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后的生肌玉红膏联合鹿茸粉内服在 重度压疮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常丽娟;常立萍

关键词:生肌玉红膏, 鹿茸粉, 压疮,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改良后的生肌玉红膏外敷联合鹿茸粉内服在重度压疮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的Ⅲ期、Ⅳ期压疮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使用改良后的生肌玉红膏无菌纱条外敷创面联合鹿茸粉内服;对照组30例,采用无菌棉签蘸取盒装生肌玉红膏直接涂抹创面.每天换药一次,每周统计创面面积的减小率.结果 在第1、2、3、4周后,将实验组的创面面积减小率与对照组创面面积减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压疮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改良后的生肌玉红膏无菌纱条外敷压疮创面能更为有效地控制创面感染,加快创面的愈合.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基本药理及非抗感染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基本药理及非抗感染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相关疾病的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分析其基本药理.结果 冠心病组治疗10天后,试验组总有效率85.0%,高于对照组72.5%,支气管哮喘治疗组10天后,试验组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73.0%,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药物峰浓度与其抗菌活性关系密切,且抗菌活性明显依赖于用药剂量,药房为患者配药时可以据此延长给药时间并且适当减少用药剂量.结论 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具有抑菌作用,同时具有非抗感染疗效,可用于治疗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

    作者:尹小玲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拉米夫定耐药对α-2a干扰素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耐药对α-2a干扰素抗HBV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57例,其中基因型耐药(A组)16例,临床耐药(B组)20例,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C组)21例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α-2a干扰素治疗26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乙肝病毒学指标HBVDNA、HBeAg阴转率、e抗原血清转换率及血清ALT恢复情况.分析拉米夫定耐药不同阶段对α-2a干扰素抗HBV疗效的影响.结果 共53例患者完成干扰素26周治疗.其中A组15例,完全应答率26.7%(4/15),HBVDNA阴转率73.3%(11/15),ALT复常率86.7%(13/15),e抗原阴转率40%(9/15),e抗原血清转换率26.7(4/15);C组患者19例,完全应答率31.6%(6/19),HBVDNA阴转率84.2%(16/19),ALT复常率89.5%(17/19),e抗原阴转率47.4%(9/19),e抗原血清转换率31.6(6/19);B组患者19例,完全应答率5.26%(1/19),HBVDNA阴转率36.8%(7/19),ALT复常率42.1%(8/19),e抗原阴转率15.79%(3/19),e抗原血清转换率5.26(1/19),临床耐药阶段患者均低于基因耐药阶段和初始治疗患者(P<0.05).结论 α-2a干扰素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基因耐药者疗效优于临床耐药者,且基因耐药者与初治者疗效相同.

    作者:李国云;孟丽萍;季雪良;张伟;龚力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胃恶性肿瘤不同部位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 比较和分析不同部位胃癌临床和病理组织特点,为早期胃癌的诊断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经外科手术和胃镜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106例,回顾性分析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和病理组织学分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胃癌106例中,男女比为2.42:1,年龄51~75岁,患者70例为高发年龄段(66%),胃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胃窦39.6%,胃底36.8%,胃体23.6%,3个部位胃癌的平均年龄分别为胃窦62.0±12.16,胃体59.76±13.53,胃底66.85±9.26,3组年龄有统计学差异;病理组织学分型中分化型胃癌43例(41%),未分化型胃癌63例(59%),分化型胃癌和未分化型胃癌两组平均发病年龄有统计学差异,未分化型胃癌的平均发病年龄较分化型胃癌年轻.结论 胃癌的高发部位在胃体及贲门胃底,发生在胃底的胃癌年龄较大,胃体的胃癌年龄较小,恶性程度较高的未分化型胃癌在胃体占比较高,未分化型胃癌的平均发病年龄较分化型胃癌年轻,以上结论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作者:田江;孟宪杰;黄艳;林兵;王静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复方吲哚美辛酊联合甲硝唑治疗轻中度痤疮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吲哚美辛酊联合甲硝唑外用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5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予复方吲哚美辛酊联合甲硝唑外用,对照组Ⅰ单用复方吲哚美辛酊,对照组Ⅱ单用5%过氧苯甲酰凝胶,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86.4%,对照组Ⅰ62.8%,对照组Ⅱ65.9%.试验组和对照组Ⅰ、对照组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0,P=0.011;x2=5.07,P=0.024).结论 复方吲哚美辛酊联合甲硝唑外用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郭云龙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超声诊断小儿腹腔淋巴结肿大的价值

