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青霉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的效果

张东锋;王煜姝;腾军放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肝纤维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青霉胺
摘要: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确诊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3组:青霉胺组、BMSCs 组和BMSCs+青霉胺组,口服青霉胺剂量为每日40 mg/kg ,将采集的BMSCs液2 mL+生理盐水100 mL经静脉输注入人体。分别于治疗前后做肝组织病理活检,检测0、4、8、12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变化。结果:BMSCs+青霉胺组肝组织活检肝纤维化明显改善;各组血清中HA、PCⅢ、LN、CⅣ、TIMP-1、MMP-1均持续降低,BMSCs+青霉胺组血清中各细胞因子的改善比其他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BMSCs联合青霉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肝纤维化有明显改善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左心衰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左心衰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呼吸内科病房确诊或既往诊断为AECOPD的患者109例,根据心脏彩超及临床特点将患者分为左心衰组(A组,21例)及非左心衰组(B组,88例),探讨影响AECOPD患者血浆NT-proBNP升高的相关因素,以及NT-proBNP对AECOPD合并左心衰的诊断价值,并拟出排除及诊断截点。结果: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 NT-proBNP 与降钙素原 PCT (β=0.180,P =0.011)、肺动脉压PAP(β=0.333,P =0.000)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β=-0.511,P =0.000)呈负相关。 NT-proBNP 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9(95%CI:0.915~1.002,P =0.000),排除截点为794.6 pg/mL(敏感性:90.5%,特异性:92%),诊断截点为1618 pg/mL(敏感性:85.7%,特异性:97.7%)。结论: NT-proBNP 可协助诊断AECOPD患者是否合并左心衰。除左心功能不全外,系统炎症、肺动脉高压状态也可能是影响AECOPD患者NT-proBNP升高的因素。

    作者:邱卓明;康闪闪;黎振兴;朱恬华;区雪婷;魏立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神经外科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回顾性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患者手术联合自体血回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13例,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采用了自体血回输技术。比较术前和术后1、3 d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电解质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中经血液回收机回收洗涤后回输自体血为(262.53±163.41)mL。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术后1、3 d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1 d钾离子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1、3d 钠离子及氯离子均较术前明显升高。结论:神经外科患者术中采用洗涤式自体血液回输安全、有效,既可节约血源,又可降低输注异体血的风险。

    作者:胡晶;何振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ML)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CVR)的变化。方法:126例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根据颅脑MRI分为正常组及轻、中、重度WML组。对所有受试者均测量血压、血糖、血脂并详细记录既往史。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和CO2分压检测仪,通过吸入自身CO2气体诱导高碳酸血症、过度换气诱导低碳酸血症的方法测定CVR。结果: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史、血压、血糖、Apo-A 为 WML 的独立危险因素。中、重度WML组患者CVR明显低于正常组(P <0.05);WML病变的程度与CVR呈负相关(低、高碳酸血症分别为rs =-0.273、-0.392,P =0.021、0.008)。结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Apo-A为WML的独立危险因素。 WML患者CVR明显降低。

