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致星;杨简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双人四手操作行外耳道皮瓣法治疗鼓膜大穿孔的效果.方法:收集鼓膜穿孔>4 mm者20例(20耳)为试验组,在耳内镜下进行双人四手操作,通过外耳道皮瓣内植法进行鼓膜修补术.设对照组23例,在传统显微镜下用内植法行鼓膜修补术.所有病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耳内镜检查鼓膜修补情况,术后6个月纯音听阈测定,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8.3±10.2)min、(58.4±15.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3±2.1)mL、(25.2±3.6)mL,两组数据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两组穿孔愈合成功率为95.0%与91.3%,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术后听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耳内镜下双人四手操作,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使手术更加微创,提高了术者的操作效率,使耳内镜在中耳手术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作者:周丰;张盛金;张耀明;卓庆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动脉瘤位置较深在,与脑干和颅神经关系密切,解剖结构复杂,显微手术操作难度较大,手术并发症多,一直是神经外科的治疗难点.本文总结了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5月对11例PICA动脉瘤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德宝;蒋栋毅;陈寒春;王之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仅次于脑胶质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外科手术可使大多数脑膜瘤实现肉眼全切除,但易出现复发,且患者术后易出现脑水肿、脑积水及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1].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渗透性脱水、营养神经等改善脑水肿与神经功能,但多数患者效果欠佳[2].近年来,高压氧(HBO)已逐渐应用于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但其是否会促进肿瘤复发仍存在争议[3].本研究对脑膜瘤术后脑水肿患者采用HBO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雷;魏盾;崔晓亮;陈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烧伤后免疫紊乱仍然是临床烧伤死亡的重要原因.关于烧伤免疫,研究焦点大多集中在固有免疫系统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以及获得性免疫系统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而对调节淋巴细胞在烧伤中的角色和作用报道较少.调节淋巴细胞中的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在肿瘤发生及其转移[1]、感染[2]和自身免疫病[3]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将对NK细胞在烧伤感染、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方面的生物功能展开论述.
作者:许永杰;李学英;王大忠;罗蔓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达1.8%,是全球范围导致死亡的第4大原因[1].COPD的主要表现是肺气肿,过度充气导致气体交换面积的减少和肺弹性回缩力的减弱,并且干预呼吸运动机制.COPD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内科药物治疗,然而重度肺气肿患者对药物反应差,疗效不佳.1956年Brantigan等首次尝试采用肺减容手术(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的方法治疗重度肺气肿,然而LVRS真正引起世界医学界普遍关注是在1995年,随着Cooper等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肯定效果后,其迅速成为胸外科领域的一个新热点[2].相关研究表明,LVRS可改善肺气肿患者的运动耐力、肺功能、生活质量和呼吸困难,但其围手术期死亡率为4%~ 15%,手术后长期肺漏气发生率为30% ~ 60%[3].
作者:李时悦;陈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miR-23a对人肺腺癌细胞95-D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肺腺癌细胞95-D,经脂质体转染miR-23a mimic和inhibitors片段后,通过MTT、流式、Transwell实验,观察对95-D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TT结果表明miR-23a mimic可促进细胞生长(P<0.05),miR-23ainhibitors可抑制细胞生长(P<0.05),但抑制率不高;流式结果表明miR-23a对细胞周期影响不大;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miR-23a mimic可以促进细胞侵袭和迁移(P<0.01),而miR-23a inhibitors可以减弱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P<0.01).结论:miR-23a可促进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作者:李杰;刘惟优;袁小亮;赖庆文;罗耀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早期使用大黄为主的中药组方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APQ)的疗效.方法:将近年来收治的156例APQ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均彻底洗胃,同时给予常规血液灌流、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措施基础上口服白陶土后给予百草枯解毒方煎药口服.对照组在上述治疗措施基础上口服白陶土后给予口服甘露醇.此后2组均每2小时给药1次,并口服大量糖盐水,在大便测不到百草枯成分后停止服药.观察两组排便时间、各时间段大便百草枯成分转阴率及出现大便潜血(0B)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72 h肺渗出性病变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平均排便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各时间段百草枯成分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各时间段大便OB率、ARDS发生率,72 h肺渗出性病变发生率及死亡率,各时间段cTNI、Cr、ALT、AST、DBIL平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百草枯解毒方既能加快毒物从消化道排出,又能减轻消化道及各脏器损伤,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作者:王璞;王维展;马国营;刘倩;田春辉;李炳茂;褚永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精子顶体相关基因DKKL1在正常人和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KKL1基因在人多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并比较其在正常人和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DKKL1蛋白在正常和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人多组织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KKL1基因为睾丸组织特异性表达,与正常人睾丸组织比较,DKKL1基因在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表达减弱或消失.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KKL1蛋白主要定位在正常男性睾丸的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而在唯支持细胞综合征(SCOS)和隐睾患者睾丸组织中不表达,在各种生精细胞阻滞患者的睾丸中观察到不同的表达特征.