    目的 研究并探讨超声诊断小儿腹腔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共120例小儿腹腔淋巴结肿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所有患儿均接受腹部超声检查,观察其淋巴结分布及其他声像图特点,分析超声对腹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结果.结果120例患儿在超声图像中均可见肿大淋巴结,经测量,淋巴结的长径为0.9~2.6 cm,短径为0.4~1.2 cm,主要包括炎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核、淋巴瘤,分别有100例、15例、5例.结论超声检查可对小儿腹腔内肿大淋巴结予以有效检出,可通过分析患儿的肿大淋巴结分布情况和声像图特点,对各类腹腔淋巴结肿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谈贞岚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时使用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的效果.方法 收集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共82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阿奇霉素,观察组联合布地奈德,将两组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更短,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能够迅速改善患儿症状,恢复其肺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梅花;乌音吐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二级分诊在门诊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探讨二级分诊在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开展二级分诊期间在本院门诊就诊的患者300例作为对象,对其发放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选用单因素统计方式对调查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总结二级分诊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 二级分诊工作中存在常见问题主要为等候时间过长、分诊标准缺乏统一性、护士凭经验实施分诊、急症患者转归未能得到有效追踪、预检分诊人员不足、低年资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沟通能力有待提高等.结论 通过合理增加门诊分诊人员,用目测与询问法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风险、提高门诊一对一服务、改善门诊就诊流程与环境,减轻医生工作量、提高服务质量,填补第一次预检分诊漏洞、保障患者安全、完善患者生命体征的测量、引导非急诊患者到门诊就诊等,可促进二级分诊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心脉隆结合小剂量速尿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 血清因子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究心脉隆结合小剂量速尿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因子的影响,并对影响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12月医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方式,实验组在与对照组患者使用相同治疗措施的基础之上使用心脉隆结合小剂量速尿治疗,经过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之后,对两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清因子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心率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实验组患者在心功能和血清因子恢复方面优于对照组,总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脉隆结合小剂量速尿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相对于常规治疗措施来说具有明显的作用,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刘薇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咳特灵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2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咳特灵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60例.对照组用常规消炎、止咳、化痰药物治疗,咳特灵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咳特灵治疗.比较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纹理正常时间、通气功能正常时间;患者副作用.结果 咳特灵组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咳特灵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纹理正常时间、通气功能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副作用相近,P>0.05.结论 咳特灵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确切,可加速症状体征复常,改善通气功能,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

    作者:吕凯结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治疗.在患者治疗一个疗程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性.结果 通过观察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4%)高于对照组患者(8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低于对照组患者(8.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将两者相互对比,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茶永芳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前列地尔联合注射用腺苷钴胺 治疗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研究前列地尔联合注射用腺苷钴胺治疗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78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前列地尔治疗,实验组联合使用前列地尔与注射用腺苷钴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的疗效.结果 经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59.55%,显著优于对照组4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中低频型与平坦型患者有效率较高,分别为93.75%、92.86%,其次为高频型(29.73%),全聋型(12.50%)差,平坦型、低频型、高频型和全聋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注射用腺苷钴胺治疗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效果较好,且以低频型和平坦型患者的疗效佳.

    作者:王心悦;邓学倩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判断对于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这一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的影响和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并确定患有该病的病人90例,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共45例;对照组:共45例.对实验组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美托洛尔.治疗过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对治疗效果的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病情均有好转.但两组的治愈率不同.实验组为90%,远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为43.34%.结论 该药对于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有良好疗效.