    作者:肖淑萍;樊延霞;马英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早期检测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早期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ACOP患者208例作为中毒组,根据有否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118例)和非心肌损伤组(90例)。根据中毒程度分轻、中、重、度,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入选者在中毒后2、6 h和3 d 内抽取静脉血3 mL,检测心肌酶、肌钙蛋白I(cTnI)、H-FABP水平。结果:中毒后2 h,H-FABP水平明显升高(P <0.05),cTnI、心肌酶水平均在正常范围(P >0.05)。而中毒后6 h,心肌损伤组cTnI、心肌酶水平较非心肌损伤组升高(P <0.05),H-FABP水平升高更加明显,与中毒后2 h比较H-FABP升高(P <0.05)。中毒后3 d,心肌损伤组心肌酶水平降至正常,虽 cTnI、H-FABP 水平降低,仍高于正常范围;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中毒后2、6 h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与轻、中度比较 H-FABP升高明显(P <0.05)。ACOP中毒程度与H-FABP水平呈正相关。采用Logistic回归提示一氧化碳中毒程度重、H-FABP、cTnI、心肌酶水平升高的患者出现中毒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结论:H-FABP对ACOP患者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评估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敬;王霞;刘晓婷;李佳;张玮;褚永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态的研究进展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性口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高发的一种溃疡性损害,一般人群患病率在5%~25%,全球高在美国,达60%,有地区、种族、年龄和性别的差别,不同的种族和社会经济阶层其发病率波动于5%~50%不等[1-2]。本病好发于唇、舌、颊、软腭等部位,发病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征,疼痛剧烈,病情顽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病病因复杂,各方面的病因研究表明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所致,主要有免疫功能异常、细菌及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微量元素缺乏等,但尚无确切定论。而治疗方面,目前临床也尚无根除性的治疗。本课题组自创口疡清方治疗ROU ,前期已立项两个课题进行研究,如口疡清方对ROU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将该方应用于临床,疗效满意,经课题相关研究推测认为,该方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亦可以调节口腔菌群[3-4]。而近年来众多病因研究认为口腔微生态的失衡可能是造成 ROU 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下一步欲选择从细菌、病毒微观学入手,为 ROU 的病因找到新的突破口。本文将近年来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微生态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净;孙勤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不同氢氧化钙制剂深龋意外穿髓直接盖髓的临床研究

    目前青少年龋坏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青少年恒牙牙根还没有发育完善,根管粗大,根尖未闭合而呈现喇叭口状,因此考虑采用直接盖髓术尽可能保存活髓,促使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形成,这对保存患者具有重要意义[1-2]。目前常用的直接盖髓剂多为氢氧化钙制剂,对于不同制剂之间临床效果的评价国内外少见文献报道,为此本实验选用多种不同剂型的氢氧化钙制剂进行临床效果评价,以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聂二民;姜瑞;张春元;曾尽娣;谈济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指光电容积脉搏波技术与脑状态指数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比较

    目的:指端光电容积脉搏波(PPG)与脑状态指数(CSI)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对比性观察。方法:全麻下行甲状腺或乳腺手术患者93例,气管插管前靶控输注(TCI)异丙酚进行麻醉诱导,靶浓度从0.5 mg/L开始,每隔3 min 递增0.5 mg/L,直至改良清醒镇静评分(MOAAS)为0后,以原靶浓度继续泵注。持续描记指端PPG ,记录CSI ,每隔30 s行MOAAS评分。计算脉搏波参数与MOAAS 的相关性及各指标预测MOAAS评分的预测概率(Pk)。结果:麻醉诱导开始至气管插管前,PPGA 值在MOAAS 4级至3级、3级至2级时显著上升(P <0.05);CSI值在各相邻MOAAS评分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PGA、PBI、CSI与MOAA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0.30、0.93,在不同MOAAS评分时的Pk值分别为0.64、0.54、0.93。气管插管及切皮前后PPGA、PB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深度监测中,CSI可很好的监测镇静深度,PPGA、PBI可较好地反映全身麻醉下伤害性感受反应,故PPGA结合CSI可完善麻醉深度的监测。

    作者:张列亮;华福洲;应俊;张静;周斌;罗振中;胡衍辉;徐国海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芍药苷对α-突触核蛋白降解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α-突触核蛋白的降解途径-自噬和泛素-蛋白酶体通路的影响。方法:PC12细胞用或不用 MPP+(0.5 mmol/L)处理24 h,然后用芍药苷(50μmol/L)或雷帕霉素(0.2μg/mL)处理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α-突触核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和E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共聚焦显微镜观察α-突触核蛋白和LC3-Ⅱ在细胞内的荧光强度及共定位情况。结果:(1)与MPP+组相比,雷帕霉素和芍药苷处理后细胞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显著下降(P <0.001),细胞形态恢复正常;(2)MPP+处理导致 LC3-Ⅱ和E1表达水平升高,雷帕霉素处理后LC3-Ⅱ增高而E1水平下降,芍药苷处理既显著上调LC3-Ⅱ(自噬)也上调了 E1的表达(泛素-蛋白酶体途径)(P <0.001),促进了α-突触核蛋白的降解;(3)MPP+增强细胞内α-突触核蛋白和LC3-Ⅱ的荧光强度,芍药苷处理后α-突触核蛋白的荧光强度下降。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芍药苷同时显著上调自噬和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促进了α-突触核蛋白的降解,减少细胞损伤。