结论:DKKL1基因在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对精子发生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降低或消失可能是男性不育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颜秋霞;唐爱发;来永庆;蔡志明;桂耀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于1941年开始在全球流行[1],近几年在人群中的流行趋势逐步上升,尤其以儿童为主.据我国卫生部统计[2],2012年发病数2 168 737人,死亡数567人,与2011年同期比发病率升高33.26%,死亡率增加10.79%.2013年1-9月,HFMD发病率及死亡率依然呈上升趋势情况,死亡病例达221人.HFMD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疱状病变,少数重症感染者还可引起严重的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脑脊髓炎、循环障碍等症状,引起患儿死亡,致死原因主要包括脑干脑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引起HFMD的肠道病毒有多种[1],如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型及B组的2、5型,在中国大陆的主要病原体是EV71型的C4型[3].由于重症HFMD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式,所以EV71疫苗成为预防HFMD的首要选择.本文对EV71疫苗的种类、作用机制、生产纯化、评价标准、检验及临床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潘红波;吴美;罗殿中;陈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HCV病毒对中国HIV/HCV共感染者白细胞介素-7(IL-7)/白细胞介素-7受体(IL-7R)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HIV单纯感染者、HIV/HCV共感染者及健康对照组每组各30例,抽血检查血浆IL-7水平、CD4+T细胞上IL-7R(CD127)的表达、CD4+T细胞数量,各组进行比较.结果:HIV/HCV合并感染组IL-7水平(8.55±3.15)pg/mL与HIV单纯感染组(8.63±3.64)pg/mL无显著差异(P>0.05),但HⅣ/HCV合并感染组CD4+ CD127+T细胞百分比(53.82±15.24)%及CD4+T细胞数量(210,58±112.95)个/μL较HIV单纯感染者(61.25±16.75)%、(301.65±181.54)个/μL明显下降(P<0.05).结论:合并HCV病毒感染可能通过影响IL-7R进一步损害HIV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何纲;谭雁冰;刘翠珍;丁佩佩;甄沛林;吴兴柳;胡长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综合序贯疗法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16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分为序贯组61例和康复组55例,序贯组采用关节内药物注射配合常规康复理疗方案进行治疗,康复组采用的康复理疗方案同序贯组,两组患者分别按照Constant-Murley评分评定.结果:序贯组平均改善幅度优于康复组(P<0.01),说明序贯组疗效优于康复组.序贯组平均费用为574元,康复组平均费用为1 624元,说明序贯组费用少于康复组.结论:综合序贯疗法治疗原发性冻结肩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费用少.
作者:丁清和;谢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L-选择素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及5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L-选择素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L-选择素蛋白及mRNA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选择素蛋白及mRNA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L-选择素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将为评估胃癌的浸润、转移潜能和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继微;马卫军;齐洁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耳鼻咽喉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果延误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可造成患者听力永久性丧失[1-2].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尽力减轻患者痛苦,弘扬中医文化,笔者于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对42例确诊为突聋的门诊患者使用耳聋胶囊联合强的松片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芊;朱怀文;蔡卓;石雄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后处理对在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鼠肺CD4+T细胞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肺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在体肺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ostC组),每组10只.Sham组开胸游离左肺门穿阻断带而不结扎持续180 min;IR组缺血60 min后再灌注120 min;IPostC组缺血60 min后给予3个周期的5 min灌注/5 min缺血后处理,再灌注90 min.留取左肺组织、左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别用于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IL-17、IL-8及CD4+T细胞含量.留取小块肺组织测定肺湿/干重比(W/D).结果:Sham组肺组织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8、IL-17及MPO含量和肺组织中IL-8、IL-17及CD4+T细胞含量明显低于IR组和IPostC组(P<0.05);IPostC组肺组织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8、IL-17及MPO含量和肺组织中IL-8、IL-17及CD4+T细胞含量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能明显减轻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D4+T淋巴细胞活性从而减轻肺组织炎症损害有关.
作者:伍火志;张浩;张大勇;袁江;马明生;陈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自发性再通与无再通冠状动脉的虚拟组织学特征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表达水平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揭示斑块物理性状和炎症反应对急性心肌梗死自发性再通的作用.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行直接介入治疗的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经TIMI血流分级为2~3级的患者共30例(自发性再通组,SR组).另选30例TIMI血流0~1级,一般临床情况与SR组匹配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作为对照(无再通组,NSR组).记录所有入选对象的一般临床指标.ZEEK导管抽吸梗死相关动脉血,并留取抽吸组织,ELISA法测定PAPP-A浓度,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抽吸组织PAPP-A mRNA表达水平.血管内超声分析梗死相关动脉的虚拟组织学影像.结果:两组一般临床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SR组冠脉PAPP-A浓度明显低于NSR组[(0.56±0.17)ng/mL vs (0.82±0.26)ng/mL,P< 0.01].两组PAPP-A mRNA表达水平分析,SR组PAPP-A mRNA表达低于NSR组(P<0.05).SR组与NSR组相比,NSR组斑块脂质成份及坏死组织较多,钙化成份少,NC/DC比值较大(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FF、NC和NC/DC与PAPPA有统计学相关(P<0.05).结论:斑块物理性状和炎症反应是影响自发性再通的重要原因,自发性再通冠状动脉PAPP-A表达水平低,有相对稳定的形态学特征.
