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TK15、MCM5在胃癌前病变及癌变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高峻;杨勇;陈霖;杨宏新

关键词:胃肿瘤, STK15, MCM5
摘要:目的:研究中心体扩增激酶STK15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在胃癌组织、癌旁正常胃组织及不典型增生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旨在探讨二者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胃组织中STK15和MCM5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二者表达进行方差分析、pearson检验对二者表达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STK15在胃癌组织的表达量为1.326±0.072,在癌旁正常胃组织为0.655±0.053,不典型增生胃组织为0.703±0.072,除癌旁正常组织与不典型增生组织中表达无差异(P>0.05)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MCM5在胃癌组织的表达量为0.864±0.038,正常组织为0.553±0.048,不典型增生组织为0.796±0.055,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1)。在胃组织中STK15和MCM5表达呈正相关(r=0.744,P<0.01)。结论:中心体扩增和微小染色体的维持是细胞癌变过程的重要事件,MCM5能很好反映细胞的增殖状态,中心体的异常扩增是细胞恶性克隆的关键环节,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评估侵袭能力。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前体数量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与急性脑梗死后局部脑免疫炎症反应是否相关。方法:入选急性脑梗死患者(AIS组)62例,健康对照者(Control组)26例,无症状性脑梗死颈动脉狭窄患者(ACI-S组)1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组)14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检测各组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前体(pDCPs)数量。根据脑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评估梗死灶的大小,进一步将AIS组患者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小梗死组、大梗死组,并比较不同亚组脑梗死患者pDCPs水平;并将AIS组患者pDCPs与NIHSS、CRP做相关分析。结果:AIS组与Control组相比,pDCPs占外周白细胞的比例及绝对数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腔隙性脑梗死组相比,大梗死组患者pDCPs水平显著下降(P=0.001);且NIHSS评分和CRP与pDCPs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pDCPs数量减少,可能与募集到梗死的脑组织参与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王建平;周晨光;蒋超;余列;韩伟;王新新;付晓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热烈祝贺《实用医学杂志》入选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

    经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评审委员会评审,并经WHO西太平洋地区期刊评审委员会审核,《实用医学杂志》获准加入WPRIM,为2013年度被遴选进入该索引的41种中国生物医学期刊之一。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SLIPA喉罩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麻醉

    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在我院已开展多年;此手术要求麻醉深浅适宜,过深低血压影响脑灌注,过浅术中体动呛咳影响手术操作或加重病情。本研究观察并探讨SLIPA喉罩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麻醉时,其对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翟金林;王丽丽;范俊东;王思明;姜长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两种基因诊断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效果比较

    目的:评价探针熔解曲线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对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性的检测效果。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和探针熔解曲线技术同时对46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检测,以传统罗氏药敏试验为金标准,对基因芯片技术和探针熔解曲线技术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46例菌株中,分别用探针熔解曲线和基因芯片法进行异烟肼耐药基因检测,与罗氏药敏试验的符合率为91.3%和80.43%;对38例进行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符合率为84%和89.4%。探针熔解曲线技术和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针熔解曲线和基因芯片检测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耐药性与罗氏药敏试验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两种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对临床及时准确进行抗结核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娟;孙炳奇;孙娇;孙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BM-cyclin 1上调转录因子Sp1促进TopoⅡα表达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

    目的:探讨BM-cyclin 1逆转人口腔上皮癌C-A120细胞多药耐药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BM-cyclin 1对TopoⅡα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BM-cyclin 1对转录因子Sp1、Sp3表达的影响;报告基因法检测BM-cyclin 1对Sp1、Sp3转录调控的影响。结果:(1)BM-cyclin 1可以明显逆转C-A120细胞多药耐药:C-A120细胞对ADM、VP-16、DDP敏感性分别提高了6.0、8.2及1.7倍。(2)BM-cyclin 1明显上调TopoⅡα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3)BM-cyclin 1可明显诱导转录因子SP1表达并上调其转录活性。结论:BM-cyclin 1能够明显逆转C-A120细胞多药耐药性;并且这种逆转作用可能与BM-cyclin 1上调转录因子Sp1活性,增加TopoⅡα表达相关,为BM-cyclin 1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林;陈春果;江高峰;孙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扶正化瘀方对不同病理阶段四氯化碳大鼠肝纤维化及活化星状细胞的影响