    作者:张永进;王敏;徐晶;张謦芝;李秀明;蔡增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异常肌反应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

    异常肌反应(abnormal muscle response , AMR )是通过刺激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HFS)患者面神经的一个分支,在其他面神经分支可恒定记录到的一种病理性诱发电反应,它是 HFS 的特征性表现,具有诊断意义[1-2]。本研究将 AMR 监测应用于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 )术中,评估减压效果,分析其变化与术后疗效的关系。

    作者:陈寒春;蒋栋毅;杨德宝;周世军;王之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游离翻转静脉筋膜瓣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及断指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1-2],以往很多被视为无再植适应证的离断伤,通过高质量的小血管吻合,各种游离皮瓣技术的改进应用,复杂类型的断指也能行再植处理。对于皮肤缺损的断指[3-5]合并软组织挫伤严重、热压伤、多指同时离断伤、失血性休克等特殊患者来讲,手术难度及风险很高。探讨简单、有效、创伤又小的组织瓣来作为高难度断指的手术的过渡是非常有必要的。自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我科尝试应用游离翻转静脉筋膜瓣[6]作为临时过渡,为伤情严重的特殊类型断指再植提供新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健辉;李秀文;冷树立;邱日升;王夫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曲线α角与全身炎症和运动耐量的关系

    王印林张明生张厚亮刘永岭于本院体检科健康体检者中随机选取50例,测肺功能。

    作者:王印林;张明生;张厚亮;刘永岭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水通道蛋白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检测水通道蛋白1(AQ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旨在探讨其与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2例肝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AQP1和VEGF的表达。结果:AQP1和VEGF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与病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转移有关。肝癌组血清AQP1和VE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存在AQP1和VEGF的高表达,说明其可能在肝癌发生、发展中起着作用。血清中AQP1和VEGF的检测对肝癌临床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姚杨;苏杰;徐锐;叶芸;王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联合氨甲环酸对脑肿瘤手术患者循环功能和血气电解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ANIH)联合氨甲环酸(TA)对脑肿瘤手术患者循环功能和血气电解质的影响。方法:择期脑肿瘤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1例,ANIH+TA 组(A 组)行ANIH 并静注TA 10 mg/kg,ANIH组(B组)单用ANIH。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后ANIH前(T1)、ANIH后即刻(T2)、ANIH后1 h(T3)和自体血回输后(T4)HR、CVP、MAP 和血气电解质变化情况,并比较各时点Hb 和 Hct 改变。结果:HR、CVP、MAP组间及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比较,两组Hb、Hct在T2、T3、T4时显著降低(P <0.05);T4时,A 组Hb、Hct大于B 组(P <0.05)。两组pH、PaO2、PaCO2、BE 值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K+、Na+、Cl-、Ca2+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NIH 对循环功能以及血气电解质影响不大,联合TA可安全用于脑肿瘤手术,两者联合应用有一定的节血效应。

    作者:骆喜宝;朱玉民;刘志贵;黄志华;覃祥玲;翟庶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γ-干扰素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分泌黏蛋白MUC5ac的影响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肺组织中MUC5ac 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IFN-γ5万IU组和IFN-γ10万IU组,每组10只。测定各组小鼠呼吸道阻力,刘氏染色法分类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数,ELISA 法检测 BALF 中 IL-13的浓度,Ab-PAS 染色计数气道上皮杯状细胞,PCR 检测肺组织中MUC5ac mRNA 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哮喘组小鼠呼吸道阻力、BALF 中细胞数,IL-13浓度明显增加,肺组织中 MUC5ac 表达升高(P <0.05);IFN-γ能减轻呼吸道阻力、BALF中细胞数,降低BALF中IL-13浓度和肺组织中MUC5ac 表达(P <0.05)。结论: IFN-γ能调节哮喘小鼠Th1/Th2平衡,抑制杯状细胞增生和肺组织中MUC5ac mRNA 的表达。