    作者:杜清海;张建红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信息化对手术室护理记录的支撑作用探讨

    目的 分析信息化对手术室护理记录的支撑作用.方法 分析84例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情况,由责任护理人员分别完成患者的手写护理记录、电子护理记录;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记录状况调查,对比两组护理记录的科学性、专科性、实用性及完整性,综合评价信息化对手术室护理记录的支撑作用,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电子护理记录的科学性、专科性、实用性及完整性占比均显著大于手写护理记录;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子护理记录的工作负担评分显著低于手写护理记录,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手写护理记录,书写时间显著短于手写护理记录;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信息化对手术室护理记录的支撑作用显著,进一步体现护理的科学性、专科性、实用性及完整性,缩短手术室护理记录的书写时间,减轻工作负担,提同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朱敏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PBL式教学在眼科初级医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对眼科初级医师培训应用PBL式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眼科10名初级医师进行带教培训,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5名初级医师实施PBL式教学法;对照组5名初级医师实施传统教学法,观察两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初级医师的各项考核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组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带教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以100.00%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数据差异比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眼科初级培训医师实施PBL式教学法,既能保证培训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医师的临床综合能力,故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纪萍;李晓璀;杨一飞;王丽荣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七氟烷吸入联合神经阻滞的 小儿斜疝手术的麻醉体会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七氟烷吸入联合神经阻滞的小儿斜疝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4月接收的60例小儿斜疝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两组患儿都采取七氟烷吸入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实验组诱导前给予0.5μg·kg-1的右美托咪定滴鼻,对照组诱导前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术后躁动评分、苏醒时间及镇静满意率等.结果 实验组患儿镇静满意率(5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33%),P<0.05;实验组术后躁动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苏醒时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七氟烷吸入联合神经阻滞的小儿斜疝手术的麻醉效果较好,有效改善了患儿躁动情况、提升了镇静满意率,值得使用与推广.

    作者:张丹;林峰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乳腺MRI对非肿块病变的诊断价值初探

    目的 探究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诊断技术,分析MR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以病理学诊断资料为基础,分析MRI诊断的临床准确率.结果 乳腺MRI在诊断非肿块病变方面,阳性预测值较高.结论 乳腺MRI能够作为非肿块性病变的诊断原则,在乳腺疾病诊断方面的价值较为突出.

    作者:林苏蓉;崔利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ABBOTT ARCHITECT C16000全自动生化仪性能评价

    目的对新装ABBOTT ARCHITECT C16000全自动生化仪主要性能进行验证和评估.方法选用ABBOTT ARCHITECT 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检测试剂、校准品、质控品等组成的系统为检测系统即实验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文件,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患者的血清进行监测,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葡萄糖(GLU)、总蛋白(TP)、磷(P)、肌酐(Cr)、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指标对生化分析仪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和携带污染率以及和ABBOTT ARCHITECT C8000相关性进行验证和比对.结果通过分析,ABBOTT ARCHITECT C16000型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均位于0.25%~2.5%;准确度>97.0%;线性优良(0.95~1.05);携带污染率<2%;和ABBOTT ARCHITECT C8000比较,相关系数均在0.990以上,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血清检测中应用ABBOTT ARCHITECT C16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可靠,线性范围优良且相关性好.

    作者:李金德;范刚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所产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红霉素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在红霉素序贯疗法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之后,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在不良反应方便,观察组也较对照组更少,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不仅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延彬;全伟欣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麻醉的体会

    目的 针对临床麻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体会进行总结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50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全部患者均使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使用能够对脑血流量、脑代谢产生降低作用以及对心血管抑制作用较为轻微的药物.结果 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全体患者均能够维持良好的循环,始终处于安静的状态,未发生由于麻醉原因而导致死亡的状况.结论 在针对发生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运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法,开展容量治疗,对血压进行实时的监控,将能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阿达莱提·纳迪尔 刊期: 2017年第42期

  •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对消化性溃疡 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探究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对其推广意义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以雷尼替丁联合甲硝唑、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而试验组则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来完成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情况以及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析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以及其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意义.结果 经过相同周期的治疗之后,试验组中的患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在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中存在的差异性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 在临床应用中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对治疗消化性溃疡有着较好的效果,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较低,治疗更加安全,可以进行相应的宣传和推广.

    作者:刘伟 刊期: 2017年第4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