    目的:评价扶正化瘀方对不同病理阶段四氯化碳(CCl4)大鼠肝纤维化及活化星状细胞的影响。方法:用CCl4复合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干预组分别于造模之日、2周末、4周末起以扶正化瘀方稀释液灌胃,在第2、4、6周末分批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大鼠肝组织纤维化面积比例;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积分光密度(IOD)值。组间数据比较用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与正常组比较,2、4、6周末模型组、各干预组肝组织纤维化面积比例明显升高,α-SMA表达亦均有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肝组织纤维化面积比例均减少,大鼠肝组织α-SMA的表达均有下调,且均为药物干预一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扶正化瘀方在不同病理阶段均减少了α-SMA的表达,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且越早进行干预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易文华;李烨;谢仕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与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患者治疗前人乳头瘤病毒L1(human papillomavirus late 1, HPV-L1)壳蛋白的表达能否成为预测治疗后疾病转归的指标。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CIN患者治疗前HPV-L1壳蛋白表达;通过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CIN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DNA的表达。结果:(1)CIN患者3种治疗方法比较,HR-HPV持续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CINⅠ的涂片中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5.00%,CINⅡ~Ⅲ的涂片中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6.1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HPV-L1壳蛋白阳性的CIN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中HR-HPV持续感染率为5.97%;而治疗前HPV-L1壳蛋白阴性的CIN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中HR-HPV持续感染率为19.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4)CIN患者治疗前HPV-L1壳蛋白表达与治疗后12个月HR-HPV持续感染呈负相关。结论:CIN患者治疗前HPV-L1壳蛋白的检测有可能成为评估CIN患者治疗后预测疾病转归的指标。

    作者:刘丽;陈育梅;张庆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作者校对稿校对注意事项

    为进一步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和效率,我刊自2012年第1期起已停止邮寄纸质版校对稿,改为使用E-mail将PDF格式校对稿发送至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我刊投稿系统中所登记的E-mail邮箱中。请各位作者收到邮件后自行打印PDF校对稿并仔细校对,核对无误后由第一作者签名,并争取于收到PDF校样后2天内将校对好的纸质版校对稿寄回给本部(地址:510180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右腋下小切口单瓣膜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随着心血管外科手术技术日益成熟、器械设备日臻完善,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逐渐下降,患者对手术切口的美观性也更加注重。瓣膜置换手术为良好的显露手术视野,传统上多采用胸前正中切口。但胸前正中切口入路破坏了胸廓的骨性结构,创伤大,术后出血量大,切口及胸骨感染发生几率相对高,且胸前瘢痕影响美观。而近几年推广的心外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等微创技术,花费偏高,设备昂贵,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难以实施。从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们采用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下单瓣膜置换手术83例,术后切口隐蔽、美观,手术效果良好。

    作者:宋志斌;孙丹;卫向阳;石辛格;张俊伟;高文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患者对比剂急性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尿NGAL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肌酐水平上升的不同程度,探讨不同程度对比剂肾损害的临床危险因素及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2~3 d肌酐水平变化分为:正常组;肾损害1组:肌酐上升0%~10%;肾损害2组:肌酐上升10%~25%;CIN组:肌酐上升≥25%。分析不同肾损害各组间的危险因素,检测各组术后12 h尿NGAL,及观察尿NGAL的变化。结果:157例患者中CIN发生率为8.9%。在4组间进行相关临床因素分析,射血分数(字2=13.3,P=0.004)、白蛋白水平(F =2.76,P =0.044)、术前肌酐值(字2=10.14,P=0.017)、术后肌酐值水平(字2=28.96,P<0.01)、对比剂用量(字2=26.2,P<0.01)等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N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对比剂用量、低白蛋白血症(分别为OR=13.47,95%CI 3.33~54.48,P=0.001;OR=0.32,95%CI 0.003~0.314,P=0.003)。尿NGAL测定显示CIN组术后12 h与术前比较,尿NGAL水平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t=5.14,P<0.01),前3组术前、术后尿NGAL水平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比剂用量,低白蛋白血症是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12 h尿液NGAL的检测可作为早期评估CIN发生的一个指标。

