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脂检验在心脑血管病诊治中应用的临床分析

于艳

关键词:血脂检验, 心脑血管病,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将血脂检验应用于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30例心脑血管病患者归于实验组,同期于本院行体检的健康者抽取30例归于参照组,测定和对比两组受检者的相关血脂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数值、总胆固醇数值、低密度的脂蛋白胆固醇数值、高密度的脂蛋白胆固醇数值与参照组健康体检者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前及之后的相关血脂指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治过程中采取血脂检验展示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急诊护理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效果、康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机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尚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缺血性脑卒中与脂蛋白磷脂酶A2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缺血性脑卒中与脂蛋白磷脂酶A2两者的相关性,为临床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作为观察组,50例健康人群的血清作为对照组,用荧光素增强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人群Lp-PLA2的浓度,用统计学方法分析Lp-PLA2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Lp-PLA2浓度为(209.16±70.19)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19.03±62.20)n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PLA2可以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张源源;于本章;杨琴;李贞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析粪便涂片在诊断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失调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粪便涂片在肠道菌群失调所致小儿腹泻的诊断中所具有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采集其粪便标本,给予大便常规检查与革兰染色涂片镜检,观察其肠道菌群失调状况.结果 100例患儿中有80例(80%)患儿的粪便涂片符合肠道菌群失调标准,其中有19例(47.50%)患儿为I度肠道菌群失调,有13例(32.50%)患儿为II度肠道菌群失调,有8例(20.00%)患儿为III度肠道菌群失调.在菌群失调的粪便涂片中,符合G+菌增多性失调标准的有11例(27.50%),符合G-菌增多性失调标准的有25例(62.50%),符合全菌减少标准的有4例(10.00%).并且,有11例(27.50%)患儿的粪便涂片中可见真菌孢子.结论 滥用抗生素可引发肠道菌群失调,而肠道菌群失调可导致小儿腹泻,给予粪便涂片检查可以准确诊断出腹泻患儿的肠道菌群失调状况,进而制定针对性方案进行有效治疗.

    作者:孙雪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应用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实验组82例,对照组应用市场上常规的便携式血糖仪检测血糖,实验组应用由北京华益精点所提供的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即床旁POCT临床智能医用便携式血糖仪(H1plus),具有扫描腕带快速识别患者功能的血糖仪进行检测血糖.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糖值的准确率、血糖达标时间及测血糖耗费医护人员的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POCT临床智能医用便携式血糖仪(H1plus)可以提高患者血糖值的准确率、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患者耗费医护人员的时间,并能准确记录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血糖情况,便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郎银枝;朱宏伟;李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比较采集末梢血、静脉血两种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不同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200例,每例患者均分别采集一份末梢血、静脉血,利用相同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 经末梢采血后血液检测指标结果RBC、Hb、Hct、MCV、MCHC、PLT均较静脉血检测结果更低,WBC较静脉血检测结果更高(P<0.05);静脉1、静脉2采血检测结果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1、末梢2采血检测结果MCV、MCHC、PLT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相较于采集末梢血作为血常规检验标本,利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能够获得更为稳定的结果,同时得到了结果准确度也更高.

    作者:阿尤甫·牙生;玛依拉·热合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纤维蛋白原和血常规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 评价纤维蛋白原和血常规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常规与纤维蛋白原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FMPS、FC、A-max、F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D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DW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其MCV、RDW、MP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纤维蛋白原和血常规检测对乙型肝炎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对患者肝脏病变程度准确反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迪;王家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在孕产妇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在孕产妇中的应用,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1日收治的19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不同组之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何差异.结果 孕妇在生产后不同分娩方式及不同时间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水平明显不同(P<0.05),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水平随着孕周的增加有明显上升的趋势(P<0.05).结论 孕产妇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会因生产方式和孕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对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提早发现并治疗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类的和血栓性疾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江若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过敏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系统性IgA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全身性小血管炎,主要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的皮肤紫癜,可出现关节疼痛、肾脏损害、胃肠道出血和腹痛等临床症状.本文从HSP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罗神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协同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阻肺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实验组(n=30),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施以协同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肺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与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碧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孕酮、β-HCG、PAPP-A联合检测对妊娠结局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联合检测对妊娠结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在妇产科就医的278例妊娠孕妇,按照妊娠结局不同将其分为正常妊娠组(133例)、先兆流产组(65例)、稽留流产组(41例)、异位妊娠组(39例),四组均采集静脉血行血清孕酮、β-HCG、PAPP-A检测,孕酮、β-HCG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PAPP-A检测采用免疫层析法,对比四组受试者检测结果.结果 在血清孕酮、β-HCG、PAPP-A检测中,先兆流产组、稽留流产组、异位妊娠组较正常妊娠组均有明显下降,在孕酮与PAPP-A检测中,异位妊娠组检测水平低,β-HCG检测中稽留流产组检测水平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早期行行血清孕酮、β-HCG、PAPP-A联合检测对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曼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

    目的 探析临床微生物检验以及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情况,以期保障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临床采用K-B法药敏试验的情况,对致病菌的耐药性与敏感性仔细分析.结果 研究得出致病菌株总计600株,其中340株革兰阳性球菌,260株革兰阴性杆菌.结论 临床细菌耐药性正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多重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实施微生物检验结合细菌耐药性监测能够保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且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丽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新生儿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差异分析

    目的 分析新生儿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差异.方法 研究时间:2015年5月-2017年12月,研究对象:70例本院接收的新生儿,所有新生儿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分析新生儿检验后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通过检验结果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的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对比无差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生儿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验对比,进行末梢血检验不能完全反应循环系统血液的整体情况,临床检验中建议采集静脉血进行复查.

