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建立

柳正丽;陈百芳

关键词:产科护理, 改良德尔菲法, 敏感性指标
摘要: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疗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产科护理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在建立产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上的研究方兴未艾,现行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还没有提出明确的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为了能够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必须要建立合适的产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满足孕产妇及其家属对分娩治疗的需求,从而推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因为改良后的德尔菲法具有集思广益的特性,所以本文应用改良后的德尔菲法来建立产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从而得出认同度比较高的结论,为临床护理管理和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聚合酶链反应在医学检验中的进展

    聚合酶链又名扩增体外基因技术,属于一种体外扩增DNA技术,其初是由Mullis等人开发的,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灵敏度,且操作便捷,可在体外快速放大所需研究的目的基因或某个DNA片段,实现从fg到μg的延伸,实现经琼脂糖的电泳效应,利用溴化乙锭对DNA进行染色,借助紫外灯可轻松用肉眼看到DNA的扩增过程.本文对聚合酶链反应在医学检验中的实验进展进行了探讨,可供参考.

    作者:胡红梅;潘细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提高门诊患者留取24h尿蛋白定量检验标本合格率的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提高门诊患者留取24h尿蛋白定量检测标本的合格率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来我院门诊行24 h尿蛋白量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标本的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标本合格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 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标本留取是否合格可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可影响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通过规范化流程的指导,可显著提高标本的合格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雪姣;崔巧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核型的临床检验研究

    目的 探析复发性自然流产和夫妻双方染色体核型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82对有复发性自然流产表现的夫妻共164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受试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分析染色体核型及异常分布,评价其与流产的关系.结果 染色体核型异常比例为16.5%(27/164),不存在夫妇双方均异常情况,多态变异率13.4%(22/164),显著高于其他染色体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例多态变异核型中,以46,XN,inv(9)(p12q13)比例高54.5%(12/22),其次46,XN,21pstk+为22.7%(5/22),46,XY,1qh+和46,X,Yqh+均为9.1%(2/22),46,X,Yqh-为4.6%(1/22).结论 复发性自然流产可能与染色体结构有关,且与多态性变异关系密切.

    作者:班少雯;梁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联合检测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探讨其对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1,200例妊娠期妇女,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0例,观察组采取FBG和HbA1c的联合检测方式,对照组采用FBG检测方法,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FBG联合HbA1c检测的准确率更高.结论 FBG联合HbA1c检测在GDM筛查及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更能够筛查出具有GDM风险的孕妇人群.

    作者:曾丽;江演珠;连炬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在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中,微生物标本采集具有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来我院接受诊治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采取常规微生物标本采集操作的为对照组,严格按照规范化流程进行微生物标本采集的为观察组.统计并比较两组微生物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血液、尿液、痰液、伤口分泌液等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标本采集的影响,通过规范化标本采集及检验流程,可有效提高临床检验水平,为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李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联合检测CRP、PA、降钙素原及SAA在小儿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前清蛋白(PA)、降钙素原(PCT)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小儿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细菌性感染患儿6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给予两组受检者CRP、PA、PCT、SAA检测,对比两组检测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CRP、PCT、SAA检测数值高于对照组,PA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RP、PA、PCT、SAA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极高,能够准确地诊断出患儿的病情,为医生提供患儿准确的病情数值,有利于医生制定对症治疗方案,值得应用.

    作者:周作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同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80例需进行血常规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采血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末梢血)和观察组(静脉血),每组患者90例,对比分析两种不同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含量(Hb)均低于观察组,而白细胞计数(WBC)则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更加稳定、准确,临床血常规检测中建议使用静脉血采血的方法.

    作者:蒋树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血常规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血常规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检查的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84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8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检查对象均接受血常规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了解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血常规检测阳性率,且高于单独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检测中具有较高价值,检测方便且检测准确率良好,将血常规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淑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清中细胞因子与体液免疫变化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清中细胞因子与体液免疫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病区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50例,分为三组,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组、中型颅脑损伤组、轻型颅脑损伤组,各50例,检测三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CRP、IgM水平,并分析其与体液免疫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组炎性因子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高,其次是中型颅脑损伤组、轻型颅脑损伤组.结论 颅脑损伤的程度越高,患者炎性因子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越高,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观察血清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及补体水平的变化对于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元峰;张力;万小菊;杨平来;赵鹏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规避措施.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将2016年4月-2017年5月在我院实施健康体检的健康者278例作为本研究的生化检验标本提供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分为溶血组(139例)和未溶血组(139例).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清晨空腹静脉血4mL,溶血组的血液标本进行溶血处理,使其均发生溶血;而未溶血组的血液标本按照临床生化检验标本的规范化流程进行处理,确保其无一例发生溶血.然后对比两组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 与未发生溶血的血液标本相比,发生溶血的血液标本,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等各项生化检验值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且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素氨、肌酐及血清葡萄糖等生化检验指标虽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其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标本溶血现象会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较大的干扰,导致生化检验结果失真,因此,临床需积极重视血液标本溶血现象,积极地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降低血液标本溶血发生率,才能大程度上确保生化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汪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D-二聚体结合Wells评分在下肢骨折病例中预判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Wells评分与D-二聚体检测结果结合判断下肢骨折病例中预判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单纯下肢骨折患者1,676例,统计分析这些病例Wells评分、D-二聚体检测、下肢血管超声等检查.根据回顾病例数据分析Wells评分与D-二聚体检测结果结合判断下肢骨折病例中预判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结果 Wells评分与D-二聚体检测结果结合判断下肢骨折病例中预判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结论 Wells评分与D-二聚体检测可以用于下肢骨折病例的DVT的早期筛查.