    作者:邢晓娜;王丽;陈国春;管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p33ING1b和p53在银屑病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因子p53和生长抑制因子p33ING1b在人类银屑病和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 BCC)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检测p53和p33ING1b在36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银屑病组)、28例BCC皮损(BCC组)和14例正常表皮(正常对照组)中的蛋白表达。结果:p53在正常对照组、银屑病组和BCC组中表达递增,p33ING1b在3组中表达递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银屑病组和BCC组中,p53与p33ING1b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p53和p33ING1b协同作用于增生性皮肤病的局部皮损,是细胞异常增殖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贺琪;岳青;皮先明;石全;陈宏翔;李家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杂志征稿启事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主管,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主办的专业电子学术期刊。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894,国内统一刊号:CN 61-9000/R。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出血患者皮质下缺血性病变程度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皮质下缺血性病变程度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124例,根据神经心理学评估不同分为:认知正常组,60例,无认知损害;认知损害组,64例,存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比较两组病灶直径、不同区域病灶数量、白质病变程度及NIHSS量表评分、改良Bathel指数评分差异。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关系。结果:与认知正常组相比,认知损害组额区与基底核区的病灶数目、病灶直径、白质病变程度及NIHSS评分较高(P<0.05),认知损害组改良Bathel指数评分较低(P<0.05),而颞区、顶枕区和幕下区的病灶数目无差异(P>0.05)。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白质病变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有正相关性(OR=4.705,P=0.009)。结论:脑出血患者白质缺血性病变程度能有效评估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程度。

    作者:周为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小隐静脉入路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

    近年来,导管溶栓(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 CDT)已成为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治疗的首选方法,研究证明CDT可以显著提高血栓溶解效率,降低血栓后综合征(post thrombotic syndrome, PTS)的发生,提高该类患者的中远期生活质量[1]。 CDT的常用置管途径有:经腘静脉、大隐静脉、对侧股静脉及小隐静脉途径等。本中心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经小隐静脉入路CDT治疗下肢DVT患者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兆雷;张喜成;潘广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Cullin 蛋白与恶性肿瘤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泛素化是体内蛋白质翻译后重要修饰之一,是蛋白质降解的信号。体内需要降解的蛋白首先被泛素化修饰,然后再被蛋白酶体降解。蛋白质泛素化过程中需要三种功能不同的酶:泛素激活酶(E1)、泛素转移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的依次催化完成。 Cullin(CUL)蛋白家族成员作为支架参与泛素连接酶(E3)的构成,在蛋白泛素化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作用。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Cullin蛋白家族成员的异常表达与一些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复发存在密切关系,但所担负的作用迥异,有些起促进作用,有些则起抑制作用,机理各异。本文综述Cullin蛋白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作者:陈铭生(综述);李洪胜(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丙型肝炎致癌机制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为全球流行性传染性疾病,起病隐匿,约50%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感染后转为慢性感染,据估计全球 HCV 感染者超过1.7亿[1],每年约35万[1]人死于丙型肝炎相关疾病。 HCV慢性感染者约20%发展为肝硬化,每年有1%~4%的肝硬化患者发展成肝癌。

    作者:李薇(综述);曹骥(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喉罩间歇正压通气应用于输尿管软镜术中的通气效果

