿瘤的发生、早期转移、病情进展及预后休戚相关.业已证实,对CTCs进行临床检测,掌握各类肿瘤实时动态,有助于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其疗效、预后的评估,是罹患肿瘤患者实施个体化诊疗、精准医疗的试金石.本文就该技术概况、研究进展、利弊权衡和前景展望做粗浅综述.

    作者:余坤;周永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研究

    目的 综合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及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500份需要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标本,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结果 500份需要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标本中有92份不合格样本,占18.40%;92份不合格样本中有40份标本受到污染导致不合格(占43.48%)、9份标本采集时间发生错误导致不合格(占9.78%)、15份标本送检不够及时导致不合格(占16.30%)、28份检验环境不够规范导致不合格(占30.43%),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研究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送检过程更为规范、协调,从而降低不合格发生率.

    作者:谢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同型半胱氨酸试剂检测的性能验证

    目的 分析探讨北京九强(循环酶法)同型半胱氨酸在贝克曼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的性能验证.方法 依据CLSI-EP相关文件,在AU680生化分析仪上对该试剂盒的准确度、重复性、线性、灵敏度、特异性、精密度、临床可报告范围、回收实验等方面进行性能评价.结果 准确度偏差<5.48%、重复性CV<2.09%、线性R2=0.999,6、灵敏度=0.379,6、批内精密度(CV)为1.34%、批间精密度(CV)为1.31%;线性范围1.5μmol/L-50μmol/L,大稀释倍数为8,临床可报告范围1.5μmol/L-400μmol/L;抗坏血酸<20 mg/dL、血红蛋白<1,200 mg/dL、胆红素<20 mg/dL、甘油三酯<2,500 mg/dL,对试验无明显干扰、回收率101.7%.结论 北京九强(循环酶法)同型半胱氨酸在贝克曼AU680全自动生化仪上的分析性能良好,可用于临床检测.

    作者:帅奉飞;毛万成;田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D-二聚体检测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综合分析D-二聚体检测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变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分为少量脑出血组和多量脑出血组),再选取同一阶段我院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入院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等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 d、2 d和3 d时,实验组中的少量脑出血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多量脑出血组D-二聚体水平(P<0.05),少量脑出血组D-二聚体水平在入院1 d时达到高峰,多量脑出血组D-二聚体水平在入院2 d时达到高峰,实验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D-二聚体水平与脑出血量呈正相关(r=0.868,P<0.05).结论 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中,D-二聚体水平检测可以作为评价病情的标准.

    作者:曾兆云;王定波;华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检查适时间探讨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的适时间.方法 将经过产前超声检查确诊为有肢体畸形的所有畸形儿利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产前超声检查的时间和结果进行准确及时的记录,同时对照其与产后的结果.结果 通过研究可知,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符合率为69.7%;在13周-15周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符合率为64.7%.结论 在产前诊断胎儿肢体畸形中主要的方法就是超声筛选,在13孕周-15孕周期间初次进行产前超声筛查能够及时发现胎儿肢体畸形状况.

    作者:罗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含黄酮成分保健品致低血糖昏迷病例1例

    人体组织主要靠血糖供应能量,因中枢神经系统不能合成葡萄糖,且贮存的糖原极少,因此,低血糖可引起明显脑功能紊乱.若长期、严重的低血糖未及时纠正,会导致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甚至死亡.

    作者:高利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两种不同固定技术在乳腺癌放射治疗中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固定技术在乳腺癌体外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进一步提高精确放射治疗的摆位精度.方法 将接受体外放射治疗的64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应用乳腺托架固定体位;B组应用乳腺托架+真空垫固定体位.所有患者均在直线加速器的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下拍摄正、侧位射野验证片,与CT模拟定位图像重建的数字化重建图像(DRR)进行比较,得出摆位位移数据.比较各组摆位误差的不同.结果 两组各方向摆位误差如下:左右(X轴):(1.309±1.273)mm和(1.261±0.014)mm(P<0.05):头脚(Y轴):(1.926±1.816)mm和(1.636±0.930)mm(P<0.05);腹背(Z轴):(1.896±1.239)mm和(1.962±1.163)mm(P>0.05).结论 在定期的EPID验证条件下,采用两种不同固定技术,应用乳腺托架+真空垫的固定技术在左右(X轴)及头脚(Y轴)方向上优于单纯乳腺托架,而腹背(Z轴)方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何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综合治疗分析

    目的 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综合治疗进行了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的94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性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0.2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止泻时间为(32.59±1.28)h,对照组为(39.27±1.27)h;观察组患儿的脱水纠正时间为(36.97±1.07)h,对照组为(43.97±1.22)h,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方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付元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新生儿输血策略与前期检验探究

    目的 探讨和分析新生儿的输血策略和输血前期的检验.方法 此次抽取我医院治疗的新生儿ABO溶血症患儿(60例)为分析的对象,收集患儿标本的血清和放散液,并选取5份ABO同型的红细胞制剂进行主侧交叉配血,分别为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卡法,对比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血清和放散液的不合格次数.结果 采用微柱凝胶卡法检验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采用凝聚胺法(P<0.05),且凝聚胺法检测阳性的患儿微柱凝胶卡法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微柱凝胶卡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儿凝聚胺法检测则部分为阴性,两种技术交叉配血结果一致性较差.结论 微柱凝胶技术是较为适用于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的方法,根据检验结果选择与患儿相容性高或者同血型血样进行输血,从而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作者:张保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有效性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寰枢椎脱位患者46例,均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6个月患者的颈椎活动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2年患者的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患者带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受压症状,按照ASIA分级,D级9例,C级5例.术后6个月,14例患者的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9例术前ASIA分级D级患者恢复到E级,5例术前ASIA分级C级患者恢复到D级,无螺钉松动、断钉、寰枢椎再移位等现象.结论 运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寰枢椎脱位患者的颈椎活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史相钦;孙彦鹏;彭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海南省陵水县吸毒人群丙肝抗体初筛阳性率检测分析

    目的 对吸毒人群的丙型肝炎(抗-HCV阳性率)感染情况的检测分析,探讨吸毒人群传播丙肝的危险性,为预防和控制吸毒人群传播丙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96例吸毒人员和456例普通人群的血清丙肝抗体(抗-HCV).结果 吸毒组血清抗-HVC阳性率为64.5%(320/496),对照组血清抗-HCV阳性率为0.65%(3/456),吸毒人员丙肝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者HCV阳性率(88.3%)显著高于不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者(27.0%).结论 吸毒人群是丙肝病毒的重要携带者和传染源,是丙肝防治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对吸毒人群的管理和干预,防止丙肝在该组人群之间的传播.

    作者:王华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两种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两种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集的尿液潜血检验的48例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设定为A组、B组,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检测情况.结果 A组、B组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阳性检测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以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为尿液潜血检验标准,得出尿液分析仪检验假阳性率为10.00%,假阴性率为14.29%.结论 在尿液潜血检验中施以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均可以获取一定的检验效果,各有优点,建议两者联合使用,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罗怀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疾病活动及骨侵蚀的临床预测价值的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致畸性性疾病,早期诊断、早期规范治疗可明显降低其致畸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抗MCV抗体与RA患者疾临床预测价值及研究新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李旭旭;茹晋丽;靳雪琴;刘艳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