    作者:尹德锋;金明哲;王宋平;熊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安全性并总结其常用穴位。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CNKI、VIP、CBMDisc、万方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国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Man5.2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622例受试者。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穴位贴敷法联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在降压总有效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降压总有效率[OR =3.19,95% CI 2.00~5.09,Z =4.88, P <0.00001],SBP 改善[MD =-12.46,95% CI -19.06~-5.87,Z =3.70, P =0.0002],DBP 改善[MD =-13.28,95% CI -22.02~-4.53,Z =2.98, P =0.003]。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提示,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其常用穴位有涌泉、神阙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高血压病辅助疗法。

    作者:李味味;章新友;罗山水;齐城成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8例,分为治疗组25例,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保肝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4、12、24周时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白蛋白、胆碱酯酶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白蛋白、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食欲、乏力、腹胀、腹水的好转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安全可靠。

    作者:张岁;闫宝勇;佟立新;郭力红;段卫;杨大伟;张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神经阻滞联合地佐辛在开胸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

    开胸手术的典型特点是大范围的肌纤维切断和大面积的切口损伤,恢复的过程中往往伴随剧烈的疼痛[1]。本文针对开胸手术患者的肋神经阻滞联合地佐辛的静脉镇痛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京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Kartagener综合征1例

    患者男,2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余,久治不愈,近期加重伴咯血于我院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鼻塞,后症状反复,2年前因咳嗽、咳痰加重,伴痰中带血,于当地医院就诊并诊为“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1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加重,咳黄色黏痰,咯血,发热,活动后胸闷气短,鼻塞流脓涕,头痛。体格检查:双侧下鼻甲肥大,双侧上颌窦压痛。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粗湿啰音,心尖搏动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内侧0.5 cm处。仔细询问病史,患者未婚,发现右位心2年,支气管扩张症病史2年,曾行精液检查示不动精子占93.89%,父母非近亲结婚,家属中无类似本病。胸部 X 线示:支气管扩张,右位心(图1a )。胸部CT示:双下肺支气管呈广泛性柱状、囊状扩张,双肺、心脏及所见腹部脏器左右对称性转位(图1b、c )。双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右位心。鼻窦部 CT 示:双侧上颌窦、筛窦内可见液体密度,以右侧上颌窦为著(图1d )。双侧副鼻窦炎症。临床诊断:Kartagener综合征。

    作者:邓金铭;张维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喉癌患者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舒芬太尼用于喉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00例ASAⅠ~Ⅱ级喉癌行全喉或垂直半喉切除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抽签方法均分为两组,SF组:舒芬太尼0.04μg/(kg·h)+多拉司琼12.5 mg;DE组:右美托咪定0.1μg/(kg·h)+舒芬太尼0.02μg/(kg·h)+多拉司琼12.5 mg,均用生理盐水配成100 mL。参数设置:输注速率2 mL/h,PCIA剂量0.5 mL/次,锁定时间15 min。术毕后开始行 PCIA,记录术后4、12、24、48 h 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并进行疼痛、镇静评分,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SF组比较,DE 组术后各时点 MAP 明显降低,HR 明显减慢,RPP 明显减少(P <0.05);与 SF 组比较,DE 组各时点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DE组术后各时点Ramsay 镇静评分明显优于SF 组(P <0.05);DE组术后恶心呕吐、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SF组(P <0.01)。结论:喉癌术后PCIA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不仅能获得满意镇痛效果,还能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和患者舒适度,符合多模式镇痛的要求。

    作者:叶兰;陈冰宇;田立刚;尚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个气道、肺组织及全身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据WHO预测,至2030年COPD将成为全球第三位死亡原因[1]。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COPD的合并症之一,是一组以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多种代谢紊乱为表现的症候群,在COPD中发生率高[2],且合并MS可增加COPD死亡风险[3]。预防并及时干预MS 的发生或能改善 COPD 预后,而研究其发病机制,进行病因治疗可为治疗COPD提供新的思路。目前国内外关于COPD 合并 MS 的研究较少,大多数学者认为与系统性炎症、胰岛素抵抗有关,本文将对近年研究结果做一综述,以期对COPD及其合并症的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徐悦;李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