    目的:评价喉罩间歇正压通气应用于输尿管软镜手术的通气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在输尿管软镜下行钬激光碎石手术的患者30例,用丙泊芬、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胺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连接麻醉机行间歇正压通气,记录麻醉前(T1)、喉罩置入后通气5 min(T2)、手术结束(T3)和拔除喉罩自主呼吸5 min (T4)4个时间点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作血气分析,记录T2和T3时点的气道峰压(Ppeak)、分钟通气量(MV)、肺顺应性(Cdy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数值和压力-容量环(P-V环)、PETCO2波形。结果:4个时间点的PaO2、PaCO2、PH值和SpO2都在正常范围, T2和T3的PaO2明显高于T1和T4(P<0.05),术中喉罩间歇正压通气时T2和T3的Ppeak、MV、Cdyn和PETCO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P-V环、PETCO2波形无明显改变。结论:全身麻醉下喉罩间歇正压通气行输尿管软镜术通气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赵子良;龚婷;岑燕遗;杨凤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云贵高原地区老年心脏生物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130例的近期效果

    目的:探讨云贵高原地区65岁以上老年患者心脏生物瓣膜置换术后合理抗凝治疗的应用情况,研究老年生物瓣膜置换后抗凝治疗的标准。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病例近期资料,对130例≥65岁的心脏生物瓣膜置换后患者采用低强度抗凝治疗标准INR(1.5~2.5),达到稳定抗凝状态后对不同术式患者的华法林剂量、抗凝标准进行比较;研究INR均值频数、华法林剂量均值频数;比较高危因素患者与常规患者INR值、华法林剂量差异。结果:在患者达到稳定抗凝状态后,不同手术组间INR值、华法林剂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频数图显示INR值为1.94±0.50,每日华法林剂量为(2.45±0.82) mg;高危患者抗凝稳态下INR值、华法林日平均剂量与非高危患者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期间,栓塞和一般性出血发生率均为0.77%。结论:近期研究结果表明,低强度抗凝INR值(1.5~2.5)可作为云贵高原地区老年患者生物瓣膜置换后合理抗凝的标准,观察抗凝效果满意。

    作者:刘寅强;陶杰;杨百晖;夏健明;张学玉;张桂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药超微粉腧穴敷贴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重塑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超微粉腧穴敷贴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重塑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组)和造模组,造模组予卵蛋白腹腔注射、滴鼻及喷雾吸入,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丙酸氟替卡松组(B组)和超微粉组(C组)。记录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HE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结果:(1)与D组相比,A组EOS计数升高(P<0.01),HE染色示黏膜上皮肿胀,毛细血管扩张,EOS浸润,电镜示黏膜不完整,纤毛、微绒毛畸形稀松,线粒体肿胀,部分线粒体脊丢失;(2)EOS计数:B、C组较A组显著下降(P<0.05,P<0.01)。 C组较B组显著下降(P<0.05),与D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39);HE染色:B组黏膜毛细血管轻微扩张,散见EOS,C组黏膜上皮轻微肿胀,无毛细血管扩张;电镜:B、C组黏膜完整,纤毛等结构排列均匀,细胞连接正常,C组还可见正常线粒体及内质网。结论:中药超微粉腧穴敷贴可有效控制变应性鼻炎症状,减缓甚至逆转鼻黏膜重塑。

    作者:陈静;张嘉玲;甘忠源;吴春晓;李求实;王升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胺碘酮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快室率房颤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快室率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使用胺碘酮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96例老年AMI并快室率Af患者,静脉加口服胺碘酮治疗,观察复律及维持、心室率控制、血压变化、30 d死亡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经治疗,96例中82例恢复窦性心律,转复率85.4%(P<0.01);8例未转复;6例死亡(4例死于心源性休克,2例死于急性肺水肿)。用药后15 min、l h、2 h、24 h、48 h心室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1)。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3例出现长R-R间歇,2例出现低血压,4例出现静脉炎,均经调整消失,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对老年AMI并快速心室率Af患者静脉加口服胺碘酮对控制心室率及复律安全有效。

    作者:郭宝亮;李晓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