作者:陈少伯;赵季红;梁国庆;姜铁民;李玉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腹腔粘连是腹膜在遭受创伤或者炎症、异物等刺激之后发生在腹腔脏器之间或腹腔脏器与腹壁之间形成的范围不定的粘连或纤维索带.多见于盆腔、腹部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慢性疼痛、局部贫血,严重者甚至导致肠梗阻、不孕等,是临床外科的棘手问题[1].根据近年来的研究[2]显示:手术技巧的提高和微创设备的应用并不能有效预防术后粘连的形成.腹腔粘连通过二次手术改善程度不明显,且二次术后复发率高达90%以上[3].腹腔粘连的发生不仅与腹膜间皮细胞的完整性有关,与其所处的腹腔微环境中细胞因子、缺氧以及免疫炎性反应等亦密切相关.现对近年来国内外开展腹腔微环境与腹腔粘连相关性的研究进行述评.
作者:颜帅;李文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8∶1)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阳性对照试验设计.试验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8∶1)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7∶1),口服,每日2次,疗程7~ 14d.观察和记录受试者与感染有关的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可评价病例为35例,对照组可评价病例为34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总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5.7%和91.2%,细菌清除率分别为43.6%(17/39)和53.8%(21/3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3%(1/38)和5.26%(2/38),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均P> 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8:1)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急性细菌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罗昱澜;莫碧文;尹友生;吴学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青年会计从业人员生存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SF-36量表对广州市40多家企业的600名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现场调查.结果:问卷回收率99.17%,该人群在生理机能方面的得分为90.75±13.79,生理职能方面的得分为73.19±36.23,躯体疼痛方面的得分为77.35±17.74,社会功能方面的得分为79.63±16.43,情感职能方面的得分为59.57±41.87,精神健康方面的得分为67.76±14.78,活力方面的得分为64.79±15.55,总体健康状况方面的得分为62.18±17.52.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学历、睡眠时间、体育锻炼情况及医疗付费方式等.结论:广州市青年会计从业人员的生存质量不理想,主要是因为情感职能方面状况较差,精神健康方面相对不好所致.
作者:杨宇花;吴晓翔;赵晔;丘金彩;徐华丽;许军;吴娴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患儿女,70 h,因“反应低下12h,昏迷5 min”入院.患儿系孕2产2,孕41+2周,出生体质量3.5 kg,Apgar评分正常,生后4h开奶,母乳喂养,开始时吸吮有力.生后24 h患儿颜面出现黄疸,58h左右出现反应低下、进食少,无哭闹,入院前5 min出现昏迷.入院查体:体温不升,脉搏150次/min,呼吸45次/min,体质量3.06 kg,发育中等,压眶无反应,昏迷状态,皮肤黏膜苍黄,皮肤弹性差,头皮及双侧腹股沟可见散在出血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5 mm,对光反射迟钝,呼吸节律不规则,1 min出现2~3次抽泣样呼吸,可见吸气性三凹征,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湿罗音,心音有力,腹软,肝脾不大,四肢肌张力明显降低,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吸吮反射未引出,胸前毛细血管充血时间4s.
作者:罗宇元;万斯慜;芦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调查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和5种毒力基因在临床分离肠球菌中的分布特点,探讨万古霉素耐药与毒力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E-test法检测122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低抑菌浓度(MIC),多重PCR法检测vanA、vanB及粪、屎肠球菌的菌种特异基因,同样采用多重PCR法检测常见毒力基因esp、hyl、gelE、asa1以及cylA在上述肠球菌中的分布.结果:共检出76株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屎肠球菌69株,粪肠球菌7株)和46株万古霉素敏感肠球菌(VSE)(屎肠球菌28株,粪肠球菌18株);所有VRE耐药表型与基因型一致,属vanA型;粪肠球菌毒力基因检出率明显高于屎肠球菌,并表现为多基因携带;屎肠球菌仅esp和hyl阳性.屎肠球菌VRE的esp携带率显著高于其VSE.结论:我院肠球菌耐药问题严重,esp基因分布广泛,且与万古霉素耐药显著相关.加强肠球菌耐药与毒力基因的监测有利于为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流行与传播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
作者:杨靖娴;刘静;邵冬华;王树琴;孙娜;吴富炜;梁国威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