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脂检验在心脑血管病诊治中应用的临床分析

于艳

关键词:血脂检验, 心脑血管病,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将血脂检验应用于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30例心脑血管病患者归于实验组,同期于本院行体检的健康者抽取30例归于参照组,测定和对比两组受检者的相关血脂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数值、总胆固醇数值、低密度的脂蛋白胆固醇数值、高密度的脂蛋白胆固醇数值与参照组健康体检者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前及之后的相关血脂指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治过程中采取血脂检验展示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干化学分析法与人工显微镜检查尿液白细胞的差异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比干化学分析法和人工显微镜检查尿液中的白细胞的结果,分析其差异性,探讨如何保证其准确性.方法 选取我院检验科近3个月来的300份尿液标本,分别用干化学分析法和人工显微镜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化学分析法与人工显微镜检查尿液中白细胞的结果的差异度为6.7%,即干化学分析法检查尿液中白细胞的准确率为93.3%,灵敏度为89.2%,特异度为93.8%,且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液常规检查时先用干化学法筛选,有异常者还需进行人工显微镜检查以保证临床尿液常规检查质量.

    作者:李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

    目的 探析临床微生物检验以及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情况,以期保障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临床采用K-B法药敏试验的情况,对致病菌的耐药性与敏感性仔细分析.结果 研究得出致病菌株总计600株,其中340株革兰阳性球菌,260株革兰阴性杆菌.结论 临床细菌耐药性正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多重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实施微生物检验结合细菌耐药性监测能够保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且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丽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的初步结果

    目的 分析在临床食管癌患者的具体治疗当中,应用三维适形放疗的初步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7年2月-2018年1月时间段内收治的34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卡培他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及病灶出现远处转移的例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出现病灶远处转移的例数也更少,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指标在组间比较之后显示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食管癌患者的具体治疗当中,三维适形放疗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朱伟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对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进行检测的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性病门诊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226例男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按摩提取前列腺液培养分离鉴定的各种病原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检验后发现,检出病原体阳性率为82.7%,解尿支原体感染率(41.6%)和金葡萄球菌感染率(12.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列腺液进行病原体检测分析,可以更好了解性病相关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原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梁绍治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用于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中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探析

    目的 探究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结果 实验组乳腺癌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在围术期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促进其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作者:潘筱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隐患及防护对策分析

    目的 探究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隐患以及防护对策.方法 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所有医务人员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对检验科与其他科室的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检验科感染的原因,并且对检验科微生物室存在的感染隐患进行探讨,结合分析结果制定有效的防护对策.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的总感染率为4.2%,感染主要分布在三个科室:检验科、呼吸科以及消化科.其中,检验科的感染率为36.5%,呼吸科的感染率为13.9%,消化科的感染率为11.2%,其他科室的感染率仅为1.2%.检验科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呼吸科、消化科以及其他科室,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验科中,感染的来源主要是病菌感染和仪器污染.结论 为了有效防止医院医务人员出现感染,应该要加强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好各项安全制度.对于感染率高的检验科,针对存在的感染隐患,要不断加强检验科室的清洁消毒,不管是工作人员还是仪器设备,都应该要时刻落实好清洁消毒工作,提升防护水平,降低感染率.

    作者:范永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研究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测准确性的影响

    目的 对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测准确性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站120例血液检验者,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血液检验者,取实验组溶血标本和对照组非溶血标本,并进行肝功能检验,对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测准确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 实验组研究对象的-谷氨酰转肽酶GGT、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以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浓度相对对照组研究对象较低,实验组研究对象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总蛋白TP浓度相对对照组研究对象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标本能够导致肝功能检验结果出现偏高或偏低的情况,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具有较大的影响.

    作者:曹振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应用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实验组82例,对照组应用市场上常规的便携式血糖仪检测血糖,实验组应用由北京华益精点所提供的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即床旁POCT临床智能医用便携式血糖仪(H1plus),具有扫描腕带快速识别患者功能的血糖仪进行检测血糖.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糖值的准确率、血糖达标时间及测血糖耗费医护人员的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POCT临床智能医用便携式血糖仪(H1plus)可以提高患者血糖值的准确率、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患者耗费医护人员的时间,并能准确记录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血糖情况,便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郎银枝;朱宏伟;李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新生儿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差异分析

    目的 分析新生儿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差异.方法 研究时间:2015年5月-2017年12月,研究对象:70例本院接收的新生儿,所有新生儿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分析新生儿检验后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通过检验结果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的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对比无差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生儿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验对比,进行末梢血检验不能完全反应循环系统血液的整体情况,临床检验中建议采集静脉血进行复查.