    作者:禹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型号希森美康血常规分析仪的临床检验结果对比评价

    目的 评价不同型号希森美康血常规分析仪的临床检验结果对比.方法 门诊患者新鲜全血60份参照EP9-A2文件,选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圃院区提供的文件,使用希森美康Xs800i血细胞分析仪当做对比仪器,实施系统检测,并和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Xs800i以及XT1800i精密度在仪器厂商设定的范围内,可接受性和偏倚具有合理性(P<0.05).结论 Xs800i以及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在HCT、MCV、Hb、WBC、PLT检测结果中具有可比性,根据白细胞分类的结果,应注意之间的对比.

    作者:付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汕尾市2017年8例胎传梅毒报病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医疗机构诊断胎传梅毒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7年度全市有报告胎传梅毒的4家医疗机构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查阅病案和传染病报告卡,观察是否按照确诊病例的标准报告胎传梅毒.结果 8例胎传梅毒的病案资料显示:(1)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查梅毒特异性抗体):7例婴儿阳性(TPPA),1例没做无结果;(2)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查梅毒非特异性抗体):2例生母滴度1:1阳性(TRUST),6例阳性(TRUST,没做滴度);2例婴儿阳性(没做滴度)2例滴度1:1阳性,1例阴性,3例没做无结果.(3)8例婴儿都没有其它检查资料,如暗视野查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4)8例胎传梅毒都是在出生时诊断并上报,没做随访检查项目.结论 这8例胎传梅毒的诊断依据不充分,不该以确诊病例上报.

    作者:吴超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N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探究

    目的 研究B型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100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为不具有心衰疾病的患者,实验组为心衰病人,运用电化学发光的方法测定50例心衰病人与50例不具有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对NT-proBNP水平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 实验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1,640.5±540.9)pg/mL高于对照组(110.3±70.8)pg/mL,经过临床治疗后,实验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由(1,300.5±640.30)下降到(440.6±19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对心力衰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进行精确的诊断及日后的评估,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使心力衰竭的患者获得早期的治疗.

    作者:陈雪芳;零培长;莫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孕妇梅毒抗体滴度与胎儿宫内感染率的分析

    目的 探讨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孕妇不同梅毒抗体滴度下的胎儿宫内感染率.方法 以我院接收检查的117例梅毒确诊单胎孕妇与胎儿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查梅毒螺旋体抗体,分析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孕妇不同梅毒抗体滴度下的胎儿宫内感染率.结果 117例梅毒螺旋体感染孕妇及新生儿TPPA试验结果均呈阳性.不同梅毒抗体滴度下胎儿宫内感染率分别为78.13%、92.59%、96.67%,100.0%.与原倍滴度孕妇的胎儿宫内感染率相比,TRUST 1:2、TRUST 1:4、TRUST 1:8的胎儿宫内感染率显著更高,并且呈正相关关系(r=0.683,P<0.05).结论 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孕妇梅毒抗体滴度与胎儿宫内感染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对此病需要及早诊断实施早期控制,降低胎儿宫内感染率.

    作者:陈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浅谈儿童血液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儿童血液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130例儿童,分别进行两次分组,即男性组和女性组;1岁以下组、1岁-3岁组、3岁以上组.对比不同分组规则下儿童血液微量元素缺乏率.结果 男性儿童与女性儿童血液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岁以下儿童缺锌率明显高于3岁以上儿童(P<0.05);3个年龄段儿童的缺铁率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1岁-3岁儿童为高.结论 6岁以下儿童中,缺锌和缺铁的现象为严重,缺镁的现象为少见.1岁-3岁年龄段是儿童补充微量元素的关键期.

    作者:欧阳继斌;杨一鸣;徐文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目的 探讨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2例和正常体检者42例为研究对象,42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42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受检者实施血液生化检验,对比两组检验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平均值、糖耐受平均值、血清甘油三酯平均值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患者糖尿病的病况,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疾病数据,实施对症治疗,值得应用.

    作者:祁凤娇;宋思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模式在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选择100例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仅接受一般护理,研究组接受一般护理联合整体护理模式干预.结果 研究组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的价值确切.

    作者:吴美林;郑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在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肺炎中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110例新生儿肺炎(肺炎组)患儿及60例健康新生儿(健康组)进行研究,均实施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分析总结不同新生儿的检测结果.结果 细菌性肺炎患儿CRP水平较病毒性肺炎、其他肺炎、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重症患儿、轻症患儿、健康组CK、AST、LDH、PCO2呈下降趋势,PO2、pH呈升高趋势(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可辅助疾病类型、病情诊断.

    作者:禹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