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黄学芳
目的 通过对比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传统手术在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9月份~2017年9月份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0例,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患者,对照组2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 通过采取不同手术对两组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后,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手术时间、失血量、感染率等方面,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并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直肠癌治疗过程中,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具有更好地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对其进行有效地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春英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脑部良恶性肿瘤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护理干预结果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脑部良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并在检查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分析检查结果准确率及误诊率.结果 16例患者核磁共振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准确率为100.0% (16/16).结论 针对脑部良恶性肿瘤患者在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检查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郝秀杰;梁宪玲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脊柱微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利用快速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利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非常有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出现率.
作者:宋晓英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研究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采取肺部物理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将常规护理干预归入到参照组(n=40例),将肺部物理疗法归入到实验组(n=40例),比对分析参照组以及实验组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护理有效率计算值、对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护理有效率计算值、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肺部物理疗法应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护理中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马秋艳;谷瑶瑶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观察低钙透析液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改善尿毒症患者钙磷指标及血管钙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共计8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患者进行普通透析治疗,联合组患者进行低钙透析液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钙磷指标以及钙磷乘积数值和血管钙化评分要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的血管钙化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尿毒症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改善患者体内钙、磷代谢紊乱情况,降低患者的血管钙化率,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陆伟伟;沈良儒;张丽娟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角膜游离瓣的成因并总结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眼科2015年1月~2018年5月行LASIK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及采取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各50例,对两组角膜游离瓣发生率、眼压及角膜生物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角膜游离瓣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眼压、角膜生物力学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护理后观察组各指标数值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心理过度紧张为LASIK手术角膜游离瓣的主要原因,于手术过程中予以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该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郑洁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行外科手术的1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伤口感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伤口感染率0.4%(2/500)较对照组1.8%(9/500)显著较低,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0%(480/500)较对照组82.0%(410/500)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围术期护理对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显著,即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伤口感染,利于医院院感控制,还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郭芳;于艳妮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胫骨远端骨折采用髓内钉与LCP(锁定加压钢板)结合MiPPO(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中选取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LCP结合MiPPO技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AOF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胫骨远端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LCP结合MiPPO技术治疗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于宗建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研究驻景丸方剂加减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有效率及对患者视力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4月~2018年4月,所有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接受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4例患者,其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24例患者,其接受驻景丸方剂加减治疗,对比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视力水平.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5.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视力水平为(0.59±0.05),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水平为(0.59±0.0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接受驻景丸方剂加减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视力水平,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明峰;张新月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析肺部超声应用于重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析肺部超声在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顺利治疗的100例重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先进行肺部CT对肺部感染进行诊断,再进行肺部超声检查,记录两组数据对比肺部超声检查结果的正确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结果 肺部超声应用于重症合并肺部感染诊断中检查结果表明其检测的正确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等与CT结果相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部超声应用于重症合并肺部感染诊断中,能够为重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诊断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赵东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研究护理工作在影像科检查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依据影像科每项检查的相关要求,阐明在影像科实施护理工作的必要性及作用.结果 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可保障检查的顺利进行,避免了不必要的照射,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结论 护理工作在影像检查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与医生默契配合,提高疾病的诊断率,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李辉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改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6月90例脑瘫患儿,信封方法分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予护理常规,实验组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家长满意比率;住院天数;护理前后生活质量PedsQL总分以及CMFM评分.结果 实验组家长满意比率、生活质量PedsQL总分以及CMFM评分、住院天数、护理缺陷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 脑瘫者实施康复护理效果好,可改善生活质量PedsQL总分以及CMFM评分.
作者:魏春芝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危重症机械通气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88例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予以分组,按照随机偶数奇数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在48 h内予以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研究组(44例)在48 h内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临床指标、APACHEⅡ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过两周治疗后,两组ALB、PA、IgA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其两周内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6%,低于对照组的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病情康复,提高预后,具有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国华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炎症性肠病患者168例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加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入院后,研究组在日常活动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项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出院前护理满意度(95.2%)明显高于对照组(7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的同时给予炎症性肠病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心理、生理、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得到了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焦聪敏;马淑彦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17例中医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例患者,药物未经过炮制治疗,观察组59例患者,使用炮制后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使用经过炮制的药材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药材经过炮制后不仅能够发挥大疗效,还能够减少且降低毒副作用的效果,安全性高.故此,对中药进行炮制非常必要.
作者:王跃华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预防PCI术后再狭窄,西医采用抗血小板,抗凝,降脂等方法,中医则以辨证论治以及整体观念指导中医临床,益气活血法为其常用治疗方法,为此弥补了西医治疗的不足,并且收到显著的成效,现就中西医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概况叙述如下.
作者:曾秋悦;张培影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服务理念的应用及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价.方法 将收治的74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外加细节服务理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细节服务理念可以改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蔚青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比较胃窗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联合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9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禁食8~12 h,进行胃窗超声造影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及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胃窗超声造影、16层螺旋CT、两者联合对病理T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6%、78.6%、82.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窗超声造影、16层螺旋CT、两者联合对病理T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1.2%、72.4%、8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窗超声造影、16层螺旋CT、两者联合对病理M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9%(87/98)90.8% (89/98)、98.0%(96/9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结合应用与单独使用相比,T分期、M分期诊断率未提高,但N分期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可指导拟定更具有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书平;郭敬军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研究综合性护理对于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入院治疗小儿腹泻的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采取综合性护理)和对照组(38例:采取常规护理),在同一治疗时间内,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效果: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有效率94.7%,护理满意度为97.4%;对照组临床效果: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有效率73.7%,护理满意度为71.1%,两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具有积极影响,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柯蓉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对PTCD途经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围术期护理进行总结.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确诊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32例,经PTCD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统计术前和术后两组的各项生化指标数据变化.结果 术前和术后14 d,术后各项生化指标平均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PTCD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通过加强围术期的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各项指标正常,降低并发症的概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丹;黄学芳 刊期: 2018年第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