    作者:禹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遏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细菌属于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也是所有生物中数量多的一类,其形状多种多样,包括:球状、杆状、螺旋状等.但是,细菌对人类活动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细菌能引起多种疾病,包括:肺结核、淋病、梅毒、砂眼等;另一方面,通过细菌能制作乳酪、酸奶,实现废水的处理等.细菌耐药性又称为抗药性,是指细菌对于抗菌药物作用而产生的耐受性,且耐受性一旦产生,将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上对于细菌感染主要以抗菌药物治疗为主,通过抗菌药物能降低临床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但是,随着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再加上细菌耐药性的出现、蔓延,使得细菌耐药性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以细菌耐药性为起点,分析当前抗菌药物在细菌中的应用情况,针对抗菌药物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降低细菌耐药性.

    作者:魏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配合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配合要点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取2016年8月12日-2017年9月3日我院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基础干预,予以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止血成功、住院、产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止血成功时间、住院时间、产后30 min及2 h出血量分别为(35.87±3.42)min、(6.26±0.58)d、(120.28±5.22)mL、(158.23±8.45)mL,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综合护理效果较佳.

    作者:李明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协同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阻肺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实验组(n=30),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施以协同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肺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与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碧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241例,其中冠心病5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4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45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43例,非上述疾病者(对照组)52例,按照疾病不同分组,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收集其临床资料,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静脉血检验胆固醇、肌酐及磷脂酶A2,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积分,分析不同小组间磷脂酶A2、Gensini积分差异.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组磷脂酶A2水平均显著高于冠心病组及对照组(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组磷Gensini积分水平均显著高于冠心病组(P<0.05).结论 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磷脂酶A2、Gensini积分水平可从一定程度上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作者:王志剑;邓之敏;李雪华;邝永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诊断中血、尿β2-微球蛋白检测的应用意义探究

    目的 探究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组)、40例单纯型糖尿病患者(单纯型糖尿病组)、45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为对象,分别测定血、尿β2-MG和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年龄和糖尿病病程与血、尿β2-MG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单纯型糖尿病组、健康对照组的血Cr及BUN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单纯型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血、尿β2-MG含量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纯型糖尿病组血、尿β2-MG含量较高(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年龄和糖尿病病程与血、尿β2-MG的关系密切,随着年龄的增加、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血、尿β2-MG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血、尿β2-MG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华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析粪便涂片在诊断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失调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粪便涂片在肠道菌群失调所致小儿腹泻的诊断中所具有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采集其粪便标本,给予大便常规检查与革兰染色涂片镜检,观察其肠道菌群失调状况.结果 100例患儿中有80例(80%)患儿的粪便涂片符合肠道菌群失调标准,其中有19例(47.50%)患儿为I度肠道菌群失调,有13例(32.50%)患儿为II度肠道菌群失调,有8例(20.00%)患儿为III度肠道菌群失调.在菌群失调的粪便涂片中,符合G+菌增多性失调标准的有11例(27.50%),符合G-菌增多性失调标准的有25例(62.50%),符合全菌减少标准的有4例(10.00%).并且,有11例(27.50%)患儿的粪便涂片中可见真菌孢子.结论 滥用抗生素可引发肠道菌群失调,而肠道菌群失调可导致小儿腹泻,给予粪便涂片检查可以准确诊断出腹泻患儿的肠道菌群失调状况,进而制定针对性方案进行有效治疗.

    作者:孙雪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消毒供应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我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选出100例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将其分为两组,一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另一组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物品供应质量.结果 实验组医护人员在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后,其安全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服务意识与护理质量评分均优越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在取物时间与物品补充时间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物品准备完善率以(99.38%)领先于对照组(93.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医护人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与服务意识均能得到提高,护理质量明显得到改善,于此同时物品供应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作者:高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HCY水平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0例,根据患者Hcy水平分为3组,Hcy低水平的15例患者分为A组,Hcy中等水平的18例患者分为B组,Hcy高水平的17例患者分为C组,比较各组患者1年内预后情况.结果 C组肝癌、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及腹水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cy水平越高,预后能力越差,具有较高的预后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司大;谢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采取介入栓塞治疗的脑血管畸形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40例实施整体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从护理效果方面分析,观察组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5.00%,和对照组(75.00%)比较明显更高(P<0.05).此外,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和对照组(30.00%)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方法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马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血常规检验的1,200例为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末梢血采血法采集血液,观察组选用静脉血采血法采集血液,对比两组检验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HCT、HGB、MCHC、PLT、WBC、RBC低于对照组,MC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均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静脉血采血法采集血液的血常规检验中数据更佳准确,值得应用.

    作者:宋思熙;祁凤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药敏情况及用药分析

    目的 探析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药敏情况及用药表现.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疑似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100例设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分期长时间治疗,结合患者临床尿路细菌培养表现、敏感试验等给予抗生素干预,总结本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尿路细菌检验表现阳性者34.0%(34/100),其中大肠埃希菌感染者26例(76.47%),粪肠球菌感染者6例(17.65%),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2例(5.88%),经抗生素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12%(32/34).结论 复发性尿路感染单用尿路细菌检验存在一定局限性,临床需结合药敏试验与抗生素干预,以分期、长时间治疗为宜,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守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