    作者:殷诺;吕波;潘明芒;薛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与非瘢痕子宫行剖宫产后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1月收入的124例再次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前次分娩方式是否为剖宫产分为两组,各62例,观察组产妇为前次妊娠分娩方式是剖宫产,对照组选择分娩方式为非剖宫产,观察两组产妇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恶露持续时间情况,并统计两组产妇分娩后相关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延长、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也增加,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在产后妊娠不良事件发生中,观察组产后出血、严重粘连、脏器损伤、先兆子宫破裂及新生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临床剖宫产术增加了妊娠妇女再次妊娠后行剖宫产的治疗风险,因此临床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需按照剖宫产指征严格执行而慎重选择.

    作者:郑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价值分析

    目的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应用两种不同方案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7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分组检验实验探讨,分别行微生物快速培养和快速血清学两种方法检验,其中实验方法为快速血清学,对比方法为微生物快速培养.结果 阳性检出率方面,对比方法和实验方法分别为92.31%、70.51%,数据差异比较明显(P<0.05).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75.00%,阴性符合率:83.33%.结论 与快速血清学检验方法相比,实施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可提高阳性率,有助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推广意义明显.

    作者:路畅;马艺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细菌室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多重耐药的危险因素.结果 机械通气时间≥1周、感染前住院时间长、有经验性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有鼻饲机械介入操作等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于需要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当早期行细菌学检查确定致病菌,且应当减少鼻饲等机械介入操作,降低经验性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频率,减少患者机械通气的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可降低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感染率.

    作者:王琼;李军;吴晓春;倪玲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医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5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鼻饲、保留灌肠、中药外敷和中成药静脉滴注等中医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3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显著(P<0.05),在住院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方面对比,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5).结论 中医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朱明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腰腹部穴位埋线联合补肾化痰中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腰腹部穴位埋线联合补肾化痰中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80例腰腹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空白组、针药组、中药组、针刺组,各20例,统一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针药组、中药组、针刺组的BMI、FINS、促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相较治疗前均有差异(P<0.05),并且空白组与针药组、中药组、针刺组也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针药组与中药组在降低T、LH方面强于针刺组;针药组较中药组或针刺组改善FINS效果明显(均P<0.05);3组治疗前后FPG、FSH无差异(均P>0.05).结论 腰腹部穴位埋线联合补肾化痰中药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异常以及调节内分泌紊乱,效果确切,易于操作,安全性高,适于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谷娜;季小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床边血液灌流(HP)治疗急重症中毒的观察护理

    目的 探讨急重症中毒患者采取床边血流灌流(HP)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择急重症中毒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内科综合治疗与床边血流灌流治疗,同时做好护理干预,总结临床效果.结果 2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抢救及护理干预后,18例痊愈出院、1例放弃治疗、1例病情特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床边血液灌流应用在急重症中毒患者中有不错的效果,积极做好护理干预,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借鉴.

    作者:陈伟群;刘正生;李芹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110例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并对其不合格原因以及所占百分比进行整理和归纳,然后加以分析.结果 在110例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中,其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标本量少(21.81%)、凝血(37.27%)、溶血(12.72%).结论 需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在采集血液标本时的工作规范以及操作规范,以此保证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的有效性.

    作者:杨文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药敏情况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药敏情况,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菌检验与药敏情况对症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①100例患者,37例呈阳性,阳性率为37%(37/100);63例呈阴性,占63%(63/100%).②粪肠球菌:青霉素类有药敏反应,沙星类无药敏反应;大肠埃希菌: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有药敏反应,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帕拉西林他唑巴坦轻微药敏反应;肺炎克雷伯菌:培南类有药敏反应,环丙沙星、磺胺甲硝唑、头孢克洛有耐药.③尿检阳性者,总有效率为97.2%(36/37);尿检阴性者,总有效率为95.3%(60/63).结论 复发性尿路感染,在细菌检验及药敏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疗效显著.

    作者:黄晓辉;张黎;王江凤;刁玮凤;迟小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原因探讨

    目的 分析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原因.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集的不合格体液标本320例作为样本,调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原因.结果 在不合格的体液标本中,粪便标本的比重高,占总比重的47.5%、其次是尿液标本,占比为25.0%.各类型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标本污染以及送检不及时.结论 分析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后发现应从体液的采集、送检及检验3阶段加强医护人员培训,规范体液标本采集并及时送检,可有效降低标本结果不合格的情况,进而不断提升体液标本的整体质量,使送检标本的及格率不断提高,达到检测疾病检测率的终目标.

    作者:闫宏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